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文化部版權購買

文化部版權購買

發布時間:2021-07-19 03:07:40

『壹』 請問在中國文化產權交易網上能夠交易動漫方面的版權

貌似可以的,《知音漫客》系列封面就寫著被文化部收錄,它是保護文化方專面有關的。但要看屬你的作品如何了,他們的眼界很高。但你不仿一試!加油!
網頁:http://www.dooland.com/magazine/article_161732.html

『貳』 視頻網站購買動漫版權是採取的自審的方法嗎文化部負責監督

文化部下架的是國內沒有版權的動漫,還有一些所謂血腥的,視頻網站購買是通過民意調查(例如B站)還有一些呼聲比較高的,

『叄』 這次動漫封殺,到底是文化部封殺,還是版權問題

有一部分是文化部,但大部分是版權問題,還有網上的清單是假的,沒有那麼多,切勿相信謠言

『肆』 中國哪些單位能提供電影版權版權

看電影屬於那個公司了 如果是外派的話就屬於電影的發行公司,買給中國的只不過是拷貝而已 國產片應該也是一樣的

電影版權,是指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所具有的權利,或者說是指攝制在一定介質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無伴音的畫面組成、並且藉助適當裝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的作品所具有的權利,是受法律保護的、版權所有人所享有的、各種權利的集合體。電影版權的權利內容相當廣泛,主要包括了基於電影作品而依法享有的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等的人身權,以及基於電影作品的利用而帶來的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放映權、改編權等財產權。

電影版權的存在,是版權所有人最龐大、最有效的資源,也是電影交易的基礎和關鍵。電影版權收益具有很強的連鎖性和帶動性,通過資源的科學細分和合理有序的開發,版權交易和收益形式可以多途徑、多渠道、多方面地實現,版權所有人可以獲得豐厚的經濟效益和巨大的市場空間。就目前業界的運作經驗,電影版權收益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首先,銀幕營銷的直接收益,即影院放映的票房收人,是電影的第一收益和主要收益。根據好萊塢電影產業成熟的經驗,銀幕放映一般可以在電影總收益中佔到20%-30%;在電影市場體制不完善的國家,影院收人在電影總收益中所佔比例可能會超過50%;而在電影市場不成熟和盜版嚴重的我國,很長一段時間內很多電影僅局限於銀幕放映,票房收人甚至佔到了總收益的90%以上。一部電影如果運作得當,可能創造的票房收益是非常可觀的,比如好萊塢電影在全球就不斷創造票房奇跡:1997年《泰坦尼克號》,除了本土票房6億多美元,日本票房2.2億美元,中國票房3.2億人民幣(佔全年電影票房總收人14.4億人民幣的五分之一多),全球票房突破18億美元;1997年《星球大戰》,迄今票房4.6億美元;1982年《E.T.外星人》,本土票房4.35億美元;1999年《蜘蛛俠》,本土票房 4. 03億美元;2003年《指環王3》,全球票房高達9.7億美元。2004年,中國電影市場也強勁復甦,《功夫》、《十面埋伏》、《天下無賊》三部影片分別創下了國內票房1.7 億、1.53億、1.3億人民幣的票房佳績。公映期間,高票房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為後面的非銀幕營銷拓展廣闊的市場空間。

其次,電視播映的經濟收益也是電影版權人相對穩定和穩妥的版權收益。電視播映權的開發也可以多樣化,可以多階段、多渠道地向國際國內各電視播出平台進行交易。電視播映費一般比較穩定,但有時根據影片投資規模、時間效應和觀賞效果的不同,也可能有比較大的變化。就國內CCTV一6電影頻道來說,一部影片的電視播映權費用高則數百萬人民幣,低則三五十萬人民幣。2002年《英雄》的電視首播權異常高,花費了至少600萬人民幣。

再次,電影後產品(也稱「衍生產品」或「相關商品 」) 也是非常重要的版權收益。電影後產品的開發,主要指以影片主體或者與影片相關的人物形象、名稱和事件進行相關商品的生產、發行、銷售或其他形式的開發,包括音像製品、暢銷書、服飾、玩具、游戲軟體、漫畫、海報以及推廣授權等。美國著名導演詹姆斯·卡麥隆說過,電影與相關產品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是一條滲透了許多媒體和市場的食物鏈,誰能在許多不同市場的同一主題下順利投資,誰就將成為底家。事實確實如此,當年《泰坦尼克號》的後電影產品開發總收人超過15億美元,這數值大體相當於當年日本汽車工業和機械製造業收人總和,一幅1平方英尺的海報就創下3150萬美元的拍賣紀錄;《星球大戰》三部曲自20世紀70年代公映以來,除全球票房累積超過18億美元之外,其玩具、游戲、書刊等相關主題產品銷售總額高達45億美元,而且這個數字隨著《星戰前傳》三部曲的熱映將繼續提升。包括錄像帶、VCD、DVD, CD, HDVD等在內的音像製品,是電影後產品最穩定的收益部分。很多時候音像版權費幾乎成為了電影製片公司的救命稻草,收益要高於影院收人,比如《玉觀音》影院票房不好,但音像版權費卻高達680萬人民幣。近兩年,中國內地電影自《英雄》音像版權拍賣獲得1780萬,國外音像版權1 ,000萬美元的天價紀錄之後,音像版權費用一度高開高走,比如《手機》獲得500萬人民幣版權費等。

