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地使用權如何做會計分錄
1、如果來是土地使用權計入無形源資產,則會計分錄如下;
(1)購入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
(2)攤銷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土地使用權
2、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3、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
(1)公司出售土地使用權的財務處理擴展閱讀:
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准:
1、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夠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於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
2、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
參考資料:無形資產-網路
2. 多選題:企業有關土地使用權正確的會計處理方法是()
答案:AC
解析:B選項,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用於建造對外出售的房專屋屬建築物,應當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築物成本;
D選項,土地使用權用於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築物時,相關的土地使用權不應當計入所建造的廠房建築物成本,土地使用權與地上建築物分別進行攤銷和計提折舊。(註:在繳納從價房產稅時,相關土地原值應合並到廠房原值計算繳納房產稅。)
3. 公司轉賣土地和房屋如何做賬合適
1、轉讓土地涉及到的稅種: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印花稅、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對方應繳納契稅。
2、財務處理:
(1)企業將土地作為無形資產並且地上沒有建築物,收到土地轉讓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
結轉土地轉讓成本:
借:營業外支出
借:累計攤銷
貸:無形資產
計提稅費時:
貸:應交稅費-增值稅等
貸:營業外支出
(2)企業若是將土地使用權轉讓投資性房地產時:
處置投資性房地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
按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累計折舊或累計攤銷,借記「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科目,按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余額,貸記「投資性房地產」,按其差額,借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已計提減值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減值准備。
(3)公司出售土地使用權的財務處理擴展閱讀:
房地產轉讓的條件
下列房地產不得轉讓,轉讓也無效:
(1)達不到下列條件的房地產不得轉讓。
①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用於投資開發的,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於房屋建設工程的,應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25%以上;
②屬於成片開發的,形成工業用地或者其他建設用地條件;
③按照出讓合同約定已經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
(2)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產權利的……
(3)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權的。
(4)共有房地產,未經其他共有人書面同意的。
(5)權屬有爭議的。
(6)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
(7)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禁止轉讓的其他情況。
房地產轉讓的程序
(1)簽定房地產轉讓合同。
房地產轉讓必須簽定書面合同。房地產轉讓合同應具備以下條款:合同當事人的姓名或名稱、住所;房地產權屬證書名稱和編號。
房屋坐落繪制、面積、四至界限;土地宗地號、土地使用權年限及取得方式;房地產的用途或使用性質;成交價格及支付方式;房地產交付使用的時間;違約責任;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
(2)房地產轉讓權屬登記。
房地產轉讓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申請房產變更登記,否則房地產轉讓行為無法律效力。
新的房地產產權人領取變更後的房屋所有權證書,並憑該證書向同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同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核實以後,由同級人民政府更換或者更改土地使用權證書。
4. 企業出售自用房產的賬務處理怎麼做
除房地產開發企業以外的其他納稅人,銷售不動產屬於非主營業務收入,均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核算這一經濟活動。
1、出售時轉入清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貸:固定資產
2、取得銷售款
借:銀行存款
貸:固定資產清理.
3、涉及繳納稅費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應交稅費--應交土地增值稅
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
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
銀行存款
4、繳納稅金費
借: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應交稅費--應交土地增值稅
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
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
貸:銀行存款
5、清理完成
如果固定資產清理為借方余額
借: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
貸:固定資產清理
如果固定資產清理為貸方余額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
(4)公司出售土地使用權的財務處理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清理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因出售、報廢和毀損、對外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原因轉入清理的固定資產價值以及在清理過程中所發生的清理費用和清理收入等。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被清理的固定資產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固定資產清理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因出售、轉讓、報廢和毀損、對外投資、融資租賃、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處置固定資產,按該項固定資產賬面凈額。
借記本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原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借記「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固定資產」科目。
(二)清理過程中發生的其他費用以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等科目。
收回出售固定資產的價款、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等,借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應由保險公司或過失人賠償的損失,借記「其他應收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固定資產清理完成後,本科目的借方余額,屬於籌建期間的,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屬於生產經營期間由於自然災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損失。
借記「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屬於生產經營期間正常處理損失的,借記「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清理完畢固定資產的價值以及清理凈損益(清理收入減去清理費用)。
5. 土地使用權攤銷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企業在取得土地使用權,在尚未開發火箭棗子湧向目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並按規定的期限分期攤銷。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商品房時,應將入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開發成本;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項目時,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
所以,你們企業在建廠房的時候就應該把無形資產轉入在建工程成本,廠房完工時,就應該轉入到固定資產,然後進行固定資產的折舊。
(5)公司出售土地使用權的財務處理擴展閱讀: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規定,納入現行企業核算體系的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和商譽等六項內容,隨著知識經濟的形成,無形資產的內容將不斷擴展,一般認為。
除六項傳統的無形資產內容外,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國際互聯網的域名注冊、市場營銷資產。組織管理資產也應列為無形資產的核算內容。
正是由於無形資產內容的擴展,因此筆者認為,加速攤銷法在使用范圍上具有可行性,對於那些科技更新換代日新月異的無形資產類型採用加速攤銷法,而對於價值比較穩定的無形資產類型採用直線法。
關於無形資產的加速攤銷方法在哪些企業中使用的問題,筆者認為,在一般企業採用直線法,但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技術進步較快的電子生產企業、船舶工業企業、生產「母機」的機械企業、飛機製造企業、汽車製造企業、化工製造企業和醫葯生產企業以及其他特殊行業中的無形資產攤銷可以採用加速攤銷的方法。
6. 向老師們請教土地使用權的財務處理方式
需要攤銷,取得當月按年限平均法攤銷。計入管理費用。
7. 轉讓土地使用權收入的會計處理
轉讓土地使用來權包括出售土地使用源權和出租土地使用權。
出售土地使用權屬於偶然發生的交易事項,因此出售損益通過營業外收支核算。
例:企業轉讓某項土地使用權,賬面成本2000萬元。已提攤銷500萬元,轉讓收入30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50年,按5%計算應交營業稅。則:
借:銀行存款 3000萬
累計攤銷 500萬
貸:無形資產 2000萬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150萬
營業外收入 1350萬
出租土地使用權屬於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因此由此發生的收入通過其他業務收入賬戶核算。
如上例的土地使用權為出租,每年租金100萬,營業稅率5%。則:
收到或計算應收租金:
借:銀行存款(其它應收款) 100萬
貸:其他業務收入 100萬
應交營業稅: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5萬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5萬
每年攤銷額:
借:其他業務成本 40萬
貸:累計攤銷 40萬
8. 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使用權的會計處理
1.投資性房地產,是為了嫌取租金或者為了資本增值,或者兩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產.用於以增值為目專的的或用於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是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的,其他情況下都是作為無形資產的.(注意:確認條件就不說了)⑴.如果是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按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分:①外購的②自行建造
列如:2007年4月20日乙公司購買一塊土地使用權,購買價款為2000萬元,支付相關手續費30萬元,款項全部以銀行存款支付。企業購買後准備等其增值後予以轉讓。
2007年4月20日購入時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2030
貸:銀行存款 2030
如果是無形資產:
2.房地產開發公司用於銷售的房地產是屬應該作為存貨核算的,不屬於投資性房地產.
3.房地產開發公司持有準備建造用於對外出售的房屋建造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應記入所建造物的成本.
9. 關於轉讓土地使用權的會計分錄
轉讓土地使用權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貸: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回
應交稅費—營業稅答
應交稅費—城建稅
應交稅費—教育費附加
營業外收入—出售無形資產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