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按照《網路安全法》規定,網路運營者留存相關網路日誌不少於
根據相關規定網路日誌保存不得低於6個月。
『貳』 網路運營者應當保留網路日誌不少於多少天
網路運營者保存網路日誌不得少於六個月;網路運營者對有關部分依法實施的監視檢查應當予以配合
『叄』 電信條例中運營商保存客戶業務受理單的期限是多久
如來果說的是紙質的受自理單的話,條例上營業廳(首府最大的主營業廳),可以查到8年前的紙質受理單,專門有個倉庫存著的,雖然泛黃了,但是竟然都在。但自2013年起,無紙化辦公,大部分都是照片形式存在在伺服器了。
這個可能每個地方情況也不一樣。一般如果要投訴的話,營業員辦的每一個業務,電腦里都可以查到。
『肆』 電信運營商對用戶的入網資料保存年限有要求嗎
電信運營商對用戶的入網資料保存年限並不是永久保存,一般系統只能保存半年的數據信息,在用戶退出網路同時系統自動刪除用戶的信息資料。
『伍』 網路運營者留存網路日誌一般是多少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27日就網路安全法草案作匯報時表示,一些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地方、部門提出,為了更好地維護網路空間主權,積極主動應對境內外的網路攻擊和破壞,應當進一步強化國家維護網路安全的措施。
二審稿增加規定:國家採取措施,監測、防禦、處置來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網路安全風險和威脅,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免受攻擊、侵入、干擾和破壞,依法懲治網路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網路空間安全和秩序。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27日就網路安全法草案作匯報時表示,一些地方、部門、社會公眾提出,為營造良好的網路環境和秩序,應當進一步強化網路運營者的社會責任。
二審稿增加規定,網路運營者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信用,履行網路安全保護義務,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同時,二審稿還增加規定,網路運營者留存網路日誌不得少於六個月;網路運營者對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應當予以配合。
『陸』 WOW的防沉迷系統 是怎麼規定的
防沉迷系統正式實施公告
為防止未成年人過度沉迷網路游戲,倡導健康游戲習慣,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按照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公安部、信息產業部、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於2007年4月15日發布的《關於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實施網路游戲防沉迷系統的通知》要求,上海第九城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自2007年7月16日零點起,旗下正在運營的《魔獸世界》、《奇跡世界》、《激戰》、《快樂西遊》(其中《魔獸世界》於7月14日零點起實施)嚴格按照《網路游戲防沉迷系統開發標准》和《網路游戲防沉迷系統實名認證方案》開發完成,並同步實施。(詳見《網路游戲防沉迷系統開發標准》、《網路游戲防沉迷系統及實名認證服務協議》、《實名認證方案》)內容摘要如下:
1. 網路游戲防沉迷系統開發標准
1.1 未成年人累計在線3小時以內的游戲時間為「健康」游戲時間。
1.2 未成年人累計在線游戲3小時之後,再持續下去的2小時游戲時間為「疲勞」游戲時間,此時間段內未成年人獲得的游戲收益將降為正常值的50%。
1.3 未成年人累計在線游戲時間超過5小時為「不健康」游戲時間,不健康時間內未成年人的游戲收益降為0。
2.注冊須知
2.1 用戶需要按運營商提供的注冊方式進行注冊申請。
2.2 用戶申請注冊新帳號時必須填寫實名身份信息。實名身份信息必須包括: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碼。
2.3 2007年7月16日,本游戲的網路游戲防沉迷系統正式實施日前已注冊帳號的用戶(以下簡稱「老用戶」),享有為期6個月(自2007年7月16日正式實施之日起算,以下簡稱「補充填寫期限」)的實名身份信息補充填寫權,補充填寫期限滿後老用戶未補充填寫實名身份信息,運營商將依照其原有信息進行實名認證。
2.4 老用戶在補充填寫期限內提供的實名身份信息僅作為判斷是否納入網路游戲防沉迷系統之用,不替代老用戶原有注冊信息,不作為判斷該帳號權益歸屬的有效依據。與老用戶權益歸屬相關的一切判斷均依照原有信息進行,原有信息缺失的情況下,可適當考慮參照補充填寫的實名身份信息。
2.5 在補充填寫期限內,如出現冒用老用戶名義提供實名身份信息的情況,可在運營商或司法機關對帳號歸屬權進行驗證判斷後,允許老用戶通過合法流程更改帳號的實名身份信息。
2.6 新用戶首次注冊實名身份信息和老用戶的首次補充實名身份信息均為免費,用戶的實名身份信息一經注冊或者補充即不允許隨意修改。
