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現場檢查筆錄蓋不蓋本單位公章
不用,需要見證人。
Ⅱ 行政執法中的現場筆錄如何寫,有什麼注意事項
現場檢查筆錄的特徵和要求
1.現場檢查筆錄製作主體上的行政性。在行政程序中行政執法機關負有調查收集證據和保存證據的責任。現場檢查筆錄是行政機關在行政程序中製作的重要證據形式。行政機關是行政訴訟證據的最基本提供者。在行政訴訟過程中負有舉證責任。在行政訴訟發生以後,由於行政機關不得再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因此,行政機關在行政程序中必須保證有關證據的充分、確鑿,以保證後續訴訟程序中雖作為被告但不陷於被動。
2.現場檢查筆錄對象上的現場性和保真性:筆錄涉及的情況是行政案件或檢查發生的現場的原始狀況。這是現場檢查筆錄製作的最基本的特徵和要求。凡是對案件或現場情況製作的筆錄都是現場檢查筆錄。不是對案件或現場情況製作的筆錄都不是現場檢查筆錄。在案件發生或檢查之後根據印象製作的筆錄就會「失真」,就會出現偏差,不可能體現現場的「原汁原味」。
3.現場檢查筆錄時空上的即時性和同步性:製作的時間,嚴格來講,應當是在案件發生的同時或檢查的同步,不能在案件發生之後或檢查之後。製作的地點,嚴格來講,應當是在案件發生的地點或檢查的現場。現場檢查筆錄的即時性和同步性是現場檢查筆錄的現場性和保真性的必然要求。
4.現場檢查筆錄內容上的相關性和外在性:相關性是指筆錄的內容與案件事實要素相關,主要包括違法事實要素和規范執法所需要的程序事實要素,無關的事實不予記錄。不同的案件有不同的案件事實要素。當場准確確定有關要素並將其真實記錄下來,這種能力是在執法實踐中不斷積累、不斷磨練後才能具備的。對違法事實要素的記錄要准確具體,尤其是對涉案物品的記錄,要具體到品牌、外觀、批號、規格、數量等。對規范執法所需要的程序事實記錄要規范:依法依規檢查、依法亮證、規范檢查等。外在性是指現場檢查筆錄的內容是行政執法人員聽到、聞到、看到、摸到的或者用基本測量工具測量檢測到的有關違法事實情況的記載,不能也無法對事實要素的核心和內在品質進行確認和評判。
Ⅲ 工商現場檢查筆錄是否需要見證人簽字,依據什麼法律法規呢
是否需要見證人,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如果當事人願意簽名確認現場筆錄情況,則可以不需要見證人,如果有見證人,那麼該現場筆錄的證據力更加強,
如果當事人不願意簽名確認現場筆錄,那麼就根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四十三條的規定進行,「辦案人員在調查取證過程中,要求當事人在筆錄或者其他材料上簽名、蓋章或者以其他方式確認,當事人拒絕到場,拒絕簽名、蓋章或者以其他方式確認,或者無法找到當事人的,辦案人員應當在筆錄或其他材料上註明原因,必要時可邀請有關人員作為見證人。 」
Ⅳ 衛生監督現場檢查筆錄製作範本
注意幾點內容:
1、檢查主體:檢查機關名稱全稱、檢查人員(至少2人)監督證件號碼,體現亮證過程、事項交待清楚;
2、被檢查主體:是法人單位注意名稱全稱(以營業執照為准,最好收集其營業執照復印件加蓋被檢查單位章)、被檢查人身份證號碼、民族、住址、聯系電話、職務等;
3、檢查時間地點:是個時間段,有起止時間,檢查地點描述清楚;
4、陪同人:被檢查單位陪同人及其他部門陪同人,如有必要註明新聞媒體;
5、記錄內容:發現什麼如實記錄,條理清楚。如有其它取證例如攝像、索取資料等記錄清楚。如有修改註明修改人並簽字按手印;
6、被檢查人簽字接收、檢查人員簽字:最好均按手印。
7、現場製作,不得後延。
Ⅳ 工商人員怎樣做好現場檢查和現場檢查筆錄
