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誰知道五戶聯保具體是怎麼回事
「五戶聯保、小額信貸」,以每5戶農戶(包括貧困戶、低收入戶)組成一個小組,實行小組長負責制,5至8個小組成立一個中心,實行中心主任負責制,貸款由扶貧相關機構直接投放到戶,每戶1000元,貸款期限一年,分期還款,收回後,可申請再貸。
Ⅱ 乳腺癌免疫組化ER(++) PR (++), HER2 (+),Ki-67 (-) LRP (+) MDR(-) nm-23 是什麼
保乳手術常規就是要行術後放療的,何況患者原切口處有腫瘤殘留,這是最危險的因素,建議盡快放療。該化療方案是合理的。化放療結束後要進行5年的內分泌治療。
Ⅲ RAZER噬人鯊怎麼保養,用了2天感覺音質變了。還有連接耳麥的貌似鐵絲很容易變形
耳機煲機專題大集合2007-08-11 15:20耳機煲機專題大集合 先說什麼是粉紅雜訊、白雜訊、褐色雜訊白噪音(因為有很多人不知道)
白噪音所謂白噪音是指一段聲音中的頻率分量的功率在整個可聽范圍(0~20KHZ)內都是均勻的。由於人耳對高頻敏感一點這種聲音聽上去是很吵耳的沙沙聲。粉紅噪音
粉紅噪音是自然界最常見的噪音,簡單說來,粉紅噪音的頻率分量功率主要分布在中低頻段。從波形角度看,粉紅噪音是分形的,在一定的范圍內音頻數據具有相同或類似的能量。從功率(能量)的角度來看,粉紅噪音的能量從低頻向高頻不斷衰減,曲線為1/f,通常為每8度下降3分貝。粉紅噪音是最常用於進行聲學測試的聲音。是一種測試信號,類似於調頻收音機沒台的時候那種聲音。由於雜訊頻譜分配不同,使得在聽感上會有差異。粉紅雜訊在中低頻頻譜分配稍多。褐色噪音
褐色噪音的頻率分量功率主要集中在低頻段。其能量下降曲線為1/f^2,其波形是非常自相似的。
慢煲出好聲 煲機的話題由來已久,眾說紛紜,各有其論。老犬首次出貼怎麼就來了這么個題目,實有「陳穀子爛糠」之嫌,不過「舊瓶裝新酒」古今有之。諸位不妨小酌三杯,品品其中別樣滋味。 大凡有車族都有新車磨合的經歷,何為磨合?音響行話——「煲」也。汽車的磨合可是有嚴格規定的,引擎要空轉多少個小時,一檔、二檔、三檔……要行走多少公里等等不一而足。為了限制新車的出力有的還安裝了限速器,限制進入汽缸的燃氣量,讓你想快都快不了,只能在磨合完之後,才允許折除。當你磨合結束更換機油時,你才發現,好傢伙!原來這油中竟有這許多殘兵游勇、金屬碎屑,足足嚇你一個大跳。
車子磨合的好壞對今後的出力和壽命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凡有經驗者都會延長這個磨合期限。鋼筋鐵骨的傢伙開始竟要這般伺候,想想我們的音響器材,尤其是我們那麼嬌貴的耳機應該怎樣去煲? 煲耳機主要是煲耳機的振膜,就目前而言,靜電耳機振膜的厚度已薄到1·35微米,動圈耳機的振膜也只有幾微米到十幾微米(我們頭發的直徑大約是60~90微米)。振膜本身在製造過程中就存在內部應力,在粘結音圈和固定在骨架上時又產生了裝配應力,我們所說的煲耳機就是使這些應力逐步消失,使振膜逐步順化發出好聲的過程。 我常看到一些Hi-Fi大師們的器材試聽報告,水平高低且不評論,只是那開頭大多是先把器材開足馬力猛煲它三天三夜,讓它受盡皮肉之苦,自以為進入佳境,而後才是如何如何好聲好聲評論一番。天長日久煲機之法由此而生,效仿者不計其數。如此煲法就不怕損傷器材,落下隱患,好聲不長! 我以為音響器材雖不是工程機械、鐵車鋼馬,但也有相通之處。好事需多磨,慢煲出好聲!煲機還是分為舒筋、通絡、習武、打擂、出道五步為好。以耳機為例: 1、舒筋——使用正常聽音強度三分之一的音量驅動耳機12小時(用100~1500Hz/5s掃頻信號更好); 2、通絡——使用正常聽音強度三分之二的音量驅動耳機12小時(用50~1800Hz/3s掃頻信號更好); 3、習武——使用正常聽音強度驅動耳機72小時(用20~20000Hz/2s掃頻信號更好); 4、打擂——使用正常聽音強度三分之四的音量驅動耳機24小時(用18~2200Hz/1s掃頻信號更好); 5、 出道——進入正常使用階段。
我想這種煲機方法最少有兩大好處,第一可以了解煲機各階段音質變化的規律,理解煲機的作用,積累經驗;第二可提高器材性能,不留隱患延長器材壽命
怎麼煲耳機 讓聲音聽起來更美妙!
