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勞動法對休病假是怎樣規定的
一、勞動法病假工資規定
1、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2、請長病假的職工在醫療期滿後,能從事原工作的,可以繼續履行勞動合同;醫療期滿後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辦理因病或非因工負傷退休退職手續,享受相應的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和醫療補助費。
二、短期病假的工資規定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無任何約定的,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統一按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資的70%確定。
三、連續病假工資的計算系數
1、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在6個月以內的病假工資(又稱疾病休假工資)是按照連續工齡分別確定的:
(1)連續工齡不滿兩年者,病假工資為本人工資的60%;
(2)連續工齡滿兩年不滿四年者,病假工資為本人工資的70%;
(3)連續工齡滿四年不滿六年者,病假工資為本人工資的80%;
(4)連續工齡滿六年不滿八年者,病假工資為本人工資的90%;
(5)連續工齡滿八年及八年以上者,病假工資為本人工資的100%。
2、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超過6個月的病假工資(又稱疾病救濟費)也是按照連續工齡分別確定的:
(1)連續工齡不滿一年者,疾病救濟費為本人工資的40%;
(2)連續工齡滿一年不滿三年者,疾病救濟費為本人工資的50%;
(3)連續工齡滿三年及三年以上者,疾病救濟費為本人工資的60%。
四、病假工資的計算公式
月病假工資=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相應的病假工資的計算系數
日病假工資=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當月計薪日×相應的病假工資的計算系數
五、病假天數的確定
疾病或非因工負傷休假日數應按實際休假日數計算,連續休假期內含有休息日、節假日的應予剔除。而以上公式中提到的計薪日概念,是指國家規定的制度工作日加法定休假日,例如小馮單位的制度工作日是每周工作5天休息2天,6月份單位制度工作日是20天,如果是5月份就得加上「五一」3天法定休假日,而不是統一的國家規定的20.92天月平均工作天數。
㈡ 勞動法規定病假一年內不能超過多少天才不會影響到年終獎
沒有這規定,休病假是勞動者的基本權利。
但長期病假是有醫療期的規定:
根據勞動部關於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勞部法[1994]479號)
第三條規定,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3個月到24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3個月;五年以上的為6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6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9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為12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18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24個月。
醫療期內公司不可以解除或終止合同。
(2)2016勞動法病假期限擴展閱讀:
本報訊(記者鄒倜然
通訊員程文雅
郁詩怡)最近,有位寧波女職工李某產後突生重病,醫療期滿後繼續向企業遞交病假條請假。而企業方認為,李某的醫療期只有3個月,對其醫療期滿後的請假不予認可,並認為醫療期滿不回單位上班屬於曠工。
因此,以無故曠工為由,企業解除了與李某的勞動合同。李某找到了寧波職工服務中心,在工會的幫助下,拿到了4.5萬元賠償金。
時間閃回到2017年9月,一位面容憔悴的女職工被家屬攙扶著走進了寧波市職工服務中心大廳。工作人員詢問後得知,原來,這位女職工於2012年12月進入某機構擔任店長,2016年8月進入該機構直營事業部任營運助理,本該在這個崗位施展拳腳。
然而,2018年4月,女職工剛休完產假就被診斷為「胸7-9椎管內外腫瘤伴雙下肢不全癱」,需馬上手術。3個月醫療期滿後,李某未回用人單位上班,繼續提交全休病假條。
在她遞交病假證明之後,用人單位給她郵寄了解除勞動關系的通知書,解除合同的原因系「未經單位同意無故曠工」。
李某找到寧波職工服務中心,中心主任指派律師志願者沈律師辦理了該起案件。那麼,
醫療期滿後繼續請病假,能否以曠工為由直接開除員工?
《勞動合同法》規定,員工在醫療期滿後,仍不能去工作,如尚未痊癒,單位不能隨便解除勞動合同,必須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員工一個月工資後才能解除勞動合同,解除後還應支付員工經濟補償。
沈律師表示,本案中李某於2012年12月進入用人單位,距糾紛發生時(2017年10月)工作年限未滿5年,按照規定,醫療期為3個月。
2017年8月22日李某雖然醫療期已滿,但其病情嚴重,確實處於病假中,而且用人單位人事部門也已經收下了病假條,公司不應當以曠工為由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應可以以醫療期滿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支付經濟補償的形式予以解除勞動合同。」沈律師說。
最終,仲裁結果和法院判決都支持了這位女職工,用人單位需支付雙倍的賠償金。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參考資料來源:中新網:醫療期滿後再請病假,單位能因曠工開除員工嗎?
