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社區公共服務幹事考試

社區公共服務幹事考試

發布時間:2021-07-25 19:02:10

1. 社區公共服務幹事是什干什麼的

是一個便民性質的窗口,社區服務中心是事業單位,具體是全額財政撥款還是差額就不知道。
社區公共服務幹事一般都是事業編制。

2. 社區工作者考試與公務員考試有什麼區別

社區工作者的筆試在各個區縣的考試內容不同,主要以公共基礎知識為主,部分崗位會出現申論、社區知識,具體考試科目以縣區公告和崗位為准。
社區工作人員考試科目:
社區工作人員招考考試考試科目,筆試包括公共基礎知識、根據崗位不同,會出現申論,還有面試考試。社區工作者與公務員的區別:社區工作者是指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和社區服務站專職從事社區管理和服務、並與街道(鄉鎮)簽訂服務協議的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不算公務員,要成為公務員要參加公務員考試,要成為社區工作者則參加社區工作者考試。社區工作者工作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和社區工作站等社區組織,公務員低級別的工作在街道辦事處等街道機關。
公務員考試考試科目:
一般包括兩科:
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和申論。
(一)行政職業能力測試檢測的是考生的綜合基礎知識,即對知識的廣度掌握。常見的有文學常識、歷史事件、邏輯推理、數學運算、資料分析、詞語搭配、時事政治等基礎知識。這就要求考生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當中對各方面知識的敏感度,關心時事,細心留心小知識。從多方面擴大自己的知識廣度,成為綜合性人才。
(二)申論測試的是考生的分析、歸納和寫作能力。報綜合管理崗的申論作答一般要求較高但務實的理論層次,報行政管理崗作答的一般要求具體、實際和較高的操作性,重在現實層面。申論考試一般是提供一份字數在5000字以上的資料,各個材料基本都是圍繞一個與當下相關的現實性問題,比如水污染、農民工權益、學術造假等都有考過。這就要求考生多讀政府期刊,鍛煉分析、歸納和寫作能力,將個人理念結合政府的大政方針,寫出有特色的文章。
社區工作者與公務員的區別:
社區工作者不算公務員,要成為公務員要參加相應的公務員考試,要成為社區工作者則要參加社區工作者的考試。
社區工作者工作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和社區工作站等社區組織,公務員低級別的工作在街道辦事處等街道機關。
望採納!!!

3. 社區工作者考試與公務員考試的區別

一、社區工作者與公務員的體質區別。詳情點擊網頁鏈接

社區工作者是指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和社區服務站專職從事社區管理和服務、並與街道(鄉鎮)簽訂服務協議的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工作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和社區工作站等社區組織,而公務員最低級別的工作在街道辦事處等街道機關。所以,社區工作者並不算公務員。

有些社區工作者是在政府部門工作,不是在社區,這種情況是否算公務員呢?

社區公務員如果是在政法部門工作,也是沒有正式編制的,是聘任制的勞動關系,所以依然不算公務員范疇。

二、社工考試與公考的制度區別

社區工作人員的招考一般是參照事業單位人員考試范圍,但是社區工作者的考試由於不是全省統一出題(陝西除外),各地的題目並不統一,科目涉及行測、申論、公共基礎知識、時政熱點、公文寫作、法律法規等。有些地區的考試還會安排計算機辦公軟體的實際操作。

公務員考試一般是只國考和省考,考試的題目是全國統一或全省統一的,考試的科目主要是行測和申論這兩門,部分專業還要再考專業科目

三、社工考試與公考的題型區別

在客觀題方面,公務員考試中很少會考到公共基礎知識這門,而社區工作者的考試是參照事業單位考試的,所以公共基礎知識這部分的知識是非常容易考到的。

在寫作題方面,公務員考試和社區工作者考試也有不小的區別。公務員有專門的申論考試,題目很廣泛,經常是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字數要求較多。

而社區工作的寫作題往往是和客觀題出在一張卷子上,題目也往往是圍繞社區的建設和具體的工作內容的,字數的要求也要少一些。

4. 社區工作者的考試題型有那些

一些基本的公共基礎知識,詳細的可以咨詢當地的中公教育。

5. 社區工作者考試考些什麼呢

各省份考試內容不盡相同,就各省的情況來看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社區工作專業知識版和實務》權、《公共基礎知識》、《行政能力測試》、《綜合能力測驗》具體考試內容要依據個招聘公告而定。
社區概論:社區的基本概念、基本屬性、社區構成、社區設立的依據、我國的社區模式、社區的基本權利和基本任務等。
社區建設:考查社區的基本概念、基本屬性、社區構成、社區設立的依據、我國的社區模式、社區的基本權利和基本任務等。
社區組織:某社區內主要團體間交互關系的模式,社區內居民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居民自治:社區居民在社區內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實現社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等理論知識。

