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來物權法案例高手
1)乙丙均有優先購買權。
但是,如果幾個共有人都想購買這項份額,應由轉讓份額共有人決定將其份額轉讓給哪一個共有人。應當指出的是,其他共有人的這種優先購買權應當在一定期限內行使,以保護轉讓其份額的共有人的權益。否則,如果其他共有人無限期拖延是否購買的表示,共有人轉讓其份額的意願就有可能得不到實現。
2)共有人在不損害社會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條件下,可以拋棄應有份額。但是共有人拋棄份額的歸屬現在來看說法很多吧應該。
1、有人主張共有份額僅僅是共有物所有權量的部分,不是他物權對所有權的限制,也不是應有份額互相之間的限制,因此共有人拋棄份額,不會使其他共有人的應有份額恢復到圓滿狀態。2、還有一種說法是,所有權具有彈力性,應有份額也應具有彈力性,一部分應有份額的消滅意味著另一部分的擴張。因而共有人拋棄其份額後應歸屬其他共有人。這種說法比較明顯的體現是鄭玉波的《民法物權》。我國現行立法對此並沒有規定,但通常認為後者更為合理。如果支持後者,意味著這部分拋棄的份額由乙丙共同佔有(非按份佔有)。期待立法方面能對此做出規定。
3)這個簡單了。
對外三者承擔連帶賠償義務。對內,如果超出了自己應賠償的份額,可以向其他人主張按份承擔賠償義務進行追償。但是這里有個前提,如果第三人權利受到侵害,第三人如果知道共有人之間不具有連帶賠償關系的話,是不能向所有共有人主張賠償的。
希望對您有幫助,同時表示坐等其他高手解答並學習。
『貳』 誰有物權法的經典案例多多益善!!!拜託了各位 謝謝
李某與陳某是一對年輕夫妻,想要買一套房子。這 時正好某房產商推出一個樓盤,其中推介,如具有教師 資格證書,可獲得九五折優惠。因為陳某的母親王某是 教師,於是他們拿了王某的教師證以王某的名義購得了 一套房子,並在房地產證上以王某的名義登記。後來李 某與陳某鬧離婚,要分割財產。這時岳母王某出來主張 房子是她的,並有房地產證書為證。於是李某拿出購房 時銀行付款的單證,以及多年來居住該房子的事實主張 該房子實際上是屬於李某的。設:如果在訴訟期間,王 某將房子賣給袁某,並辦理了房產登記手續,該房子的 所有權該歸誰?李某有什麼辦法去防範呢? 若以《物權法》為依據,不動產所有權的物權行為以登記為轉移要件,因此經過合法登記的不動產所有權歸「記載於登記簿」(法定)的所有人所有。因此王某是合法的權利人。如果陳某和李某或房產公司主張原來的購房合同無效並確實經仲裁或訴訟確認合同無效,這時如果能確實證明王某並無購房意思表示也未出錢購買,可以認定該房產為陳某和王某所有。 在訴訟未結束前,該房產是有爭議的財產,但並未涉及「無權處分」的問題,因為在表面上,王某仍舊是合法的房屋所有權人,因此其轉讓行為不違反法律法規,袁某合法取得房屋所有權。袁某不存在「善意」「惡意」之分,因為袁某就算是盡到了善良注意義務,房產證上載明的所有權人仍舊是王某,袁某無義務去了解房產的具體出資人是何人,因此袁某隻要是以合理價格購買的,而且辦理了登記手續,他就可以取得房屋的產權。 所謂的「防範方法」,如果擔心房屋受到轉讓或者損毀,訴前和訴中利害關系人可請求法院對該房產予以財產保全。在交納與房產價值相適應的擔保後,法院可以對該房產查封,避免無謂的物權變動 原告:甲(承租人) 被告:某供銷合作社 第三人:乙 (一)案情 原告、被告訟爭房屋坐落在秦嶼鎮康湖街279號。該房屋為木質結構,前後樓上樓下各2間,中間隔一天井。該房屋原屬第三人祖輩所有。1956年公私合營時第三人將該房前截店屋分為上、下兩間,後折價入股歸被告所有,後截上、下兩間仍屬第三人所有。出入均由前截店屋右側通行。天井、走廊、樓梯為雙方共有。 1985年5月31日,該店屋上、下兩間由原告承租使用至今。2003年7月10日,被告將該店屋上、下兩間出賣給第三人,雙方引起糾紛。原告於2008 年10月24日訴至福鼎縣人民法院,請求確認雙方房屋買賣關系無效,保護其房屋優先購買權。 (二)對本案的不同觀點 某縣人民法院認為:訟爭屋為原告承租,但該店屋與後截天井、走廊、樓梯及第三人的房屋連成一體。該店屋系屬康湖街279號房屋整體結構中的一部分,且該房屋天井、走廊、樓梯為被告與第三人共有,同時該店屋右側系第三人出入的必經之路,第三人對該店屋享有優先購買權,其與被告簽訂的店屋買賣關系有效,原告基於租賃關系的優先權不能對抗第三人的優先購買權。原告所訴無理,不予支持。 某地區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店屋與第三人房屋雖然連為一體,但雙方產權界限明確,第三人對被上訴人前截店屋沒有共有權。現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出賣該店屋,第三人沒有優先購買權,其與被上訴人簽訂的房屋買賣協議無效。上訴人系該店屋承租戶,依法享有優先購買權。現其主張優先購買該屋應予支持。 請結合物權法及相關法律規定,分析本案存在的法律關系及法律適用,並說明理由,分析一下對於共有人的優先購買權及承租人優先購買權、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分別應如何保護。 本人同意某縣人民法院的觀點。理由是:1、承租是債權而共有是物權,不多說物權優於債權;顯然《民法通則》第78條規定優先權優於債權優先權。2、從物的整體性上考慮乙購買後更有利於發揮物的有用性,若甲購買在實際生活中很可能與乙因通道發生沖突,從相鄰關系的本質出發賣給乙比甲更好。3、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更適合樓房,對此案不太實用。4、民法的精髓是合理、具體解決現實問題而不是生搬硬套法條,根據本案、縣人民法院的觀點更具合法、合理性。
