『壹』 公務員晉升年限表
公務員晉升年限表:
1、晉升科員須任辦事員滿8年,級別達到25級;
2、晉升副科級須任科員級或科員滿12年,級別達到23級;
3、晉升正科級須任副科級或鄉科級副職、副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20級;
4、晉升副處須任正科級或鄉科級正職、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19級;
5、晉升正處級須任副處級或縣處級副職滿15年,級別達到17級。
舉例說,辦事員任滿8年未提拔,可享受科員待遇;科員任滿12年未提拔,可享受副科待遇;副鄉科級、副主任科員滿15年未提拔,可享受正科級待遇,正科級幹部15年未提拔,可享受副處級待遇,副縣處級幹部15年未提拔,可享受正處級待遇。
職級晉升後,可以享受相應職務層次非領導職務的工資待遇,但工作崗位不變。比如,一名縣文化局局長或鄉鎮鎮長,一直未得到提拔,滿15年後,雖然還當局長或鎮長,但可享受副縣長的工資待遇。
公務員等級表:
一、公務員領導職務層次與級別的對應關系:
1、國家級正職:一級;
2、國家級副職:二級至四級;
3、省部級正職:四級至八級;
4、省部級副職:六級至十級;
5、廳局級正職:八級至十三級;
6、廳局級副職:十級至十五級;
7、縣處級正職:十二級至十八級;
8、縣處級副職:十四級至二十級;
9、鄉科級正職:十六級至二十二級;
10、鄉科級副職:十七級至二十四級;
11、股所級正職:十八級至二十六級;
12、股所級副職:十九級至二十七級;
二、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與級別的對應關系:
1、巡視員:八級至十三級(相當於正廳局級);
2、副巡視員:十級至十五級;
3、調研員:十二級至十八級(相當於正縣處級);
4、副調研員:十四級至二十級;
5、主任科員:十六級至二十二級(相當於正鄉科級);
6、副主任科員:十七級至二十四級;
7、科員:十八級至二十六級(相當於正村股級);
8、辦事員:十九級至二十七級
三、專業技術類公務員
專業技術類公務員職務,分為十一個層次。
通用職務名稱由高至低依次為:一級總監、二級總監、一級高級主管、二級高級主管、三級高級主管、四級高級主管、一級主管、二級主管、三級主管、四級主管、專業技術員。
四、行政執法類公務員
行政執法類公務員職務,分為十一個層次。
通用職務名稱由高至低依次為:督辦、一級高級主辦、二級高級主辦、三級高級主辦、四級高級主辦、一級主辦、二級主辦、三級主辦、四級主辦、一級行政執法員、二級行政執法員。
五、軍隊的職稱級別(軍銜)分為: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四級軍士長,上士,中士,下士。
『貳』 科員幹部提到副科級幹部,年限為多少
沒有具體的年限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七章,職務、職級升降:
第四十五條,公務員晉升領導職務,應當具備擬任職務所要求的政治素質、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職經歷等方面的條件和資格。
公務員領導職務應當逐級晉升。特別優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規定破格或者越級晉升。
第四十六條,公務員晉升領導職務,按照下列程序辦理:
(一)動議;
(二)民主推薦;
(三)確定考察對象,組織考察;
(四)按照管理許可權討論決定;
(五)履行任職手續。
第四十七條,廳局級正職以下領導職務出現空缺且本機關沒有合適人選的,可以通過適當方式面向社會選拔任職人選。
第四十八條,公務員晉升領導職務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實行任職前公示制度和任職試用期制度。
第四十九條,公務員職級應當逐級晉升,根據個人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和任職資歷,參考民主推薦或者民主測評結果確定人選,經公示後,按照管理許可權審批。
第五十條,公務員的職務、職級實行能上能下。對不適宜或者不勝任現任職務、職級的,應當進行調整。公務員在年度考核中被確定為不稱職的,按照規定程序降低一個職務或者職級層次任職。
(2)幹部職務晉升年限政策擴展閱讀:
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合格後,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獲得雙學士學位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含學制為六年以上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研究生班畢業和未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按科員職務。
在公務員制度與參照管理的黨的機關工作人員的職務與級別為九至十四級。
科員其實就是一般工作人員,非領導幹部,分為四種:辦事員、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級對應的級別是:
(一)一級巡視員:十三級至八級;
(二)二級巡視員:十五級至十級;
(三)一級調研員:十七級至十一級;
(四)二級調研員:十八級至十二級;
(五)三級調研員:十九級至十三級;
(六)四級調研員:二十級至十四級;
(七)一級主任科員:二十一級至十五級;
(八)二級主任科員:二十二級至十六級(原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任命為主任科員,定為二十二級);
(九)三級主任科員:二十三級至十七級;
(十)四級主任科員:二十四級至十八級(原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定為副主任科員二十四級);
(十一)一級科員:二十六級至十八級(原大專畢業定為科員二十六級,本科畢業定為科員二十五級);
(十二)二級科員:二十七級至十九級(原辦事員定為二十七級)。
『叄』 公務員非領導職務怎麼晉升是靠年限還是有什麼規定
(一)擔任非領導職務的人員必須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1、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有工作事業心和責任感,遵紀守法,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具有本職位需要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工作能力。
