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10大案件名單
1.淘寶網商標侵權糾紛案
衣念(上海)時裝貿易有限公司與浙江淘寶網路有限公司、杜國發侵害商標權糾紛上訴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1〕滬一中民五(知)終字第40號民事判決書)
2.「拉菲」商標糾紛案
尚杜·拉菲特羅茲施德民用公司與深圳市金鴻德貿易有限公司、湖南生物醫葯集團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1〕湘高法民三終字第55號民事判決書)
3.「大運」與「江淮」汽車商標糾紛案
廣州市紅太陽機動車配件有限公司與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確認不侵害商標權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申字第223號民事裁定書)
4.空調器「舒睡模式」專利侵權糾紛案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廣東美的製冷設備有限公司、珠海市泰鋒電業有限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上訴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1〕粵高法民三終字第326號民事判決書)
5.網路MP3搜索著作權糾紛案
環球唱片有限公司、華納唱片有限公司、索尼音樂娛樂香港有限公司與北京網路網訊科技有限公司侵害錄音製作者權糾紛上訴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0〕高民終字第1694號、1700號、1699號民事調解書)
6.「3Q」之爭引發的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與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際無限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軟體(北京)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1〕二中民終字第12237號民事判決書)
7.「開心網」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北京開心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北京千橡互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千橡網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1〕高民終字第846號民事判決書) 8.「卡斯特」商標三年不使用撤銷行政糾紛案
法國卡斯特兄弟股份有限公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李道之商標撤銷復審行政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0〕知行字第55號行政裁定書)
9.「抗β-內醯胺酶抗菌素復合物」發明專利無效案
北京雙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湖北威爾曼制葯有限公司、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發明專利權無效行政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行提字第8號行政判決書) 10.非法復制發行計算機軟體侵犯著作權罪案
鞠文明、徐路路、華軼侵犯著作權罪上訴案(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錫知刑終字第1號刑事裁定書)
⑵ 誰能提供一下幾個知識產權的案例
你好,來源 大律師網
4月26日是第16個世界知識產權日,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杭州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去年全國法院新收各類知識產權一審案件130200件,比2014年上升11.73%,同時發布了2015年中國法院10大知識產權案件和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
發布會上,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庭長宋曉明介紹,截至2015年底,全國法院新收各類知識產權一審案件130200件,比2014年上升11.73%。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五省市收案數量持續在高位運行,新收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數約佔全國法院該類案件總數的70%。
最高法院副院長陶凱元表示,今年中國法院系統將重點加強專利商標授權、確權相關司法解釋的論證起草,開展商業模式創新、標准與專利、中醫葯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的研究,同時積極開展知識產權國際對話交流,推動知識產權國際治理規則的革新和優化。
發布會上,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陳國猛表示,浙江知識產權案件主要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收案量持續增長,司法逐漸成為解決知識產權糾紛的主渠道。二是案件類型全面,覆蓋所有類型的知識產權與各種方式的市場競爭行為。三是重大疑難復雜及新類型案件不斷增多,審理難度不斷加大。
⑶ 新華社2012年2月18日報道,2011年年中國法院知識產權案件繼續保持高增長勢頭,全國地方法院共受理和審結
(1)我國抄侵犯公民襲智利成果權的現象還十分嚴重;國家保護公民的智力成果權不受非法侵犯。 (2)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反不正當競爭中的商業秘密等。 (3)我們應該認真學習法律,了解知識產權的相關知識,當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時,要積極尋求法律幫助,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我們還要積極參加與社會對治理成果的保護,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等。 |
⑷ 請推薦幾個知識產權案例
電子工業部第十八研究所訴秦皇島撫天電源公司、撫寧縣開關廠、撫寧縣撫內寧鎮經濟管理委員會、孫洗塵、容邵桂榮、魯文東侵犯商業秘密糾紛上訴案
武漢銀鯊休閑用品有限公司、百盛商業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單商城股份有限公司訴哈羅斯特瑞特有限公司、原審被告(香港)富文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等侵犯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
⑸ 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
知識產權保護主要在對於知識產權的維護,以及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上。
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完善知識產權案件上訴機制,統一審判標准。制定完善行政執法過程中的商標、專利侵權判斷標准。規范司法、行政執法、仲裁、調解等不同渠道的證據標准。
推進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立案標准協調銜接,完善案件移送要求和證據標准,制定證據指引,順暢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制定知識產權民事訴訟證據規則司法解釋,著力解決權利人舉證難問題。探索建立侵權行為公證懸賞取證制度,減輕權利人舉證責任負擔。
