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漁網發明人

漁網發明人

發布時間:2021-09-30 00:05:34

㈠ 漁網是什麼時候發明

傳說來上古時代,三皇五源帝中的「三皇」之首伏羲氏發明漁網教民捕魚。據《易經》記述:「古者庖羲氏(即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作結繩為網罾,從佃從漁。」又雲「庖羲氏沒、神農氏作」,伏羲氏在神農氏之前,其時代可能在新石器時代初期以前。

㈡ 為什麼世傳漁網是伏羲發明的

一天,伏羲在河裡摸魚蝦,遇到了海龍王。海龍王就出了個難題:只要摸魚摸蝦不回用手,就隨你去答捉。有一天。他躺在河岸上的大柳樹下,想著捉魚蝦的辦法。無意中看見身邊一棵枯樹,樹枝上一隻蜘蛛在織網,捉蚊子、飛蟲吃。伏羲想了想:如果做一個像蜘蛛網一樣的東西來捉魚捉蝦,不就行了嘛?伏羲歡喜地跑回家,帶著孩子們上山割來葛藤,編起了像蜘蛛網一樣的網,拿著網到河裡捕魚蝦,一網撒下去,捕的魚更多。

㈢ 是誰發明的漁網織機

應該是日本人最先發明了漁網織機。日本的漁網織機性能很穩定的

㈣ 伏羲發明了漁網說明人類社會有過什麼時期

伏羲發明漁網說明人類社會有過漁獵畜牧時期。記原始文明。

㈤ 魚網是誰發明的

三皇五帝中的伏羲氏 伏羲氏,又稱包犧氏、庖羲。據說他是個大發明家,對人民的貢獻是很大的。「包犧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他還發明「結繩為網以漁」,造福於民。這是兩件大的發明創造

㈥ 在神話傳說中創制漁網的神氏是

三皇五帝中的伏復羲氏制
伏羲氏,又稱包犧氏、庖羲。據說他是個大發明家,對人民的貢獻是很大的。「包犧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他還發明「結繩為網以漁」,造福於民。這是兩件大的發明創造。
這樣說來的話,就應該是A,皇帝,但不是黃帝。

㈦ 人類是怎麼發明漁網的快點!!!!

人類在自然環境里,通過觀察蜘蛛結網捕獲昆蟲的現象,得帶了啟發,使用麻線結成類似蜘蛛網樣子的捕魚工具,這就是漁網。

㈧ 漁網哪個時代出現的

傳說是張姓始祖揮公發明了漁網。世界上最早的漁網,是考古學家在地中海沿岸發現的。

附:始祖揮公的傳說
中華人文始祖黃帝之正妃嫘[léi] 祖生有二子:長子玄囂[xiāo],是中華張姓始祖揮公之父,封邑頓丘,位於古清河之陽,故號青陽氏;次子昌意,是帝顓頊之父,封邑昌樂(今南樂)。黃帝崩,顓頊(Zhuān Xū) 繼位,建都帝丘(今濮陽)。
揮公一生輔佐顓頊,死後葬於帝丘。帝丘是揮公的生長地、受封地、得姓地。圖為1998年春,濮陽縣人民政府根據廣大人民的意願,重修的揮公陵墓。
揮公自幼生活在父親的封地頓丘,或狩獵於帝丘之野,或捕魚於清河之濱。當時打獵,單靠棒打石投,常受野獸傷害,受乏食之苦,一到嚴冬更難覓食。揮公為求拯民之術,夜觀孤星,受到啟發,折枝彎條,始制弓矢。
弓矢用於狩獵,大大提高了顓頊部族的生產力,獵獲的鳥獸空前增多,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當時一個叫共工的部族「與顓頊爭為帝」。共工來犯,在帝顓頊領導下,揮率眾迎敵。弓矢第一次用於戰爭,將共工部族戰敗,使共工「怒觸不周山而死」。
戰勝共工之後,帝顓頊統治的疆域空前擴大,北至幽陵(即幽州),南至交趾(即兩廣),西至流沙(即敦煌西),東至蟠木(東海)。因揮功勛卓著,帝顓頊封其為弓正,亦稱弓長,並賜姓張。揮即是中華張姓得姓始祖。

㈨ 2000年左右的中國原始人電視劇,寫一群原始人,然後主人公夫婦發明了漁網,他們有三個孩子

是《女媧伏羲》吧。
主要劇情
蠻荒時代,在火山、洪水、野獸肆虐的環境之中,人專類的部落之間為搶奪屬生存環境和生活資料而相互爭斗、頻繁廝殺。被雷神強暴的華胥,在激流中生下一個孩子,一條鱷魚把嬰兒馱到岸邊。正祭祀的鹿部落救起了這個孩子,起名「伏羲」。伏羲長大後,在部落混戰中主持正義扶貧弱,以仁愛之心博得了各部落擁戴,建立了強大的龍部落,並娶女媧為妻。隨後,在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的惡劣環境中,伏羲又發明了織網捕魚,創制「八卦」,制定婚娶制度,為創建人類遠古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哦

閱讀全文

與漁網發明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計劃 瀏覽:564
工程質量維修期限承諾 瀏覽:769
第四屆山東省知識產權新年論壇 瀏覽:176
房產證上沒有使用年限 瀏覽:867
誰創造了拼圖 瀏覽:998
簡單的土地轉讓協議書 瀏覽:708
南京江北新區知識產權告知書 瀏覽:251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