現場檢查是工商機關制止違法、收集證據的重要手段,現場檢查筆錄在辦案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司法機關普遍認為,現場檢查筆錄的效力遠遠高於人的陳述。 執法實踐證明,遵循現場檢查的基本要求,有效的實施現場檢查,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相反,失敗的現場檢查,可能導致執法機關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對於現場檢查的基本要求可以簡要歸納如下三點: 1:按法律、法規要求實施現場檢查工作。[文秘寫作-www,wmxz.cn,找範文請到範文先生網] 現場檢查必須依照法律、法規授權和法定程序進行。必須有一定的實施依據和相關授權的法律依據,並經辦案單位負責人批准。檢查時,執法人員應有兩人以上出示執法證件,表明身份,向當事人交待其權利和義務,製作的筆錄、依法提取的證據需經當是人簽字確認,扣留財物映出據手續,抽樣取證應由當事人簽字確認,注意文明執法等等。只有依法檢查,才能確保檢查工作及提取得證據合法、有效。 2:現場檢查的組織實施 (1)事前抓策劃。實施檢查之前,辦案單位應盡量收集情況,做好案情分析,設定檢查方案,明確現場指揮。要讓每位辦案人員熟悉案情,明確檢查目標,進入現場後的位置、任務,何時、從那個門進入現場,誰作檢查筆錄,誰控制現場,誰負責對當事人進行教育談話,誰負責扣留財物等,都要明確。要有應變方案,情況復雜或夜間應請公安等部門協助。 (2)臨場抓配合。執法人員進入現場後,要做到幾分共有協作,集中精力,抓緊時間,首先控制現場人、財、物不走失,然後分頭檢查取證,指揮人員要充分掌握現場情況,靈活調動人員,控制工作進度,盡量速戰速決。 (3)重點抓證據。由於現場檢查總所取得的證據可靠程度高,因此執法人員要重點抓好證據收集,檢查時,要通過詢問、察看、清理細心收集和控制現場證據,並善於用以發現的證據再發現新證據及涉案財物,並做好現場檢查筆錄,以固定現場違法事實,還要做好涉案財物的扣留封存,總之,現場檢查是收集證據的重要措施,辦案人員必須抓住這一機會把該取得證據盡量取到手。 3做好當事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執法人員一旦進入現場實施檢查,就應當由專人負責接觸當事人,耐心做好工作,盡量消除當事人的抵觸情緒,尤其要避免其別有用心的煽動不明真相的人圍攻檢查人員。要針對現場,依據法規,指出當事人的違法事實,繼而指明前途,要求其知錯改過,配合檢查,提供情況和證據。 現場檢查筆錄,是指工商機關辦案人員依法對違法活動物品和作案現場檢查時所作的書面紀錄。現場檢查筆錄是《行政訴訟法》規定的法定證據之一,可證明違法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情節等情況,應當按要求做好筆錄。 製作檢查筆錄要精確填寫檢查時間、地點,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填明姓名、年齡、性別、工作單位和住址,當事人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應當寫明單位全稱。見證人應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檢查項目主要填寫被檢查的物品、場地、設施及其他情況。檢查情況是現場筆錄的主要部分,必須首先填明亮證檢查並按照檢查過程記錄檢查的內容、方法、結果及違法活動的其他情況。應當記錄現場的環境,所見物品的擺放方位,形狀、數量、以及在場人員的作業狀況等等,從執法人員進入現場所見到"經現場察看、清點"朔及到現場商品數量、品種、規格、包裝標示等,在製作筆錄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客觀實錄,不加評論。筆錄中反映的現場所見,均應保持客觀實錄,不應作評論和判斷性結論,製作筆錄要沉著、細致、保持客觀平靜的心態,要認識到現場檢查筆錄是一種間接證據,必須與其他證據相印證才能證明案件實事,而且在筆錄中作評論、下結論或推斷不僅會影響筆錄的客觀真實性,降低其證明效力,還易導致當事人情緒對立,據不配合,給檢查工作帶來阻力。 2:貼近案情、祥略得當。