隨身聽愛好者們常常會擁有一副好的耳塞,但在開始使用時發現並沒有像其他人談論的這么好,難道是自己買到了假貨?非也!其實那是因為沒有進行購買後的第一道工序——「煲」。
為什麼要「煲」耳塞
其實在音響界,很多東西都需要「煲」。包括音源、功放、音箱等等。所謂的「煲」就是讓這些東西運作一段時間,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我們剛買回來的耳塞,不出意外的話都應該是剛出廠的產品。這些耳塞從生產線上下來的時候,震膜一次都沒有用過,因而會很硬。這種情況下的震膜突然震動起來,會感覺很不自在,聲音也會略微走樣。如果一開始就好好的「煲」一下耳塞,那麼就會把它的震膜逐漸弄鬆,這樣再聽音樂時,震膜震動起來就會非常的自如,音質也較先前提高不少。 「煲」耳塞前的准備 其實「煲」耳塞(機)並不困難,但是需要時間和一定的技巧。首先,你需要一個可用來長時間放音的音源。因為「煲」耳塞可不是一會兒半會兒的事情,有時候甚至需要100個小時以上。其次音源中要有頻響范圍很寬、動態效果舒緩、層次清晰、高中低音各成分適中的音樂有這樣效果的音樂要比一般音樂「煲」起來效果更明顯。還有一點就是音源輸出功率一定要夠大,而且要和用戶的耳塞檔次匹配。比如要「煲」HD580就不能用普通隨身聽,隨身聽可能連推都推不動,還怎麼讓震膜松動呢?一般來說,隨身聽只適合耳塞和一些低阻抗耳機使用。一般而言,如用電腦音效卡和收音機「煲」耳塞的話,需要比較長一點的時間。而用輸出功率很大的CD隨身聽來「煲」,時間要短一些。 「煲」耳塞的操作 首先,我們需要數張CD碟,這是因為CD音質是目前民用級別(撇開並不實用的SACD和DVD-AUDIO)可以達到最好效果的音樂質量,而且爹片相對來說比較便宜,以下所有操作也均以CD隨身聽為例。「煲」機碟最好是張頻響范圍非常寬廣的碟片,單獨使用一般的純人聲碟肯定不行。推薦一些正版的發燒碟,比如《TITANIC》、《阿姐鼓》和《1812序曲》等等。還有一些優秀的流行音樂和中國民樂也是很不錯的選擇。下面筆者就來「煲」好你的耳塞。 《TITANIC》電影原聲CD中的第3段《SOUNTHAMPTON》、第9段《THE SINKING》和第10段《DEATH OF TITANIC》。《SOUTHAMPTON》雖有抄襲貝多芬的《歡樂頌》之嫌,但聲音層次非常分明,樂曲包含的信息量也很豐富。高中音柔順緻密,隱隱而來的陣陣低頻能量予人一種深邃感。這首曲目在全頻段都有突出表現,對於耳塞的全面震動是非常有好處的。而《THE SINKING》和《DEATH OF TITANIC》除了與上面一首有同樣出色的全頻表現以外,在動態上更勝一籌,整體聲音能量十足,如果沒有「煲」就聽這樣的曲子,耳塞的震膜要「受苦」了! 國產動畫電影《寶蓮燈》電影原聲CD中的第4段《序曲:寶蓮燈》和第13段《望月節的舞蹈》。《序曲:寶蓮燈》一開始聲音較為輕柔,但越到後來,聲音動態越大,能量也越多。中間還夾雜著一些人聲的合唱,應該說是非常不錯的曲子,唯獨其低音略微少了一些。《望月節的舞曲》中一開聲的低頻以及中間一段女聲對於耳塞中低頻的提高都很有幫助。 《滾石24K24BIT金碟--萬芳》CD中的第一段《猜心》是筆者用作試音的保留曲目,用來「煲」耳塞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這首曲目的第一段主要是人聲獨唱,不過到了後面,樂器就越來越豐富,但整體仍可算是輕柔。「煲」耳塞不能一直用大動態來「煲」,也需要在中間做一些調整。而且,這首曲目中的人聲非常出色,可以用作「煲」耳塞結束以後的試聽之用。 其實優秀的曲目太多了,筆者在這里推薦的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把隨身聽和耳塞准備好,放入碟片,音量上要開的大一些。現在的隨身聽為了延長播放的時間,輸出功率普遍較低,用戶大可以把音量開到90%以上,不過最好不要開效果!「煲」耳塞的過程中要一步一步的來,首先用一些舒緩的音樂,比如上問中提到的《猜心》,先放5~10個小時。然後再換略微"厲害"一點的音樂,如《SOUTHAMPTON》,繼續播放10小時以上,最後才是諸如《THE SINKING》和《DEATHOF TITANIC》之類的音樂,一直要播放到耳塞基本上「煲」好。為了確定耳塞「煲」的情況,用戶可以每隔10小時聽一次,一般來說,效果都會有一些差距,等到差距不明顯的時候,就可算是「煲」好了。當然,這種鑒別方法也不是很容易實現,那麼就准備「煲」50~100個小時好了。