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視劇秦始皇有幾個版權
寶貝泥壕我問本說寫盜秦始皇陵我建議改改畢竟架空更寫涉及歷史能比較麻煩
⑵ 秦始皇嬴政是不是屬於中國的
秦始皇嬴政當然屬於中國的,中國上下5000年吧,當然屬於中國的,她怎麼就是不屬於中國的?
⑶ 百度百科裡歷史人物的簡介有版權嗎比如:、孔子、莊子、嬴政,(公元X年-X年……)
沒有版權。先賢的履歷。任何人都沒有版權。但是你不能偽造亂說。
⑷ 下列項目中不屬於秦始皇統治時首創的是:(答案如下)
下列項目中不屬於秦始皇統治時首創的是:(答案如下)
A、中央集權制度的封建國家。
B、最高統治者稱皇帝。
C、建立郡縣制度。
D、使用小篆。
選擇D。
理由:A是秦始皇首創的,中國的封建制度始於春秋末、戰國初,因為經濟發展導致奴隸制度瓦解,秦始皇以秦國原有的制度為基礎,並對春秋以來各國的制度進行整理和吸收,從而建立了一套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秦朝因而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
B秦朝之前的統治者都先後尊號為「王」,統一後,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所以把三皇五帝稱號合一——「皇帝」。
C秦朝統一後,在國家治理上有過爭論:分封制和郡縣制。最後秦始皇根據李斯建議,力排眾議,推行郡縣制,全國分為40郡,郡下設置縣,縣設置鄉,鄉下設亭,亭下設里。
D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統一文字,這種文字就是小篆。通行於秦代。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成。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稱:「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可見,小篆是秦統一之前就有的。
⑸ 秦王政的創作經歷
黃維若蘭曉龍師生首次聯手
黃維若教授介紹,《秦王政》這個劇本是應青藝方面的邀請,在03年創作完成的,並在當年獲得首屆中國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優秀劇本獎。該劇原名《秦始皇》,屬於命題作文。但是因為當時青藝並入國家話劇院,劇本的版權就歸屬國話,今年中戲才重新拿到劇本,所以拖延了六年才有機會搬上舞台,由中央戲劇學院和潤景翔影視投資(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出品。蘭曉龍說:「我當時離開學校有幾年了,很想寫作業。那是我第一次寫古裝戲,負責拉框架,黃老師寫的本子。」談到「師生首次聯手」這個話題,蘭曉龍笑著說:「黃老師是我們本科四年的班主任、專業指導老師,對我的指導太多了。」
「如果詭異無深意就叫惡搞」
從原來的《秦始皇》改名《秦王政》是因為該劇共分兩幕,主要講述秦始皇17歲面對五國聯軍逼近咸陽,22歲行冠禮兩段故事,那時的秦始皇還是青少年時期,還沒有成為「始皇帝」。而關於秦始皇22歲之前的歷史記載非常少,黃維若教授認為該劇不算歷史劇,但又堅決不會走到戲說的程度。秦始皇是私生子等「前文本」也在擠壓編劇的創作空間。對此,蘭曉龍認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歷史本身就是一個小說。我的框架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在拿到蘭曉龍寫的大綱後,黃維若教授也有一些改動,他說:「我倆都是寫戲比較詭異,所以趕緊弄圓了。觀眾都是很聰明的,有些東西一下子就明白真實意圖了。如果詭異無深意,就叫惡搞。」
「怪老師」打造「怪學生」
黃維諾老師對中戲戲文93級感情很深:「那一屆創作個性突出,蘭曉龍上學那會極有個性,想法獨特。我最喜歡怪怪的作品,差不多那班學生都被我打造成怪怪的。」聽到恩師的誇獎,蘭曉龍反而不好意思起來,「沒有,沒有,上學時老師永遠是責備。不過我們班確實是繼續從事專業最多的事。黃老師讓我們知道,在這個行業中用熱愛之心,找自己喜愛的東西。」師生倆也一起回憶了不少往事。讀書時代,蘭曉龍曾抄寫了全本《西廂記》做卡片,被黃老師批評「笨做法」。寫過一個作品,被黃老師點評「乾巴硬」,這三字點評深深記在蘭曉龍腦海里,此後每次寫東西都會想想是不是有問題了。說到上學時寫的「詭異」作品,蘭曉龍說:「我那會寫了個五千字的散文,每一句都押韻,而且全篇都壓一個韻,老師看完就找我,說看著特累。其實我寫的時候也挺累。」
蘭曉龍又有一部影視新作《生死巷》已經進入後期剪輯階段。黃維若教授受聊齋中一個故事啟發,創作了劇本《羅剎國》,講述了一個正常人來到一個以丑為美的國家,從最初的內心痛苦、惡心,逐漸順應環境,開始將自己扮丑,直到最後真正無恥至極的過程。
⑹ 關於秦始皇的電視劇
播,該劇由丁黑執導,張建偉編劇,寧靜、張博、邢佳棟、沈佳妮等主演。其為大秦帝國系列的第三部,講述了秦昭襄王嬴稷在宣太後、范睢等人的輔佐下,弱六國、納九鼎,雄傲中原的故事。
「所有的堅持、努力和天賦,都是在等待變化來臨的那一天。」
秦國一步一步從一個受到其他國家欺凌的小國變成一個兼並各國的強國;秦昭王大半輩子都活在母親的強勢中,不得解脫,但他仍舊一步一步真正走上「帝王之位」。秦國戴上了王冠,秦昭王也戴上了王冠!
⑺ 秦始皇統一了全國,那當時國家是屬於什麼朝代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姓嬴,名政,生於邯鄲(今屬河北)。 秦朝建立者、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後人稱之為「千古一帝」,秦莊襄王之子,十三歲即王位,三十九歲稱帝,在位共三十七年。因秦王政自認為自己的德行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遂將大臣議定的尊號改為「皇帝」;又除謚法,以己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故稱為「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實行中央集權──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廢除分封制,設立郡縣制,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開創了新局面,對以後歷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深遠的影響。
⑻ 下列措施屬於秦始皇首創的是
選D
A戰國時期 燕和趙也有長城 統一之後 秦始皇是連接了長城
B地方設縣 是商鞅變法的內容 應該是秦孝公
C統一之前 什麼幣都有 什麼刀幣 圓形方孔幣 秦始皇只是統一和A一樣
D就不多說了 好好看書吧
⑼ 秦始皇是什麼時代的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後人稱之為「千古一帝」。
姓嬴,名政。漢族,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趙國,故氏趙,先秦時期,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秦始皇叫趙政。公元前247年,即秦始皇13時歲即王位,公元前238年,即秦始皇21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成人加冕儀式,從此正式登基「親理朝政」,39歲完成了統一中國的歷史大業,稱帝。前247年,秦王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後和相國呂不韋及嫪毐掌管。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親理朝政,除掉呂、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秦王政自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給自己起名「皇帝」。一生中有功也有過,與漢武帝並稱為「秦皇漢武」。
⑽ 秦始皇統一六國,是哪六國
戰國(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到了戰國時代,除周王外,主要只有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衛,魯,宋,鄭,吳,越等國都以先後被滅,晉國則分為韓,趙,魏三國,七國中秦國勢最大,最後逐滅六國,統一天下。
第六個,公元前221年滅齊國,因為它處於東面,與秦國的西面遙遙相對,所以比較晚。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完成,開創了持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雖然秦朝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短短的14年時間就被劉邦滅掉,但是對後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