2.7 用戶所填實名身份信息內容不全或在運營商無法識別,用戶將收到運營商的提示信息。
3. 運營商認證原則
3.1 未滿18周歲的用戶將被判定為未成年人。
3.2 達到或者超過18周歲的用戶將被初步判定為成年人。
3.3 補充填寫期限到期後,未進行補充實名身份信息並且原注冊信息不符合實名身份要求的老用戶將被判定為未成年人。新用戶注冊的實名身份信息不符合實名認證要求的該用戶將被判定為未成年人。
3.4 上述情況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3.4.1 被判定為未成年人的用戶納入網路游戲防沉迷系統。
3.4.2 初步判定為成年人的用戶,其實名身份信息將由運營商提交公安部門進行驗證。
3.4.3 當未成年人用戶年齡自然成長達到18周歲時,系統自動初步認定其為成年人,其實名身份信息將由運營商提交公安部門進行驗證。
3.5 對於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身份證信息注冊的現役軍人、外籍人士、港澳台同胞等用戶,可根據其合法身份證明復印件或傳真件向運營商提出實名認證申請,認證未通過前納入網路游戲防沉迷系統。
4.驗證須知
4.1 運營商定期將經識別分類後初步判定為成年人的實名身份信息批量提交公安部門進行驗證,由公安部門判定該信息是否真實,並根據驗證結果最終確定該用戶是否屬於成年人。
4.2 運營商將建立實名身份信息資料庫,逐步積累已經驗證的實名身份信息,用於對新用戶提供的實名身份信息進行比對。比對一致的將不再重復送交公安部門驗證。
4.3 用戶實名身份信息經公安部門驗證未通過的將被納入網路游戲防沉迷系統。
4.4 運營商無法確保公安部門現有身份信息庫的完整,用戶對此現狀已明確了解。提供本人的身份證復印件、戶口薄復印件、聯系電話等真實有效的身份證明後可向運營商提出將使用本人身份信息注冊的帳號歸入網路游戲防沉迷系統的要求。如用戶需進一步主張自身的權利,根據相關法規和程序處理。
4.5 運營商自用戶提交實名身份信息後一個自然月內完成驗證。
5.查詢系統須知
5.1 網路游戲實名認證信息查詢系統,供家長及法定監護人對其未成年子女或其他法定監護對象是否使用網路游戲,是否受到網路游戲防沉迷系統的保護等情況進行查詢,以及供公民查詢本人身份信息有無被他人使用的情況。
5.2 查詢者在使用查詢系統時需通過書面形式提出申請,並附本人的身份證復印件、戶口薄復印件、聯系電話、郵編、郵寄地址或電子郵件等真實有效的身份證明信息,方可向運營商提出查詢本人身份信息有無被他人使用的申請;如需依法查詢被監護人是否使用網路游戲,需要另外提供經公證的能夠證明本人與被監護人法定監護關系的證明材料。
5.3 公民如發現本人身份信息被他人使用,在提供本人經公證的身份證復印件、戶口薄復印件、聯系電話等真實有效的身份證明後可向運營商提出將使用本人身份信息注冊的帳號歸入網路游戲防沉迷系統的要求。如公民需進一步主張本人的權利,應根據相關法律和程序處理。
5.4 對於查詢者的查詢需求,自收到申請函之日起運營商需在一周內對其中的身份信息公證證明進行形式上的核對後,將處理情況復函通知查詢者。
『柒』 工信部規定一張身份證在一個省一個運營商只能辦五張卡,那麼這是終生只能辦理5張還是有時間限制的
工信部規定一張身份證在一個省一個運營商只能辦五張卡並不是終生只能辦理這5張卡的,而是有一段時間的限制,時間的限制以市場流通政策而有所變化的,目前的時間限制是5年內。
『捌』 中國移動停機保號最長期限是多久啊
停機保號最長時間是三個月。
如3個月內不復機,號碼可能會被回收。需要保留這個號碼的話,可以每個月往裡面充話費,充值相應的月租金額。或者是帶上身份證,去附近營業廳辦理一個停機保號的業務,繳納相應的金額,即可保號一定的時間。
(8)運營者期限擴展閱讀:
停機保號通信運營商的業務,幾個手機號碼,固定電話、寬頻暫時不使用,但又希望保持大量的用戶,想按月支付一定停下來保護成本數量,業務,運營商可以保持其數量。
對於後付費用戶來說,佔用代碼資源而不去使用,是對國家資源的極大浪費。從合同含義上看,用戶單方面變更協議內容,運營商收取一定的停電保險號費是合理的。但是,作為國內運營商,沒有必要保持高利潤的心態,從消費者身上賺那麼多錢,在一定程度上回饋給用戶也不是不可能的。
『玖』 移動通信簡訊保留多長時間
根據簡訊保存的位置,時間是不同的。如果是沒有收到的簡訊,一般保存48小時。本地的簡訊,只要不刪除或不設置自動刪除一般永久保存。
簡訊無論是他人發送的、手機報定製簡訊還是郵件提醒、系統提醒,都是經過一定機制在簡訊網關產生後,通過接受號碼發送到目標手機中。文字簡訊在網關保留48小時,簡訊彩信在網關保存24小時,用戶由於關機、無網路等原因導致無法接受簡訊超時後,將無法獲得簡訊內容。
對於運營商來講,簡訊發送的號碼記錄屬於用戶個人隱私,用戶本人通過密碼加隨機驗證碼的方式可以在運營商網上營業廳查詢詳單,其他人無法查詢。特殊情況如破案等,需要公安部門出具公函查詢。根據《電信條例》,行動電話點到點短消息業務收費詳細原始數據的保留期限,為計費系統產生計費信息後至少五個月。一般運營商為用戶保留6個月的詳單數據供用戶查詢。
另外還有一類特殊簡訊,即通過簡訊息方式所產生的訂制關系。此類簡訊所說的是用戶通過簡訊直接辦理的業務,而不是用戶通過其他方式辦理完業務後收到的提醒簡訊。此類定製簡訊,按照《電信條例》,運營商需要為用戶保存期限為訂制關系存續期間+用戶業務到期或取消後五個月。
以上是運營商應該提供的服務,其他如簡訊已接受到本地終端,保留時間就和運營商無關,只和機主本人的手機使用情況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