『伍』 文化部怎麼申請游戲備案

您是要辦理游戲運營備案嗎?游戲運營備案是游戲運營商要給游戲做的一項工作。游戲運營備案是對游戲的審查和保護。游戲備案分為兩種,一種是游戲運營備案另一種是游戲出版備案。游戲運營備案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游戲市場,無論您公司是哪裡的都需要在文化部進行游戲運營備案。有關游戲運營備案以及其他備案的介紹您可以搜下【漢唐信通】裡面都有很專業介紹和案例。
游戲運營備案材料:
一)文化部進口網路游戲產品內容審查申報表和文化部進口網路游戲產品材料登記表;

二)產品主題以及內容說明書;

三)產品操作說明(中、外文文本);

四)自行審核結果(含可能存在爭議內容的相關說明);

五)產品輸出國家或地區對該游戲產品的分級評價或有關證明;

六)游戲中全部對白、旁白、描述性文字及游戲主題曲、插曲的歌詞文本(中、外文文本);

七)申請單位的《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復印件;

八)產品版權貿易或運營代理協議(中、外文文本)、原始版權證明書、版權授權書副本或復印件;

九)產品樣品(中、外文文本,包括網路游戲軟體客戶端程序,以CD-ROM或DVD光碟為載體)三份,並提供登錄賬號及其相應密碼,該賬號應具備最高管理許可權(或最高游戲級別);

十)內容審查所需的其他文件。

『陸』 歌曲的版權翻唱是如何收費的

要是徵得人家同意,在翻唱的時候,自己有公司的,公司來協商這個事情;要是沒有公司的,自己可以來協商這個事情。但是,這個費用問題,一直是內部協商的,沒有公開過,只要不是很離譜就是可以的。畢竟,很多人翻唱的時候,也是為了助興而已,例如王菲翻唱李健的歌曲,我覺得李健未必會跟王菲要錢,反而可能覺得是自己歌曲大火的一個方式呢!

翻唱歌曲,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註明人家的原創,自己是翻唱而已。這個是對原作者的尊重,也是對人家知識產權的尊重。我們國家現在在大力倡導尊重紙市場全,你覺得是不是翻唱算侵權嗎?

『柒』 現在各大網站都在購買日本動漫的版權,這些動漫不需要經過文化部的審核嗎根據互聯網暫行規定中所說,進

國家當然表面上要維護版權,但實際上有多少違法的視頻在網路上飛,中國13億人口,中央能管得過來?所以他們事實上已經沒什麼權威了,怎麼抵擋13億個人~他們本來就打算這樣,放鬆~

『捌』 音像製品出版發行商怎樣購買進口節目,進口音像製品報審程序是什麼

關於進口音像製品,首先遇到的問題是買什麼樣的節目,怎樣購買節目?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節目內容

以下節目內容購買時一定要慎重:有《音像製品管理條例》、《音像製品內容審查標准》規定禁止內容的不要買;文化部審查未通過的盡量不要買(文化部已經將近年審查未通過的節目在本網上公布,可以查閱);境外的電影節目都經過審查分級,一般是限制級的或禁止青少年及兒童觀看的,如香港的ⅡB級以上,美國的R級以上的節目購買時要慎重;藝術質量十分低下,主題思想平庸或有問題的垃圾片,盡管便宜,購買時也要慎重;動畫片中的日本成人動畫,含有暴力、色情、犯罪內容的動畫片,盡量不要買;流行音樂中的重金屬類搖滾或歌詞中有大量臟話、色情內容的,表現頹廢、悲觀厭世、無聊、低級趣味、發泄對社會不滿的音樂節目,盡量不要買。

二、版權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根據國際慣例和中國法規規定,不允許平行進口,包括版權貿易與版權貿易之間,版權貿易與成品進口之間同一節目不能同時進口。《音像製品進口管理辦法》規定在版權授權期內,禁止進口該節目的成品;反過來,如果境外版權持有者與境內成品進口單位有約定獨家經營其節目,那麼在其約定期間不能進口版權。所以購買節目時應注意避免與別人進口的節目發生沖突。二是進口節目最好找其原始版權擁有者,現在有些中間商或代理商不講信用甚至惡意欺騙,將其代理期已過或沒有大陸地區代理權的節目賣給大陸的音像公司,有的甚至將已經賣過的節目更改名稱騙取認證和審批。如,日本和韓國有的代理商以前委託我國香港或台灣地區的代理商代理到大陸的版權,近來,他們又自己直接向大陸賣版權,這樣必然有沖突。

