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主要內容
企業知識抄產權戰略是一個跨法律、經濟、科技、文化、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於一體的邊緣學科,當然其立足點還是法律和經濟兩方面。我國目前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主要處於宏觀層面,對於操作性較強的微觀層面的研究則尚未深入;即使是在宏觀層面上,許多問題的研究仍是空白。
② 知識產權戰略的現狀分析
世界經濟的每一次繁榮和新產業的興起,發達國家經濟的強盛,都與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推動下的技術創新分不開。全世界已有170多個國家實行了知識產權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加強和完善是國際潮流,這是因為知識經濟和全球化時代,市場競爭是知識產權的競爭。
(一)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現狀亟須改觀
如果以《商標法》的實施視為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開始,那麼中國知識產權制度實施至今已經有20年的歷史。在《商標法》實施之後的10年內,全面完成了知識產權制度的建設,《專利法》、《著作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相繼出台,在第二個10年內,對部分主要法律進行了修改和完善。然而,就在中國帶著一套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加入WTO行列之後,才真正認識到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之旅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 世界500強的跨國公司中,已進入中國的大約有400家。在過去的10多年裡,跨國公司向中國申請的專利多數是現在迅猛發展的一些產業的核心技術,其戰略布局相當超前。他們既注重擴大權利要求,又注重擠壓我國的創新空間,以建立和鞏固其知識產權的優勢地位。現在,他們還開始聯合起來、共同提出訴求,動輒由政府出面交涉。
目前,我國知識產權仍處在初步發展階段,與我國現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宏偉目標的需求,特別是與我國加入WTO後所面臨的十分嚴峻的挑戰不相適應。我國在知識產權競爭能力上,特別是在參與國際競爭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上,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巨大。從專利來看,美、日等發達國家在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等關鍵技術領域占據絕對優勢,大約佔全球這些領域專利總量的90%。從商標來看,我國企業的商標注冊量極少。如2OO1年全國有各類企業300多萬家,平均近3家企業才擁有一個注冊商標。而像美國雷諾士、日本東芝等公司,一家就擁有商標上萬個。 按照歷史學派代表人物李斯特的歸納,後發先至的國家,對於所在時代先進生產力及其產品,往往在第一階段從外吸納;第二階段,合理制定保護性規則,側重形成自主先進生產力;第三階段,待生產力領先後,再回到自由貿易,利用比較優勢獲利。
姜奇平認為,我國知識產權當前存在相當大的問題:之一,我國現行知識產權政策,不符合後發先至型大國崛起的歷史規律;之二,我國現行知識產權政策,不能充分保護企業利益;之三,我國現行知識產權政策,不符合信息強國取向。成熟的知識產權戰略,一定是一種可以趨利避害的中性博弈工具,我國目前尚缺乏一個整體的知識產權戰略系統。
③ 企業如何實施知識產權戰略
「最成功的企業將是那些有能力創造並管理知識產權寶庫的企業。」說這話的是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BCG)高級副總裁兼董事麥維德。前不久,麥維德帶著BCG的一份最新報告來到了中國,報告的題目是《為中國企業度身定製:創新和知識產權戰略的構建》。
幾年前,BCG成立了知識產權戰略專項組,對眾多企業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認為,一個國家的企業在知識產權方面大體要經歷5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主要以出口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為主導,靠的是廉價勞動力成本和低成本原材料;第二階段通過加大研發投資,推動了技術含量較高產品的出口;第三階段遭遇發達國家企業的知識產權壁壘,被迫付出高昂代價;第四階段吸取教訓,加大在收購、自主開發和管理知識產權方面的投資力度;第五階段則開始享受知識產權的互惠互利,有的企業甚至可以通過知識產權獲取競爭優勢。
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與企業的知識產權擁有量有著密切關系。麥維德舉例說,日本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在美國申請專利,1976年數量為6000項,到1991年達到了2.2萬多項。過去日本曾經向外國企業支付了高昂的知識產權使用費,隨著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日本企業如今一方面仍在支付專利使用費,另一方面也向外國企業收取可觀的專利使用費。韓國1990年在美國申請專利的數量幾乎為零,但到2002年已經有4000多項。通過自主創新,韓國改變了知識產權交易只進不出的局面。
據經合組織專利資料庫2005年的統計,中國在過去十年來的研發投入在GDP中所佔比例差不多翻了一番,國內專利申請的復合增長率近年達到19%,進展明顯。但是這一增幅比起美國的44%、歐洲的42%和日本的42%來,還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在國際專利申請上,這一差距更為明顯。以2004年為例,中國企業在美國申請的專利為2000項,只佔各國在美申請專利總數的0.18%,排在第21位。當年中國企業在歐洲申請專利數量排在第16位,日本排在第18位。
麥維德認為,中國企業在國際化進程中應該更加註重知識產權及保護,否則可能面臨三大風險。第一是產品因國外知識產權壁壘而被關鍵的出口市場排除在外;第二是產品出現無差異的同質化風險,即因為缺乏知識產權資產而被打入低檔產品和低檔技術市場;第三是產品利潤可能會經由專利權使用費和一些不利的合作協議流失到海外企業。
那麼,中國企業應該如何提升創新和知識產權發展能力呢?麥維德提出4點建議:與其他企業合作以獲得知識產權准入;並購外資企業以購買知識產權;內部投資創新和研發,創造知識產權;參與標准設定的工作以確保知識產權使用的平衡。此外,中國企業還應制定詳細的行動計劃。首先是確定自己在知識產權發展五個階段中的位置;第二步是確定在關鍵的技術和市場上自己的知識產權地位;第三是學習先進的企業管理知識產權的方法;第四是制訂一項與企業戰略緊密掛鉤的知識產權戰略。
