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愛發明》千張豆腐皮機器
可以找宏大科創豆腐皮機生產廠家。多種型號的千張豆腐皮機可以選擇。
2. 豆腐皮的製作過程
1.用秤稱出500克黃豆(因為我的模子是三斤的,他的干豆最大量就是500克)
2.清洗一下加水泡一晚,第二天要做豆皮時將泡不開的死豆子挑出去,要不料理機打不碎的
3.用小漏勺盛六勺黃豆放到料理機內(我每次用六勺,500克干豆子泡的豆正好分五次打好)
4.加入清水,看到水位線到600就行了
5.開機攪拌3分鍾(如果你的機器愛熱的話中間最好停機一次。別給機器燒了)
6.攪好的豆漿倒在盤子里
7.再加入一倍半或是兩倍的清水攪和一下
8.過濾豆渣的口袋用水泡濕備用放在蒸鍋的屜上面(如果你自己砸口袋的話兩邊封口最好多砸幾趟,要是只砸一趟的話豆渣容易從鋒線處鑽出來)
9.等到豆漿基本流到鍋裡面以後用手拿著口袋的上口用力攥下面給豆漿都給擠出來
10.五次豆漿擠完了出了這么多豆渣(不用丟棄,可以做饅頭花捲用的,也很有營養的)
11.豆漿放到煤氣灶上煮開,開鍋以後再煮10分鍾就關火
12.這時將自製的做豆皮的豆包布泡在水裡備用(我這塊布不到兩米長,跟模子寬窄一樣自己做的)
13.靜置到豆漿80度時就可以點鹵水了(如果你的鍋夠大也可以通過加入冷水來降溫到80度)
14.等到豆漿80度了開始慢慢加入勾兌好的鹽鹵水(我是按照百分之八的比例勾兌的鹽鹵水)
15.左手慢慢加入鹽鹵水,右手拿著勺子慢慢攪動直到看到豆漿里出現了絮狀物就可以了,然後蓋上蓋子靜置20分左右
16.這時將豆腐布鋪在浸濕的豆腐模子里
17.將豆皮布鋪好最下面一層
18.用勺子舀入豆花
19.將模子底層鋪滿豆花
20.將豆皮布折疊過來鋪平
21.再用勺子舀進去豆花直到鋪滿模子
22.以此類推直到豆花都用完
23.最後將布都折疊進去將蓋子蓋上
24.上面壓上重物,越重越好(做豆皮跟豆腐不同,壓得越重豆皮越干效果越好)
25.一個小時以後將模子拆解開,布打開就看到一張張的豆皮了
26.慢慢的細心的將豆皮布上面的豆皮揭下來放好(其實就四邊最不好揭了,竅門是先揭開一個邊就好辦了)
27.豆皮都摞起來放好以後用刀整理一下,將多餘的邊邊切下來,這樣豆皮就更整齊了
3. 我愛發明之豆腐腦變形記觀後感
我特愛看CCTV的這個節目,看了非常多(因為我是學機械的,很感興趣)。
就豆腐腦變形記而言,我覺得發明人回的做法很有實踐意義,可以提高勞動效率,節省人力(這得分兩方面看,老闆肯定高興,花錢少了,但員工就會不高興了,沒活幹了)。
觀看的答時候,然我感受比較深的有兩點(前面已經誇過了,現在主要說一些擔憂的)。一是,發明人的專業基礎有限,導致了其發明過程的曲折及發明投入較大;二是,發明人的可利用的資源有限,發明轉化為產品(標准話生產設備,豆腐皮,獲得ISO認證才能走進超市等大市場),開拓市場(有農村,鄉鎮等小市場想大城市等地方開拓)及知識產權、及行業競爭(後來者)等後續工作可能跟不上。
其他改進的東西挺多的。我國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在正處於一個各行業轉型升級的階段。在農村,或鄉鎮等地區的小作坊式生產方式(當然也包括其他的效率低的生活習慣)必然會被集成度更高、效率更高的中小型企業所取代(當然他們也需要升級)。我愛發明的的很多項目都是對這種生產、生活方式的改進。自要仔細觀察生活,想著用科技來解放人,創造價值,那麼我們也會有很多的發明創意。
文采不好,句逗不整,邏輯混亂,忘諒解。
4. 請問誰在使用我愛發明氣壓式碎腦豆腐皮機我想了解具體使用情況
氣壓式破腦的豆腐皮機不是老早的了嗎??現在都買新市的豆腐皮機了!!你要不考慮看看多輥壓制豆腐皮機吧!還省事還簡單!找找宏大科創廠家的吧
5. 自己在家做涼拌干豆皮,怎樣才能做的柔軟滑嫩
干豆皮的熱量非常低,攝入體內後不會過多的轉變成脂肪,所以不用擔心吃了會長胖,是特別適合減肥期間食用的美食。而且干豆腐還有補鈣和美白皮膚的功效,愛美的女士和孩子都應該經常吃。涼拌干豆腐是一道非常經濟又實惠的家常菜,也是我們去飯館常點的下酒菜。涼拌干豆腐看似十分簡單,一切一拌就搞定,但是細節注意不到,往往拌出來豆腥味重、不好吃!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的做法:涼拌干豆腐好吃有竅門,清新爽口不油膩,解饞下飯,全家人吃美了!
