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里騰訊都能結盟,音樂版權割據戰會結束么
近期,國家版權局約談了各大音樂平台以及國內外的知名音樂公司,要求網路音樂作品回公開授權,不答搞獨家。音樂作品不同於一般知識產權,本身具有比較大的公共性,而獨家授權則有損聽眾對音樂的平等使用,拼的是財力而非用戶體驗和服務,這對於音樂市場競爭並不健康。
但要真正讓各個平台資源實現共享,也並不容易。目前來看,音樂版權的競爭越來越像視頻平台的版權競爭,為了打造差異化內容,高價買下獨播權。
音樂版權實現共享有可能么?幾乎不可能。不過目前國內音樂平台也在努力打造自製平台內容,這也可以理解為對競爭差異化的一種准備。
B. 阿里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何時達成版權合作
3月6日消息,阿里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共同對外宣布,雙方達成音樂版權互相轉授權的合作。阿里音樂將滾石、S.M.、BMG等三家優質音樂版權轉授給網易雲音樂;同時,網易雲音樂將天娛、愛貝克思(avex)、豐華、華研國際等四家優質音樂版權轉授給阿里音樂。
阿里音樂表示,用戶可以在蝦米音樂聽到70萬以上的藝人歌曲,幾乎覆蓋所有的主流歌手:羅大佑、華晨宇、曹格、張震岳、劉若英、周華健、李宗盛、任賢齊、莫文蔚、梁靜茹、張國榮, Super Junior、少女時代、EXO、BIGBANG、濱崎步、幸田來未、鈴木亞美、大冢愛,周傑倫、蔡依林、TFBOYS、蘇打綠、五月天、林宥嘉、田馥甄、SHE、張惠妹、張雨生、蘇芮等。
早在2017年9月,阿里音樂CEO、阿里大文娛秘書長張宇(花名語嫣)就明確表示,阿里音樂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廣積糧,不築牆」:與業內達成合作,是阿里在音樂版權上多層次布局的基礎;時至今日,音樂行業發展已至中流擊水,重構音樂行業基礎設施、推動產業升級和行業健康發展是阿里音樂更長遠的目標。
在宣布與網易雲音樂達成版權合作的同時,蝦米音樂正式宣布,在第二季「尋光計劃」中脫穎而出的十組「未曝光少年」,SHAWEE、方拾貳、鄒施如、GALI、KWORLD、WAV、何小河、未來星、阿圖什沖浪男孩、SARAH,將在本月底正式集中推出各自的專輯作品。
C. 阿里音樂騰訊音樂互換版權應該怎麼看待
作為一直關注中國音樂市場發展的「吃瓜群眾」,我想我還是有點獨到見解的。其實,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與阿里音樂在2015年就已經開始,後來不了了之,有傳言是說談崩了。但如果深究原因的話,其實還是因為當時國內數字音樂市場的不成熟。2015年,國家版權局剛剛出台「數字音樂版權令」,雖然空前嚴格,但形勢卻不明朗。如果中國數字音樂市場還像以前一樣野蠻生長,那麼版權合作就是空中樓台。騰訊和阿里在當時的謹慎和顧慮就可以理解了。但隨著兩年來的發展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數字音樂版權市場在逐年飛增,突破了150億大關。對版權的保護和重視,已經成了行業市場發展的基礎,而且騰訊音樂娛樂和阿里音樂都從中嘗到了甜頭。另一方面,流行音樂版權費用的不斷飆升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購買獨家版權雖好,但是誰也沒有能力吃下所有的版權。
從這兩個方面來看,此次騰訊音樂和阿里音樂的合作是水到渠成也是市場成熟發展的必然。
誰尊重版權、重視版權、投入版權,市場就會返回紅利。
D. 阿里音樂的音樂版權
2015年,阿里音樂與三大唱片公司合作,並且與相信音樂、滾石音樂、華研國際、BMG、寰亞內唱片等多家容知名唱片公司牽手,擁有這些公司的獨家版權,將五月天、S.H.E、林宥嘉、丁當、信等時下樂壇中堅力量,白安、嚴爵、OliviaWang、MP魔幻力量、卓文萱、八三夭等樂壇新生代以及劉德華、張學友、周華健、張震岳、李宗盛、梁靜茹、任賢齊、劉若英等華語樂壇一哥一姐所有經典歌曲買入。