不過要達到大功告成就需要日常不斷的使用才行,要使耳塞真正達到最佳效果,時間上一般需要2個月左右。 前後聲音的對比 筆者「煲」耳塞「煲」過很多,最有感觸的就是索尼(SONY)MDR-E888了。這是一款目前相當高級的耳機,市售價在人民幣400元左右。但是這款耳塞剛買回來試聽的時候,常常都會有高音發干,中頻毛刺多多等問題,讓人覺得完全不值400大元。不過一旦MDR-E888「煲」好了,那麼她就會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柔順的高頻、溫暖但絕無毛刺的中頻、深沉有力的低頻,簡直不敢相信是同一個耳塞。個人認為,MDR-E888是筆者見過的耳塞中最需要「煲」的一款,這可能和它獨特的生物震膜有關系。其它的耳塞也都需要「煲」,「煲」過以後都主要體現在低頻彈性感得到加強,高頻柔順感有了提高,只是結果好象沒有MDR-E888那麼誇張! 「煲」耳塞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將「煲」和日常合理使用相結合,如果能正確的「煲」好你的耳塞,那麼,相信她一定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測試&欣賞天碟薈萃 前言:市面上的音箱、耳機品牌繁多,讓人眼花繚亂。簡單地看一些評測、推薦不失為一種省心、省力的作法,但真正要選購到您心儀的、適合自己口味的產品,還是堅持「耳朵收貨」的原則為上!本文將介紹幾張有口皆碑的天碟,它們不但適用於測試、選購,也是音樂欣賞的上上之選;同時考慮到電腦玩家的口味、多媒體電聲產品性能的局限性等因素並沒有推薦那些較難理解的古典天碟。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個人喜好、水平等限制,這些CD也最多隻能算是音樂天堂中的滄海一粟而已,正所謂沒有一張榜單能盡收天下銘器,本文也難免掛一漏萬,希望大家理解。 中頻人聲:有句發燒俗語曰:「人聲是肉。」,對於價格便宜的設備來說中頻是否耐聽顯得尤其重要(追求高低頻的延伸與質感、解析度並不現實)。同時,人聲也被稱作最難表現的樂器,所以本次推薦以人聲為主。
女聲:1.蔡琴《機遇-淡水小鎮》(見圖1)蔡姐相信已沒有多作介紹的必要,其老歌是發燒友、愛樂者人手一張的必備之物。該碟的鋼琴伴奏和編曲皆由音樂奇才鮑比達一手包辦,洋溢著讓人如痴如醉的詩情畫意。正如該專輯的名字一般,《機遇》從頭轎捕即艘恢植簧猩蒓⑵降縊錘腥酥遼畹拿爛釹硎堋8玫殘聿⒉荒艽蚨切┨吡慫?/SPAN>「發燒天碟」的人,但它自始至終帶給人的卻是一種真正的音樂享受,讓人輕易進入那散發著淡淡幽香的音樂隧道……當然從純Hi-Fi角度看《機遇》也是一張不可多得天碟,無論是蔡姐的淺吟低唱還是鮑比達一手清新脫俗的鋼琴都無可挑剔,人聲的質感、口型,鋼琴的巨大共鳴、彈跳感,靜謐的背景和深廣的音場等等,皆為上成。推薦:Track1「機遇」(考驗人聲)、Track6「月光小夜曲」(考驗人聲及音頻系統的透明度、純凈度,音場的深度、廣度)等。記得《機遇》在第六屆國產音響展上幾乎被放「濫」了,原因沒有別的,只因為它把音樂和音響這兩個因素結合的是那麼完美。 2.朱哲琴《阿姐鼓》(見圖2)《阿姐鼓》是由何訓田作曲,何訓友作詞,朱哲琴演唱,上海音像公司於1995年出版,是國產CD中不可多得發燒天碟。作者曾歷時二年多,親赴西藏,走訪寺廟,深入藏民基層,在仔細觀察雪山、草地後完成了這部發自內心深處的巨作《阿姐鼓》。該專輯共由7首曲子組成,製造精良,纖細處絲絲入扣盡顯女性的柔美,高亢處宏偉壯麗如同西藏一望無際的藍天。朱哲琴的嗓音婉轉飄逸,「沒有陰影的家園,沒有陰影的樹,……」歌聲彷彿已將我們帶到世界屋脊那純凈、神秘的世界!該碟不但人聲極其出色,低頻也是雄渾厚實下潛很深,就像世界屋脊的高海拔帶來的壓抑感覺一樣。《阿姐鼓》並非浪得虛名,不信您大可跑到音響店瞧瞧,也許試機時店員就會放進一張《阿姐鼓》以「炫耀」低頻哦!優秀的女聲天碟還有許多,像王菲《天空》、Loreena McKennitt《神迷之書》、楊小琳《禧樂》、黛安娜.克勞《When I Look In your eyes》、沙拉.布萊曼《月亮女神》等等。 男聲:1.騰格爾《天堂》(見圖3)蒙古族歌手滕格爾有著大漠男兒的豪邁和熱情,他的人聲中氣十足、爆發力極強,也是音響店試機的常用CD之一,一般中高頻不過硬的系統被騰格爾一嗓子就會吼的洋相百出。這次推薦的是其XRCD2版,音效較《四十獨白》大有提升,中國聯合交響樂團的伴奏也增添了更多細節和更雄偉的場面。這是近年國內樂壇不可多得的精品音樂集,歌唱者的滄桑、成熟、熱情值得品味。
