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藝術形象知識產權保護

藝術形象知識產權保護

發布時間:2021-07-12 23:18:27

㈠ 在哪些情況下可以說藝術作品被侵權我們該如何維護自己應有的作品版權

哪些情況下可以說藝術作品被侵權

如果只以自己的學習研究為目的,是不構成侵權的,但是你必須在自己改編後的作品中進行聲明,自己的作品改編自哪裡,也就是要把原著作權人的姓名標注出來。但是,如果你要發表在BBS上,這種行為是可能侵權的,因為你發表在BBS上是有可能損害到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的,比如會有其他網民將你的作品下載進行出版,對於這種情況,你是要承擔侵權責任的。因為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規定,可以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的,不得不合理的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

我國的著作權法是根據伯爾尼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公約制定的,是和國際接軌的,因此在其他國家,對於著作權的保護是基本相同的,但是也是會有一些特別的保護措施的。是否構成侵權,主要在看是否過程合理使用,而要想構成合理使用,一是不能違反著作權法的規定,二是不能給原著作權人造成損害。

如何維護自己應有的作品版權

電影、電視劇都涉及原作者授權的劇本使用問題,影視產業的實質是版權經濟,構成影視版權的首要核心是劇本版權,沒有劇本就不可能拍影視。《著作權法》(第二十四條)規定:「使用他人作品應當同著作權人訂立許可使用合同。」

因此,編劇是影片的前位版權所有人,不管多大的製片公司必須得到劇本版權擁有者的授權許可,才能使用其劇本,才能開始一部影片的生產製作,未經劇本作者授權,任何人使用劇本的創意都是違法的。

國家廣電總局2006年頒布《電影劇本(梗概)備案、電影片管理規定》的第六條第三款要求電影備案必須有「電影劇本(梗概)版權的協議(授權)書」。這是一項非常必要的法定手續,沒有編劇的劇本版權授權書,電影就不能立項,也就不能拍攝和生產。在第十七條審查混錄雙片第5項要求提供「原著改編意見書」,國家廣電總局對於電影劇本備案的嚴格規定,標志著知識產權的保護與管理,已經納入行政審批必要的法定程序。

署名權

1.署名權系人身權和財產權,在作品中標明作者的身份,標志著影片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思想內涵等來源於編劇的設計與首創,並負有責任。《著作權法》規定,編劇和原作者應該享有署名權,由於規定其影片著作權歸製片者享有,編劇位置應在出品人之後,導演之前。依據中國的《著作權法》,導演是不擁有影片版權的。因此,簽署合同時,應注意特別提出若導演將影視作品署名為「××導演作品」,則已經侵犯了原作和編劇的權益,是不可接受的。

2.影視作品根據原作改編劇本,其原作署名應該在編劇之前,並要求註明根據原作者及小說名「改編」的字樣。

3.署名在影視作品呈現的時間及佔用篇幅,應該與導演相同(5秒單幅),不允許將原始著作權人擠排在一堆署名之中,淹沒和消解了原創作者的署名地位。影視作品的署名要呈現出尊重原創與首創的科學程序。

4.在海報及後衍生產品的介紹,如DVD封套等一切宣傳品中,編劇與原作者的署名權不得忽略,其位置都要與影片同存。

5.在各種報刊、媒體及宣傳品中,涉及影片故事內容,文章有300字以上,必須註明編劇或者原作的署名。《著作權法》明確規定:「使用他人作品的,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行使權利,不得損害被使用作品和原作品著作權人的權利」。從法律的嚴格要求中,涉及某部影片應該指明由××編劇,或者改編自××小說,其次是導演及演員,一味忽略原創劇本的署名和作品名,均屬違法的使用。

6.電影是由多方藝術家創作而成的作品,但是由於編劇是劇本版權的擁有者,是源頭,是根本,是基礎,因此,影片署名要體現原作為先的順序。當前影視片署名無序,甚至以行政職位排序,違背了《著作權法》的規定。一部影視作品在創作中,參與組織領導、統籌者、咨詢者、顧問等可能很多,但是他們不是其作品的版權擁有者。依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四條「為他人創作進行組織工作,提供咨詢意見、物質條件,或者進行其他輔助活動,均不視為創作」的規定,領導者、組織者、被咨詢者,在影片署名上均應讓位於劇本的首創與原創。

修改權及保護作品完整權

1.沒有原作的授權,任何人不得改編其任何文學作品,包括已經成型和審查通過的影視劇本。依據《著作權法》第十條,修改權由作者控制,沒有編劇的書面授權,不得請第三者隨意修改其劇本。

2.《伯爾尼公約》第六條之二規定:「不受經濟權利的影響,甚至在上述經濟權利轉讓之後,作者仍保有要求其作品作者身份的權利,並有權反對對其作品的任何有損其聲譽的歪曲、割裂或其他更改,或其他損害行為。」

