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家規定灌溉井每度多少錢
機井補貼包括
1、水井補償包括開鑿工程、用料及用工等費用
2、廢、枯井按同類井補償標准30—50%補償
3、機井按井深分段計算補償土井:
1)直徑1.2米90元/米磚井(包括亂石井)
2)深5—10米直徑1.5米
3)深10—20米直徑2.5米
㈡ 常用灌溉用深水井有多深
在不同的地方,水井不一樣,,一般田園水井是60-80M但在一些特殊的地方打60-80M雖然有水,但是,水質不好。有的水味道咸,有的甜。不適於灌溉,只能打到200-300米,比如甘肅有的地方,至於測量井的深度,一般打井的時候下了多少鋼繩,井就有多深,如當地人對地層熟悉,可以用你說的方法來判斷井深,但不太准確。
㈢ 農村用來澆地的灌溉水道使用年限按照多少年折舊,
新所得稅法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規定: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參照折舊規定,水泵如果屬於生產經營活動的工具,可以按5年;不屬於生產經營活動的工具,可以按3年。
㈣ 水利灌溉井經營權證是多少年
國家沒有規定,一切以農戶與村民小組協商的時間為標准。
㈤ 灌溉井口徑一般多大
。50厘米
㈥ 深水井壽命有多長
由於水源采水層供應差別、鋼管井和水泥管井的差別很大、一般20年沒問題、請採納
㈦ 水利灌溉工程有沒有折舊年限
根據水利電力部、財政部關於頒發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水利工程供水部分固定內資產折舊容率和大修理費率表》的通知(水電財字[1985]93號1985年12月16日)和水利部、能源部《關於水利電力基本建設單位、施工企業實行固定資產分類折舊和按機械台班提取折舊的通知》(水財[1988]29號1988-11-2)的規定進行計算其折舊年限。
㈧ 機井灌溉的簡介
機井灌溉適合降水量少的北方地區,優點是不用修明渠,或者無法獲得地表水資源無法修明渠,因此佔用耕地少,缺點是引用地下水過量,會引發地面下陷。
機井灌溉在平原地區受到廣泛的應用,是農業主要灌溉方式,山東省菏澤市擁有機井超過13萬眼。
機井灌溉受到《水利法》等法律文件的制約,世界銀行貸款的項目規定井深不得超過50米。
㈨ 在農田機井有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
您好!農田機井有地方法規。如河北省出台的《農用機井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農用機井(以下簡稱機井)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一項重要農田灌溉和人畜飲水設施,是發展農業生產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國家和人民的寶貴財富。各級水利部門和井灌區社隊一定要管好、用好機井,減少損壞,延長使用年限,降低成本,充分發揮效益。 第二條 地下水是國家的一項重要資源,在地面水源不足的我國北方地區更為寶貴。各級水利部門要協同有關部門,加強地下水資源的管理,做到全面規劃,合理開發,有采有補,保護資源,防止污染。 第三條 機井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建立管理組織;制定規章制度;培訓技術隊伍;建立技術檔案;搞好機井、設備和田間工程的養護維修;實行科學用水;進行經濟核算,促進農業增產。 第二章 組織管理 第四條 北方地區機井較多的省、專、縣水利部門要建立和健全機井管理機構。人民公社水利站(井灌為主的公社也可叫機井管理站)要統一負責全社機井管理工作。尚無公社水利站的,也要有專人負責機井管理。大隊、生產隊要成立機井管理小組,有一名隊幹部主管。 第五條 目前北方地區機井管理主要有大隊統管、大隊和生產隊分管、生產隊管理三種形式。有的地方還有公社統管和公社、大隊兩級管理形式。大隊統管由大隊統一規劃和建配,統一調配水量,統一維修機具和培訓司機手,有利於發揮灌溉效益和提高機泵設備的完好率,有條件的地 方,要積極推廣。採用以生產隊打機井和配套的,以生產隊為單位管理,固定專人,統一配水。大隊必須加強對生產隊的領導,在制訂規章制度,培訓司機手等方面給予積極組織和協助,促使其管好用好。 機井都要固定專人,實行管理責任制。不論實行那種形式,都要有利於保護國家和集體財產,有利於充分發揮機井效益,有利於調動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不準平毀機井和變賣設備。 第六條 每眼機井要選定一至>名熱愛集體、責任心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員作為司機手。司機手必須通過縣、公社主管部門進行技術培訓和考核,達到標準的發給合格證。人員要相對穩定,未經公社或大隊批准,不得隨意更換。 第三章 機務管理 第七條 要建立嚴格的崗位責任制和機井操作、安全生產等規章制度,落實措施,定期檢查。