2.《阿淘的歌》(見圖4)阿淘本名陳永淘,是台灣新竹的一位客家民歌手。無論是歌唱者還是出版商都可謂默默無聞,但《阿淘的歌》何以被專業媒體冠為「近年少見的男聲試音典範」呢?!有兩個原因,一是感人至深的演唱。15首歌曲全部由阿淘自己作詞作曲,他的演唱很真誠,很自然,毫無修飾做作,嗓音中流露出一種滄桑感但卻又不乏積極向上的因素,與《機遇》相似,《阿淘的歌》也是以平淡感人取勝,這也許正應了「平平淡淡才是真」這句老話吧。其次,該碟的錄音漂亮到無懈可擊,看看《音響世界》是怎麼評價的吧:「《阿淘的歌》錄音非常漂亮,絕對是近年來男聲發燒錄音的典範,假如在大型視聽欣賞會中採用,相信它一定會有鎮場的效果……最適合校驗Hi-Fi組合的音場還原能力……」相信聽完本碟,會激起您對音樂、生活的無限熱愛,如果只用來試音確實就太浪費了。推薦:《仰葛煞》、《春水》、《想問》、《日出部落》等。
3.中國八隻眼《青葉城之戀》(見圖5)也許本碟在錄音和包裝方面比其它幾張CD沒什麼優勢甚至稍差,但是真正重要的是它會帶給您前所未有的舒適音樂感受。八隻眼男聲四重唱演唱形式輕松、活潑,演唱曲目兼顧中外民歌風采,在聲音運用上把傳統、民族和通俗唱法融為一爐,使一首首名曲老歌豐滿深沉、歡愉浪漫,散發出極強的藝術魅力。同時錄音水平在國內也算優秀之作,整體定位清晰、層次較好、空間感出色。《三百六十五里路》、《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同一首歌》、《游擊隊歌》、《大坂城的姑娘》等等大家熟悉的經典歌曲獲得重生,是一張雅俗共賞的優秀CD。此外值得購買的還有義大利瞎子男高音Andrea Bocelli的最新大碟《CIELI DI TOSCANA》、夏韶聲《諳》、飛鷹樂隊《加州旅館》、世界三大男高音作品等等。 高頻:1.呂思清《四季》(見圖6)維瓦爾第的《四季》號稱再版次數最多的古典名曲,我國小提琴頂級大師呂思清用6把價值上億的名琴再次演繹並由馬可波羅公司以頂級錄音器材精心打造。在世界樂壇享有盛譽的中國小提琴家呂思清加上The Stradivari Society(斯特拉迪瓦里收藏協會)提供的6把絕世名琴,並由世界一流器材、錄音師錄下這輯發燒級「四季」,是發燒樂迷絕對值得收藏的天碟。聽完此碟,如果您的音頻系統足夠強勁相信就會大致明白成天掛在發燒友嘴邊的「天碟」是何含義了:無論是高頻區的解析力、延伸度還是樂隊整體的定位、層次都堪稱示範級水準!不過由於該碟解析力極高、透明度非常好,所以能把它放過關的普通設備可謂寥寥無幾了。推薦試聽片段:春(第一樂章)不建議選擇呂思清的《四季》) 2. 阿卡多《Diabolus IN Musica》(魔鬼小提琴,見圖7)該碟由義大利著名小提琴家阿卡多演繹,帕克尼尼的經典作品收錄了不少。在音響店這也是一張「不敢」隨意亂試的天碟,普通低價器材放出來的聲音索然無味,全無感覺……Track2 《La Campanella》也叫「Ensemble」(帝王),由阿卡多拉來猶如天外來音一般,小提琴的松香味、木質感、擦弦等等如實奉上,餘音繞梁三日而不絕!好的音頻系統重放本碟讓你根本感覺不到音箱的存在,而在兩個音箱中間則可以「看」到一把名琴在飛舞……對自己的聽音設備很滿意的朋友不妨試試本碟,也許您會有新的認識。推薦:Track2 《La Campanella》、Track3 《Capriccio per violino solo n.5》低頻/整體:由於成本的限制,多媒體音箱的低頻不可能有什麼「力水」,而同價位的耳機則要在這方面好上不少;加上低音單元的尺寸限制,個人認為在多媒體音箱上低頻的質遠比量重要的多!而中低價位耳機缺乏的則是真正的低頻下潛,廠商一般會人為提升低頻作為「補償」,使他們的產品聽起來也有那麼點「震撼人心」的意思。 1.Telarc唱片公司《1812序曲》(DSD技術錄音新版,見圖8)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市場能將《1812序曲》擺平的Hi-Fi系統非常少,但考慮到它的「權威性」還是做一推薦。1812序曲是俄羅斯著名作曲家Tchaikovsky(柴科夫斯基)最出名的交響樂作品之一,錄有真實的炮聲,足有摧毀器材的魄力!因此大家播放此碟前一定要設置安全的音量,免得「機毀人亡」!康澤爾指揮下的辛辛那提通俗樂團演奏老練出色,音樂感強烈。新版本的《1812》不但管弦樂部分極其出彩而且人聲合唱部分一流,是一張不可多得的試機天碟,也難怪那麼多的器材發燒友將其作為「看家」之作了!
