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TO十五年保護期是什麼意思
世界貿易組織給予發展中國家的畢業期,國家在加入WTO後可在五年中一步步地降低關稅,直到5年後降到WTO要求的水平。是一種保護本國產業免受外國產品沖擊的保護政策。
2. 什麼是WTO的五年保護期
國家在加入WTO後可在五年中一步步地降低關稅,直到5年後降到WTO要求的水平。是一種保護本國產業免受外國產品沖擊的保護政策。
相關鏈接:
世界貿易組織,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市舉行的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部長會議決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貿易組織 ,以取代成立於1947年的關貿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是當代最重要的國際經濟組織之一, 擁有160個成員國,成員國貿易總額達到全球的97%,有「經濟聯合國」之稱。
1995年7月11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會議決定接納中國為該組織的觀察員。中國自1986年申請重返關貿總協定以來,為復關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進行了長達15年的努力。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143個成員。
注意: 中國(中華民國)曾是世貿的前身,關貿總協定的創建國之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但西方國家卻因為政治利益原因,拒絕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被迫放棄締約國成員的身份,以普通新成員身份加入,所以締約國成員的一些特權是無權使用的。
3. WTO中國保護期到期,WTO第十五條有和意義和影響
wto15年保護期到期 中國100年內最好的機會
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到來,它可以改變中國任何一個人一生的命運,而中國在100年內都不可能再產生這樣的機會!
對於中國人來說,我們趕上了一個最好的時代。當上一輪改革開放的紅利釋放殆盡,該拿走的都被拿走了。而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到來!
以互聯網+為工具,以大眾創業為形式,正在塑造嶄新的經濟結構!而具備新知識、新理念、新思維的人將正式登上歷史舞台!
首先,2001年中國就已經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當時中國就應該跟世界接軌,國門向全世界打開,可是當時我們國家的國情不合適,電腦普及不了,中國領導人就向世貿組織申請了15年的保護期,用這15年的時間來調整中國的經濟結構。
那麼15的保護期,就在今年的7月份(公元2015年),保護期已經到了,國門必須打開,這是鐵的事實,這個勿容置疑。
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意義和影響,他們會問國門打開跟我們有關系嗎?而事實上,它甚至可以關繫到每一個中國人的生存問題,因為國門打開以後,至少會發生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允許外資企業進入到中國的所有行業,包括我們國家管制的金融、證券、交通、鋼鐵廠等等,都允許外資的進入,以後投標項目都不允許國家參與,只允許個人財團參加;
第二件事情,那就是更關繫到我們的生存問題了,海關的關稅減免或者為零,也就是說從今年(公元2015年)的7月份開始,所有進出口的商品將全部免除海關的關稅。
因為以前我們國家的海關的關稅很高,所有進口商品,將全部加上海關的關稅,最低的也是100%,最高的420%,也就是說100元的商品進入到中國,就有200元!
不僅僅如此,所有的進出口商品還都存在著代理費,也就是代理商的費用,比如說一級代理商,二級代理商,然後才能進入到經銷商的手中,經銷商再加上自己的店面費、人工費、裝修費最後還有加價費,所以它的價格非常非常高的,老百姓一般是接受不起的。
那麼將從今年的7月份開始,全世界的商品將會陸續的進入中國,免除所有的費用在中國的市場上,以很低廉的價格上市,直接會進入到老百姓的家庭,那它對中國所有的行業,都是一個很大的沖擊!
為什麼國家在號召大眾創業呢?因為按照中國互聯網的發展速度,未來三年,所有的商業邏輯都將摧毀重建,所有的傳統企業都將重頭再來!必須有一個歸零的過程!
即:所有的傳統企業必須另起一盤,按照嶄新的商業邏輯在開始,這個開始的過程就是一個再創業的過程。
但是這個過程並不是傳統創業的思路,傳統創業的思路是「市場思維」,而現在每一家創業型企業必須按照「資本思維「去發展企業!那麼什麼叫資本思維呢?
比如,國家為什麼會實行IPO注冊制?因為國家就在要求每一家嶄新的企業必須按照上市公司的標准去發展,只要你有好的想法和創意,只要敢於創新,就可以第一時間拿到資本市場進行大眾融資、發行股票!
然後時刻對接投資方、投行等金融市場,利用資本增長方式去發展,這就是「資本思維」。
這里有個鮮活的例子:小米手機其實是典型的」資本思維「成長起來的企業。首先,他會找到投資方,告訴投資方我將用嶄新的方式做手機,然後大家一起來玩,在還沒有開工之前就拿到了投資。
然後它會先告訴大家我要做一個什麼樣的手機,配置是多少、價格是多少,找到了自己的消費者,拿到了訂單,這時再去找工廠生產。
小米這種就是輕資產、高增長的資本思維方式。你會發現,小米背後形成了一條生態鏈,價值巨大,卻又不需要工廠和設備。因此,」資本思維「背後的杠桿作用的力量是巨大的!
