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知識產權法與民法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是什麼
民法通則是一種通用民事法律
知識產權法包含很多具體的法律,如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是特殊化的法律。
知識產權法是根據民法通則的精神制定的特殊領域的專門法律。
㈡ 請問,知識產權法屬於民法還是屬於商法還是屬於經濟法呢會在司法考試的卷幾出現啊
知識產權法屬於民法,知識產權法是指因調整知識產權的歸屬、行使、管理和保護等活動中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節知識產權規定如下:
第九十四條: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權(版權),依法有署名、發表、出版、獲得報酬等權利。
第九十五條: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專利權受法律保護。
第九十六條: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依法取得的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
第九十七條:公民對自己的發現享有發現權。發現人有權申請領取發現證書、獎金或者其他獎勵。公民對自己的發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權申請領取榮譽證書、獎金或者其他獎勵。
(2)民法和知識產權法的關系擴展閱讀
知識產權法主要包括:
1、知識產權法律:如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
2、知識產權行政法規:其主要有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專利法實施細則、商標法實施條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等。
3、知識產權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如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
4、知識產權行政規章,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規定。
5、知識產權司法解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㈢ 考研題目:論知識產權與民法的關系。
http://rendayizhong.blog.163.com/blog/static/7945319720092181168877/
內容摘要
知識產權法是民法的一部分。知識產權法屬於民法的一部分,知識產權是私權,已經為我國立法、司法實踐以及學術研究所承認。然而,對此仍有強調之必要。《民法典知識產權編建議稿》第一條即明確:「知識產權是私權」。TRIPS協議亦有如此規定。其必要性:至今國內仍有一部分人認為知識產權中的工業產權,部分系公權利。部門與地方也有自己制定行政規章更改現有知識產權法對權利取得及維護的規定。例如:國家技術監督局通過行政規章要求企業在該局系統登記「地理名稱」,否則有一定行政措施,即較典型。工業產權的行政主管機關的作用,與管理某些公權利的行政機關的作用完全不同。許多法學家常常向人們不斷強調這種不同,即是提醒人們在知識產權領域不要把私權與公權相混淆。例如江平教授就強調過:「絕不能把商標管理等同於槍支管理」。《著作權法》第一條起草過程中,不少人將憲法第47條賦予公民的公權利,作為著作權的依據和來源,也是將私權混同於公權的一例。知識產權雖然有不同於一般民事權利的特殊性,但是「私權」性質上,則與其他民事權利是共同的(以上黑體字來自於鄭成思著〈知識產權法〉第124頁)。我國許多行政機關,仍然沒有認清知識產權的私權屬性,因此把對知識產權的管理(特別是對商標的管理),當作是市場管理的一個手段,進行了許多沒有必要的干預。典型的如《商標法》第44條,即過分以行政手段干預了商標的使用和轉讓。
㈣ 知識產權法屬於民法還是經濟法
知識產權法屬於民法,知識產權法是指因調整知識產權的歸屬、行使、管理和保護等活動中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節知識產權規定如下:
第九十四條: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權(版權),依法有署名、發表、出版、獲得報酬等權利。
第九十五條: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專利權受法律保護。
第九十六條: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依法取得的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
第九十七條:公民對自己的發現享有發現權。發現人有權申請領取發現證書、獎金或者其他獎勵。公民對自己的發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權申請領取榮譽證書、獎金或者其他獎勵。
(4)民法和知識產權法的關系擴展閱讀:
知識產權法的特徵如下:
(1)無形財產權。
(2)確認或授予必須經過國家專門立法直接規定。
(3)雙重性:既有某種人身權(如簽名權)的性質,又包含財產權的內容。但商標權是一個例外,它只保護財產權,不保護人身權。
(4)專有性:知識產權為權利主體所專有。權利人以外的任何人,未經權利人的同意或者法律的特別規定,都不能享有或者使用這種權利。
(5)地域性:某一國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知識產權,只在該國領域內發生法律效力。
(6)時間性:法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規定一定的保護期限,知識產權在法定期限內有效。
㈤ 求論文「知識產權與民法的關系」
知識產權法與民法關系新論
http://www.jianwangzhan.com/101/163557/page3.asp?webid=jianwangzhan&userid=163557&menuno=20&articleid=2493
內容摘要(Abstract):本文打破以往學者所認為的知識產權法與民法是特別法與一般法或普通法的觀點。本文強調知識產權法與民法的關系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運用法理學、民法學、知識產權法學、邏輯學等學科知識分析梳理這一關系,並在此基礎上破天荒的提出知識產權法與民法的關系是新法與舊法的關系。
㈥ 簡答知識產權基本法與民法的關系
一、在我國民法典制定的大背景下,探索知識產權法與民法典的關系具有版重大立法價值和實踐意權義。作為民事基本法的知識產權法,亦需恪守民法基本原則。公序良俗原則作為知識產權法與民法的連接點之一,其在知識產權法上的適用反映了二者之間的密切邏輯關系,亦體現了知識產權法向民法進一步回歸的趨勢。
二、我國知識產權法學界對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制度的基本原則十分關注,但對作為一個學科的知識產權法的基本原則的研究卻較為薄弱。在我國民法典制定之際,作為民事基本法的知識產權法與民法典的制定存在密切聯系,貫穿於民法典制定始終的民法基本原則亦為知識產權法所遵循。劉春田教授認為,「知識產權法制的運作,一直處於民法的陽光普照之下。離開民法的制度觀照與理論滋養,知識產權的實踐寸步難行。
㈦ 為什麼知識產權法既屬於民法,又獨立於民法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從法律部門的歸屬上講,知識產權法屬於民法版,是民法的特別權法。民法的基本原則、制度和法律規范大多適用於知識產權。
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知識產權法屬於民法的范疇,是民法對知識形態的無形財產法律化、權力化的結果,是從物的所有權中分離出來的新的、獨立的財產權形態。
望採納,謝謝
㈧ 知識產權法和民法的有什麼關系
1、相同點:
作為法律,知識產權法和民商法具有某些相同或者相似之處。
(1)兩種法律都是以財產利益和人身利益為杠桿,以權利和義務為手段來調整社會關系的;在具體的法律規范中,都是以確認和保護權利為中心展開的。
(2)在知識產權法中,當權利人許可他人使用,或者轉讓自己的權利時,與他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將成為一般的民事法律關系,將依據債和合同的原則來處理。這種現象可以看作是知識產權法與民商法的交叉。
2、兩種法律的區別:
(1)兩種立法的價值趨向不同。(2)兩種立法的結構不同。
(3)兩種法律的屬性不同。
(4)兩種法律的內容存在很大差別。
(8)民法和知識產權法的關系擴展閱讀:
與知識產權法中的權利相比,民法中的權利在形態上是單一的,也就是說,每個權利都是相互獨立地存在的,它們都在一個層面上,屬於同一層面上的東西;相互之間並不互相影響和制約,都在獨立地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而知識產權中的權利卻大不相同,這里的權利是分層排布的,層與層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前面的權利可以影響和制約後面的權利,整個權利體系呈現網狀結構。 總之,知識產權法和民法的區別是非常顯著的,二者之間的相似點只是兩種法律之間的有限的交叉,不同和差異佔了主要部分,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兩種法律並為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