可以採取"由大到小"、"由粗到細"的方法,首先簡要描述大環境、方位、地址,在收縮到需要檢查的位置,從物品擺放,到具體數量、包裝標簽、現場痕跡等,同時,對現場操作人員從事何種活動也要紀錄,在此,大環境、大方位可簡寫,明確就行,與案情相關的商品、標示、人員作業狀況、工具、廢棄物狀況等要詳細寫。 3:抓住重點,講究技巧。現場檢查中,往往可以意外的發現一些與案件有關的證據,但不注意策略,他又會馬上消失,由此,辦案人員必須開動腦筋,採用一定技巧將這些活證據予以紀錄、固定並提取,避免這些證據從身邊溜掉。 無照經營現場檢查筆錄 檢查時間:二零零五年一月九日九時至十時 檢查地點:xx市場西區231號 檢查人:XXX XXX 當事人:XXX 男 45歲 住址 蘭山區南坊辦事處xx村3456號 見證人:xxx 單位或住所 xx區公安局 xx派出所 檢查項目:xxx經營的房間 檢查情況:我局執法人員出示執法證件後對當事人的經營房間進行檢查,當事人的經營房間位於xx市場西區231號,門上方掛有牌匾,牌匾上寫有"xx副食經銷部"、"電話xxxxxxx"、"聯系人xxx"字樣,房間門口面向外擺有兩接櫃台,櫃台上方有電話一部、進貨單、記賬單各一本,櫃台西側放有銀麥啤酒22箱,南牆東牆各放有貨架2個,上面擺放各種副食品和香煙,執法人員檢查時當事人正在向顧客出售啤酒。房間西牆掛有衛生許可證,負責人是xxx,但當事人無法出示營業執照,經請示局長批准,決定對當事人經營的22箱銀麥啤酒予以扣留。 檢查人:xxx 記錄人:xxx
Ⅵ 怎樣做好現場檢查和現場檢查筆錄,技巧經驗
現場檢查的組織實施
(1)事前抓策劃。實施檢查之前,辦案單位應盡量收集情況,做好案情分析,設定檢查方案,明確現場指揮。要讓每位辦案人員熟悉案情,明確檢查目標,進入現場後的位置、任務,何時、從那個門進入現場,誰作檢查筆錄,誰控制現場,誰負責對當事人進行教育談話,誰負責扣留財物等,都要明確。要有應變方案,情況復雜或夜間應請公安等部門協助。
(2)臨場抓配合。執法人員進入現場後,要做到幾分共有協作,集中精力,抓緊時間,首先控制現場人、財、物不走失,然後分頭檢查取證,指揮人員要充分掌握現場情況,靈活調動人員,控制工作進度,盡量速戰速決。
(3)重點抓證據。由於現場檢查總所取得的證據可靠程度高,因此執法人員要重點抓好證據收集,檢查時,要通過詢問、察看、清理細心收集和控制現場證據,並善於用以發現的證據再發現新證據及涉案財物,並做好現場檢查筆錄,以固定現場違法事實,還要做好涉案財物的扣留封存,總之,現場檢查是收集證據的重要措施,辦案人員必須抓住這一機會把該取得證據盡量取到手。
在製作筆錄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客觀實錄,不加評論。筆錄中反映的現場所見,均應保持客觀實錄,不應作評論和判斷性結論,製作筆錄要沉著、細致、保持客觀平靜的心態,要認識到現場檢查筆錄是一種間接證據,必須與其他證據相印證才能證明案件實事,而且在筆錄中作評論、下結論或推斷不僅會影響筆錄的客觀真實性,降低其證明效力,還易導致當事人情緒對立,據不配合,給檢查工作帶來阻力。
2:貼近案情、祥略得當。可以採取"由大到小"、"由粗到細"的方法,首先簡要描述大環境、方位、地址,在收縮到需要檢查的位置,從物品擺放,到具體數量、包裝標簽、現場痕跡等,同時,對現場操作人員從事何種活動也要紀錄,在此,大環境、大方位可簡寫,明確就行,與案情相關的商品、標示、人員作業狀況、工具、廢棄物狀況等要詳細寫。
3:抓住重點,講究技巧。現場檢查中,往往可以意外的發現一些與案件有關的證據,但不注意策略,他又會馬上消失,由此,辦案人員必須開動腦筋,採用一定技巧將這些活證據予以紀錄、固定並提取,避免這些證據從身邊溜掉。
Ⅶ 現場檢查筆錄上的檢查事由應該怎麼寫日常監督檢查
新一套文書感覺不太好用,現場檢查筆錄的檢查事由,我們也在討論怎麼寫,日常監管的話應當寫日常監督檢查,如果是為了投訴去檢查的話,應當寫「投訴舉報」?正在討論中。此外,把監督意見書去掉了,實在是不應該,非常好用的一個文書。希望省局可以調整加上。 查看更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