3.由於法律對於作者的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必須尊重作家和編劇的修改權和保持作品的完整權,影視劇本改編涉及到以上權利必須經作者授權。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到《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著作權人許可他人將其作品攝製成電影、電視、錄像作品的,視為已同意對其作品進行必要的改動,但是這種改動不得歪曲篡改原作品」中,許可將原作品(多指文學類作品)拍攝成影視作品,必須嚴格「視為已同意對其作品進行必要的改動,但是這種改動不得歪曲篡改原作品」。另外,考慮到影片拍攝必然要調整場景、調度畫面這些屬於必要的改動。但這種改動不是改編,即影視文學劇本而非小說,在合同書中要明確限定的是修改權(而非重新改編),必須經原作者書面授權,否則不能請他人隨意修改內容,特別是主題和人物及重要情節,要依法執行合同。

4.無論是誰請你去修改他人劇本,必須要求看到原作者與製片方簽訂的合同,必須徵得原作者的書面授權。尊重他人的權利,既是職業操守,也是自我保護。否則,就會侵害原作者的權益,引起糾紛和訴訟。

發表權

法律賦予作者不可動搖的發表作品權,將文學劇本公布於世,既有助於保護版權也能為評論和研究劇作者提供文學依據。

1.未經原作者授權,即使以小說改編的劇本,也是不能發表的。

2.未經編劇授權,隨意發表出版文學劇本,或者轉讓他人改編其作品,再度發表均屬侵權行為。

3.任何導演分鏡頭劇本的發表,都必須署名根據原作編劇的文學劇本,不署出處獨自署名發表分鏡頭劇本,也侵害了原作者的權利與榮譽。

4.劇本在網上傳播的權利也要履行許可權使用權利,不經作者同意,是不能上網發表傳播的。

改編權

1.改編權不是修改權,是指小說、報告文學和戲劇及其他文學形式的作品,進行影視劇本形式的改編。未經原作者授權,或者簽約購買版權後,未付清報酬者,不擁有使用其改編成影視劇本的權利。

2.首先要徵得原作者的意見,是否同意由他人或者自己改編成影視劇本,未經原作者許可授權,是不能隨意找人改編的。

3.依據《著作權法》,改編不能篡改原作的主題,應保持原作品的完整權。

4.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劇本(梗概)備案、電影片管理規定》第十七條中規定,送審電影雙片應當提供「原著改編意見書」的要求,應當嚴格履行,原著切不可放棄這一法定程序。

5.依據《伯爾尼公約》,即使電影拍攝成功,再度改編其他作品,類似動漫、戲劇、廣播劇、舞劇等形式也必須經原作者再授權。

6.《著作權法》第十七條:「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這條法規充分體現了作者第一的原則,即使委託創作也要強調版權所有者為作家、編劇,這對於以後版權的衍生產品,有長遠的保護意義。但是,盡可能不要受人委託去改編劇本,有些製片方不放棄權利,並要求你一定改編到他滿意為標准,很容易陷入霸王條款的陷阱里。

報酬權

1.無論劇本是許可、是委託、是轉讓使用的合同書,必須找專業的律師看過,逐項檢察一下,再簽訂下來,尤其是付清報酬方面,是一次性?還是預付定金,分三次付?還是持有影片的分成,這在日本和其他版權所有保護細致的國家,都有多次版權所有收入的,當然還有衍生產品的二次版權。

2.由於劇本是智力成果,最易被剽竊和抄襲,應避免交給對方可能完全失去了監護人權利的後果。

3.不付清報酬,即沒有獲得完整之版權,如果開始拍攝其作品,即屬於侵權行為,可以發起訴訟,也可以找到律師向備案的行政管理部門發出侵權通知。

4.不付清原作及編劇的報酬而拍攝完成的影視作品在報審國家審批許可時,只要作家及編劇舉報,就涉及到劇作家(利害關系人)和製片方(申請許可人)的糾紛。依據《行政許可法》第46條,應該不予以審查許可通過,否則以行政侵害公民權益採取行政訴訟。各級政府主管部門應依法執政,對侵害劇作家權益的影視作品,一律不給予審查放行許可。

榮譽權

1.影視評獎同樣不應忽視原作和編劇應該享有的榮譽。國內各大獎項均應設立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原創劇本獎。凡是不設編劇劇本獎的影視綜合評獎,均屬於不尊重劇本原創的行為,侵害了編劇的榮譽權。一切為繁榮影視創作的評獎活動,不應該忽視作家及劇作家的介入與影響。

2.綜合性獎項中獲得獎勵的影視作品,劇本應該擁有獎金份額,作家與編劇不應放棄這一權利。

3.「作者第一,原創老大」是世界各國版權法都推崇的原則,美國奧斯卡獎為劇本設立「原創劇本」和「改編劇本獎」,體現了尊重原創版權和保護版權構成的原則。依據我國著作權法,也應設立「改編劇本獎」,這是對法律的遵守,也是對原作與編劇共享的成果的肯定,不能因為文學作品被改編成劇本而吞食了原作的署名權和榮譽權。