3、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晉升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副調研員、調研員的分別在近4年、5年、6年、7年、8年連續年度考核中有基本稱職或不稱職的不能晉升;在處分、立案審查期間等有特別規定的人員,不得晉升。
(二)晉升非領導職務,除符合上述規定的基本條件外,還應同時具備下列資格條件:
1、調研員應當任副處級領導職務或者副調研員(含建區前相應職務,下同)8周年以上;
2、副調研員應當任正科級領導職務或者主任科員(含建區前相應職務)7周年以上;
3、主任科員應當任副科級領導職務或者副主任科員6周年以上;
4、副主任科員應當任科員5周年以上;
5、科員應當任辦事員4周年以上。
(3)幹部職務晉升年限政策擴展閱讀
公務員晉升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大致有以下幾項:
1、公開、民主、平等、競爭原則
公開、民主、平等、競爭原則是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基本原則,它要求公務員的職務晉升工作必須公開進行,要在一定范圍內向公務員公布有關情況;對晉升職務的人選要進行民主評議和民意測驗;在職公務員按照法定規則和程序都享有平等的晉升權利,不因其性別、出身、種族、膚色、民族、宗教、婚姻等因素而受到特殊優待或歧視;要通過公開考試或考核,擇優晉升。
2、注重實績原則
這一原則又稱「功績制」原則。這是公務員職務晉升制度中的一項根本原則,是西方國家現代文官制度確立的標志之一。
3、「德才兼備、任人唯賢」原則
我國是共產黨領導的國家,公務員不僅可以參加黨派活動,而且要積極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這就要求公務員既要精通業務,又要具有獻身社會主義事業的政治覺悟。因此,我國公務員職務晉升必須堅持德才兼備、任人唯賢的原則。
『肆』 基層公務員職級晉升有年限規定嗎
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
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版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權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非領導職務層次在廳局級及以下設置。 職務與職級 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
在滿足年度考核均為稱職以上等次的基礎上:
晉升科員須任辦事員滿8年,級別達到25級; 晉升副科級須任科員級或科員滿12年,級別達到23級;
晉升正科級須任副科級或鄉科級副職、副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20級;
晉升副處須任正科級或鄉科級正職、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19級;
晉升正處級須任副處級或縣處級副職滿15年,級別達到17級。
『伍』 公務員有沒有規定要做多少年才可以申請升職
公務員升職沒有自己申請直說,只有新進公務員一年試用期滿後可以申請轉正,年限只是升職的基本條件,不是到年限就給升職。
提拔擔任黨政領導職務的,應當具備下列基本資格:
1、提任縣處級領導職務的,應當具有五年以上工齡和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
2、提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一般應當具有在下一級兩個以上職位任職的經歷。
3、提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由副職提任正職的,應當在副職崗位工作兩年以上,由下級正職提任上級副職的,應當在下級正職崗位工作三年以上。提任處級以上非領導職務的任職年限,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4、一般應當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廳局級以上領導幹部一般應當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5、應當經過黨校、行政院校、幹部學院或者組織(人事)部門認可的其他培訓機構的培訓,培訓時間應當達到幹部教育培訓的有關規定要求。確因特殊情況在提任前未達到培訓要求的,應當在提任後一年內完成培訓。
6、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7、符合有關法律規定的資格要求。提任黨的領導職務的,還應當符合《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的黨齡要求。
(5)幹部職務晉升年限政策擴展閱讀:
國家公務員的職務晉升的程序:
1、採取領導與群眾相結合的辦法產生預選對象;
2、按照擬任職務所要求的條件進行資格審查;
3、在年度考核的基礎上進行晉升考核;
4、由任免機關領導集體討論決定人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
參考資料來源:共產當員網-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陸』 晉升非領導職務具備哪些任職年限條件
晉升鄉科級領導來職務的公務員,應當符源合下列資格條件:
(1)、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
(2)、晉升鄉科級正職領導職務的,應當擔任副鄉科級職務兩年以上;
(3)、晉升鄉科級副職領導職務的,應當擔任科員級職務三年以上;
(4)、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5)、其他應當具備的資格。
各地區、各地級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部門或派出機構內設科室中的正職幹部,各縣、各縣級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部門或派出機構中的正職幹部(其中:部、委、辦機構中少數有的是副職幹部);
各鄉鎮政府、各縣或縣級市街道辦事處黨委(黨工委)、人大、政府、政協中的正職幹部;非領導職務中的正科級幹部包括:各級、各類部門或機構中的主任科員。
『柒』 請問一下機關事業單位的副處級提拔時有哪些規定在年齡、任職年限方面應滿足什麼條件謝謝!
