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宅基地使用權的設立采登記對抗還是登記生效主義
應當是登記對抗,因為宅基地屬於村集體的財產,劃給村民的決定就標志了村民對宅基地有使用權了,村集體決定就生效了。
⑵ 政府開始對農村宅基地設立房產證,有什麼意義
不應該有,宅基地使用權明確了使用家庭,房子是他,房子肯定是他的,戶口本也登記了是誰家,房子當然也是他家的,怎麼著也用不著房產證。政府現在當務之急是依法處罰失職瀆職的土管部門人員以及違法佔地的群眾,違法不究是更嚴重的違法行為,甚至是嚴重犯罪
⑶ 現在在農村普查宅基地目的是甚麼
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是我國農村發展現實的客觀需要。我國現行農村宅基地制度是長期以來形成的。按現行制度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但在實踐中,這一標准並未得到有效執行,農村宅基地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第一,超標准佔用宅基地現象十分突出,造成了宅基地對耕地資源的大量擠占。超標准佔用的主要表現,有的是一戶多處宅基地,有的是盡管一戶一處宅基地但面積明顯超過標准。據中部某省國土資源部門的抽樣調查,全省約15%的農戶一戶擁有多處宅基地,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的一戶多處宅基地比例更是高達40%以上。即使是一戶一處宅基地的農戶,建房佔地面積超標准現象也很普遍。各地盡管大多對每戶宅基地的審批指標控制在120-200平方米,但絕大多數農民都將這一指標理解為住房主體建築的牆基面積,並未將輔助用房、柴草垛、場院、院落等佔地面積包括在內,因而在主體住宅之外盡可能多地佔地、亂搭濫建,形成相互攀比、多佔土地的不良風氣。超占現象在平原地區更為多見,超出的面積也比較大。據北京市有關部門調查,郊區某鎮農民戶均宅基地1.2畝,戶均1.15個宅院,按「一戶一院」標准,超標佔地面積合計占宅基地總面積的59%。據東部某省調查,該省農村居民點用地按人平均由1996年的122平方米增加到2004年的164平方米,增加34%。第二,閑置宅基地現象大量存在,造成土地資源極大浪費。農村宅基地閑置的主要表現,一是「建新不拆舊」,二是舉家進城務工的農民在農村的房屋長期閑置。在農村不少地方,農戶建房申請新的宅基地,新住宅建好並搬入居住後,原來的舊房不拆、舊宅基地不交。據上述中部某省國土資源部門對該省一個縣的調查,該縣全部9792個自然村中,50%以上存在「建新不拆舊」現象。國土資源部的調查顯示,農村閑置宅基地、空置住宅佔地、村內空閑地面積占農村居民點用地總面積的9%,宅基地閑置浪費現象普遍而且嚴重。宅基地及住房閑置,不僅浪費了土地資源,而且影響了村容村貌,使農村出現了大量「空心村」。據中國科學院地理資源所調查測算,農村宅基地及住房閑置引發的「空心村」問題十分突出,村莊空心化程度由城市核心區向郊區呈梯度分布,距離城市核心區越遠空心化程度越高,平原農業區的「空心村」類型最具代表性,傳統農區1/4-1/3有村莊空心化問題。據該所測算,全國農村「空心村」綜合整治,增加耕地的潛力達1.14億畝。國土資源部的資料也顯示,通過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可新增耕地10%-15%。第三,宅基地使用權權能單一,限制了宅基地對於農民的財產屬性和功能。農民在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無法產權化,限制了農民房屋的財產所有權權能,進而限制了農戶房屋財產的經濟功能,如抵押、擔保等,使農戶房屋財產權益無法在經濟上充分實現,不能進入社會財產增值體系和流動體系,不利於農戶房產增值及實現增值收益,不利於保障農民的財產權益。上述這些現象說明,必須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
⑷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有償設立的原則是什麼
「有償使用」是指宅基地有償使用,促使農民更合理、有效、經濟地利用宅基地,保護內耕地。容對於宅基地使用費,可以採用累進收費法,即按農戶人均用地面積達到不同的檔次,適用不同的收費標准:在貧困地區,對最低限度的住宅用地面積可以免收使用費;在耕地緊缺地區,對超過平均標準的住房用地面積可以提高使用費的收取標准。為了解決農村貧困居民的住宅用地問題,應當建立貧困居民使用費減免制度。宅基地使用費應以「取之於戶,收費適度,用之於村,使用得當」為原則。
⑸ 宅基地土地的使用權 指的是什麼 為什麼不能當作抵押
目前,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全面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是農民基本生產生活保障。從全國范圍看,放開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和宅基地使用權轉讓的條件尚不成熟。農民貸款難的問題,應通過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來解決。草案有關規定與憲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的規定是一致的,同中央有關方針政策也是一致的,建議以不作改動為宜。宅基地上建的房屋,國家法律不允許進行交易,所以不能辦理抵押!宅基地是集體所有,不是個人的,個人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只有商品房才可以在銀行或典當行貸款.。《擔保法》第三十七條規定:下列財產不得抵押;(一)土地所有權;(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但本法第三十四條第(五)項、第三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的除外;(三)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和其他社會公益設施;(四)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六)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財產。由此可見,宅基地是不能作為抵押的。《擔保法》第三十四條規定:「下列財產可以抵押一、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著物;二、抵押人所有的機器、交通運輸工具和其他財產;三、抵押人依法有權處分的國有的土地使用權、房屋和其他地上定著物。四、抵押人依法有權處分的國有的機器、交通運輸工具和其他財產;五、抵押人依法承包並經發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權;六、依法可以抵押的其他財產。抵押人可以將前款所列財產一並抵押。」
⑹ 農村房產證及土地確權辦土地使用證目的及作用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土地所有權分為兩種,一種是國有土地所有權,主要是城鎮范圍內的土地;一種是集體土地所有權,主要是農村范圍內的土地。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登記發證工作總的來說,做的是不錯的。這次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是要完成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和農民宅基地使用權等三權的登記發證工作。
我們可以形象的說相當於給你的房屋和宅基地上一個戶口。
⑺ 農村統計宅基地的目的是什麼呢
土地調查。
農村宅基地是僅限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符合規定的成員,按照法律法規規定標准享受使用,用於建造自己居住房屋的農村土地。農村宅基地是僅限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符合規定的成員,按照法律法規規定標准享受使用,用於建造居住房屋的農村土地。農民對宅基地只有使用權,土地則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7)宅基地使用權的設立目的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由於後面出生的分配不到土地,比如說年輕的成家立業,那麼這個時候沒有能力去蓋房子,自然就沒有宅基地,所以這種情況之下呢使得即使農村裡面也會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由於農村裡面已經沒有土地,那麼一部分人又是一戶多宅,佔用著很多土地,所以這種情況之下進行一戶一宅至瀋河統計的時候,就會對這一部分人提出提供有利的條件和支持。
⑻ 宅基地使用權如何設立
無需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