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韓國法律中對殺人犯怎麼判刑
1.[刑法條文]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 [4] 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八條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
❷ 中國殺人案的過期時間是多少年
公安機抄關在他犯罪襲之後就立案了,根據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簡單地說,就是沒有過期時限。
❸ 殺人罪在韓國判多少年
目前正在修改草案
確定了含有提高殺人罪量刑基準等內容的草案。草案規定,將因怨恨、家庭不和、財務關系等引起的「一般動機殺人」的基本量刑由9~13年提升至了10~16年;將報復殺人、盲目性殺人等「譴責動機殺人」的量刑標准由12~16年提升至了15~20年;將伴有性暴行、搶劫等的「重大犯罪結合殺人」 的量刑標准由17~22年提升至了20年以上甚至無期徒刑;並殺害很多人的「極端輕視人命殺人」的量刑標准由22~27年提升至了23年以上甚至無期徒刑。
❹ 殺人案件的失效時間
最有可能的是20年.但20年後如果被認為必須追訴,應該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❺ 韓國對未成年人殺人案有什麼法律規定
2020年8月11日,韓國大邱北區一名14歲的女初中生被人掐死,嫌疑犯竟是一名年僅為16歲的高中男生 。對於此類未成年人殺人的事件,韓國也不止的一次發生。那麼韓國對待未成年人殺人案是怎麼處理的?
在韓國民法上,未成年人是指未滿20歲的公民,需要接受法律的制裁;而未滿14歲的未成年人(兒童)在刑法范疇內是“刑事未成年人”,無論犯何種罪,均不負刑事責任。
對於現代的未成年人,以往的未成年人法律已經開始變得不完善,不止韓國,各國的未成年人法律都應該進一步的修改完善。其中未成年人刑事責任的最低年齡應該被降低,完全刑事責任的年齡也應該降低。對於未成年人犯罪,應予其認知能力相符的法律懲罰,不得以保護未成年人為理由從而姑息未成年人犯罪。
❻ 中國有殺人公訴時效嗎,我看一個帖子說韓國殺人過了15年抓到也沒法判刑
中國也有訴訟時效。
《刑法》第八十七條 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❼ 殺人案有效期是幾年
刑法對此有明確規定:
一、法定最高刑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經過15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
五、如果20年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六、犯罪嫌疑人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時效限制。
❽ 為什麼中國只要立案就不計算追訴期,而韓國《殺人回憶》原主案件應該也立案了,為什麼過訴訟時效
世界大多數國家《刑法》均有時效規定。而關於規定追訴時效的理論根據,則有幾點根據,一是改善推測說,即既然犯罪人犯罪後長時間沒有再犯罪,可預想犯罪人已經得到改善,沒有對其處刑的必要;二是證據湮滅說,即犯罪證據因時間過久而湮滅,難以追究和處理;三是准受刑說,即犯罪人雖然沒有受到刑事追究,但長時間的逃避與痛苦,幾與實際執行刑罰無異,可視為此期間已經執行了刑罰。
我國也有追訴時效規定,但相對來說是較完善的。《刑法》第八十八條的規定,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換言之,我國的追訴時效制度,是僅適用於尚未被司法機關發現的犯罪行為的,一旦案件被立案偵查,行為人又逃避偵查、審判的,就將永久追訴。
此外,即使是尚未被司法機關發現的犯罪行為,雖然過了20年追訴時效,如司法機關認為必須追訴,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後也可對其追訴。
2007年之前,韓國《刑事訴訟法》規定殺人犯罪的訴訟有效期限為15年,超過有效期限,罪犯便免受處罰。2007年,韓國將殺人犯罪的訴訟有效期限改到了25年。2015年7月24日,韓國國會也因為金泰完遇襲案,通過了一項刑事訴訟法修正案。根據該修正案,韓國現行的25年殺人犯罪公訴時效將被廢除,今後殺人犯罪案件將被永久追訴直到破案為止。因此,在2015年韓國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規定,從2000年以後的殺人案件都將永久被追訴。但根據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華城連環殺人案發生於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期間,所以華城連環殺人案仍然沿用當年的訴訟法,也就是說仍然過了追訴時效。
❾ 韓國三大未解謎案
韓國三大未解謎案分別是青蛙少年失蹤案、華城連環殺人案和李炯浩被誘拐事件。
青蛙少年失蹤案:
韓國大邱青蛙少年失蹤案是指1991年5名小學生去抓青蛙時失蹤,2002年9月才發現他們的遺體的事件。1991年3月26日,因為地方議會的議員選舉30年來第一次舉行,全市放假一天 ,最後一個目擊證人說在卧龍山附近見過孩子們,但到處都找不到他們。
2002年失蹤少年的遺骨卻在卧龍山被發現,死亡原因確定是他殺,但目前為止並未抓到犯人。韓國殺人案的訴訟時效為15年,在2006年3月25日就到期,即使抓到犯人也無法懲處。
華城連環殺人案:
1986年至1991年間,韓國京畿道華城市太安鎮一帶,有10名女性依次被害,殺人犯始終未被捕,最終成為未解決的殺人事件。1986年9月19日在京畿道華城市安寧里發現一位被勒死,褲子已滑落下來的71歲的老人,從此連環殺人事件開始了。
1986年發生兩起殺人事件,1987發生3起事件,1988年發生2起事件,1990年和1991年各發生了1起事件,連接起這10件案件,沒有固定的特徵,被害的女性多數是被強奸隨後被殺害。
李炯浩被誘拐事件:
這起案件中罪犯用周密的計劃擺脫了警察的搜捕,並用威脅電話沉痛的打擊了李炯浩的父母。當時這起案件同「青蛙少年失蹤案」和「華城連環殺人案」被稱為是三大未破要案。
所以當時警方投入了大量的警力和運用了高科技手段來進行搜捕,在過去的15年時間里共累計投入了15萬人力和10多萬警力,但連罪犯的樣子都沒能查出,並在1月份很遺憾的訴訟期限也到了期。
(9)殺人案期限韓國擴展閱讀:
1、《孩子們》 於2011年上映,豆瓣評分7.4分,根據韓國三大懸案之一的韓國大邱「青蛙少年失蹤事件」改編,案發於1991年,5個少年的屍體於2002年發現,至今未破。
2、《殺人回憶》 是根據韓國三大懸案之一的華城連環殺人案改編,案件至今未破!隨著上訴時效(15年)終結,成為了人們記憶中恐懼的「殺人回憶」。
3、《那傢伙的聲音》 根據韓國三大懸案之一的「李炯浩被誘拐事件」改編,案件至今未破!隨著上訴時效(15年)終結,成為了人們不能釋懷的悲劇和恐怖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