近年,文化部除了根據版權局撤銷認證而取消進口審批文號外,還制止了一批更改名稱等騙取認證的重復引進的節目。還有一些不法商人把明知已經審查未通過的節目向國內多家單位兜售,收取定金。所以購買節目時千萬要注意。另外還有外商向大陸購買版權,規定在大陸以外發行的節目竟然又賣回大陸,所以一定要弄清原始版權持有者。還有中外合拍的電視劇、電影等,有的規定境內一方擁有大陸音像製品發行權,但外方又向大陸賣音像版權,這是不允許的。還有的代理商在代理權期限過後或被中止代理權後,仍以欺騙手段向代理商轉賣節目。

三、簽訂合同

版權貿易合同必須滿足《合同法》規定的基本要件:《合同法》第十二條規定,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二)標的;(三)數量;(四)質量;(五)價款或者報酬;(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七)違約責任;(八)解決爭議的方法。有的合同連這些基本要件都沒有,純粹是賣版號的合同,而不是版權貿易合同。

《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第四十五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根據這一規定,我們建議合同加上文化部批准文件下發後合同生效。

一般來說,現在是版權賣方市場,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都是不平等條約。有的單位為搶節目,人家節目還沒出就先把錢預付了,更多的是合同一簽,起碼先付一半,有的把訂金寫成定金,審批沒通過,錢也回不來了。有的外商甚至在合同中規定必須在多少天內拿到批文,還有的外商竟然干涉到國內的出版和審查制度。

錄音製品的合同問題較多,新專輯問題不大,老節目問題多。新專輯合同應當約定多長時間後才能使用專輯歌曲出精選,有的歌手一年出了兩三張專輯都是一家進口的,同年又把這幾張專輯的好歌拼起來出精選賣給另一家,更有甚者把一個歌手出過的專輯拆開,用不同的專輯名稱,在給別人的授權期內又賣給其他人,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

合同中應明確規定獨家發行。對老節目,尤其是成批購買的,合同標的物應該是曲目而不是專輯,要明確規定,授權期內這些曲目不得以任何方式再授權其他單位進口。但遺憾的是,我們發現有的合同上明確有外方可以使用其中的曲目按不同的順序、名稱編排後再授權他人。另外還有合同應約定授權期滿後如何處理庫存等後續問題。現在的授權期過短,以前到期的還可以接著賣,外商還收取追加版費,但新的又上市了,造成進口秩序混亂。另外,報主管部門審批的是一個合同,私下又是另一個合同,如果出現問題,進口單位是要負責任的。

四、購買節目

要求外商提供完整的和符合質量要求的材料和樣盤。一般來講,國際知名公司都能做到,故事片有中文字幕,歌曲專輯有中外文歌詞和背景介紹,樣盤質量也符合要求。但有些代理商卻不能提供完整的材料,結果買回來後不但自己要到處找材料,有的根本找不到,審查也會很困難。有的只好自己到網上去扒,結果歌詞出現問題。建議對於外商不能提供中譯文的,翻譯的費用最好從購買節目費用中扣除。

五、合作出版發行

很多出版社沒有能力購買節目或沒有發行能力,所以與人合作出版發行節目。合作方的資質問題必須注意:一般的常識是,經營音像製品必須有音像製品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批發音像製品必須有批發許可證。對方連基本條件都不具備,你怎麼能跟他合作出版發行音像製品呢?現在一些出版社誰給錢都給掛版,誰錢多給誰掛,有的甚至連外商、沒有音像製品經營資格的單位和個人都敢給掛版。一旦被發現,不但不會給予審批,還要受到處罰。如果是別人舉報的,經調查核實後會從重處罰。

『玖』 日本把三國的版權從中國文化部買啦

假的。。只是有一點。。三國文化的推廣日本確實起了相當大的推進作用

『拾』 文化部禁播多部日本動漫,各大視頻網站購買版權後不能播放,白買了,損失誰負沒有一個大站反對的。

1,誰敢公開反對?哪家都不是一家獨大,享有國家重點扶持待遇,可以說封幾家也不影響內什麼,這種情況容下怎麼敢反對?
2,分級制度可不是說設置就設置的,這要有匹配的監管單位才行的通,設立分級制度,就意味著增加公務員數量,增加財政開支,現在裁員還來不及呢,怎麼可能再去增員?
3,喜羊羊是國產...國產的和引進的歷來待遇不同,這一點哪國都一樣,這就和進口商品必然高關稅是一個道理。
4,教育問題和漫畫當然有關系...不然分級制度是用來幹嘛的?我國現在既然不上台分級制度,就只能一竿子都打死了。
5,真想看,網上還是能找到資源的,就是麻煩了點。

閱讀全文

與文化部版權購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