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糧油正常儲存年限一般為小麥5年,稻穀和玉米3年
這與不同作物的種子結構及成分含量有關,小麥種皮蛋白質含量較高不容易透水而變得耐儲存,可以儲存較長的時間。稻穀和玉米種皮則容易透水,而且玉米的脂肪含量高容易酸敗,使種子不耐儲存。儲存期明顯縮短。
❷ 稻穀能保存多少年
一般情況下,稻穀一般能存放3年
1、根據《糧油倉儲管理辦法》第四章,糧油儲存管理第二十條中規定,在常規儲存條件下,糧油正常儲存年限一般為小麥5年,稻穀和玉米3年,食用油脂和豆類2年。
2、稻穀具有完整的外殼,能緩和稻米吸濕,對蟲霉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在保管過程中,稻穀有較高的儲藏穩定性。在正常儲藏條件下,稻穀的生活力,第一年很強,呼吸旺盛,一年以後,則逐漸減弱,變化較小,儲藏穩定性相應增高。故存放一年以後,稻穀儲藏性即比較穩定。
3、稻穀的品質變化因倉儲條件而不同。常溫儲存的平均溫度控制在20℃左右,低溫儲存的平均溫度則在10℃左右,所儲存稻穀的品質在同樣的時間內差別很大,只要控制好溫度,質量問題不大。
(2)稻穀儲存年限擴展閱讀:
儲藏方法:
1、控制稻穀水分。
(1)稻穀的安全水分標准,根據種類、季節和氣候條件確定。
(2)稻穀的安全水分界限標準是:①30℃左右:早秈13%以下,中、晚秈13.5%以下;②10℃左右:早秈15%左右,中、晚秈15.5%左右;③5℃左右:早秈16%以下,中、晚秈16.5%左右。
2、清除稻穀雜質。通常把稻穀中的雜質含量降低到0.5%以下,就可提高稻穀的儲藏穩定性。
3、稻穀分類儲藏。入庫的稻穀要做到分類儲藏,即要按品種、好次、新陳、干濕、有蟲無蟲分開堆放,分倉儲藏。
4、稻穀通風降溫。稻穀入庫後要及時通風降溫,縮小糧溫與外溫或糧溫與倉溫的溫差,防止結露。從而能有效地防止稻穀發熱、結露、霉變、生芽,確保安全儲藏。
5、防治稻穀害蟲。稻穀入庫後,特別是早、中稻入庫後,容易感染儲糧害蟲,遭受害蟲嚴重危害,造成較大的損失。通常多採用防護劑或熏蒸劑進行防治。
6、密閉稻穀糧堆。完成通風降溫與防治害蟲工作後,在冬末春初氣溫回升以前糧溫最低時,要採取行之有效的辦法壓蓋糧面密閉儲藏,以保持稻穀堆處於低溫(15℃)或准低溫(20℃)的狀態,減少蟲霉危害,保持品質,確保安全儲藏。
❸ 水稻能存放多少年
一般情況下,稻穀一般能存放3年
1、根據《糧油倉儲管理辦法》第四章,糧油儲存管理第二十條中規定,在常規儲存條件下,糧油正常儲存年限一般為小麥5年,稻穀和玉米3年,食用油脂和豆類2年。
2、稻穀具有完整的外殼,能緩和稻米吸濕,對蟲霉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在保管過程中,稻穀有較高的儲藏穩定性。在正常儲藏條件下,稻穀的生活力,第一年很強,呼吸旺盛,一年以後,則逐漸減弱,變化較小,儲藏穩定性相應增高。故存放一年以後,稻穀儲藏性即比較穩定。
3、稻穀的品質變化因倉儲條件而不同。常溫儲存的平均溫度控制在20℃左右,低溫儲存的平均溫度則在10℃左右,所儲存稻穀的品質在同樣的時間內差別很大,只要控制好溫度,質量問題不大。
(3)稻穀儲存年限擴展閱讀:
儲藏方法:
1、控制稻穀水分。
(1)稻穀的安全水分標准,根據種類、季節和氣候條件確定。
(2)稻穀的安全水分界限標準是:
①30℃左右:早秈13%以下,中、晚秈13.5%以下;
②10℃左右:早秈15%左右,中、晚秈15.5%左右;
③5℃左右:早秈16%以下,中、晚秈16.5%左右。
2、清除稻穀雜質。通常把稻穀中的雜質含量降低到0.5%以下,就可提高稻穀的儲藏穩定性。
3、稻穀分類儲藏。入庫的稻穀要做到分類儲藏,即要按品種、好次、新陳、干濕、有蟲無蟲分開堆放,分倉儲藏。
4、稻穀通風降溫。稻穀入庫後要及時通風降溫,縮小糧溫與外溫或糧溫與倉溫的溫差,防止結露。從而能有效地防止稻穀發熱、結露、霉變、生芽,確保安全儲藏。
5、防治稻穀害蟲。稻穀入庫後,特別是早、中稻入庫後,容易感染儲糧害蟲,遭受害蟲嚴重危害,造成較大的損失。通常多採用防護劑或熏蒸劑進行防治。