司機手的任務是:1、按操作規程開機,安全運行,減少事故的發生;2、管護機井、井房、>道、地下管道、井邊池、燃料,維修保養機電設備,做到機房潔凈,機具水、油、電、氣四不漏 ;3、按時填好開車記錄,包括開停機時間、耗油電數量,機井水位抽降深度、抽水量和澆地畝數;4、堅守崗位,並和澆地員搞好協作。 第八條 建立定期維修制度。由大隊或生產隊機井管理小組,每年定期對每眼機井設備進行全面的檢修和保養,確保設備完好。深井設備在停灌期間,要定期運轉以防銹蝕和井淤。 第九條 要定期培訓司機手和技術力量。縣、社主管部門每年要進行培訓,不斷提高司機手的技術業務水平。要積極鼓勵技術革新和試驗研究,對於提高效率、減少消耗、節約用水、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技術革新成果,要積極進行推廣。 第四章 工程管理 第十條 建立機井技術檔案。新打的機井,必須由縣或公社管理機井的單位,組織承建單位(打井隊)和受益單位(大隊或生產隊)進行驗收,質量達到標準的填寫機井技術檔案,一式三份,分別存縣、公社、大隊(或生產隊),以備查考。現有機井無技術檔案的要補填。 第十一條 成井要根據抽水試驗按其出水量和合理降深選配適宜的機泵。同時要建成井房、井蓋、井台、井池、>道,做到配套齊全合理。有條件的地方,要設置量水設備,測定灌溉水量。 第十二條 田間工程配套和平整土地,是充分發揮井灌效益的關鍵,要逐步搞好。推廣先進灌溉技術,實行畦灌、溝灌,節約用水,灌溉>道、排水工程、田間交通道路和低壓線路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並由受益單位承擔維護。 第十三條 在井灌區,>道襯砌和鋪設地下管道,是節水、省地、擴大效益、降低澆地成本的有效措施。在推廣中,各地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證質量。 第十四條 縣水利部門,每年要組織社隊對機井進行一次檢查,對可修的病井、壞井和淤井,要組織力量及時進行修治。縣、社打井隊要積極承擔修井業務,提高機井完好率。 第十五條 建立機井報廢鑒定和審批制度。確實損壞嚴重或已乾涸無法修復使用的機井,必須經縣水利部門鑒定,由地區審批後報省備案,才可列為報廢。 第十六條 老井灌區必須要有計劃的調整機井布局,改革機泵,挖掘潛力,充分發揮現有機井效益。需要增打新井的要經過縣水利部門審批。 第十七條 宣傳和教育群眾愛護機井、井房、設備、>道等水利工程。對偷盜或破壞者,應根據情節輕重,進行教育或罰款,情節嚴重的交司法部門處理。 第五章 用水管理 第十八條 大隊或生產隊機井管理小組,要根據各種作物、不同季節的需水要求,制定科學用水計劃,合理調配水量,做到適時適量灌溉,促進農業生產。 第十九條 各生產隊要以機井為單位,司機手或井長為主選派責任心強和有經驗的社員組成澆地組,負責改畦澆地,提高灌溉效率和質量,合理輪灌,擴大灌溉效益。 第二十條 加強科學灌溉試驗研究,積極推廣高產、省水、節能、低成本經驗。有條件的縣、社結合本地區自然特點,進行作物合理灌溉制度等試驗研究。 第二十一條 縣、社、隊要進行地下水觀測,掌握動態規律和水質變化,為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科學管理提供依據,在地下水超量開采,地下水位連年持續下降而又不能恢復和已出現漏斗地地區,必須控制開采,並要積極利用地面水進行回灌。 第二十二條 要認真進行機井實際抽水量資料的積累工作,司機手認真填寫好開車記錄是獲得這項資料的基礎。縣水利部門必須及時督促和給予指導,要求每年初報送上一年全縣地下水實際開采量資料,並匯總報專、省水利部門。 第六章 經濟管理 第二十三條 機井必須採用經濟手段來進行管理。做到作業有指標,消耗有定額,成本有核算,獎罰分明,對司機手和澆地員都實行「五定一獎」責任制。對司機手的「五定一獎」為:定人員、定機具、定任務(包括質量)、定消耗(油、電費和維修費)、定報酬。結余獎勵、超支受 罰。對澆地員「五定一獎」為:定任務、定時間、定勞力、定工分、定質量。一般對司機手與澆地員一起定澆地任務和報酬,有利於雙方配合。 第二十四條 機井由大隊(公社)統管的,必須向受益生產隊合理收費。以生產隊為單位進行管理的,也要按期進行成本核算。澆地成本應包括:1、抽水耗油、電費用;2、機械修理和工程維修費;3、管理費;4、折舊費。按照供水時間或用水量比例分攤。按用水量計費的辦法可 以促使節約用水,應該積極推廣。 第二十五條 積極開展評比、競賽,對全面完成或超額完成定額指標、提高設備完好率、節約油電、安全生產、修井和機泵技術革新等方面有顯著成績,或有創造發明的單位和個人,應根據貢獻大小,分別給予表揚或物質獎勵。 第二十六條 在不影響作物灌溉情況下,要充分利用人力和設備,開展多種經營,廣開門路,以付養井,增加收入,降低澆地成本。 第七章 機井管理考核標准 第二十七條 機井管理考核和評比標准主要有五條,1、配套機井完好率(百分比);2、單井出水量控制畝數(畝/立米/小時),即單井每小時出一立米水能澆幾畝地;3、灌水定額(立米/畝/次);4、澆地成本(元/畝/次,元/畝/年);5、產量(斤/畝)。由縣、社 每年按照五條標准進行考核、評比。 第八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各省、市、自治區可根據本辦法制訂管理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