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物權的法律

物權的法律

發布時間:2021-07-20 04:55:07

❶ 有關物權方面的法律

這里不涉及地役權的問題。
對方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樹)與你家的魚塘相鄰,你們雙方就形成了一種相鄰關系,應互相給予對方通行、取水、採光等利於生活生產的便利條件。比如:你家要捕魚或管理魚塘,也需要在對方土地上通行。對方要種菜、養樹,可以到你的魚塘里取水等。你們都擁有這樣的相鄰權,對此,雙方都負有容忍的義務。
因此,對方的樹因枯死,倒在你的魚塘里,有權利從魚塘里取回他的樹,只要他的樹沒有對你的魚塘產生不利影響,(比如:這種樹對魚有毒,毒死了你的魚)並沒有通知你的法律義務,更不需要賠償損失。但從風俗道德上講,對方最好是事先能和你溝通一下。
對方是有些粗魯,不懂禮貌待人。但你問話的方式可能也有點不妥。考慮到你們有一種相鄰關系,低頭不見,抬頭見,今後還需要互相給予便利,所以,最好是能相互諒解,對人對己都有好處的。

❷ 物權是由哪部法律加以規定的

《物權法》
發布日期:2007-03-16
實施日期:2007-10-01
第二條 調整范圍
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專民事關系,適用本法屬。 本法所稱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本法所稱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❸ 哪些主體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

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物權法的性質是私法:私法性質是基於民法的性質產生的;物權法所調整的基本內容仍是民事主體之間發生的民事法律關系。物權法是財產法;物權法是強行法;物權法是普通法;物權法是固有法。

(3)物權的法律擴展閱讀:

物權的取得和行使,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當事人簽訂買賣房屋或者其他不動產物權的協議,為保障將來實現物權,按照約定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預告登記後,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同意,處分該不動產的,不發生物權效力。

❹ 關於物權的法律問題

1、從公司法角度看,你作為股東,如果確實沒有充分履行出資義務的,當公司發生償債不能的時候,你需要在認購的股份限額范圍內承擔責任。現在法院查明你有抽逃出資的行為,因此追加你為被執行人是合法的,如果你認為追加你為被執行為有錯誤,可以提出執行異議。但是你沒有提出執行異議,從而導致法院查封你的私人房屋。
2、法院直接把你的房屋賣給原告的做法是否正確需要看情況。根據法律規定,法院查封你的私人房屋後,如果你沒有在規定期限內償還債務,法院可以對房屋進行評估(委託評估機構進行評估,你對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有權提出異議),然後通過搖珠的方式確定拍賣機構,按照評估報告確定的價格進行拍賣,此時原告可以作為賣家進行競買。如果法院沒有履行上述手續而直接將你的房子賣給原告,則法院的做法是違法的。
3、如果法院的執行措施違法,你可以向執行法院或其上級法院提出申訴,要求法院糾正其違法行為;也可以向檢察院提出申訴,請求檢察院依法提出抗訴。

❺ 哪些法律涉及物權

包括不動產抄和動產.,動產登記和不動產登記。動產交付、國家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私人所有權、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相鄰關系、所有權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抵押權、動產質權。大約就這么多法律權利跟物權有關

❻ 物權法是一部什麼樣的法律

物權法
【名次定義】
1.《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物權法是調整財產支配關系的法律,是對財產進行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最基本准則,是我國制訂民法典的重要組成部分。
2.法學概念,私法的一個部分,指調整有形財產關系的法律。

【相關概念】
私法、物權、權利人、民事責任、一物一權、物權法定、公示公信

【法學-物權法】
什麼是物權法?
物權法是調整有形財產關系的法律,調整無形財產關系的法律主要有合同法、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等法律。

通俗地說就是一個國家的基本財產法。它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界定產權,通過確定財產的歸屬,來達到制止紛爭的目的,從而節約交易費用。中國目前財產權保護的突出問題,就是產權不清。這表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大到礦山、農民土地承包權,小到公民的各種收入、房產以及剩餘價值索取權等等。產權不明,紛爭不止,假如沒有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又如何談得上財富創造和積累。明晰產權,就是我對物權法的第一個期待。此外,物權法必須解決現實難題。物權法不是憲法,也不像民法典,它應該切實指導經濟生活。此外,物權法還應該是一部「綠色」物權法,不只是確認環境資源的經濟價值,還應確認其生態價值。環境資源的自我調節性或環境容量本身就是一種資源,有學者把它稱之為「環境容量使用權」———利用人依法對環境容量資源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例如對於森林、礦產資源等,不僅要「有償使用」,還要進行「生態補償」。

《物權法》是民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其內容包括物權法、債權法(以合同法為主)、婚姻家庭法、繼承法、知識產權法、人人格權法等。物權法是專門規范民事主體(法人、自然人)對財產的佔有、收益、使用、處分權利的法律。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役權、建築物區分權等內容。說明白一點,物權法主要是保障人們的財產不受非法侵犯的法律,是對人們財產權保護的一種法律。英國有句古語叫「窮人的寒舍,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體現了物權法的保護功能。
主要解決問題
一、物屬於誰,誰是物的主人;
二、權利人對物享有哪些權利,他人負有怎樣的義務;
三、怎樣保護物權,侵害物權要承擔哪些民事責任。