④ 如何設計知識產權管理和運營戰略
《戰略規劃》的目標是:將二重建設成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具有國際競回爭力的現代化大公司。該《答戰略規劃》是二重總體發展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標確定後,通過運用知識產權制度對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過程影響,通過組合運用專利、技術秘密、商標、版權等多種知識產權工具,綜合運用司法、行政、海關等保護途徑,以「強化職能」、「促進利用」、「加強保護」、「增強意識」為4大工作重點,著力實施知識產權規劃的十項工程措施,建立二重集團公司高效的知識產權創造、利用、管理和保護機制,為實現建設國際知名大公司的戰略目標提供有力的支撐。
⑤ 華為知識產權戰略分析
我就回答您這一個把,這樣的問題肯定很少有人回答。為什麼浪費很多精力和時間然後沒有什麼回報。您的這個問題描述基本很詳細,但是浪費的時間太多是難有專業人事回答您的問題。
⑥ 如何進行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分析報告的撰寫請指教,謝謝!
要從企業戰略入手,知識產權戰略是支撐企業戰略的技術、品牌權屬保障的。
換句專話說,就是你們企屬業現在和將來要保護什麼行程技術、品牌識別壁壘。然後你再展開要實現這些壁壘需要做什麼和怎麼做,需要什麼資源,需要什麼路徑,現在還存在那些困難和已有的基礎。
⑦ 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特點
1.法律性。
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是依託於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的。這包括兩個方面:(1)它具有依法確認的特點。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每一步利用都必須置於法律規范特別是知識產權法律規范的制約下,法律規范是制定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行為規則;(2)法律規范特別是知識產權法律規范對實現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目標又具有可靠的保障作用。企業知識產權資源的開發利用與優化配置,是有效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和知識產權戰略性運用的共同結果,兩者缺一不可。
2.保密性。
企業知識產權戰略與企業經營戰略直接相關,實際上也是企業整體發展戰略的組成部分。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涉及到企業經濟和科技情報分析、市場預測、新產品動向,以及經營者在某一階段的經營戰略意圖,如果被企業競爭對手掌握,將對自己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企業知識產權戰略這些涉及帶有商業秘密性質的內容宜加以保密,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因之具有保密性的特點。
3.時間性和地域性。這一特點是由知識產權的時間性、地域性特點所決定的。以時間性而論,與某一知識產權戰略相應的知識產權期限屆滿或因故提前終止,相關的知識產權戰略就應及時調整。就地域性而論,企業在制定、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時應考慮到知識產權的權利產生地。這一點對於企業實施國際知識產權戰略,開拓國際市場是極端重要的。
4.整體上的非獨立性。
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屬於企業經營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其目標的實施與企業其他戰略往往是相互包含、相互交錯的,單純地運用難以收到滿意的效果。以企業知識產權戰略中的商標戰略為例,它與企業市場營銷戰略、廣告宣傳戰略、市場競爭戰略、企業形象戰略緊密相關。不過,整體上的非獨立性並不排斥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相對獨立性。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
⑧ 知識產權的戰略
知識產權戰略是一些國家的一項長期發展戰略。他對提升國家競爭力版有很大的作用。權1979年,美國政府提出「要採取獨自的政策提高國家的競爭力,振奮企業精神」,並第一次將知識產權戰略提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從此,知識產權戰略成為美國企業與政府的統一戰略。美國在知識產權的法律上進行了一系列的修訂和擴充。1980年通過《拜杜法案》,1986年又通過《聯邦技術轉移法》以及1998年的《技術轉讓商業化法》。1999年美國國會又通過了《美國發明家保護法令》,2000年10月眾參兩院又通過了《技術轉移商業化法案》,進一步簡化歸屬聯邦政府的科技成果運用程序。此外在國際貿易中,一方面通過其綜合貿易法案的「特殊301條款」對競爭對手予以打壓,另一方面又積極推動世界貿易組織的知識產權協議的達成,從而形成了一套有利於美國的新的國際貿易規則。與此同時,美國同時非常注重知識產權戰略研究。如美國CHI研究公司的「專利記分牌」系統,運用文獻計量分析方法,對科學論文和專利指標進行研究,已經被許多國家使用。
⑨ 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研究內容
企業知識產抄權戰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內容:1.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基本理論;2.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3.企業知識產權戰略與企業其他發展戰略的關系;4.企業知識產權資源在企業經濟中如何實現優化配置;5.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類型和具體的實施策略;6.企業知識產權戰略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關系;7.不同類型企業的知識產權戰略;8.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法律保障問題;9.發達國家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及對我國企業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