6、密閉稻穀糧堆。完成通風降溫與防治害蟲工作後,在冬末春初氣溫回升以前糧溫最低時,要採取行之有效的辦法壓蓋糧面密閉儲藏,以保持稻穀堆處於低溫(15℃)或准低溫(20℃)的狀態,減少蟲霉危害,保持品質,確保安全儲藏。
❹ 大米能保存多久
真空包裝的大米保質期可以達到12個月;普通包裝的,可能只有6個月;散裝大米的保質期沒有明確規定,一般夏季為3個月,秋冬季為6個月。
盛米的容器要干凈、嚴實,並且最好把米放在缸、壇或桶中,並要有合適的蓋子。陶瓷和白鐵容器適合放大米。如用布袋裝米則要在外面套一塑料袋並扎緊口袋,在8℃~15℃之間的溫度儲存最好。
(4)稻穀儲存年限擴展閱讀:
大米的選購竅門
看硬度:大米粒硬度是由蛋白質的含量決定的,米的硬度越強,蛋白質含量越高,透明度也越好。一般新米比陳米硬,水分低的米比水分高的米硬,晚秈(粳)米比早秈(粳)米硬。
看腹白:大米腹部常有一個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分被稱為心白,在外腹被稱為外白。腹白部分米質蛋白質含量較低,含澱粉較多。一般含水分過高、收後未經後熟和不夠成熟的稻穀,腹白較大。
看爆腰:爆腰是由於大米在乾燥過程中發生急熱現象後,米粒內外失去平衡造成的。爆腰米食用時外爛里生,營養價值降低。所以,選米時要仔細觀察米粒表面,如果米粒上出現一條或更多條橫裂紋,就說明是爆腰米。
❺ 請問,什麼糧食最容易儲存、保持期最久
最容易保存的是 澱粉類 玉米小麥紅豆 綠豆 這些都是;
嚴格說來,糧食是沒有保質期的!只要保存得當,沒有腐爛變質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下面兩個回答都是糧食製品的,不是糧食!常溫乾燥保存的,小麥舉例吧:國家糧庫裡面放5-7年都是正常的!當然常溫保存的3年以後發芽率會下降。低溫冷藏幾十年都不影響發芽。英國皇家植物園千年種子庫挪威也有一個都是低溫存放種子的地方。都是計劃放上百年的。好像設定恆溫-18度。
澱粉類玉米小麥;油脂類菜籽棉籽;蛋白質類大豆等 可以保存的時間會有不同。
分辨糧食新舊的辦法:發芽實驗。新貨發芽好,陳貨不發芽。(不絕對哦。新貨也有經過滅活處理的)
推薦保存辦法:密封冷藏。冷藏不會生蟲。不影響發芽。
❻ 大米保存時間聽說也就3個月 那稻穀是不是可以保存好幾年啊
嗯,嗮乾的稻穀可以保存好幾年,兩三年至少沒問題吧
❼ 稻穀和大米倉儲有什麼時間要求
稻穀和大米在倉儲過程中,極易受濕、熱、蟲、霉的影響,產生米質「陳化」和發霉變質,從而影響其食味品質。
稻穀陳化表現為米粒變黃、脂肪酸值含量上升、食味變差。陳化速度與貯存時間成正比,貯存時間愈長,陳化愈重。不同類型的稻米中糯米陳化最快,粳米次之,秈米較慢。稻穀含水量高、貯藏環境溫度高則陳化快,反之則慢。稻穀在常溫下貯存1年後即有陳化現象出現,貯存4~5年即已不能食用。因此,稻穀倉儲的時間以1年內為宜。倉庫條件好,最多不宜超過3年。
大米經加工後失去谷殼保護,胚乳外露,更易陳化。水分大、溫度高、加工精度差、糠粉多,大米陳化速度就快,反之則慢。尤其在盛夏梅雨季節陳化更快。因此,成品大米如沒有特殊貯存條件應在加工後半年內食用,超過半年則陳化加快,食味品質就會下降。
❽ 哪種糧食的存儲時間最長,最易
稻穀、穀子。
糧食的保存時間受本身的水分和環境溫度影響,以及本身的籽粒結構影響,一般說沒加工的原糧時間長,陳穀子、爛芝麻可以保存5-10年,所以稻穀、穀子等保存時間長,大豆能保存3、7年,小麥一般保存2-4年問題不大,玉米在曬乾和防蟲效果好的情況下能保存2-3年。
(8)稻穀儲存年限擴展閱讀:
糧食存儲環境與室溫:
家庭儲藏糧食時,要控制糧食水分和儲藏條件,在儲藏期間水分含量過高,糧食的呼吸代謝活動就會增強而發熱,而黴菌、有害昆蟲也容易生長繁殖,造成糧食霉變和腐敗變質。
另外,儲藏溫度和濕度過高也是增加糧食發霉和變質的危險性因素,所以還應隔離潮氣,防止糧食返潮;注意通風,盡量降低儲藏的溫度和濕度。平時還應經常檢查糧溫和水分的變化,可用眼看、鼻聞、口嘗、手捏等辦法,檢查糧食的色澤、氣味及糧食的硬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❾ 稻穀酒怎麼儲存 可以儲存多久
用壇子存,多久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