2.閻學敏《炎黃第一鼓》(見圖9)也是音響界試音的必備軟體之一,薈萃了中國鼓韻文化的精粹,以巧妙的手法展現出一幅華夏人民的生活風貌。《鼓詩》在國內音響界早已是公認的低頻天碟,系統的低頻到底如何,一試便知!如果試聽時感覺低頻力度好、速度正確、鼓皮的漲力都彷彿歷歷在目,同時也沒有什麼發散、發蒙的感覺,那麼系統的低頻基本就過關了;如果能「看」到鼓皮的顫動、閻學敏手起棍落的爽朗那麼真該羨慕您才對……
3.雨果《雨果發燒碟8》(見圖10)這是一張很常見的發燒碟,採用24K金壓片技術,加上HDCD技術的輔佐,使得該碟音質不俗。Track1《大黃河》動態驚人,氣勢極大,用來考驗音箱的動態再好不過;Track2 《在那遙遠的地方》為楊小琳的個人「show」,她那迷人的嗓音以及悠遠開揚的風格讓人百聽不厭;Track9《陽春白雪》有著近似打擊樂的奇特效果,同時爆棚場面也是耐人尋味……總之,這是一張適合發燒友及民樂愛好者的大碟,不容錯過。
4.《拿索斯發燒「騷」》(見圖11)最後出場的是來自以性價比高而著稱的拿索斯,是該公司在過往十五年來所灌錄的發燒錄音的一次大匯演。此碟所輯錄的曲目皆是權威音響雜志主編的精心推介,其中包括國際權威音響天書美國雜志《絕對音響》(The Absolute Sound)、譽滿大中華地區的兩本權威音響雜志《音響技術》(Audiotechnique)及《發燒音響》(Audiophile)與響譽全球的音樂音響英國雜志《留聲機》(Gramophone)。《拿索斯發燒「騷」》網羅音響示範級佳作,古典音樂精華盡收本碟。交響樂氣勢恢宏無比,錄音效果令人瞠目。
避免低級錯誤:褒耳機的種種致命做法 注意:這里討論的耳機范圍不包括頂級發燒級別,只是給初步入門用戶的參考。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了解到耳機對於音質改善的重要作用,無論是接隨身聽還是音效卡,許多人都在研究升級購買高檔耳機來體驗「HI-FI感覺」,要知道,歐美真正的有錢人都是玩音響的,幾十萬的大傢伙買不起至少要弄個好耳機來享受享受吧! 但越是高檔的新耳機越要細心褒,因為震膜在這個時候還沒有舒張開,緊綳綳的,出來的聲音也很令人失望,一般的表現是高音刺耳,中頻干澀,低頻缺乏細節,要經過一段時間(大約200-400小時)的放音、也就是「褒機」之後才能「逐漸」體會到革命性的變化(注意,是「逐漸」,這個過程很激動人心的,就像《角鬥士》電影里的拉塞爾·克勞越來越強壯的性格和身體),相關的介紹在網站和平面媒體上都已經很多,這里要重點說的是一些常見而致命的錯誤。 在跟一個資深音響人士聊天時他說,現在返修的很多耳機都是在褒機的時候方法不當壞掉的,「要是方法得當,褒好以後正常情況下幾年也不會壞的。」,又說到一個很誇張的例子,一個自稱是「清華大學」的用戶買了一個幾百元的耳機回去以後,用電腦上的「頻率發生器」產生20Hz的聲音,然後用耳機接音效卡試聽,要「褒低頻」,並且看看耳機究竟能不能達到標稱的20Hz下限值!當然結果是耳機拿回來修了。 他們特意就此寫了警示文章,摘引:「在這里我們想請讀者注意,20Hz是人類的聽音極限,就是說在20Hz時人類的耳朵剛剛開始有知覺(肯定還有一部分人根本就聽不到),在20Hz的情況下人耳朵的靈敏度極低,要使耳朵聽到聲音,勢必要使之振幅極大。在這種情況下,小小的的耳機怎麼能不打底,又怎麼能承受得了。因此讀者應記住千萬不要用這種方法來試驗耳機,這是十分錯誤和有害的。舉例來說人耳對3000Hz的靈敏度與對20Hz時的靈敏度會相差20~80dB,我們知道靈敏度每相差3dB推動功率就差兩倍,同樣的,差6dB就差4倍,差9dB就差8倍。