4.在影片宣傳上不得忽視編劇。沒有劇本就沒有電影,不能讓人們在享受影視之時遺忘原創的工作,要培養尊重原創的習慣。一部影視作品,導演、演員功不可沒,但都屬於二度創作,不應遮蔽或淡化原創的貢獻,更不應損害原創的權益。

依法維護作者權益

在我國電影、電視還沒有立法之前,《著作權法》第十五條就是影視方面的最高法典:「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由製片者享有。但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並有權按照與製片者簽訂的合同獲得報酬。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中的劇本、音樂等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從中可見,影片的版權為製片人所有,而不為導演所有,因此導演無權把影片歸其為個人的作品。編劇和導演共同享有影片的署名權和報酬權。但是,重要的是「劇本、音樂等可以單獨行使其著作權」,在影視劇中使用其劇本僅是原作者許可使用的「攝制權」,至於改編權、發表權、廣播權、翻譯權、匯編權、信息網路傳播權等,均屬於法律賦予原創作者不可剝奪的權利。因此,我們在保護自己的創作成果之時,不能隨意簽訂轉讓或者委託合同。世界進入了知識產權經濟的時代,版權是我們的智力成果,在畫面稱雄的形勢下,著作權是我們控製作品的主權,不能忽略這一權利的行使,不能輕易地放棄原創應有的權利。惟有保護了創作權益,作家、劇作家才能更積極而專注地投入創作。

㈡ 肖像權是知識產權嗎

不是知識產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專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屬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但如果把肖像設計成商標圖案什麼的,比如老乾媽那個頭像,別人盜用這個圖案生產產品了,那就是侵犯了商標權,也就是知識產權。

㈢ 知識產權視角下知名人物形象標志的法律保護

版權(英文名稱:right)即著作權,是指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包括財產權、人身權)。版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類型,它是由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攝影等方面的作品組成。「©」符號在計算機中打法:「Alt + 0169」,版權保護http://www.linghaochuang.com

㈣ 知識產權法中卡通形象設計屬於什麼類型的作品

[資政知識產權]:卡通形象一般屬於美術作品。

法律依據:
《著作權法》第三條本回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答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四)美術、建築作品;
(五)攝影作品;
(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計算機軟體;
(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㈤ 書中如出現動畫片 中的形象 涉及版權問題嗎

您好!動畫片中的形象同樣受版權保護,若是未經版權人同意擅自用於營利則涉及侵犯版權問題。
版權即著作權,是指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包括財產權、人身權)。版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類型,它是由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攝影等方面的作品組成。
《著作權法》第九條著作權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第十條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九)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十一)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十二)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著作權人可以許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並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著作權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轉讓本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並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如能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㈥ 平面設計 如何進行知識產權保護

你可以申請著作權保護!
第三條 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四)美術、建築作品;
(五)攝影作品;
(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計算機軟體;
(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第四條 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中下列作品的含義:
(一)文字作品,是指小說、詩詞、散文、論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現的作品;
(二)口述作品,是指即興的演說、授課、法庭辯論等以口頭語言形式表現的作品;
(三)音樂作品,是指歌曲、交響樂等能夠演唱或者演奏的帶詞或者不帶詞的作品;
(四)戲劇作品,是指話劇、歌劇、地方戲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
(五)曲藝作品,是指相聲、快書、大鼓、評書等以說唱為主要形式表演的作品;
(六)舞蹈作品,是指通過連續的動作、姿勢、表情等表現思想情感的作品;
(七)雜技藝術作品,是指雜技、魔術、馬戲等通過形體動作和技巧表現的作品;
(八)美術作品,是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
(九)建築作品,是指以建築物或者構築物形式表現的有審美意義的作品;
(十)攝影作品,是指藉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質上記錄客觀物體形象的藝術作品;
(十一)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是指攝制在一定介質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無伴音的畫面組成,並且藉助適當裝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的作品;
(十二)圖形作品,是指為施工、生產繪制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以及反映地理現象、說明事物原理或者結構的地圖、示意圖等作品;
(十三)模型作品,是指為展示、試驗或者觀測等用途,根據物體的形狀和結構,按照一定比例製成的立體作品。

㈦ 工藝美術品的知識產權保護

著作權法上關於實用藝術品的保護 要看上面的美感與功能性是否能分開。比如說這個筆筒由小黑人構成 如果具有足夠的獨創性,而這個美感與筆筒的功能並沒什麼關系的話 就可以用著作權保護(就是說筆筒的外形改變不會構成筆筒功能的改變,即可保護)

