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工會法人工商登記

工會法人工商登記

發布時間:2021-07-16 16:41:44

① 用工會法人身份,如何注冊公司

這個一下子說不清的,你得先申請注冊公司,具體的當地工商局管理處會跟你講的。不知道你是要注冊內地公司還是離岸公司啊?

② 工會法人資格登記有什麼作用

主要是使工會取得民事權利主體的資格,以便從事必要的民事活動。工會取得法人資格後,一是通過參與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參與研究起草涉及職工利益的重大問題的法律、法規、規章,對國家和經濟組織的行政機構提出意見和建議,對國家機關的活動實行社會監督等方式,組織職工參加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二是通過與行政簽訂集體合同,在促進經濟效益提高的基礎上,改善職工的勞動條件和生活條件;當職工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工會可以接受職工委託,作為職工的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三是保護工會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當有關方面不履行法律規定的對工會的義務,當工會經費、財產受到侵犯時,工會可以獨立民事主體的資格訴諸法律,請求保護。

③ 工會法人登記證和工會法人資格證書是一回事嗎

是一回事,目前在北京辦理很方便

④ 工會成立需不需要辦理營業執照

工會成立不需要營業執照
流程:
組建工會對企業人數沒有限制,少到只給一個人發工資的企業都可以組建工會,帶3份材料找所屬街道辦事處工會就可辦理。
第一份材料是企業工商營業執照,
第二份是成立工會的書面申請,如何申請可向街道辦事處工會咨詢,
第三份材料是提供自願加入工會會員的職工花名冊。
收到3份材料後,街道辦事處工會將在幾個工作日里指導企業做好組建工會的准備工作,並發出同意組建的批復,企業隨後召開會員大會,選舉產生工會的班子,如主席、副主席、工會委員、經審主任及經審委員。工會組建後,

一要刻章掛牌;
二要委託街道辦工會向省總工會辦理社團法人證件;
三要到銀行開賬戶,不限定選擇哪家銀行;
四要按照企業設立的部門劃分相應的工會小組。
企業組建工會後,要向賬戶里撥繳工會經費,數額是所有職工工資總額的2%,職工要繳納工會會費,比例是每月繳月工資的0.5%。這些費用將用於職工維權、困難幫扶、文體活動、教育培訓、會議等支出。

⑤ 工會為什麼具有法人資格

民法通則規定,法人必須具備四個條件:
第一,依法成立;
第二,有必要的財產或經費;
第三,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第四,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工會屬於社會團體法人,由於各級工會的具體情況不一致,工會法對工會的法人資格問題分兩種情況作了規定。
一、中華全國總工會,地方總工會,產業工會,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我國社會團體法人成立的方式有兩種:
1,依法不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從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資格。
2,依法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經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工會法規定中華全國總工會、地方總工會、產業工會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意思是這些法人的成立,不需辦理法人登記手續。
二、基層工會組織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的,依法取得法人資格。目前,我國基層工會共有九十多萬個,包括國有企業工會,集體企業工會,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資企業工會,機關工會等。
基層工會組織是否能夠取得法人資格,要依據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予以確定。

⑥ 《工會法》對工會組織社會團體法人資格是如何規定的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我國的法人分為企業法人、機關法人、事業單位法人和社會團體法人。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法人必須具備四個條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3)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4)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工會屬於社會團體法人。工會組織取得社團法人資格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無須辦理法人登記,從成立之日起即具有法人資格。比如,中華全國總工會、地方總工會和產業工會,一經建立便取得法人資格,不需要辦理法人登記手續。另一種是依法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經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比如,基層工會組織建立後如果符合《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經核准登記,可以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目前,我國基層工會有171萬多個,這些基層工會情況千差萬別,是否能夠取得法人資格,要依據《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向上級工會申報,經審核後予以確認。

工會組織具備法人資格,意味著工會組織與其他法人一樣具備了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可以獨立實施民事行為,參加民事訴訟活動,對其所有的財產享有獨立的支配權,對外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等。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涉及工會組織的有關案件時,應當依法確認工會組織的獨立法人地位。要將依法成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工會組織與建立該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的行為與財產區分開來,由它們各自對自己的行為獨立承擔法律責任。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對其工會組織及其設立的企業的債務不承擔責任;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對外發生的債務,也不得用工會組織及其設立的企業的財產來承擔責任;清償企業、事業單位或者機關的債務,不得對工會組織的財產、經費帳戶等採取查封、凍結、扣押、強制劃撥等強制措施,以保證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避免侵犯工會民事權利的事件發生。