隨著獨家版權的買入,阿里音樂通過作品首發、藝人行銷、影視合作等業務深度合作模式,不斷豐富資源,擴充曲庫,對自身平台進行深度改版與優化,同時依託阿里巴巴核心的電商資源,用音樂資源反哺淘寶、天貓、支付寶等主線業務,通過聯動音樂、影視、綜藝、明星等對普通大眾消費具有直接影響與號召力的資源,為阿里平台賣家與品牌提供服務,通過網路視頻、社交媒體等渠道將載有電商信息的內容進行分發和傳播。讓整個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充分活躍起來,並創造全新的價值。
E. 應該怎麼看待阿里音樂和騰訊音樂互換版權問題
作為一直關注中國音樂市場發展的「吃瓜群眾」,我想我還是有點獨到見解的。其實,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與阿里音樂在2015年就已經開始,後來不了了之,有傳言是說談崩了。但如果深究原因的話,其實還是因為當時國內數字音樂市場的不成熟。2015年,國家版權局剛剛出台「數字音樂版權令」,雖然空前嚴格,但形勢卻不明朗。如果中國數字音樂市場還像以前一樣野蠻生長,那麼版權合作就是空中樓台。騰訊和阿里在當時的謹慎和顧慮就可以理解了。但隨著兩年來的發展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數字音樂版權市場在逐年飛增,突破了150億大關。對版權的保護和重視,已經成了行業市場發展的基礎,而且騰訊音樂娛樂和阿里音樂都從中嘗到了甜頭。另一方面,流行音樂版權費用的不斷飆升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購買獨家版權雖好,但是誰也沒有能力吃下所有的版權。
從這兩個方面來看,此次騰訊音樂和阿里音樂的合作是水到渠成也是市場成熟發展的必然。
誰尊重版權、重視版權、投入版權,市場就會返回紅利。
F. 誰能告訴我一下現在阿里音樂都有哪些人、哪些團體、哪些唱片公司的版權嗎
2015年,阿里音樂與三大唱片公司合作,並且與相信音樂、滾石音樂、華研國際、BMG、寰亞唱片等多家知名唱片公司牽手,擁有這些公司的獨家版權,將五月天、S.H.E、林宥嘉、丁當、信等時下樂壇中堅力量,白安、嚴爵、OliviaWang、MP魔幻力量、卓文萱、八三夭等樂壇新生代以及劉德華、張學友、周華健、張震岳、李宗盛、梁靜茹、任賢齊、劉若英等華語樂壇一哥一姐所有經典歌曲。
G. 騰訊 阿里音樂為什麼合作 版權問題
為了用戶啊~抄
騰訊音樂與阿里襲音樂共同宣布達成版權轉授權合作,騰訊音樂將獨家代理的環球、華納、索尼全球三大唱片公司與YG娛樂、傑威爾音樂等優質音樂版權資源轉授至阿里音樂,曲庫數量在百萬級以上,同時,阿里音樂獨家代理的滾石、華研、相信、寰亞等音樂版權也轉授給了騰訊音樂。
此次版權轉授權合作意味著用戶能在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聽到楊千嬅、林宥嘉、田馥甄、李宗盛等歌手的歌曲,而陳奕迅、周傑倫等歌手的歌曲也會向蝦米音樂用戶同步開放。
H. 騰訊和阿里達成音樂版權轉授權合作,網易雲怎麼辦
您好,這抄意味著騰訊音樂所擁有的襲BIGBANG、周傑倫、蔡依林、TFBOYS、蘇打綠等歌手的歌曲都能在蝦米音樂播放。
與此同時,阿里音樂獨家代理的滾石、華研、相信、寰亞等音樂版權也轉授給了騰訊音樂娛樂。
根據2017年在線音樂APP最新報告顯示,音樂APP日活排名前三的均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分別是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網易雲音樂排名第4,蝦米音樂排名第5。
I. 音樂平台的歌因為版權問題下架了,為什麼版權不直接買呢
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熱點 > 明星動態 > 網易雲音樂為什麼被大量下架 網易雲音樂為什麼突然沒有版權了
網易雲音樂為什麼被大量下架 網易雲音樂為什麼突然沒有版權了
更新:2017-08-11 18:19:44來源:劇情狗原創作者:麥兜標簽:
網易雲音樂一直以人性化的推歌和廣泛的受眾人群而備受好評,用戶相當的多!但是最近,有很多用戶陸續發現有很多歌突然就從網易雲里下架聽不了了,許多變成了灰色的列表,這是怎麼回事呢?網易雲音樂的版權問題解決了嗎?網易雲音樂和QQ音樂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吧!