1、現任正科級(含相當職級)職務1年以上或任副科級(含相當職級)職務4年以上。
2、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第二章第八條
提拔擔任黨政領導職務的,應當具備下列基本資格:
(一)提任縣處級領導職務的,應當具有五年以上工齡和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
(二)提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一般應當具有在下一級兩個以上職位任職的經歷。
(三)提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由副職提任正職的,應當在副職崗位工作兩年以上,由下級正職提任上級副職的,應當在下級正職崗位工作三年以上。提任處級以上非領導職務的任職年限,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四)一般應當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廳局級以上領導幹部一般應當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五)應當經過黨校、行政院校、幹部學院或者組織(人事)部門認可的其他培訓機構的培訓,培訓時間應當達到幹部教育培訓的有關規定要求。確因特殊情況在提任前未達到培訓要求的,應當在提任後一年內完成培訓。
(六)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七)符合有關法律規定的資格要求。提任黨的領導職務的,還應當符合《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的黨齡要求。
拓展資料: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是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出的。該條例於2002年7月9日頒布實施,共計十三章七十一條。該條例有利於選人用人機制挑選出優秀人才,有利於保證黨的基本路線的全面貫徹執行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順利發展。2013年12月30日,中共修訂「領導幹部選任條例」,從嚴把握破格提拔。2014年1月,中共中央印發《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遵照執行。
『捌』 科級幹部虛職轉任實職有年限限制嗎
擔任同一職務層次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的任職年限如何計算?
擔任同一職務層次領導職務與非領導職務的時間,合並計算為同一職務層次的任職年限。例1:某人,1995年6月被任命為副主任科員,1998年3月改任副科長。套改時登記職務為副科長,任職年限應從1995年開始計算,為12年。例2:某人,1997年3月被任命為縣處級副職領導職務,2002年改任副調研員。套改時登記職務為副調研員,任職年限應從1997年開始計算,為10年。
3、原任較高職務改任較低職務後,任職年限扣何計算?
原任較高職務改任較低職務後,任較高職務的時間與現任較低職務的時間合並計算為現任較低職務的任職年限。例:某人,1995年任副處,1999年改任正科至今,其現職務(正科)的任職年限從1995年起合並計算為12年。
4、原任較高職務改任較低職務後又改任到原較高職務的,其任職年限如何計算?
原任較高職務改任較低職務後又改任到原較高職務的,任較高職務的時間前後合並計算,改任較低職務的時間予以扣除。例:某人,1995年6月被任命為主任科員,1998年3月改任副科長,2000年8月任科長,前後累計,套改時的任職年限為10年。
5、原任較低職務改任較高職務後又改任到原較低職務的,其任職時間如何計算?
原任較低職務改任較高職務後又改任到較低職務的,按較低職務套改時任職年限前後連續計算。例:某人,1995年5月任副處長,1999年3月改任調研員,2001年8月改任副處長,套改時的任職年限前後連續計算為12年。
6、上一職務層次非領導職務兼任下一職務層次領導職務的公務員,按何職務套改工資?
在機關中同時兼任兩個職務,既擔任上一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又兼任下一職務層次的領導職務,應按上一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套改工資。例:某人,擔任機關處長,同時任副巡視員,應按副廳級非領導職務套改工資。
7、兼任事業單位領導職務的公務員,按哪個職務套改工資?