專利可以申請外觀專利保護

㈧ 我好玩設計的卡通形象和海報,怎麼才能得到知識產權的保護。

如何以正確的心態看待知識產權在新經濟時代中的角色,或許需要藉由專強烈的刺激來屬促成。如今全球面臨相當嚴峻的景氣考驗,各企業均經歷著前所未有的震撼教育,最壞的時刻,也可能會是最好的時刻,當市場一片大好的激情逐漸冷卻之後,如何透過知識產權的建立與合理運用,實際強化企業體質,應該會獲得更多的重視。

㈨ 辯論賽:「我國傳統民間技藝應該受到知識產權保護」 我們是正方。 這個該怎麼打

在我國,民間文學藝術流派紛呈,千姿百態。無論是透著喜慶和吉祥的大紅剪紙、靈韻別致的傳統泥塑,還是清新簡潔的藍印花布、古老神秘的納西族「東巴」,都從不同側面體現著文明古國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在時時刻刻傳承著古老的華夏文明。民間文學藝術不僅是前人留給我們的珍貴文化遺產,更是祖先賜予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國,民間文學藝術在5000多年歷史沉澱的中國文化玫瑰中,就像一隻藝術奇葩,顯得格外絢麗多彩和引人注目。

然而 ,在我國學術界和立法界對於民間文學藝術保護的研究,基本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一直持續至今,並在近幾年形成一個研究高潮,出現不少以此為主題的研究論文。但我國在傳統知識保護領域內的立法卻並沒有顯著進步。已經出台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包括《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1997)、《雲南省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2000)和《貴州省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2002)。我國著作權法第六條規定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理論界關於如何對民間文學藝術提供保護,有兩種互相沖突的代表性觀點。一種觀點反對用任何形式的知識產權保護傳統知識,建議通過公法權利來提供保護;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知識產權能在傳統知識保護中發揮作用,或至少對進一步檢驗這種可能性抱有興趣。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近的調查表明,越來越多的傳統知識持有人開始尋求運用知識產權制度來保護傳統知識。
(一)保護文化遺產、尊重歷史的需要

民間文學藝術作為某一民族、種族或部落的歷史積淀,對該群體成員的心理影響是深遠的。民間文學藝術的代代相傳在其生存發展的地域指導並駕馭著當地居民的生活情趣與審美取向。對民間文學藝術進行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有助於維護民間文學藝術創作群體的精神尊嚴。另外,民間文學藝術長久以來的傳習方式都是語言或動作,鮮有固定的方便復制與保存的表達方式。這種自生自滅的流傳特性也使我們有必要採取知識產權法律手段對其進行保護,防止作為各國文化歷史傳統組成部分的珍貴遺產流失甚至消亡。

(二)保證對民間文學藝術的合理利用。

同其他文學藝術作品一樣,優秀的民間文學藝術具有廣闊的利用空間。如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故事可被改編成電影搬上屏幕;精緻的民間工藝可被應用到現代家居設計中;優美悅耳的民間歌曲可通過現代的創作手法進行重新演繹等。但廣泛的利用也衍生出了一些損害群體情感尊嚴的後果,特別是非原創地的利用者因不了解群體發展歷史或為了迎合一部分消費者的異常獵奇心理,常做出篡改民間文學歷史、歪曲民間文學藝術原貌及醜化民間文學藝術形象之舉。因此為了保證對民間文學藝術合情、合理的利用,有必要採取知識產權法律手段限定和規范對民間文學藝術的利用,以期實現對民間文學藝術的原汁原味的再現。

(三)確保民間文學藝術原創群體的合理利益的實現。

目前對民間文學藝術的商業價值開發和廣泛利用的,多是發達國家的文化商人。他們採用錄音、錄像、記載等方式將這些具有異國情調的民間文學藝術帶回國內,再經過他們認為能帶來高額回報的改編加工過程,將這些取材於別國民間文學藝術的加工品提供給本國的消費者。特別是按照發達國家「公有領域內的一切成果,包括民間文學藝術是屬於全人類共同所有的財富,人人皆可自由利用」這一知識產權保護規則,這些文化商人不花一分錢就可將別國的民間文學藝術拿來利用。這種原料免費的文化快餐在養肥了發達國家的文化商人的同時,卻並未給提供原料的民間文學藝術原創地居民帶來任何的名利收人。這種貌似公平的「公有領域」的文化交流方式,其實與幾百年前的殖民者對殖民地的自然資源與勞動力的掠奪並無實質區別。如果不加以控制與防範,就會造成文化資源的流失。這種流失不僅僅是財富的流失,也是歷史的流失、傳統的流失,對於一個民族甚至一個國家來說等於失去了存在的精神根源。這種精神領域內的掠奪比以前的物質領域內的掠奪更為可怕,是不利於整個民族與國家的長遠發展的。

閱讀全文

與藝術形象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