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商局的主要工作和職責是什麼
工商局主要職能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人民政府和上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關於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二)組織管理工商企業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的登記注冊,依法核定注冊單位名稱,審定、批准、頒發有關證照,對其登記注冊事項及經營活動進行監督管理。
(三)依法組織監督管理市場競爭行為,查處壟斷、不正當競爭、流通領域的走私販私行為,打擊傳銷和變相傳銷等經濟違法行為。
(四)依法組織監督市場交易行為,組織監督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組織查處假冒偽劣商品行為,受理消費者申訴,組織查處侵犯消費者權益案件,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五)組織實施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規范管理與監督;監督管理電子網路經營行為。
(六)查處商標侵權行為,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監督管理商標的使用和印製;指導商標代理機構工作。
(七)組織管理廣告審批發布與廣告經營活動,指導廣告審查機構的工作。
(八)組織實施合同行政監督,會同行業管理部門制定合同示範文本,指導辦理合同鑒證,監督管理消費類合同格式條款,組織查處合同欺詐行為。
(九)監督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以及有關中介服務機構。
(十)組織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組織管理拍賣行為。
(十一)對企業名稱,馳名和著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商業秘密、商標等實施監督管理和綜合保護。
(十二)組織管理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私營獨資和私營企業的經營行為。
(十三)指導所屬事業單位和協會、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的工作。
(十四)承辦上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和所在市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2. 什麼是工商注冊專員
崗位職責:
1、負責工商業務客戶的咨詢、解答並能夠與政府部門進行有效溝通,辦理業務;
2、能夠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工商咨詢服務,工商注冊辦理;
3、與工商、稅務、銀行單位保持良好關系,辦理業務;
4、業務政策的上傳下達;
5、其他臨時事務。
(2)工商登記崗位重要性擴展閱讀
工商登記辦理流程
1、工商登記需要先進行核名;
2、全體投資人的資格證明(自然人提供身份證原件,企業法人提供營業執照);
3、企業法定代表人簽署的《企業設立登記申請書》;
4、提交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可以登錄稅務局網站下載章程模板,公司章程需要所有股東簽字並且需要企業法定代表人蓋章;
5、工商登記需要提供董事、監事、經理以及董事長或者董事的任職證明;
6、提交董事、監事、經理的身份證復印件;
7、提供公司住所使用證明,如房屋租賃協議以及房屋產權復印件;
8、報工商局進行審批,審批通過後下發營業執照;
9、攜帶公安局下發的刻章密碼,前往在公安局備案的刻章店進行刻章;
前往稅務局進行稅種核定,同時前往當地任意銀行進行公司基本戶開戶。
規定
下列工業、交通運輸業、建築業、商業、外貿業、飲食業、服務業、旅遊業、手工業、修理業的生產、經營單位(以下統稱工商企業),都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辦理登記:
(一)國營工商企業;
(二)合作社營和其他集體所有制的工商企業
(三)聯營、合營的工商企業;
(四)鐵道、民航、郵電通信部門及其他公用事業單位所屬的工商企業。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認為有必要辦理登記的其他工商企業。
3. 如何做好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後的工作
權責分明,堅持依法行政。實行「先照後證」的登記制度下,需要進一步明確政府各回部門的職責邊界答,主要是要釐清工商部門與審批機關的職責,審批機關要對許可事項負責,工商部門則需對登記注冊事項及相應的經濟行為負責,切實轉變重審批輕監管的現狀,推動管理方式由事前審批為主向事中、事後監管為主轉變,從而建立許可審批與登記監管相互協調的工作機制。
4. 工商變更登記的作用有哪些呢
一般而言:行政確認,變更事項得到行政機關的備案後,該狀態被及時固化,避免矛盾;對抗第三人之公示作用,第三人主張與登記內容不符的權益時,法律不予支持;社會公信作用,其他人等可以根據備案信息查閱公司信息,決定自己的決策。注意,股權轉讓變更登記對公司法人資格以及責任財產范圍並無影響。
5. 如果要開公司,為什麼要工商登記呢
這位仁兄看樣子不懂什麼叫公司啊!
建議你去看看<公司法>
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內本不得少於下列容最低限額:
(一)以生產經營為主的公司人民幣五十萬元;
(二)以商品批發為主的公司人民幣五十萬元;
(三)以商業零售為主的公司人民幣三十萬元;
(四)科技開發、咨詢、服務性公司人民幣十萬元。
我給你找了個公司法網站,你去瞧瞧....
http://www.hd315.gov.cn/gcs/19qu/pinggu/flfg/law_gsf.htm#02
6. 工商注冊有哪些好處
其一,工商注冊能夠使企業順利經營;其二,工商注冊能夠增加用戶對企業的信任度;3、工商注冊可以增加企業的銷售通道。
7. 我國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在社會生活中有什麼作用
簡政放權,優化辦事流程。
按照《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要求,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主要涉及三方面內容。
一是將「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對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需要取得前置許可的事項,除涉及國家安全、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等外,不再實行先主管部門審批、再工商登記的制度,市場主體向工商部門申請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後即可從事一般生產經營活動;對從事需要許可的生產經營活動,持營業執照和有關材料向主管部門申請許可。
二是將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
三是放寬工商登記其他條件。
改革中的重點和難點主要在於放寬工商登記條件後,如何加強對市場主體、市場活動監督管理,落實監管責任,切實維護市場秩序。
一是在工作實踐中進一步積極探索,積累經驗,為商事登記改革穩步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實行寬進嚴管。認真落實「寬進」要求,放寬工商登記條件,建立便捷平等的市場准入制度,促進市場主體健康發展。轉變監管理念、釐清監管職責、規范監管行為、夯實監管基礎,努力在推動「寬進」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工作,為市場主體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和發展環境。
三是要加快構建服務型工商,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充分發揮企業、行業和社會組織的作用,實現共同治理、共擔責任。
四是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以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為契機,激發市場主體創造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把工商職能切實轉到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來。
8. 為什麼要進行工商登記
如果不登記沒有執照,就會得不到客戶的認可,做不成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