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商業用途算侵權嗎
您好,如果您單純是與朋友們娛樂 不做任何商業用途或獲取金錢的話,不算做侵權的。
根據《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2. 只要不用於商業用途就不算侵權嗎
很有可能是侵權,但是僅僅依據是否用於商業用途難以判斷是否侵權,只有滿足著作權合理使用條件才是合法使用。
著作權合理使用是重要的著作許可權制機制,它是指在特定的條件下,法律允許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權的作品,而不必徵得權利人的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的合法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22條規定了十二項合理使用的具體方式: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拓展資料:
設立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的價值在於:公平和效率。即在保證公平的同時,兼顧效率,二者相輔相成,互為表裡。「公平」體現了合理使用的合理性,而「效率」則體現了合理使用的必要性。合理使用作為對著作權進行限制的制度,其核心和實質就是對利益的協調和平衡。
著作權合理使用是著作許可權制制度的一種,其目的就是在於防止著作權人權利的濫用,損害他人的學習、欣賞、創作的自由,妨礙社會科學文化技術的進步。合理使用制度在防止著作權人權利濫用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合理使用保障了社會公眾的創作自由。
創作活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建立在前人智慧的基礎之上,沒有前人作品的啟示和借鑒,創作就如無源之水,無土之木。
參考鏈接:網路_著作權合理使用
3. 關於台歷上的圖片版權問題
版權圖片,是相對於盜版圖片的概念。通常指經過圖片的著作權持有人,也許是創作圖片的作者或者機構,授權可以用於商業,出版,展覽等用途的圖像作品。這些圖片都可以最終追查到圖片的版權持有人獲得他們的使用授權。但是這類圖片的使用,往往需要支付給版權持有人一定的授權費用。
如果不做經濟用途,圖片僅供加工處理是不會構成侵權的。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可以在台歷上標明圖片的出處。
4. 經常看到昵圖上面一些素材說什麼非商業用途授權 這個是什麼意思
非商業用途授權是作品購買者付費下載原創作品後只獲得在本協議規定范圍內的非獨家使用權。原創作品的所有權、版權和著作權歸原創會員所有。
作品購買者下載原創作品後,不可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僅可用於個人學習、交流等非商業性用途。若作品購買者超范圍使用,因此造成的一切經濟、法律後果都由作品購買者承擔。
(4)非商業版權台歷擴展閱讀:
侵權行為: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 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剽竊他人作品的;
(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8)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9)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10)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
(11)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12)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3)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14)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5)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5. 在自己做的非盈利不售賣的書里使用了非商業授權字體會涉及字體侵權嗎(詳細描述見問題)
只要你的使用不是用於盈利賺錢的目的就不屬於侵權
6. 請問一下,日歷有版權嗎需要發行嗎
日歷沒有版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 本法不適用於:
(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
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二)時事新聞;
(三)歷法、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7. 將本軟體應用於非商業用途,而不必支付軟體版權授權費用,什麼意思
每款軟體應用均有版權法保護,如果是個人使用,不是拿著軟體去賺錢,是不必向版權擁有者支付費用的。直白的說就是不可以拿著軟體去賺錢盈利。
8. 急!非商業性演繹需要版權嗎
回答樓主的問題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規定