那讀者估算一下如果你要聽到20Hz要輸入多大的功率?而且20Hz的信號勢必要使震膜的振幅極大、同時音圈的阻抗降低,電流急劇升高,使音圈發熱變形,進一步導致震膜變形,造成破聲、蹭圈等永久性破壞,即使是短時間的試聽也會使音圈打底的。」 同樣,用一些頻率發生軟體來褒耳機也是很危險的,固定頻率的強電流轟擊很容易損壞新耳機舒張度不夠的震膜。前陣有個網友在QQ上求救,說他的一個400元的耳塞出現破音了,我說你是不是用軟體褒來著,他說對啊你怎麼知道啊,我都褒了2個多小時了……。——如果說這些專業的軟體有用的話,那隻能是專業音響技術員用適當的方法很小心地在特定的設置、輸出功率和時間等等因素綜合下,對耳機的「磨練」,普通用戶如果用這種工具,一不小心就會弄壞耳機,即使是使用了很久的舊設備在這樣的「折磨」下也可能掛掉,更不要說脆弱的新耳機了! 此外,也有許多人喜歡用強勁的音樂來褒,比如重金屬搖滾、電子舞曲,而且開很大音量,這同樣會很快造成耳機夭折或產生噪音。特別是如果剛打開包裝便用大音量強音轟擊,那麼即使是素質很好的耳機單元也受不了。——只有在完全褒開以後,能夠承受的「磨礪」就相當大了。 唯一普遍適用的褒耳機方法是「漸進」,剛開始用輕柔一些的音樂,在較低音量下讓耳機先舒緩10-30小時,然後用普通的音樂(搖滾、舞曲除外)在中等音量狀態褒100-200小時;如果這時你聽著高音不刺耳了,變得圓潤自然,中音溫暖親切,低頻再也不是混成一團的轟隆隆,而充滿細節,那就恭喜,OK了,絕對不能急功近利。
Ⅳ 五戶聯保怎麼撤出來
「
、
」,以每5戶農戶(包括
、低收入戶)組成一個小組,實行小組長負責制,5至8個小組成立一個中心,實行中心主任負責制,貸款由扶貧相關機構直接投放到戶,每戶1000元,貸款期限一年,分期還款,收回後,可申請再貸。
參考資料: http://www.66163.com/Fujian_w/news/mdrb/990624/1-2.htm
求採納 啊 親
Ⅳ 從哪裡可以買到」發燒碟「我們這里都沒有呀
煲機的話題由來已久,眾說紛紜,各有其論。老犬首次出貼怎麼就來了這么個題目,實有「陳穀子爛糠」之嫌,不過「舊瓶裝新酒」古今有之。諸位不妨小酌三杯,品品其中別樣滋味。
大凡有車族都有新車磨合的經歷,何為磨合?音響行話——「煲」也。汽車的磨合可是有嚴格規定的,引擎要空轉多少個小時,一檔、二檔、三檔……要行走多少公里等等不一而足。為了限制新車的出力有的還安裝了限速器,限制進入汽缸的燃氣量,讓你想快都快不了,只能在磨合完之後,才允許折除。當你磨合結束更換機油時,你才發現,好傢伙!原來這油中竟有這許多殘兵游勇、金屬碎屑,足足嚇你一個大跳。
車子磨合的好壞對今後的出力和壽命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凡有經驗者都會延長這個磨合期限。鋼筋鐵骨的傢伙開始竟要這般伺候,想想我們的音響器材,尤其是我們那麼嬌貴的耳機應該怎樣去煲?
煲耳機主要是煲耳機的振膜,就目前而言,靜電耳機振膜的厚度已薄到1·35微米,動圈耳機的振膜也只有幾微米到十幾微米(我們頭發的直徑大約是60~90微米)。振膜本身在製造過程中就存在內部應力,在粘結音圈和固定在骨架上時又產生了裝配應力,我們所說的煲耳機就是使這些應力逐步消失,使振膜逐步順化發出好聲的過程。
我常看到一些Hi-Fi大師們的器材試聽報告,水平高低且不評論,只是那開頭大多是先把器材開足馬力猛煲它三天三夜,讓它受盡皮肉之苦,自以為進入佳境,而後才是如何如何好聲好聲評論一番。天長日久煲機之法由此而生,效仿者不計其數。如此煲法就不怕損傷器材,落下隱患,好聲不長!