【要點總結】:
1.干豆腐不要直接拌,要焯水後再拌,焯水可以去除干豆腐的豆腥味,而且口感更加軟嫩!加鹽焯水可以增加干豆腐的底味,拌好的干豆腐更入味,涼拌干豆腐想要好吃,這1步可不能少,軟嫩爽口,還沒有豆腥味!
2.喜歡吃辣的朋友,可以再適當加入一些辣椒油或辣椒面。
3.拌冷盤時,最好洗凈雙手或者戴一次性手套後用手抓拌,這樣會拌的更均勻、更入味,我試過,真的跟用筷子拌不是一個味呢!
4.蔥絲一定要放,而且必須要用大蔥,不能用小香蔥,還要多放一些才好吃,不然出不來味道!
5.澆油時要用燒得特別熱冒煙的油,盡量澆在蔥、蒜、辣椒絲上,不要澆到干豆腐絲上,否則干豆腐絲的口感會變硬、不好吃!
一盤涼拌干豆腐絲,爽口解饞還不怕胖,喜歡的朋友試試吧!
6. 豆皮是誰發明的怎麼發明的
我不得而知,只是在民間有一段傳說:明未清初京城有一位御廚因戰亂流落到應城三合,看見這兒盛產大米,米質晶瑩剔透,飽滿圓潤,此地泉水清澈甘甜,就用宮廷配方釀制出豆皮,感覺味道不錯,就開起了小作坊專賣豆皮。後來此種技術慢慢的被周圍鄉民所掌握,逐漸擴大到整個縣境內及外地,每年春節是民間製作豆皮的盛期。傳說是美麗的,很早家鄉就有這種手工小吃。我只記得小時候每年到了臘月,我家就開始製作豆皮了。先用清水漬泡大米,到大米變軟後,就一勺勺放在石磨上磨成米漿,磨完之後就開始在大鐵鍋里燙成一塊塊圓形又薄又白嫩的豆皮。這時候火候要掌握均勻,火勢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太強豆皮容易燙糊,太弱豆皮不易燙熟。燙豆皮的工具是用河蚌貝殼洗凈做成的,它平扁易於刮燙。燙豆皮的人要手靈眼快,舀上一瓢米漿沿鍋中央快速旋轉一圈,讓米漿來一個優美的圓圈,然後用貝殼來回燙平燙均勻,一面燙好後用鍋鏟快速的把燙好的一面翻卷過來,等這一面燙好後,就用鍋鏟弄出鐵鍋放在竹籃底上晾著,然後我就小心把它端出來重新晾攤在竹席上待涼。待豆皮涼過透心後,母親就把豆皮捲成一卷卷,再用菜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放在木桶里。等天氣晴好,太陽光照強時,拿出來晾曬。我那時還小,剛開始端豆皮進進出出,還感覺挺好玩的,熬上二十分鍾就受不了想貪玩,有時不小心豆皮滑落到地上,引起母親責怪。豆皮燙完之後,最後加工幾塊香噴噴的豆皮,裡麵包夾住幾樣小菜,一燙一小炒,弄出鍋來盛進碗里,這時候吃上它真是美滋滋的,別提多香了!也算是勞動後的一種獎賞吧。
現在人們再不用石磨磨米漿了,機械代替了它,又快又勻。工藝得到了很好的改進,加上蔬菜、黃豆、綠豆等其它物質,變成了營養更加豐富的多味豆皮。這時候如果你來鄉村客串,就會看到一道獨特的農家風情畫:每家每戶門前都晾曬著一塊塊白花花的豆皮,門前有一位老人或小孩揚著小竹竿吆喝著驅趕貪吃的小鳥呢!
家鄉的豆皮,忘不了的濃濃鄉情
7. 我愛豆皮我愛炸雞尖我愛麵筋 是什麼意思
我愛豆皮我愛炸雞尖我愛麵筋 是什麼意思?就是自己喜歡的食物
8. 我愛發明豆腐皮機視頻說的是誰家的豆腐皮機呀 是宏大的嗎
好像是吧!!但是宏大科創豆腐皮機比上面介紹的要先進!!上面播出的看著像老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