網易雲音樂聽不了
「早上起來打開網易雲音樂,發現之前創建的歌單里又有一些港台歌手的歌曲被下架了,點擊這些已經『變灰』的歌曲時,頁面下方則顯示『因合作方要求,該資源暫時無法使用』的提示信息。」8月9日,有網友在社交平台上發帖表示。而從這位網友公布的歌單內容來看,暫時無法使用的資源中包括衛蘭、泳兒、容祖兒、張敬軒等知名歌手的部分曲目。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網友反映網易雲音樂平台上的歌曲被下架。梳理之前的信息可以發現,截至目前,網易雲音樂平台上包括五月天、林宥嘉、陳奕迅、Beyonce等在內的海內外流行音樂歌手的歌曲都遭遇不同程度的下架。
深究下架原因,仍與音樂版權有著密切關系。而大量歌曲的下架也讓不少用戶頗為無奈,看著歌單里減少的曲目,用戶楊女士表示,「一直以來是用網易雲音樂聽歌,也非常喜歡網易雲音樂的播放頁面和私人FM、歌曲推薦等功能,但是現在歌單里下架的歌越來越多,沒幾天就有一些歌點不了,無奈之下只能再下載一款別的音樂軟體」。
網易雲的回應
8月10日晚,針對近期部分歌曲下架一事,網易雲音樂在官方微博、微信和站內發布回應,解釋下架原因和目前進展。網易雲音樂真摯誠懇的回應,獲得了許多用戶的支持,他們紛紛留言表示為網易雲音樂加油,十分暖心。回應發布不到一小時,網易雲音樂官方微博下就已經有1000多次轉發,2000多條評論以及4000多點贊,官方微信的閱讀數也已逼近20000,而截止8月11日上午,微博和站內評論均已超過5000。
網易雲音樂表示,由於與騰訊音樂的版權轉授關系,目前被迫下架了部分歌曲,網易雲音樂感到非常愧疚和抱歉。網易雲音樂表示,有充裕的資金可以購買版權,並且一直在積極采買版權。對於本次下架事件,網易雲音樂與用戶一樣心急欲焚,正在全力與騰訊音樂進行版權轉授的洽談。但遺憾的是,網易雲音樂還沒促成版權轉授的達成,只能被迫先下架這些歌曲。
QQ音樂與網易雲音樂的博弈
「你們不能愉快抖腿了,但不是我的錯。」盡管網易雲開宗明義地提到自己4月融資超過7.5億元,言外之意,他們不差錢,但為什麼還是沒買呢?跟騰訊談不攏啊。所以你們要怪就怪騰訊好了——漂亮的一記甩鍋。
誰的獨家版權多,誰就是爸爸。前文已提及,雙方爭執不下的是價格因素。要用錢的地方很多,7.5億元融資也未必夠用——畢竟簽了朴樹專輯《獵戶星座》就代價頗昂。今年騰訊為了買環球音樂的獨家代理版權就花了十多億美元(關於環球音樂的爭奪戰,我們已經談過,茲不贅述)。各家公司對版權的爭奪趨於白熱化,導致市場價格水漲船高。
市場不講那麼多情懷,這是一個有獨家版權就是爸爸的時代,要麼接受,要麼下架,沒有更多選擇。「以往的行業談判,快到期了就談判,談不攏也不下架,拖著拖著就幾個月過去了。」一位音樂行業人士告訴虎嗅,「今年有點不一樣的是,一到期就下架。看起來現在版權談判、使用和管理都規范多了。」
談判的示範作用才最致命。價格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版權弱勢方一旦接受了強勢方的價格和條件,將會形成連鎖反應——不但是騰訊,連太合音樂、阿里音樂乃至獨立音樂廠牌都會依樣畫葫蘆,調高價格,增加條款,這樣一來,購買版權的壓力將翻若干倍。
騰訊的一石二鳥。網易最近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網易雲音樂的用戶數量突破3億,用戶留存率行業第一,面對如此迅猛的增速,無論哪家音樂公司都無法忽視。對騰訊來說,通過談判賣個好價錢倒是其次,通過馬拉松式的談判,令對手版權音樂出現缺失,壓低活躍度才更劃算。
通常,唱片公司在賣獨家版權代理時,會附加一個「曲庫運營」的條件,即:可以高價買下曲庫,但也需要向第三方授權,以實現利益最大化。對騰訊來說,這不難化解:一旦談判失敗,騰訊音樂還可以把曲庫授權給網易雲音樂的對手(就在今年5月的MTA天漠音樂節論壇上,網路音樂總經理王磊就表示,網路音樂將很快得到華納音樂版權曲庫,而騰訊正是華納音樂在國內的獨家版權代理商),擠壓網易雲音樂的生存空間。
用戶能怎麼辦?多下載幾個音樂App吧。
J. 騰訊因為音樂版權賠償阿里43萬,音樂版權為何重要
對於社會的發展來說,整體框架當然是很好的,但是裡面也是在很多的問題,而我覺得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最大的問題就是流量就是錢,很多人為了所謂的流量各種超細,所以在抄襲的方面,版權的重要性大家也開始提高了起來,尤其是音樂版權,人們會感到疑惑這一次騰訊因為音樂版權賠償阿里43萬,音樂版權為何重要?其實很簡單的理由。那就是很多營業員發現抄襲自己的作品太多了,目的就是為了擁有流量。所以音樂家開始聯合抵制,加上粉絲這么多,影響力這么大,自然粉絲效應也很大,就開始導致了公司對於音樂版權非常重視,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吧。
1:抄襲的問題:
所以關於抄襲的問題,很多粉絲都是不買賬的,甚至現在一旦你抄襲出來,很多粉絲瞬間就會將你抄襲作品一一給你報出來。所以勸想要靠抄襲獲取流量的人最好不要這么做。也許你這一次可以獲取別人的關注,但是下一次就不會讓大家會開始抵制你。因為你的作品就是抄襲出來的,你抄襲別人作品還不道歉,這樣的行為根本讓人無法接受,甚至還說自己比原創還要火這樣的話語簡直就是讓人感到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