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事案件審理期限以及再次上訴
1、審理了六個月,屬於正常現象,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
2、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可以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訴狀應當交給第一審人民法院。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六十六條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並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1)民事案件審理期限擴展閱讀:
上訴須知
1.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
(1)上訴人、被上訴人的基本情況。系自然人的,載明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或者出生時間、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址、聯系方式等;系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載明其名稱、住所、組織機構代碼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等;
(2)作出一審裁判文書的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案由及上訴人收到一審裁判文書的時間;
(3)上訴的請求和理由;
(4)致送法院的名稱;
(5)上訴人簽名、捺印或者蓋章;
(6)上訴時間。
2.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並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3.如果您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交上訴狀,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法定期間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4.為了及時啟動二審程序,建議最好通過原審人民法院遞交上訴狀。
2. 請問法院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包括雙休日在內嗎!
按法律規定,是包括的。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二條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
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
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3. 請問民事訴訟法規定審限是多久
《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回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答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第一百八十九條規定,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4. 普通民事案件簡易程序的審理期限必須是三個月嗎
普通民事案件簡易程序的審理期限必須是三個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回》:
第一答百六十一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第一百六十三條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件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
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4)民事案件審理期限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中規定:
第二百六十七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可以簡便方式進行審理前的准備。
第二百六十八條 對沒有委託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代理訴訟的當事人,人民法院在庭審過程中可以對迴避、自認、舉證證明責任等相關內容向其作必要的解釋或者說明,並在庭審過程中適當提示當事人正確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
第二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就案件適用簡易程序提出異議,人民法院經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異議不成立的,口頭告知當事人,並記入筆錄。
5. 普通民事案件簡易程序的審理期限必須是三個月嗎
根據相關司法解釋: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內六個月;有特殊情容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長三個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期限為三個月。
第一百一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第一百二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第一百三十五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五十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6. 民事訴訟二審審理期限是多久
人民法院第二審的審理期限,由於案件性質不同期限也不同。
《行政內訴訟法》規定:人民法容院第二審的審理期限為兩個月,從收到上訴狀之日起計算。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高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 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的審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