工資關系在機關兼任事業單位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在機關擔任領導職務的,按機關領導職務套改工資;在機關擔任非領導職的,按機關非領導職務套改工資。所任事業單位職務,不作為套改職級工資的依據。例:某人,工資關系在機關,在機關擔任副處長,兼任下屬事業單位正處級領導職務,應按機關副處級領 導職務套改工資。若該人在機關擔任副調研員,則按機關副處級非領導職務套改工資。
8、由事業單位調(考)入機關的人員,在事業單位的任職年限可否與在機關的任職年限合並計其?
由事業單位調(考)人機關的,事業單位所任管理職務與機關所任職務層次相當的,其在事業單位的任職年限與機關的任職年限合並計算。例:某人,在原事業單位擔任研究室主任(正科級),考入機關後,首次確定為主任科員職務,其間沒有間斷,其任主任科員的時間可從任研究室主任時開始計算。
9、由企業調(考)入機關的人員,其在企業任管理職務的時間可否與在機關的任職年限合並計算?
企業行政人員調(考)入機關後,調出企業前的最後一個管理職務如果與調入機關後首次任命(聘任)的職務層次相當的,其任職時間可合並計算為任職年限。例:某人,調出企業前任副廠長(幹部管理部門認定為與機關副處級職務層次相當),調入機關後,任副調研員,其任副廠長的時間可與任副調研員的時間連續計算。
10、由企、事業單位調(考)入機關的公務員,原在企業、事業單位沒有管理職務,只有專業技術職務,套改工資時,其在企、事業單位所任專業技術職務的任職年限可否與進入機關首次任命(聘任)的職務的任職年限合並計算?
原聘任為教授的(含相當職務層次,下同),教授崗位工作年限可與副廳及以下職務任職年限合並計算;原聘為副教授的,副教授崗位工作年限可與副處及以下職務任職年限合並計算;原聘任為講師的,講師崗位工作年限可與副科及以下職務任職年限合並計算。在按低一級職務套改工資時,任職年限也可比照上述情況計算。上述任職年限計算辦法僅適用於此次工資套改,不涉及各職務間的對應和其他待遇問題。例1:某人,1992年8月聘任高級工程師,2002年錄用為公務員後,確定為副調研員職務,其副調研員的任職年限從1992年起計算。例2:某人,1992年8月聘任高級工程師,2002年錄用為公務員後,確定為主任科員職務,其主任科員的任職年限從1992年起計算。例3:某人,1998年8月為工程師職務,2002年考錄為公務員,確定為主任科員,其主任科員的任職時間從2002年起計算,其低一級職務副主任科員的任職年限可比照任工程師的任職時間從1998年計算。例4:某人,1997年9月聘任為教授,2000年調人機關後任處長,之前未擔任過管理職務,其處長的任職年限從1997年起計算。
11、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期間所任職務的任職時間,能否計算為任職年限?
由於特定的歷史原因,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期間擔任的職務不作為套改工資的依據,也不計算任職年限。
12、「文革」期間所任職務的任職時間,能否計算為任職年限?
由於特定歷史原因,在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年一1976年)擔任的職務,不作為套改工資的依據,也不計算任職年限。
二、套改年限的計算
1、什麼是套改年限?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與不計算工齡的在校學習時間合並計算的年限,其中須扣除1993年以來除試用期外年度考核不計考核等次或不稱職的年限。例:某人,1981年入學,1985年8月畢業並參加工作,學制四年,工作年限22年,加上學習時間4年,共計26年,其套改年限應為26年。
2、工作年限如何計算?
工作年限是指從本人工作當年起根據實際工作時間按年度累加計算至2006年的年限。其中,按規定不計算工齡的年限,不計算為工作年限。例1:1996年參加工作的人員,實際工作時間沒有間斷,截至2006年的工作年限為11年。例2:甲,某人,1975年11月參加工作,1997年12月至1998年11月因病休工作時間間斷,套改時工作年限為31年。
3、不計算工齡的在校學習時間如何確定?
不計算工齡的在校學習時間,是指在國家承認學歷的全日制大專以上院校未計算為工齡的學習時間。在校學習時間以國家規定的學制為依據,如短於國家學制規定,按實際學習年限計算;如長於國家學制規定,按國家規定學制計算。例1:某人,1979年入學,1983年8月畢業並參加工作,學制四年,因其在校學習時間未計算為工作年限,因此,在校學習時間可計算為套改年限,其套改年限為28年。例2:某人,197.0年參加工作,1978年人學,1982年8月畢業,學制四年,因其在校學習時間已計算為工作年限,因此,在『校學習時間與工作年限不能重復計算,其套改年限為27年。
4、因各種原因延期分配的在校時間可否與工作年限合並計算?