⑦ 工會法人與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法人是什麼關系

一、工會法人與事業法人是非營利法人,他們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盈利目的而成立。

二、企業法人是營利性的法人,是以取得利益分配給股東等出資人為目的成立的法人

三、機關法人是特別法人,依法享有國家賦予的權力,以國家預算作為活動經費,因行使職權的需要而享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各級國家機關

四、按中國《民法總則》的規定,可以將法人分為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和特別法人。

1、營利法人。以取得利益分配給股東等出資人為目的成立的法人,為營利法人。包括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業法人等。

2、非營利法人。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盈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資人、設立人或者會員分配所取得利潤的法人。非營利法人包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等。

3、特別法人。《民法總則》規定的機關法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法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為特別法人。

(7)工會法人工商登記擴展閱讀

法人具有以下一般特徵:

一、法人不是人,是一種社會組織,是一種集合體,是由法律賦予法律人格的組織集合體。這是法人與自然人的根本區別。它可以是個人的集合體,也可以是財產的集合體。不以組織集合體名義出現在民事主體的,不能為法人。

二、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它可以以自己的名義,通過自己的行為享有和行使民事權利,設定和承擔民事義務。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三、依法獨立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它有自己獨立的權益,可以自己的名義獨立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

四、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可否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是區別法人組織和其它組織的重要標志。《民法總則》第60條規定,法人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⑧ 工會法人法人證書三證合一排列規則

為便於行業管理和社會識別,統一代碼的第一、二、三部分體現了登記管理部門、機構類別和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兼容了當前各登記管理部門行之有效的有含義代碼功能。為保證唯一性和穩定性,第四部分設計為主體標識碼(組織機構代碼),充分體現了以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建立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的要求。為防止出現錯誤,第五部分設計為校驗碼。
第一部分(第1位):登記管理部門代碼,使用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表示。例如,機構編制、民政、工商三個登記管理部門分別使用1、2、3表示,其他登記管理部門可使用相應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第二部分(第2位):機構類別代碼,使用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表示。登記管理部門根據管理職能,確定在本部門登記的機構類別編碼。例如,機構編制部門可用1表示機關單位,2表示事業單位,3表示由中央編辦直接管理機構編制的群眾團體;民政部門可用1表示社會團體,2表示民辦非企業單位,3表示基金會;工商部門可用1表示企業,2表示個體工商戶,3表示農民專業合作社。
第三部分(第3—8位):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使用阿拉伯數字表示。例如,國家用100000,北京用110000,注冊登記時由系統自動生成,體現法人和其他組織注冊登記及其登記管理機關所在地,既滿足登記管理部門按地區管理需求,也便於社會對注冊登記主體所在區域進行識別。(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GB/T 2260—2007〕)
第四部分(第9—17位):主體標識碼(組織機構代碼),使用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表示。(參照《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編制規則》〔GB 11714—1997〕)
第五部分(第18位):校驗碼,使用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⑨ 工會如何注冊法人

工會屬於社會團體法人,如果具備《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十條規定的條件(比如會員30人以上、有3萬元以上活動資金),可以向民政部門申請登記。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六條國務院民政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本級人民政府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以下簡稱登記管理機關)。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國務院或者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授權的組織,是有關行業、學科或者業務范圍內社會團體的業務主管單位(以下簡稱業務主管單位)。
法律、行政法規對社會團體的監督管理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十條成立社會團體,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50個以上的個人會員或者30個以上的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單位會員混合組成的,會員總數不得少於50個;
(二)有規范的名稱和相應的組織機構;
(三)有固定的住所;
(四)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五)有合法的資產和經費來源,全國性的社會團體有10萬元以上活動資金,地方性的社會團體和跨行政區域的社會團體有3萬元以上活動資金;
(六)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第十六條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完成籌備工作的社會團體的登記申請書及有關文件之日起30日內完成審查工作。對沒有本條例第十三條所列情形,且籌備工作符合要求、章程內容完備的社會團體,准予登記,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登記事項包括:
(一)名稱;
(二)住所;
(三)宗旨、業務范圍和活動地域;
(四)法定代表人;
(五)活動資金;
(六)業務主管單位。
對不予登記的,應當將不予登記的決定通知申請人。

閱讀全文

與工會法人工商登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計劃 瀏覽:564
工程質量維修期限承諾 瀏覽:769
第四屆山東省知識產權新年論壇 瀏覽:176
房產證上沒有使用年限 瀏覽:867
誰創造了拼圖 瀏覽:998
簡單的土地轉讓協議書 瀏覽:708
南京江北新區知識產權告知書 瀏覽:251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