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蘋果的種植時間和收獲時間是多少
蘋果樹栽培技術 蘋果也是一種對土壤適應性較強的高產果樹。一般山岡薄地、河灘沙荒和輕度鹽鹼地,經過適當改良後,都可進行成片栽培 生長結果習性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生長結果習性 蘋果根系無自然休眠期,成年樹一年內有2~3次生長高峰,依光合產物分配、地上部器官形成速率及土溫、水分等外界環境而轉移。根系第一次生長在萌芽前開始,至開花和新梢旺盛生長時轉入低潮;新梢近停長時,根系生長出現第二次高峰,數量多但生長時間短;第三次生長高峰在秋稍停長和果實採收前後,由於淮北地區秋季較長,故根系這次生長的持續時間較長,生長量也大,是樹體積累貯藏營養的良好時機。此外,上、下層根系受土溫的影響而有交替生長的現象。 蘋果的枝條分生長枝和結果枝兩類。生長枝依其長度又有長枝、中枝、短枝和葉叢枝幾種。不同類型的枝條,其停止生長的早晚和積貯養分的能力不同。葉叢枝和短枝~般在萌芽展葉後3~4周即停止生長,養分積累早,且很少外運。中、長枝停止生長較晚,有時不能形成項芽。它們的同化養分製造較多,外運量也大,是樹體(包括根系)貯藏營養的主要來源。所以,同一株樹上要有不同數量和比例的長、中、短枝相配合、蘋果新梢常表現有明顯的二次生長的特性,長枝可分為春梢和秋梢兩部分。與北方蘋果產區相比,新梢生長量大和秋梢比例大,是淮北地區蘋果枝條生長方面的兩個特點。幼樹容易表現旺長。 不同的蘋果品種,其萌芽率、成枝力和頂端優勢性均存有差異,從而影響到整個樹冠的乾性、層性和樹形方面的差異,也影響到始果期的早晚。 結果枝依其長度和花芽著生的位置,可分成長果枝(>15厘米)、中果枝(5厘米~15厘米)、短果枝(<5厘米)及腋花芽枝四類。花芽為混合芽,開放後能抽生結果新梢,並在其頂端開花結果。因結果新梢極短,且著果後膨大形成果台,故其結果枝實際上為結果母枝。多數蘋果品種以短果枝結果為主,有些品種在幼樹期和初果期長、中果枝和腋花芽枝均佔有一定的比例,是幼樹能早期結果的~種表現。隨樹齡增長,各類結果枝的比例會產生變化,逐步過渡到以短果枝結果為主。 詳情! http://..com/question/14014487.html
Ⅱ 每一種五穀雜糧的收獲時間分別是什麼時候
稻穀分早稻、中稻、晚稻 ,一般所謂的種雙季稻是指早稻和晚稻,早稻收割時間7月中下旬,晚稻為10月中下旬;中稻也就是所謂的一季稻,9月中旬收割
小麥.春小麥區,主要分布在長城以北。該區氣溫普遍較低,生產季節短,故以一年一熟為主,主產省區有黑龍江、新疆、甘肅和內蒙古。冬小麥在國慶節左右播種,6月下旬7月上旬收割.
大豆的收獲期一般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當大豆莖葉開始變黃、苗稈和豆莢已干,並呈黑褐色時便可收獲。一般最好在早晨有露水時收割,割倒後要輕放,盡量避免籽粒散失。割倒的大豆應及時運回脫粒,去雜曬干後入倉貯藏。
玉米,春玉米4月25日左右種,9月10日左右收獲。夏玉米6月10日左右種,10月15日左右收獲.