但是,如果小米手機按照」市場思維「去運作,那麼他要需要先自己准備好一筆啟動資金,用於購買設備、建設廠房、研發設計,當產品生產出來之後再去找渠道商,再去砸錢做廣告,努力賣給消費者。
這時如果資金不夠了就去銀行貸款,進行擴大生產。而傳統企業之所以難以為繼,症結就在這種運作思路上,最後資不抵債、或者利潤率趕不上銀行的貸款利息!
因此,現在的企業的問題不再是如何優化產品、如何做營銷的問題,而是必須重頭開始的問題。我們必須徹頭徹尾的調整運作思路!
基於此,中國將涌現一大批初創的企業,他們的思維是全新的,他們對傳統企業的沖擊是巨大的,這將導致中國將無工可打,無商可做。
2015年的下半年,中國的經濟將下滑到歷史最低點,零界點,因為傳統生意都不行了,就沒有了商機,傳統生意都不好了,也就沒有地方可以打工,未來三年,中國將會有天文數字的人員下崗,這不是危言聳聽!
而互聯網+將給中國注入新的活力,未來三年中國還會有30%45%的人從事電子商務,如果拋去老人和兒童,或者在拋去職能部門的公務員以外,也就意味著,每一個家庭當中,都會有80%以上的人,會從事電子商務。
而電子商務將直接沖擊中國的個體經商戶,將在5年之內陸續的退出歷史舞台,取代他們的就是電子商務,社會在發展,科學在進步,我們不能總停留在落後的傳統經營模式上,所以隨著2015年國門的打開,一批新產品和新模式將大行其道!
因此,這場變化卻已經醞釀了很長時間。到了今年7月會爆發,中國所有的行業都會大洗牌,中國又是必須從傳統經營模式,轉型到互聯網+的模式上來,這也是我們國家必經的一段路程,現在留給我們還有2個月的時間,能讀懂這2個月時間的人,它就可以改變中國任何一個人一生的命運,而中國在100年內都不可能再產生這樣的機會!
4.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真的申請了十五年保護期嗎是什麼意思
是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真的申請了十五年保護期。意思:根據《中國加入內WTO議定書》第容15條:
「確定補貼和傾銷時的價格可比性」(d)項規定:「一旦中國根據該WTO進口成員的國內法證實其是一個市場經濟體,則(a)項的規定即應終止,但截至加入之日,該WTO進口成員的國內法中須包含有關市場經濟的標准。無論如何,(a)項(ii)目的規定應在加入之日後15年終止。」
(4)wto保護期限擴展閱讀:
1、一直以來,美國和歐盟等中國最主要貿易夥伴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他們經常用替代國標准指控中國出口產品傾銷。而保護期結束後,「即便美歐仍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屆時中國企業在應對反傾銷時也可獲得更公平的對待和更低的反傾銷稅。」屠新泉說。
2、其實,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並不需要別人承認。龍永圖稱,不管是聯合國還是WTO,都沒有講到什麼是市場經濟國家,談不上中國要求其他國家承認,是有人誤讀了這個條款。
3、龍永圖說:「我們當時講的是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銷售、製造的問題,而不是國家的市場經濟問題。」龍永圖認為,這是一個「技術性問題」被誤讀成為了「政治問題」。
5. wto保護期什麼時候真正結束
中國加入WTO之後,並不存在一個籠統的適用所有義務承諾的「過渡期」概念或者時點。實際情況是依據各產業、各商品或服務部門在談判後確定的具體承諾來確定過渡期安排。
一、中國「15年保護期」的說法不準確
中國2001年起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我國加入WTO之後,並不存在一個籠統的適用所有義務承諾的『過渡期』概念或者時點。實際情況是依據各產業、各商品或服務部門在談判後確定的具體承諾來確定過渡期安排。
當時,中國在2001年入世談判時,其中一條談判原則是「堅持以發展中成員方身份加入」,而正是這一原則,使得中國爭取到了一些優惠待遇,包括普惠制安排、允許發展中成員方為國際收支平衡、不成熟產業保護等目的而暫時偏離世貿組織多邊紀律、某種特定義務的免除、更長的過渡期安排等。
於是,中國部分行業享受到了一定的「過渡期」安排,並且大部分行業和領域的過渡期已經結束。比如在開放外貿經營權方面,外貿經營權由「審批制」過渡到「登記制」的期限是入世後3年;關稅總體水平由入世前的14%降到10%,最長實施期到2008年;非關稅措施,逐步取消400多項WTO成員方不再保留的非關稅措施,在入世後1-3年內完成。在服務貿易領域,我國承諾允許外國律師事務所在華設立代表處,並在入世1年後取消對駐華代表處的地域和數量限制;銀行商業存在方面,入世後5年允許外資銀行向中國企業和個人提供人民幣業務等等,基本上都已經履行完承諾。
二、2010年,中國加入WTO的所有承諾履行完畢
事實上,根據2011年12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中國的對外貿易》白皮書,截至2010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所有承諾全部履行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