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控制性詳細規劃通過專家評審之後什麼時間開始建造
控制性詳細規劃通過專家評審後,因其僅是規劃層面,確定地區(塊)的土地使用性質和使用強度的控制指標、道路和工程管線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間環境控制的規劃要求。地區(塊)內項目的具體建造時間是無法確定的。
控制性詳細規劃是以城市總全規劃或分區規劃為依據,確定建設地區的土地使用性質和使用強度的控制指標、道路和工程管線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間環境控制的規劃要求。控制性詳細規劃完成後,還需要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制訂用以確定各宗地塊出讓的土地使用性質和使用強度的控制指標(容積率、建築密度、限高等)、各項建築和工程設施的設計和施工的規劃設計。
② 城市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區別
這完全是兩個概念
城市總體規劃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源條件、歷史情況、現狀特點,統籌兼顧、綜合部署,為確定城市的規模和發展方向,實現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內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規劃編制工作的第一階段,也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
控制性詳細規劃是以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為依據,確定建設地區的土地使用性質和使用強度的控制指標、道路和工程管線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間環境控制的規劃要求。
這是城市規劃的基本概念,希望你能記好!
③ 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程序一般需要多長時間
必要性論證-公開征詢-請求調整-業務會批復-編制調整-咨詢、公開征詢-規委會-上報市政府、報批
整體大約半年
④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內容有哪些
控制性詳細規劃 (regulatory plan)是城市、鄉鎮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根據城市、鎮總體規劃的要求,用以控制建設用地性質、使用強度和空間環境的規劃。
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基本內容:
(一)土地使用性質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二)容積率、建築高度、建築密度、綠地率等用地指標;
(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公共安全設施的用地規模、范圍及具體控制要求,地下管線控制要求;
(四)基礎設施用地的控制界線(黃線)、各類綠地范圍的控制線(綠線)、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保護范圍界線(紫線)、地表水體保護和控制的地域界線(藍線)等「四線」及控制要求。
編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結合城市空間布局、規劃管理要求,以及社區邊界、城鄉建設要求等,將建設地區劃分為若干規劃控制單元,組織編制單元規劃。
鎮控制性詳細規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或者減少控制要求和指標。規模較小的建制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可以與鎮總體規劃編制相結合,提出規劃控制要求和指標。
資料拓展:
根據《城市規劃編制辦法》第二十二條至第二十四條的規定,根據城市規劃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應當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以控制建設用地性質,使用強度和空間環境,作為城市規劃管理的依據,並指導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
控制性詳細規劃主要以對地塊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環境容量控制、建築建造控制和城市設計引導、市政工程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動控制和環境保護規定為主要內容,並針對不同地塊、不同建設項目和不同開發過程,應用指標量化、條文規定、圖則標定等方式對各控制要素進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的控制和引導。
控制性詳細規劃是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作出規劃行政許可、實施規劃管理的依據,並指導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
⑤ 控制性詳細規劃與修建性詳細規劃
1、控制性詳細規劃
以城市總全規劃或分區規劃為依據,確定建設地區的土地使用回性質和使答用強度的控制指標、道路和工程管線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間環境控制的規劃要求。
2、修建性詳細規劃
以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或控制性詳細規劃為依據,制訂用以指導各項建築和工程設施的設計和施工的規劃設計。
修建性詳細規劃可以由有關單位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建設主管部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提出的規劃條件,委託城市規劃編制單位編制。
(5)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年限擴展閱讀
控制性詳細規劃規范內容
(1)、詳細規定所規劃范圍內各類不同使用性質用地的界線,規定各類用地內適建,不適建或者有條件地允許建設的建築類型;
(2)、規劃各地塊建築高度、建築密度、容積率、綠地率等控制指標;規定交通出入口方位、
停車泊位、建築後退紅線距離、建築間距等要求;
(3)、提出各地塊的建築體量、體型、色彩等要求;
(4)、確定各級支路的紅線位置、控制點座標和標高;
(5)、根據規劃容量,確定工程管線的走向、管徑和工程設施的用地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