6. 一般社區公共服務幹事考試成績多久公布

正常情況下,筆試結束後,會對需要進入面試的人員進行資格審查,資專格審查主要內容就是考生屬報名時相關資料是否真實有效等,例如學歷信息,專業是否符合,是否有虛假報考的情況的,資格審查不過的人員,不能參加面試。
資格審查的時間可能會有電話通知,也可能是在網上通知,如果是網上通知,需要時刻關注官網的資訊

7. 什麼是社區工作者考試

「社區工作來者考試是源指經過一定選拔程序被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和社區服務站錄用的,專職從事社區管理和服務、並與街道(鄉鎮)簽訂服務協議的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面對的是整個社區的居民,要求通過專業的技巧和方法對社區事務和人際關系進行有效有序的協調,使社區保持健康的狀態和良性發展。」

8. 社區招聘考試考哪些內容

社區招聘考試的筆試一般考以下四個方面的知識:

1.社會工作者四級考試科目——《社版會工作者(理論知識)》、權《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資格4級(操作技能)》;

2.社會工作者三級考試科目——《社會工作者(理論知識)》、《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資格3級(操作技能)》;

3.社會工作者二級考試科目——《社會工作者(理論知識)》、《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資格2級(操作技能)》;

4.社會工作者一級考試科目——《社會工作者(理論知識)》、《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資格1級(操作技能)》。

(8)社區公共服務幹事考試擴展閱讀

社區招聘考試的相關明細

1.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資格考試每年安排兩次鑒定,鑒定合格由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頒發《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2.社會工作者屬於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推出的職業,2004年由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正式確定國家新職業,並於同年7月1日作為第九批新職業正式向社會頒布國家職業標准,並收編入國家職業大典。

9. 社區工作者考試考什麼題型和內容

一般情況社區工作者考試的內容是:
筆試內容包括黨的理論知識、時事政治、社區居委會知識、行政職業能力、其他基本知識等。
具體以社區招聘公告為准。

10. 誰知道社區工作者考試好考嗎

在鄉村振興的時代考卷上,「靠什麼人」是必答題。這個最現實的問題解決不了或解決不好,鄉村振興這一最美好的藍圖就無法繪就或大打折扣。
據12月17日天下泉城客戶端報道,濟南市發布《公開選聘「鄉村振興工作專員」公告》後,第一批公開簡章的長清區、章丘區、萊蕪區、商河縣、濟南高新區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計劃選聘687人、報名4602人,競爭比例達到6.7:1,章丘區最搶手的幾個崗位達到100:1。
12月16日,濟南市第二批「鄉村振興工作專員」公開選聘簡章集中發布,涉及濟南市歷下區、市中區、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濟陽區、鋼城區、平陰縣、南部山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萊蕪高新區共11個區縣,計劃選聘人數達到651人,覆蓋面更廣、人才需求更迫切。
選聘「鄉村專員」場面為何如此火爆?
客觀地看,有就業難的因素。「畢業即失業」是近年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門話題,2019屆畢業生達834萬人,比2018年高14萬人,根據預測,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就業創業工作或將面臨嚴峻形勢。
火爆背後,更多的是鄉村對人才的「吸引力」。
回望歷史,中國鄉村的每一次激盪,必是人氣的大集聚。家庭承包如此,鄉鎮企業也這樣。同樣,一些鄉村的落後和衰敗、與城市差距的擴大,也多緣於城市對農村人才等的「虹吸」。今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是農村發展的機遇,也是人才施展才能的契機。時代呼喚英雄,振興亟待人才。鄉村舞台已搭建,上場鑼鼓漸鏗鏘,期待八方人才來到廣袤田野,綻放人生精彩,唱響振興華章。
濟南著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會標桿」,引導各類優秀人才投身農村發展,選聘「鄉村振興工作專員」公告發布後,場面火爆。在報名參加選聘的4602名考生中,中共黨員590人;研究生學歷的46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佔30%;25歲以下的40%,25歲—30歲的佔35%……投身鄉村振興、服務家鄉百姓、助力省會發展,成為新時代濟南廣大學子的重要選項。

閱讀全文

與社區公共服務幹事考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