㈢ 2016年勞動法請病假工資怎麼算
由於全國各地對病假的工資標准不一,現以上海市、深圳市、北京市和江蘇省為例:
1、根據職工的工齡和工資,按照一定的比例支付,採用這一模式的,主要以上海為代表。病假工資的計算公式為:病假工資基數×計算系數×病假日。
2、根據職工的工資,按一定比例支付。採用這種模式的主要是深圳市。其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本人標准工資的60%支付員工病假期間工資。
3、按照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約定支付,採用這種模式的主要以北京、江蘇為代表。
3種模式各有千秋,但有一個方面是相同的,那就是,都規定了病假工資的「最低標准」。其依據來源於《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3)2016勞動法病假期限擴展閱讀:
病假工資的支付標准:
1、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2、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
3、請長病假的職工在醫療期滿後,能從事原工作的,可以繼續履行勞動合同;醫療期滿後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
辦理因病或非因工負傷退休退職手續,享受相應的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和醫療補助費。
4、勞動法第四十八條中的「最低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履行了正常勞動義務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單位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最低工資不包括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單位支付的伙食補貼,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和勞動條件下的津貼,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社會保險福利。
㈣ 勞動法病假
病假工資規定
按勞動部《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病假應該給工資的
病假工資支付標准:根據員工在本企業的工齡按下述比例支付
工齡不滿2年者,為本人工資60%;
已滿2年不滿4年者,為本人工資70%;
已滿4年不滿6年者,為本人工資 80%;
已滿6年不滿8年者,為本人工資90%;
已滿8年及8 年以上者,為本人工資100%。
病假期間工資計算基準:所有月薪工人以月薪為計算基準,所有計件工人則以其過去三個月的平均工資為計算基準。但工人所有之工資不低於最低工資的80%,如果低於此標準的,以最低工資的80%計發。
㈤ 勞動法病假規定2016
病假根據在本單位工作時間不同以及總工作年限不同而不同,最高可以達到24個月。
病假最多3個月,超出3個月的病假,用人單位可以在支付每工作一年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後解除勞動合同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第二條規定 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第三條規定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
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
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
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綜上所述,病假即為醫療期根據工作年限不同,最高可以達到24個月。對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癒的,經企業和勞動主管部門批准,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同時,在各省、直轄市中,也會有相關規定,其規定時間應當不少於以上第三條的規定。
㈥ 中國勞動法對事假和病假是如何規定的
因公司原因放假,應支付你們假期工資,若不支付,則是不合法的。深圳相關規定:非因員工本人過錯,用人單位部分或者整體停產、停業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正常工作時間支付停工員工在停工期間的工資
(一)停工一個月以內的,按照員工本人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百分之八十支付;
(二) 停工超過一個月的,按照不低於最低工資的百分之八十支付。
因員工本人過錯造成停工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該員工停工期間的工資,但經認定屬於工傷的除外。
根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病假工資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若有病假,可以享受一定的醫療期,若是重大疾病,應有相應的醫療期待遇。深圳的相關規定:員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進行醫療,在國家規定的醫療期內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本人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百分之六十支付員工病傷假期工資,但不得低於最低工資的百分之八十。
㈦ 勞動法對請病假有什麼規定
勞動法的相關規定: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第二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假、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二)患病、負傷;(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如果你的病休期間是在法律規定的期間,當然在你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去上,另外,如果你不適用原來的工作崗位,可以申請換合適你的工作崗位。如果你不能工作了,用人單位應給予你相應的補償。另外,之前繳納的社保等都可以為你的生活提供保障的。
具體來說,勞動法是保護勞動者的權益,但如果不能繼續工作了,所能提供的保障就相對來說少了,畢竟不管什麼補償都只是一次性的,如果是疾病並且因此而生活困難是可以申請社會保障的。
勞動創造價值,勞動成就你的價值。衷心祝福你!
㈧ 正式職工的病假最長是多長時間
關於正式職工病假最長時間,勞動法並未做出規定,主要由公司的規章制度以及勞動合同來確定。
根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勞部發[1994]479號)等有關規定,任何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企業應該根據職工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一定的醫療期。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時,企業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也就是患病或非因工負傷職工的病假假期。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