我以為音響器材雖不是工程機械、鐵車鋼馬,但也有相通之處。好事需多磨,慢煲出好聲!煲機還是分為舒筋、通絡、習武、打擂、出道五步為好。以耳機為例:
1、 舒筋——使用正常聽音強度三分之一的音量驅動耳機12小時(用100~1500Hz/5s掃頻信號更好);
2、 通絡——使用正常聽音強度三分之二的音量驅動耳機12小時(用50~1800Hz/3s掃頻信號更好);
3、 習武——使用正常聽音強度驅動耳機72小時(用20~20000Hz/2s掃頻信號更好);
4、 打擂——使用正常聽音強度三分之四的音量驅動耳機24小時(用18~2200Hz/1s掃頻信號更好);
5、 出道——進入正常使用階段。
我想這種煲機方法最少有兩大好處,第一可以了解煲機各階段音質變化的規律,理解煲機的作用,積累經驗;第二可提高器材性能,不留隱患延長器材壽命。
隨身聽愛好者們常常會擁有一副好的耳塞,但在開始使用時發現並沒有像其他人談論的這么好,難道是自己買到了假貨?非也!其實那是因為沒有進行購買後的第一道工序——「煲」。
為什麼要「煲」耳塞
其實在音響界,很多東西都需要「煲」。包括音源、功放、音箱等等。所謂的「煲」就是讓這些東西運作一段時間,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我們剛買回來的耳塞,不出意外的話都應該是剛出廠的產品。這些耳塞從生產線上下來的時候,震膜一次都沒有用過,因而會很硬。這種情況下的震膜突然震動起來,會感覺很不自在,聲音也會略微走樣。如果一開始就好好的「煲」一下耳塞,那麼就會把它的震膜逐漸弄鬆,這樣再聽音樂時,震膜震動起來就會非常的自如,音質也較先前提高不少。
「煲」耳塞前的准備
其實「煲」耳塞(機)並不困難,但是需要時間和一定的技巧。首先,你需要一個可用來長時間放音的音源。因為「煲」耳塞可不是一會兒半會兒的事情,有時候甚至需要100個小時以上。其次音源中要有頻響范圍很寬、動態效果舒緩、層次清晰、高中低音各成分適中的音樂有這樣效果的音樂要比一般音樂「煲」起來效果更明顯。還有一點就是音源輸出功率一定要夠大,而且要和用戶的耳塞檔次匹配。比如要「煲」HD580就不能用普通隨身聽,隨身聽可能連推都推不動,還怎麼讓震膜松動呢?一般來說,隨身聽只適合耳塞和一些低阻抗耳機使用。一般而言,如用電腦音效卡和收音機「煲」耳塞的話,需要比較長一點的時間。而用輸出功率很大的CD隨身聽來「煲」,時間要短一些。
「煲」耳塞的操作
首先,我們需要數張CD碟,這是因為CD音質是目前民用級別(撇開並不實用的SACD和DVD-AUDIO)可以達到最好效果的音樂質量,而且爹片相對來說比較便宜,以下所有操作也均以CD隨身聽為例。「煲」機碟最好是張頻響范圍非常寬廣的碟片,單獨使用一般的純人聲碟肯定不行。推薦一些正版的發燒碟,比如《TITANIC》、《阿姐鼓》和《1812序曲》等等。還有一些優秀的流行音樂和中國民樂也是很不錯的選擇。下面筆者就來「煲」好你的耳塞。
《TITANIC》電影原聲CD中的第3段《SOUNTHAMPTON》、第9段《THE SINKING》和第10段《DEATH OF TITANIC》。《SOUTHAMPTON》雖有抄襲貝多芬的《歡樂頌》之嫌,但聲音層次非常分明,樂曲包含的信息量也很豐富。高中音柔順緻密,隱隱而來的陣陣低頻能量予人一種深邃感。這首曲目在全頻段都有突出表現,對於耳塞的全面震動是非常有好處的。而《THE SINKING》和《DEATH OF TITANIC》除了與上面一首有同樣出色的全頻表現以外,在動態上更勝一籌,整體聲音能量十足,如果沒有「煲」就聽這樣的曲子,耳塞的震膜要「受苦」了!
國產動畫電影《寶蓮燈》電影原聲CD中的第4段《序曲:寶蓮燈》和第13段《望月節的舞蹈》。《序曲:寶蓮燈》一開始聲音較為輕柔,但越到後來,聲音動態越大,能量也越多。中間還夾雜著一些人聲的合唱,應該說是非常不錯的曲子,唯獨其低音略微少了一些。《望月節的舞曲》中一開聲的低頻以及中間一段女聲對於耳塞中低頻的提高都很有幫助。
《滾石24K24BIT金碟--萬芳》CD中的第一段《猜心》是筆者用作試音的保留曲目,用來「煲」耳塞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這首曲目的第一段主要是人聲獨唱,不過到了後面,樂器就越來越豐富,但整體仍可算是輕柔。「煲」耳塞不能一直用大動態來「煲」,也需要在中間做一些調整。而且,這首曲目中的人聲非常出色,可以用作「煲」耳塞結束以後的試聽之用。
其實優秀的曲目太多了,筆者在這里推薦的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把隨身聽和耳塞准備好,放入碟片,音量上要開的大一些。現在的隨身聽為了延長播放的時間,輸出功率普遍較低,用戶大可以把音量開到90%以上,不過最好不要開效果!「煲」耳塞的過程中要一步一步的來,首先用一些舒緩的音樂,比如上問中提到的《猜心》,先放5~10個小時。然後再換略微"厲害"一點的音樂,如《SOUTHAMPTON》,繼續播放10小時以上,最後才是諸如《THE SINKING》和《DEATHOF TITANIC》之類的音樂,一直要播放到耳塞基本上「煲」好。為了確定耳塞「煲」的情況,用戶可以每隔10小時聽一次,一般來說,效果都會有一些差距,等到差距不明顯的時候,就可算是「煲」好了。當然,這種鑒別方法也不是很容易實現,那麼就准備「煲」50~100個小時好了。不過要達到大功告成就需要日常不斷的使用才行,要使耳塞真正達到最佳效果,時間上一般需要2個月左右。
前後聲音的對比
筆者「煲」耳塞「煲」過很多,最有感觸的就是索尼(SONY)MDR-E888了。這是一款目前相當高級的耳機,市售價在人民幣400元左右。但是這款耳塞剛買回來試聽的時候,常常都會有高音發干,中頻毛刺多多等問題,讓人覺得完全不值400大元。不過一旦MDR-E888「煲」好了,那麼她就會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柔順的高頻、溫暖但絕無毛刺的中頻、深沉有力的低頻,簡直不敢相信是同一個耳塞。個人認為,MDR-E888是筆者見過的耳塞中最需要「煲」的一款,這可能和它獨特的生物震膜有關系。其它的耳塞也都需要「煲」,「煲」過以後都主要體現在低頻彈性感得到加強,高頻柔順感有了提高,只是結果好象沒有MDR-E888那麼誇張!