(5)2011年度10大知識產權案件擴展閱讀:
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要求規定:
1、針對新業態新領域發展現狀,研究加強專利、商標、著作權、植物新品種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的保護。探索建立葯品專利鏈接制度、葯品專利期限補償制度。
2、研究加強體育賽事轉播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公證電子存證技術推廣應用。研究建立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制定電商平台保護管理標准。
3、編制發布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指南,制定合同範本、維權流程等操作指引,鼓勵企業加強風險防範機制建設,持續優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保護環境。研究制定傳統文化、傳統知識等領域保護辦法,加強中醫葯知識產權保護。
⑹ 「平和紅心蜜柚案」入選全國十大知識產權案
10大知識產權案件
◆上海世博會法國館「高架立體建築物」發明專利案
◆「鱷魚」商標案
◆伊萊利利公司吉西他濱及吉西他濱鹽酸鹽專利案
◆「天府可樂」配方及生產工藝商業秘密案
◆干擾搜索引擎服務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紅肉蜜柚」植物新品種權屬案
◆LED照明用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案
◆本田汽車外觀設計專利無效案
◆「杏花村」商標異議復審案
◆制售假冒洋酒案
最高法院公布「紅肉蜜柚」植物新品種權屬案
新華網南京4月24日電 (記者陳菲、蔡玉高)最高人民法院24日公布了2010年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件之一「紅肉蜜柚」植物新品種權屬案。
【案情摘要】原告林金山以其應為被告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果樹所(以下簡稱果樹所)、陸修閩、盧新坤所獲「紅肉蜜柚」植物新品種權的權利人之一為由,向福建省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其為該品種權的品種權人。
一審法院認為,林金山發現了可培育「紅肉蜜柚」植物新品種的種源,為後續培育新品種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林金山成功地對該變異品種進行了嫁接、培育。為保護農民育種的合法權利和研究人員育種的積極性,林金山亦應享有「紅肉蜜柚」植物新品種權。遂判決林金山享有「紅肉蜜柚」植物新品種權,駁回林金山的其他訴訟請求。果樹所、陸修閩不服該判決,上訴至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
二審法院認為,林金山在其生產果園發現可用於培育「紅肉蜜柚」植物新品種的種源,為此後「紅肉蜜柚」品種選育、品種權申請,以及最終取得「紅肉蜜柚」品種權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在果樹所與案外人簽訂的《科技合作協議》以及向福建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委員會提交的《福建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申請書》中,均將林金山列為育種人之一。由此可見,在本案「紅肉蜜柚」的育種過程中,果樹所始終將林金山視為共同育種人。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規定,委託育種或者合作育種,品種權的歸屬由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沒有合同約定的,品種權屬於受委託完成或者共同完成育種的單位或者個人,林金山作為「紅肉蜜柚」的共同育種人,亦應享有該品種權。遂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典型意義】本案涉及植物新品種權屬糾紛中較為普遍的問題,社會關注度高。本案判決對於育種活動中,如何依法合理保護種源發現者、實質參與者的合法利益,具有重要意義。
⑺ 求有關知識產權的案例及相關分析
正泰訴施耐德「小型斷路器」實用新型專利案
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訴施耐德電氣低壓(天津)有限公司、寧波保稅區斯達電氣設備有限公司樂清分公司侵犯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上訴案[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07)浙民三終字第276號民事調解書]
【案情摘要】
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泰集團)於1999年3月11日獲得「一種高分斷小型斷路器」實用新型專利權。正泰集團認為施耐德電氣低壓(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施耐德公司)生產、銷售的型號為C65N的小型斷路器侵犯了其專利權,訴至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請求判令施耐德公司等立即停止侵權、銷毀侵權產品並賠償損失3.348億元。一審法院認為,施耐德公司侵犯了正泰集團的涉案專利權,並根據施耐德公司提供的數據確定其自2004年8月2日至2006年7月31日期間銷售侵權產品所獲得的營業利潤為3.559億元。一審法院於2007年9月26日判決施耐德公司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正泰集團損失3.348億元。施耐德公司不服提出上訴。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經多次主持調解並於2009年4月15日公開開庭審理,基於施耐德公司及其母公司法國施耐德電氣公司與正泰集團達成全球和解,本案中施耐德公司在尊重涉案專利基礎上與正泰集團當庭達成調解協議,施耐德公司在調解書生效之日起15天內向正泰集團支付補償金人民幣1.575億元,如施耐德公司未能按期限和數額付款,正泰集團有權申請執行一審判決。2009年4月24日,施耐德公司主動全部履行了調解協議。
【典型意義】
本案創中國知識產權侵權案件最高補償額,充分揭示了自主創新的重要性和知識產權在市場競爭中的價值,可謂「小專利扭轉大乾坤」;同時中外當事人能夠和解調解解決糾紛,也充分體現了和諧共贏的國際競爭理念,對於中外企業在知識產權糾紛中依法理性維權具有標桿意義。本案雙方當事人都是國內和國際低壓電氣市場上的龍頭企業,且訴訟請求和一審判決賠償數額高達3.3億,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二審法院充分發揮司法智慧,努力促使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調解協議,解決了雙方長期在多國存在的知識產權爭議,創造了良性競爭、合作雙贏的市場環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長期以來,國內企業多於模仿加工,疏於自主創新,在與境外跨國公司的知識產權訴訟中多為被告,敗訴率很高,本案復雜的訴訟過程為國內企業提供了豐富的訴訟經驗和技巧。此外,許多境外媒體常常質疑中國法院存在地方保護主義,本案系境內外當事人自願和解,有利於國際輿論對中國法院的客觀評價。
⑻ 知識產權侵權案件
這個案件比較復雜,一兩句說不清。
(1)A公司的賠償請求是否合理,為什麼?
如果C公司是在A公司申請專利之前就已經生產了產品,那麼A公司的賠償就不合理。當然這需要C公司提供證據來證明。
如果該項專利確實是A的發明創造,那當然合理,至於那個30萬的費用是不是太多了,這個不好說,但可以要求A提供為何要30的理由或是證據材料
(2)針對A公司的請求,管理部門應如何處理?
如果C確實侵權了,如果B公司是在未之情的情況下使用了C的產品,那麼在處理的時候A應該從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