『叄』 編一個涉及到物權,債權與人身權的案例分析,並設置三個問題
民法中的權利不是只分為"物權"和"債權"兩大類。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我國民法是調整對象內是平等主體之間的容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因此,我國民法的權利可以分為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兩大類。而物權和債權則是財產權利范疇之內的兩大類。
『肆』 物權法案例
《物權法》第七十八條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決定,對業主具有約束力。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侵害業主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業主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但是,可惜的是,您不是業主。業主應該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
假若您是與原承包人定立合同的其中一人,那麼你可以直接主張合同無效。倘若您並非該合同定立的當事人,但是與其他人定立合同而取得了房屋的使用權,那麼,您不能主張合同無效,而只能要求和你定立合同的當事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賠償損失。
『伍』 物權法案例
這棟房屋應該是房東夫婦的共同財產,所以他們是房屋的共同所有人,因此在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另一方是無權處分房屋的,所以如果她真不知情,那麼她對她丈夫的訴訟是合理的。 也就是說,她丈夫處分房屋是不發生物權效力的。
但由於物權與債權的獨立性,你方和賣方簽訂的合同是有效的,房東老婆要求解除合同是不合理的。房東的行為應該構成了侵權,你方在應訴同時應該以房東為被告,起訴房東欺詐侵權。
『陸』 物權法案例分析
1、依擔保法規定,抵押權的設立需抵押人與抵押權人雙方簽訂書面合同。以不動產為抵押物的,還需進行抵押權登記。所以,兩個抵押權都成立。
2、抵押權人有優先受償權。
3、抵押權實現時,登記在先的為優先
『柒』 民法物權法案例
個人認為:(1)留置自行車合法,修理人提供了服務,但是王某拒不履行給付義回務,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答益可以留置自行車。若王某給支付50元則不能留置摩托車,留置是基於同一個法律關系產生的。在該案例中,修理自行車和修理摩托車是兩個法律關系。(2)修理自行車只需付20元,若修理人履行了相關的義務可以變賣自行車,但是所得款項僅以償還修理費為限,超出部分應返還王某。(3)若王某不履行相關義務,可以通過訴訟解決,但是考慮法律、時間成本問題,協商解決。
『捌』 物權法案例分析
你好!!第一問,不正確,質押合同雖然是要式合同,但因為已經交付質物了,因此可以消除形式上的瑕疵(參加物權法210條第一款,合同法第36條)!!
第二問,公開市場沒有交代清楚,因為是盜竊物比較復雜(現假定為有資格的經營者)!牛滅失的風險雖然由戊承擔,但不是因為善意取得,因為根據新物權法規定,我國對盜竊物不適用善意取得(雖然盜竊物合法取得情況下所有權人有權追回,但也要給付取得人支付的相應費用,這並不是善意取得,而是出於對取得合法佔有之人的一種補償制度),而本案之前的情況是,質權有效,因此乙取得質權,雖然丙和乙的買賣合同成立,但由於沒有實際交付,因此該買賣合同成立但不生效!出質人承擔意外滅失的風險,但被丁盜走後屬於惡意非法佔有,因此此時風險轉移到了丁,所有權人和質權人都有權要求丁承擔賠償責任(現實中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總結,第二問風險雖由合法取得人戊承擔,但甲,乙的損失有權請求丙承擔!!!
第三問,理由同上,牛的所有權仍然是甲(戊是支付了相應費用的合法佔有人,並不是善意取得人)!!!
第四問,在上面我也已經說明了,又沒付款也沒交貨,乙丙沒有完成交付(質權可以善意取得,如完成交付,丙就善意取得!但本案動產並未實際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