第三十五條 表演者(演員、演出單位)使用他人未發表的作品演出,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
表演者使用他人已發表的作品進行營業性演出,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著作權人聲明不許使用的不得使用。
表演者使用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進行營業性演出,
應當按照規定向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表演者為製作錄音錄像和廣播、電視節目進行表演使用他人作品的,適用本法
第三十七條、第四十條的規定。
第三十六條 表演者對其表演享有下列權利:
(一)表明表演者身份;
(二)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三)許可他人從現場直播;
(四)許可他人為營利目的錄音錄像,並獲得報酬。
第三十七條 錄音製作者使用他人未發表的作品製作錄音製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並支付報酬。使用他人已發表的作品製作錄音製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著作權人聲明不許使用的不得使用。
錄像製作者使用他人作品製作錄像製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並支付報酬。
第四十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使用他人未發表的作品製作廣播、電視節目,應當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並支付報酬。
所以樓主敘述的
我們社團要做一部廣播劇,劇本要根據某網路作家的小說改編,我們絕對是非商業性演繹,全部過程都是由廣播劇愛好者完成
需要告知原作者 經同意才能表演
補充回答
白吃會會員說我回答錯誤
顯然 他並不是法律專家
因為我經歷過此案例
2005年 北京大興區人民法院受理了 大興某社區改編某作家據劇本上演一案
由於社區表演 屬於公非商業表演
但是 大興人民法院仍然宣判該社區管理委員會 賠償該作家2000元
所以樓主可以考慮下 是否通知原作者
要改編發表在論壇里的文(該文未出版),是否也要向作者取得授權呢
這個是不需要授權的
9. 自創非商業盈利視頻的版權問題
我國的法律明文規定了版權歸作者所有,其中版權包含了很多權利,如著版作權展覽權署名權權等等,但創作人不完全引用版權人的作品時創作新作品不視為侵權。另外版權有個保護期限,過了這個期限就不再受保護,大家都能使用。比如西遊記書是幾百年前的人寫的,到了現在很多商家用來拍電影電視也沒見過他們給寫作人的後代什麼版權費,從而就知道了保護的期限。視頻被用在非營利組織的宣傳工作的只要視頻與原作品的相似度不到50%以上視為原創,
10. 許可方式 到底"非商業用途"意味著什麼
為你的作品選擇一個創作共用的許可協議並非代表你放棄了自己的版權。而是意味著你的部分權利在某些條件下可以提供給一些接受者。 到底是那些條件? 我們的站點會讓你從下面一個設計好的列表中混合和搭配組成你的條件。經過組合,共有11個創作共用許可方式可供你選擇。署名 . 你允許別人拷貝、分發、呈現和表演屬於你版權的作品,或者基於該作品的派生作品,但是條件是他們必須提供你的名字。 舉例: 小美把她的照片加上了署名許可權,因為她很希望全世界都可以在提供她的名字的情況下使用這些照片。鮑勃在網路上發現了她的照片,想把它放在自己的主頁上。於是鮑勃就在自己的站點上放上了小美的照片,而且清晰地說明小美是作者。非商業用途. 你允許別人拷貝、分發、呈現和表演屬於你版權的作品,或者基於該作品的派生作品, 但是條件是只能用於非商業目的。 舉例:Taven把自己的照片加上了非商業用途許可權。Tom把Taven的照片放入一個拼貼宣傳畫上。在沒有得到Taven的允許下,Tom不可以銷售他的拼貼宣傳畫。 禁止派生作品 . 你允許別人拷貝、分發、呈現和表演屬於你版權的作品,但是只能原封不動,不能是派生改動過的作品。 舉例: 薩拉為她的一首歌曲的錄音加上了禁止派生作品許可權。喬安希望把薩拉的歌曲的一部分截取到自己的新歌曲中。在沒有得到薩拉的特別允許下,喬安不可以這樣做。 保持一致 . 你允許別人分發基於你作品的派生作品,但是條件是必須提供和你的作品許可協議相同的許可協議。 注意: 一個許可協議不能既是禁止派生作品又是保持一致,保持一致條款只適用於允許派生作品的情形。 舉例: 老蔣的在線照片附加了非商業用途和保持一致條款。如果林麗是一個業余的拼貼圖創作者,她用老蔣的照片放在自己的拼圖作品中,這就成了派生作品。保持一致的條款要求林麗必須把為她的作品加上非商業用途和保持一致許可協議。也就是說她必須按照老蔣允許她使用的許可條件把自己的新作品公之於眾。 更多的示例請訪問示例頁面(英文)。 獲得一個許可協議 當你選擇了創作共用提供的許可條件組合,你會獲得三種不同表達方式的許可協議: 1.共用約定:這是一個簡單的許可協議解釋,還帶有明確易懂的圖標示意,讓別人可以清楚地明白你的權利。 2.法律文本: 這是有關協議的完整法律文本,你要知道這些文本可以在法庭出世。 3.數字代碼:這是電腦可以理解的協議編碼,幫助搜索引擎或者其他應用確認你的作品和使用條款。 使用一個協議 你應當在你的站點上包含一個創作共用的 "保留部分權利" 圖標,靠近你的作品。這個圖標按鈕會鏈接到共用條約頁面,這樣全世界就都可以知道你的作品採用了某種許可協議。如果你發現破壞許可協議的行為,你可以按照版權侵犯的基準去訴訟。更多使用創作共用協議的幫助和提示內容可以在參考這里(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