薯類,紅薯都會在十月份的時候收獲,不過由於各個地區種植紅薯的時間不一樣,所以在收獲時間上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說如果是在五月份種植的話,那麼最佳的收獲時期就是九月下旬或者是十月上旬,如果是在六月份種植的話,那麼最佳的收獲時間應該在十月的下旬左右,這就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種植時間來判斷了,不過總體上來講十月份是紅薯收獲的最佳時期。
Ⅲ 窩筍的種植時間和收獲時間
一般於第一年秋季9-10月播種,40-50天當苗具5-6片真葉定植,冬季可以安全越冬,次春返青後有充分時間生長葉叢,4-5月收獲就能獲得高產。
萵筍的種植時間需要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品種特性、設施條件以及全年種植茬口安排,制定適宜的萵筍種植時間。
萵筍的種植環境
1、萵筍是半耐寒的蔬菜,喜冷涼,稍耐霜凍,怕高溫,炎熱季節生長不良。
2、萵筍是長日照作物,光照充足;對土壤的酸鹼性反應敏感,適合在微酸性的土壤中種植。
3、萵筍的根系淺,吸收能力弱,對氧氣要求較高,種植萵筍的土壤以砂壤土、壤土為佳。
(3)收獲年限擴展閱讀:
1、品種選擇
越冬萵筍、春萵筍選用耐寒、適應性強、抽薹遲的品種,如耐寒白葉尖、耐寒二白皮、苦蕒葉等。夏、秋萵筍,選用耐熱的早熟品種,如耐熱白葉尖,苦蕒葉、耐熱大大花葉、特耐熱二白皮、油麥菜等。
2、播期確定
春萵筍,12-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夏萵筍,4-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陽網覆蓋,直播或高密度栽植。秋萵筍,7-9月利用遮陽網覆蓋播種,育苗移栽。越冬萵筍,10-11月露地育苗。
3、培育壯苗
整土:
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塊作苗床,播前5-7天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千克或復合肥500千克作基肥。在整地前施入後深翻,整平整細,蓋上塑料薄膜等待播種。
種子處理:
在5-9月播種的,由於炎熱高溫,種子發芽困難,播種前需低溫催芽。即將種子在涼水中浸泡6-7小時 後用濕布包好在20-25℃處催芽至80%種子露白。
或用涼水將種子浸泡1-2小時,用濕布包好,置於井下離水面30厘米處,每天淋水1-2次,3-4天即可發芽,也可將種子浸泡24小時後,用濕布包好,放在冰箱或冷藏櫃內,在-3~-5℃下冷凍24小時,然後放在涼爽處,2-3天即可發芽。
播種:
春萵筍,大棚育苗播種時,先揭開苗畦上薄膜,澆足底水,待水滲下後,將種子摻在少量的細沙或細土中拌勻後撒播。10平方米苗床播種子25-30克。播後覆土0.30-0.50厘米,蓋嚴薄膜,夜間加蓋遮陽網或草苫保溫。露地育苗加蓋小拱棚。
幼苗出土前,晚揭早蓋覆蓋物,不通風,提高床溫。幼苗出土後,適當通風,白天保持床溫12-20℃,夜間5-8℃。遮陽網早揭晚蓋,2-3片真葉時間苗1次,苗距4-5厘米。移栽前5-6天,加大通風煉苗。
4、定植與管理
定植時,選擇排水條件好的壤土,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4000-5000千克。深翻整平,做成1.20-1.50米寬的高畦。起苗前,先將苗床澆水。
春萵筍,苗齡25-30天,5-6片葉時定植,株行距20厘米×27厘米,深度以埋到第一片葉柄基部為宜,栽後澆壓蔸水。以葉上市,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
地膜覆蓋栽培的,底肥一次施足,並蓋好地膜,雨天排水防漬。大棚和露地栽培,選晴暖天氣中耕1-2次,適時澆水追肥,前期淡糞勤澆,保持畦面濕潤,植株基本封壟時,可嫩株上市。以莖為產品的,每畝澆施尿素15千克1-2次。
5、採收、采種
在莖充分肥大之前可隨時採收嫩株上市。當萵筍頂端與最高葉片的尖端相平時為收獲萵筍莖的適期。秋萵筍為了延長上市期,延遲採收,可採用在晴天用手掐去生長點和花蕾,或蓮座期開始,每隔5-7天噴350-500毫克/千克矮壯素2-3次,或在基部肥大時每隔5天噴2500毫克/千克青鮮素2次。