因組織原因(如院校調整、撤並等)延長的在校時間可與工作年限合並計算,但不包括因休學、改專業等個人原因推遲畢業分配的時間。
5、出國(境)留學並在國(境)外取得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學習時間能否計算為套改年限?
出國(境)留學並在國(境)外取得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其未計算工齡的國(境)外學習時間可合並計算為套改年限。實際學習時間短於國家規定的相同學歷層次學制時間的,按實際學習年限計算;長於國家規定的相同學歷層次學制時間的,按國家規定的學制計算。
6、折算的工齡是否計算為套改年限?
根據國家政策規定折算的工齡不能計算為套改年限。
7、1993年工資制度改革以來,在年度考核中不予確定考核等次或考核不稱職的限,能否計算為套改年限?
1993年工資制度改革以來,在年度考核中不予確定考核等次或考核不稱職的年限,不能計算為套改年限,在套改工資時須扣除。
8、1993年工資制度改革以來,考核結果為基本稱職年度,能否計算套改年限?
1993年工資制度改革以來,考核結果為基本稱職的年度,可以計算為套改年限。
9、按有關規定更改參加工作時間的人員,工作年限如何計算?
2006年6月30日前,按有關規定經政府人事部門批准更改了參加工作時間的人員,在這次工資套改中,工作年限可按更改後的時間計算。例:某人,原1975年8月參加工作,2001年按遼人發[1999145號文件經政府人事部門批准將參加工作時間更改為1968年8月,在這次工資套改中,工作年限應從1968年起計算。
10、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的人員考(調)入機關後,其工作年限如何確定?
在套改工資時,本人在企業繳納養老保險(包括視同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與解除勞動關系後繼續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合並視同工作年限,期間停止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在計算工作年限時予以扣除。
11、辭去公職人員進入機關後,其工作年限如何確定?在套改工資時,其辭職後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可與本人原繳納養老保險(包括視同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合並視同工作年限。
12、高校畢業生,原在非公有制單位就業現在機關工作的,在非公有制單位就業的時間可否計算為工作年限? 中辦發[2005]18號文件規定,「到非公有制單位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的,今後考錄或招聘到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其繳費年限可合並計算為工齡」。根據上述規定,高校畢業生現在機關工作的,原在非公有制單位就業期間,如繳納了基本養老保險,其繳費年限可計算為工作年限;如未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則不能計算為工作年限。
三、工資正常晉升
(一)公務員工資正常晉升
1、工資改革後,工資正常調整機制包括哪些內容?
包括四方面內容:正常晉升級別和級別工資檔次、職務變動調整工資、調整基本工資標准、調整津貼補貼標准。
2、公務員的級別達到所任職務對應的最高奴別後,是否還晉升級別?
公務員的級別達到所任職務對應最高級別後,不再晉升級別,在所任級別對應工資標准內晉升一個級別工資檔次。例:某正科級公務員,已達到本職務最高級別16級,級別工資為16級10檔,雖符合晉升級別條件,也不再晉升級別,在最高級別工資標准內晉升級別工資檔次,由16級10檔晉升至16級11檔。
3、公務員職務發生變動時,職務工資如何確定?
公務員晉升職務後,從晉升職務的次月起執行新任職務的職務工資。
4、公務員職務發生變動時,級別工資如何確定?
原級別低於新任職務對應最低級別的,晉升到新任職務的最低級別;原級別在新任職務對應級別以內的,晉升一個級別。級別工資逐級就近就高套入晉升後級別對應的工資標准。例:某人,工資套改時任主任科員,套改年限為13年,任職年限為4年,級別工資為22級2檔(工資額498元)。如2006年9月晉升為副處長,級別應晉升為副處對應的最低級別20級,級別工資由22級2檔就近就高靠入20級1檔(工資額551元),級別考核時間從2006年起重新計算。
5、公務員由非領導職務改任同級領導職務,可否按晉升職務人員的辦法晉升級別工資?
公務員由非領導職務改任同級領導職務後,職務工資執行領導職務工資標准,級別工資不變,不能按晉升職務人員的辦法晉升級別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