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商業秘密侵權案件時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對被申請人復違法披露、使用制、允許他人使用商業秘密將給權利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的,應權利人請求並由權利人出具自願對強制措施後果承擔責任的書面保證,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1)扣留被申請人以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載有商業秘密的圖紙、軟體及其他有關資料; (2)責令被申請人停止銷售使用權利人商業秘密生產的產品。 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對侵權物品可以作如下處理: (1)責令並監督侵權人將載有商業秘密的圖紙、軟體及其他有關資料返還權利人。 (2)監督侵權人銷毀使用權利人商業秘密生產的、流入市場將會造成商業秘密公開的產品。但權利人同意收購、銷售等其他處理方式的除外。
Ⅱ 商業秘密罪怎麼構成怎麼算是侵犯商業秘密罪
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關於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以下行為均構成對商業秘密的侵犯:
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3、和權利人有業務關系的單位和個人違反合同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4、權利人的職工違反合同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5、三人明知或者應知以上幾條所列的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
Ⅲ 〔急求〕關於泄露企業商業機密的定罪原則
1、《刑法》第219條規定: 「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第220條規定:「 單位犯本節第213條至第219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拉責任人員,依照本節中該條的規定處罰。」
2、《反不正當競爭法》第3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監督檢查。」第20條規定:「違反本法第十條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3、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企業採用上述辦法,因為太復雜、成本太大。一般是直接依據勞動合同或保密協議採取民事訴訟的辦
在外偷偷兼職公司知曉解聘
■疑難問題
陳先生問:我前年大學畢業後,到某計算機公司軟體開發部做高層技術人員,月薪5000元左右。去年10月起,我又偷偷到一家游戲軟體公司做兼職技術人員,兩邊的薪水加起來,月收入接近萬元。可好景不長,我在外兼職的風聲很快傳到計算機公司領導那裡,上月30日,我被計算機公司解聘,理由是「違反公司規定擅自在外兼職,涉嫌泄露公司技術」。
我兼職並沒有影響工作,而且也沒有將公司技術泄露,公司這樣做對嗎?
■律師答疑
新疆四至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聖傑:根據你的問題分析,企業是有權解除與你的合同關系的。雖然,勞動法沒有禁止勞動者不能兼職,但規定: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此外,法律還規定,本職工作與兼職單位存在利害關系或者其他可能影響公正辦事的情形,都應當盡量迴避兼職。
因此,如果企業在和你簽訂的聘用合同中已明確約定禁止員工在外兼職,那麼你有責任遵守這一規定;而你本職和兼職從事的都是軟體開發,因此存在泄露商業機密的可能,所以企業有權對你這種觸犯企業利益的行為進行處罰,企業也有權解除與你的合同。
問法提示
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約定或在規章制度中規定不得從事兼職的,勞動者不能從事兼職,特別是與用人單位已簽訂「保密合同」或「競業限制協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