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一物一權、物權法定、公示公信,此三者在大陸法系民法理論中被稱為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構成物權法的基本原理,物權法的具體制度內容和理論架構均在此基本原則之下展開。
然而近期以來圍繞物權法基本原則開展的討論有如火如荼之勢,而火勢苗頭又似乎以淡化甚或否定此三項基本原則為猛,並直接涉及到我國正在起草的《物權法》以及將來的《民法典》是否需要規定以及如何規定物權法基本原則的問題,以故,對物權法三項基本原則的進一步的理論探討似有必要。

主要應用
物權法涉及人民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諸如:住宅小區車位歸誰所有、企業改制中國有資產流失、一物二賣、相鄰關系、拆遷補償、建築用地使用權期限等,這些都能在物權法中找到答案。

❼ 物權的法律保護有哪些

物權的法律保護保護物權法上的保護,和債權法上的保護。
物權上的保護包括停止內侵害,消除危險,恢復原容狀,返還財產。
債權法上的保護主要是指賠償損失。
此外《物權法》上還規定了可以要求確認物權,這是其他保護手段的前提。

❽ 簡述物權的法律特徵

物權的特徵有:物權是支配權;物權是絕對權;物權是財產權;物權的客體是物;物權具有排他性。

❾ 《物權法》和其他有關物權的法律之間是

一般法來與特別法 上位法源與下位法的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是為了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明確物的歸屬,發揮物的效用,保護權利人的物權,根據憲法,制定的法規。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07年(丁亥年)3月16日通過,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物權法的性質是私法:私法性質是基於民法的性質產生的;物權法所調整的基本內容仍是民事主體之間發生的民事法律關系。
物權法是財產法;物權法是強行法;物權法是普通法;物權法是固有法。
基本原則是貫穿一部法律始終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理念。在中國的立法和學理上,有確定一部法律的基本原則的習慣:物權法定原則;一物一權原則;公示公信原則。

❿ 《物權法》是一部什麼樣的法律

物權法是保護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基本法律

我國《憲法》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確立為一項基本治國方略。而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屬於法治國家的重要標志,就是要看是否有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充分保護公民的人身和財產權利。在一個法治社會里,擁有公共權力的政府機關可以對公眾施加義務約束,但義務的設定必須以保護人民的基本權利為出發點,因此,物權法規定公民、法人所享有的財產權是依法行政的基礎。我們學習物權法,首先要牢固樹立依法平等保護和正確行使財產權利的物權觀念,為實施物權法營造廣泛的社會思想基礎。

物權法始終以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為目的,關注民生,保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什麼是民生?首先是要維護老百姓的基本權利。民生的最大問題就是民眾的權利問題,權利問題都沒有解決好,產權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就根本談不上民生。物權法對實踐中廣大人民群眾最關注的問題作出了規定,具體來說:

物權法切實維護了廣大城市居民的財產權益。物權法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在我國土地使用權實行有償轉讓制度,因此,城市居民購買房產之後,其雖然對房屋享有永久的所有權,但土地使用權則是有期限的。而土地使用權到期之後,地上的建築物的所有權是否依然受到法律的保護,成為廣大城市居民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物權法的上述規定使城市居民的房產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物權法規定了城市居民對其購買的商品房所享有的各項財產權利,特別是物權法中所規定的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制度。鑒於道路、綠地關乎業主的重大利益,且涉及城市的環境保護,因此物權法規定,建築區劃內的道路、綠地屬於業主共有。物權法為了保護廣大購房人的利益,防止開發商將房產一房數賣,規定了商品房預告登記制度。物權法還確認了對物權的保護制度和方法,確立了物權的各項規則。可以說,物權法通過對各類財產權的保護,奠定了法治社會的基礎。

物權法中有關保護農民財產權的制度,切實維護了廣大農民的利益。保護八億農民的合法權益,首先需要保護農民對土地的財產權,這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完善制度建設的基礎。我國物權法第一次在用益物權中規定了承包經營權,承認了承包經營權的物權,這是在不改變我國農村集體土地的性質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保護農民利益的重大舉措。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化也為穩定承包經營關系提供了法律保障。為了使農民享有長期穩定的承包經營權,物權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耕地、草地或者林地的承包期屆滿,由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繼續承包。其次,物權法確認承包經營權為用益物權,有利於在土地被徵收的情況下,保護承包經營權人的利益。《物權法》第一百二十一條、一百三十二條都規定了承包地被徵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再次,物權法還規定了農村集體組織的成員權,對涉及到土地承包方案以及將土地發包給本集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個別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之間承包地的調整,土地補償費等費用的使用、分配辦法,集體出資的企業的所有權變動等事項規定必須依照法定程序經集體成員決定。物權法還規定了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者其負責人作出的決定侵害集體成員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集體成員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這些舉措都切實維護了廣大農民的利益。

物權法是維護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法律

物權法規定:「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到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這就是對平等保護原則的具體規定。之所以要實行平等保護,是因為:一方面,按照《憲法》第六條的規定,我國目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所有制形態上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既然要實行多種經濟成分的共同發展,就需要對公有經濟和非公有經濟實行同等保護。另一方面,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就需要保障所有市場主體的平等的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市場經濟天然要求平等,因為交易本身就是以當事人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為前提和基礎的。

閱讀全文

與物權的法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