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行政許可辦理時限規定有何規定及其期限怎樣計算
行政許可辦理時限規定以及期限計算方法如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規定
第四十二條、除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外,行政機關應當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二十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但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行政許可採取統一辦理或者聯合辦理、集中辦理的,辦理的時間不得超過四十五日;四十五日內不能辦結的,經本級人民政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五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第四十三條、依法應當先經下級行政機關審查後報上級行政機關決定的行政許可,下級行政機關應當自其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審查完畢。但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四條、行政機關作出准予行政許可的決定,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向申請人頒發、送達行政許可證件,或者加貼標簽、加蓋檢驗、檢測、檢疫印章。
第四十五條、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依法需要聽證、招標、拍賣、檢驗、檢測、檢疫、鑒定和專家評審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本節規定的期限內。行政機關應當將所需時間書面告知申請人。
(1)特許經營期限時間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中的相關規定
第十一條、設定行政許可,應當遵循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有利於發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積極性、主動性,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第十二條 下列事項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1、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活動,需要按照法定條件予以批準的事項;
2、有限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准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事項;
3、提供公眾服務並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行業,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
4、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產品、物品,需要按照技術標准、技術規范,通過檢驗、檢測、檢疫等方式進行審定的事項;
5、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等,需要確定主體資格的事項;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其他事項。
第十三條、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通過下列方式能夠予以規范的,可以不設行政許可: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
2、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
3、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
4、行政機關採用事後監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夠解決的。
第十四條 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法律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必要時,國務院可以採用發布決定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實施後,除臨時性行政許可事項外,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規。
② 加盟特許經營合同期限為幾年,到期後如何續約
特許經營合同期限通常為3年,如果在經營期限內能達到我們的各項標准要求,不違反合同規定,我們會考慮再續簽合同。續簽合同將不再另收加盟費,不再需要支付其它費用。
③ 商業特許經營有效期到期了還有法律效率嗎
失效了!只有重新簽日期才生效!
④ 如何計算行政許可期限
二是,在實施行政許可過程中,會簽其他部門屬於行政機關之間的內部工作程序.對申請人來說,行政許可的期限仍然適用行政許可法有關期限的規定.按照《國務院關於克服官僚主義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有關問題的通報》(國發[1999]9號)的要求,各部門之間徵求意見或者會簽文件時,協辦部門必須在7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否則視為失職。
三是,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許可決定,如果依法需要進行咨詢評估、評審的,根據《行政許可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咨詢評估、評審所需時間可以不計算在《行政許可法》第四章第三節規定的期限內,但行政機關應當將所需時間書面告知申請人。
四是,根據《行政許可法》,無論行政許可是單獨提出申請,還是打捆提出申請,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期限都適用行政許可有關期限的規定。對於集中批復、分批批復,《行政許可法》正式施行後,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應當嚴格執行行政許可法有關期限的規定。
五是,對於變更行政許可事項的審查期限,《行政許可法》第四十九條對此未作明確規定。對行政機關審查被許可人變更行政許可申請的期限,單行法律、法規有規定的,按照單行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單行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適用行政機關對初次行政許可申請審查期限的規定。
⑤ 國家規定的BOT項目特許經營權期限最長為多少
《市政公用事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自法》第十二條規定,「特許經營期限應當根據行業特點、規模、經營方式等因素確定,最長不得超過30年。」
(5)特許經營期限時間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快推進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規范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活動,加強市場監管,保障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促進市政公用事業健康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是指政府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通過市場競爭機制選擇市政公用事業投資者或者經營者,明確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圍內經營某項市政公用事業產品或者提供某項服務的制度。
城市供水、供氣、供熱、公共交通、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行業,依法實施特許經營的,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實施特許經營的項目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法定形式和程序確定。
第四條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活動的指導和監督工作。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活動的指導和監督工作。
⑥ 商業特許經營備案「兩店一年」基本條件中的「一年」應該如何計算時間
此處的「一年」不是簡單的指特許企業成立的時間,而是其具體進行實際商業經營的時間,是在市場中從事經濟活動的時間。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一年」的經營期是需要與特許人從事的特許經營業務相同的經營范圍,如果特許人擁有的直營店所從事的經營范圍與特許業務並不一致,就不是我們所要考衡的經營期限。更多信息, 請關注中國特許經營第一同學會。
⑦ 法律條文中的時間及期限如何計算
1、期間以時計算的,開始的時不計算在內,而應從下一個小時算起。比如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接受當事人訴訟保全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48小時內作出裁定。在計算期間時,接受當事人申請的那一個小時不計算在48小時之內,即如果提出申請是在8點,應從9點開始期間的計算。
2、期間以日計算的,開始的日不計算在內,應從第二日開始算起。比如根據民事訴訟法,對判決提起上訴的期間為15日,那麼宣判的當天或者判決書送達的當天不計算在15日內,即如果5月10日送達判決書,應當從11日開始期間的計算,5月25日上訴期間屆滿。
期限,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一定時間。期限由事實構成,並以將來確定要發生的事實為內容。構成期限的事實,亦稱為期限。依《民法通則》規定的精神,期限分為法定、指定和約定三種。
民法中的期限是指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時間,分為期間和日期。期間是指從某一特定的時間到另一特定的點所經過的時間。它是某一特定的時間段,如1995年5月1日到1996年5月1日即是一個期間。期日,是指不可分割的一定時間。它是時間的某以特定的點,如1996年10月1日即是一個星期日。期間是時間某一動態的階段,即期日與期日之間的間隔時間;期日則是時間的某一靜態的點。
⑧ 產權年限時間計算是怎麼計算的
目前重慶的住宅產權年限大部分是50年,有少量的是70年,商業的產權年限是40年,產權年限的計算是從開發商拿地時間開始計算的而不是買房或者拿到房產證等開始計算的。
⑨ ppp項目特許經營權年限如何計算
年限一般按照投資收益率計算,但現實是年限都是根據業內潛規則30年,雙方談判後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