「煲」耳塞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將「煲」和日常合理使用相結合,如果能正確的「煲」好你的耳塞,那麼,相信她一定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Ⅵ 求高手篩選耳機~
音質是次要的話 就選森海的那款吧 森海的耳機行貨都是保修兩年的 而索尼我記得是保修半年 不知道現在有沒有改期限
Ⅶ 美國到中國清關過程
A)PREPARING ARRIVAL NOTICE ( FCL & LCL CARGO )准備到貨通知
B) STEAMSHIP RELEASE ( FCL & LCL CARGO ) 船公司放貨程序
C) DEVANNING CONSOL CONTAINER 拆櫃
D) CUSTOMS RELEASE ( FCL & LCL CARGO ) 海關驗放
E) INLAND MOVEMENT 內陸運送
F) CARGO PICK UP 貨物提領
G) FOR HANDLING CUSTOM CLEARANCE 安排清關
H) GENERAL ORDER MERCHANDISE ( G.O.) 逾時未領貨物招致被移送政府指定倉庫
Ⅷ 買了個PX200,聽說比較專業一點的耳機開始要放30小時噪音具體怎麼做
這叫煲機,煲機的過程就是人工加速耳機振膜老化的過程。因為新耳機沒有煲開之前,聲音普遍偏緊,因為振膜沒有完全「放鬆」,所以聲音沒有達到最佳效果。
但是,越來越多的人不贊成刻意煲機,很多人花幾百上千買了一個耳機,變著法煲,有人甚至用專業的軟體煲,結果很多人都把耳機煲壞了。只聽說過煲機把耳機搞壞,沒聽說自然聽把耳機聽壞的。
給你的建議:
不要放什麼噪音(如果你堅持,我不反對),就拿一張普通的試音碟(因為試音碟一般都能充分發揮耳機三頻,也就是說,讓耳機三頻比較健康的得到開發),每天播放10來個小時,聽上2-3周,你的px200就差不多開聲了。剛開始聲音不要太大,慢慢可以提高。切忌買了就用低頻猛轟,沒什麼效果,只有反作用。我買的k242hd也沒有怎麼煲,就是隨便聽,已經200個小時了,慢慢的,驚喜越來越多。
PS:好耳機要慢慢煲,自然煲機。300個小時能開聲,500個小時能穩定下來。px200可能用不了這么久,但也要100小時以上,30小時遠遠不夠。不要著急,慢煲出好聲。
一個字一個字敲的,希望對你有用。
Ⅸ 二類醫療器械說明書可以標在外包裝上嗎
您好。根據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局令第6號),醫療器械標簽一般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產品名稱、型號、規格;
(二)注冊人或者備案人的名稱、住所、聯系方式,進口醫療器械還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名稱、住所及聯系方式;
(三)醫療器械注冊證編號或者備案憑證編號;
(四)生產企業的名稱、住所、生產地址、聯系方式及生產許可證編號或者生產備案憑證編號,委託生產的還應當標注受託企業的名稱、住所、生產地址、生產許可證編號或者生產備案憑證編號;
(五)生產日期,使用期限或者失效日期;
(六)電源連接條件、輸入功率;
(七)根據產品特性應當標注的圖形、符號以及其他相關內容;
(八)必要的警示、注意事項;
(九)特殊儲存、操作條件或者說明;
(十)使用中對環境有破壞或者負面影響的醫療器械,其標簽應當包含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
(十一)帶放射或者輻射的醫療器械,其標簽應當包含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
醫療器械標簽因位置或者大小受限而無法全部標明上述內容的,至少應當標注產品名稱、型號、規格、生產日期和使用期限或者失效日期,並在標簽中明確「其他內容詳見說明書」。
以上是貼在醫療器械產品或其包裝上標簽內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