萵筍采種以越冬的春萵筍留種為好,留種株品種間隔離1000米左右。選留生長健壯,具有本品種特徵特性的植株,間拔以後,保持株行距33厘米以上見方,去掉老葉,增施肥水、培土,促側枝生長。
開花時適當摘除部分枝,插支柱防倒伏,花期不能缺水,花謝後減少灌水,開花後20-25天,種株葉片正常發黃,種子呈褐色或銀灰色,生白色冠毛時,及時採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萵筍-栽培技術
Ⅳ 收獲的是年齡逝去的是時間對嗎
用成長的是年齡更合適,收獲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可能沒有收獲,而年齡無論如何都會增長,成長與逝去也對應得上。
Ⅳ 優質稻收獲時間如何確定
水稻抽穗後40天,活動積溫在800℃以上,從稻穗外部形態觀測95%以上穎殼變黃、穀粒定型變硬、米呈透明狀或95%以上小穗軸黃化時,達到成熟標准,做到適期收獲。同時,要考慮品種熟期類型設定相對的成熟期,控制收獲時的稻穀水分在18%~19%左右為宜,水分過高或過低都會增加裂紋米。適時收獲有利於提高整精米率和食味品質。未完全成熟時收割,穗下部弱勢花灌漿不足,青粒米等米粒增多,造成減產和品質下降。
種子田黃熟後立即收獲,要求割在霜前、曬在垛前、脫在雪前、貯在凍前。稻穀水分降至15%~16%時及時脫粒,稻穀水分達到15%時按品種收、脫、入庫。
Ⅵ 怎樣辨別收割機年限
發動缸蓋上應該有鋼映。
Ⅶ 的收獲時間
花生什麼時候收獲最佳?一般花生可分為兩個種植季節,即春季與秋節,在這兩個季節中一定要注意收獲的時間,因為過早或者過晚收獲都會影響到花生的產量與質量,比如果實小、含油量低等。
花生收獲的最佳時間在8月下旬到10月初是地膜花生和露地花生收獲的季節。
花生在北半球是每年的7~9月份收獲;而在南半球是1~3月份收獲。
北方地區9月份以後收獲花生是最合適的。
江淮地區一般4月播種,8-9間月收獲。
花生的收獲適期,一般應根據植株長相和莢果成熟期的外觀標准來確定。從植株長相看,上部葉片變黃,中下部葉片由綠轉黃並逐步脫落,莖枝轉為黃綠色;莢果成熟期的外觀標準是:果殼外皮發青而硬化,網脈紋理加深而清晰,果殼內裏海綿體呈閃亮的黑褐色,子仁充實飽滿,種皮色澤鮮艷。
不同地區、不同時候種植的花生收獲的時間都不同,
所以實際的收獲時間可根據以上要點來進行決定。
需要說明的是,有的地方完全以生育天數來確定收獲時期,
不做具體觀察和分析,往往非早即晚,造成損失。
Ⅷ 小麥收割時間
冬小麥在國慶節左右播種,6月下旬7月上旬收割;春小麥三月下旬四月上旬播種,7月中下旬收獲。
冬性小麥的後熟期為80天,在後熟期,種子的呼吸作用很旺盛,不斷的釋放水和二氧化碳,引起種子表層濕潤。為此,未完成後熟作用的小麥種子,儲藏時穩定性很差,必須採取措施,加速其後熟階段的完成。
沒有完成後熟作用的種子具有較強的抗熱性,含水量在16%以上的麥種,只要種子溫度短時間內不超過50度,進行乾燥處理,都不會降低種子的發芽率。小麥種子的熱進倉就是依據此原理。
但是,已完成後熟作用的小麥種子,抗熱性顯著降低,若用高溫處理,則會影響種子的發芽率,為此,對已完成生理後熟、含水量較高的三益小麥種子,宜用日曬的方法進行乾燥。
儲藏方法
1、熱入倉密保管:在盛夏晴朗、氣溫高的天氣,將麥溫曬到50oC左右,延續兩小時以上,水分降到12.5%以下,於下午3點前後聚堆,趁熱入倉,散堆壓蓋,整倉密閉。
2、低溫冷凍:利用冬季低溫時,進行翻倉、除雜、冷凍,將麥溫降到0oC上下,而後趁冷密閉,對消滅麥堆中的越冬害蟲,有較好的效果,但低溫密閉的麥堆,要嚴防溫暖氣流的接觸,以免麥堆表層結露。
3、自然缺氧:小麥收獲時正值高溫,若乾燥及時降水分至12.5%以下,可利用糧溫較高,後熟期生理活動旺盛的特點進行薄膜密封,達到麥堆自然缺氧狀態,從而抑制害蟲的危害。
Ⅸ 玉米收獲時間是多少
您好?供您參考:對於玉米收獲時間來說,應該與品種和種植時間有關,各地需要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擇適宜的品種和播種時間比較適宜,在一般情況下玉米品種生長期大約90~120天左右,粘甜玉米生長時間少一些,當然由於土地肥沃或施用氮肥過多,收獲時間需要延長幾天也是正常的。
與某地區、某品種為例:6月20日開始收獲,10月15日收獲最後一茬。
您我都是種地的農民,應該很快猜出我說的是哪個地區玉米收獲時間。
·有疑問您可以追問。
謝謝您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