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船舶優先權與船舶抵押權的區別是什麼
船舶優先權與船舶抵押權的區別如下:
(1)權利的產生不同。船舶優先權是根據法律的規定產生的,屬於法定擔保物權;而船舶抵押權是根據當事人簽訂的船舶抵押合同產生的,屬於協議擔保物權。
(2)擔保的債權不同。船舶優先權擔保的是法定的特殊海事債權,如船員工資、人身傷亡、港口規費、救助報酬及侵權行為造成的財產損失等債權;船舶抵押權擔保的是借貸之債。
(3)效力的產生不同。船舶抵押權的效力產生於登記;而船舶優先權效力的產生既不需要佔有,也不需要登記。
(4)受償的順序不同。按照我國《海商法》第25條的規定,船舶優先權先於船舶留置權受償,船舶抵押權後於船舶留置權受償。
『貳』 船舶抵押權與擔保法和物權法的一般抵押權的區別
1、船舶相較於一般動產和不動產,其抵押權的變動在公式方式有所不同。相關規定為《物權法》第六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
2、根據物權法理論和我國《物權法》的規定,抵押權屬於物權的一種,因此,關於抵押權的相關問題可以適用《物權法》中關於物權變動的規定。另外,在相沖突的法律的效力屬於同一階層時,適用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而《物權法》與《擔保法》關於抵押權的規定存在沖突,且《物權法》的制定時間在後,所以二者發生沖突,適用《物權法》的規定。
3、根據《物權法》第二條第二款之規定,物分為動產和不動產。
《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此處的例外規定指的是,《物權法》第一百二十七條關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設立、第一百五十八條關於地役權的設立,二者均在物權合同生效時發生效力,而非登記後在生效。
第二十三條規定: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此處例外就包括了第二十四條關於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被規定為特殊動產,未經登記,物權的效力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綜上,船舶抵押權相較於一般抵押權而言,其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的不同體現為公式方式的差異上。
『叄』 漁業船舶抵押權的確認有哪些具體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登記辦法》第二十四條 漁業船舶抵押權的設定、轉移和消滅,抵押權人和抵押人應當共同依照本辦法進行登記;未經登記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二十五條 漁業船舶所有人或其授權的人可以設定船舶抵押權。
漁業船舶共有人就共有漁業船舶設定抵押權時,應當提供三分之二以上份額或者約定份額的共有人同意的證明文件。
漁業船舶抵押權的設定,應當簽訂書面合同。
第二十六條 同一漁業船舶可以依法設定兩個以上抵押權,抵押關系設定順序,以抵押登記的先後為准。
根據國家法律條款規定如下:
第二十七條 抵押權人和抵押人共同申請漁業船舶抵押權登記,應當填寫漁業船舶抵押權登記申請表,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抵押權人和抵押人的戶口簿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二)漁業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
(三)抵押合同及其主合同;
(四)農業部規定的其他材料。
登記機關准予登記的,應當將抵押權登記情況載入漁業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並向抵押權人核發漁業船舶抵押權登記證書。
第二十八條 抵押權人依法轉移船舶抵押權的,應當和承轉人持漁業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漁業船舶抵押權登記證書和船舶抵押權轉移合同,向原登記機關申請辦理抵押權轉移登記。
辦理漁業船舶抵押權轉移登記,抵押權人應當事先通知抵押人。
登記機關准予登記的,應當將有關抵押權轉移情況載入漁業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封存原漁業船舶抵押權登記證書,並向承轉人核發漁業船舶抵押權登記證書。
『肆』 船舶抵押權的具體案例
案例:
2008年3月22日,東莞安然公司用「閩燃供2」油輪擔保自己對深圳卡迪夫公司的5000萬元債務,雙方簽訂抵押合同,但沒有去海事部門辦理相關登記手續,2008年5月5日東莞安然公司將「閩燃供2」油輪賣給台州東海海運有限公司,2008年8月5日深圳卡迪夫公司主張行使抵押權。此時深圳卡迪夫公司不得向台州東海海運有限公司主張,因為抵押權沒有登記。
『伍』 海商法船舶擔保物權順序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擔保的債權的受償順序上,從先到後依次是:船舶優先權、船舶留置權、船舶抵押權。
船舶抵押權是約定擔保物權,而船舶優先權和船舶留置權是法定擔保物權;船舶抵押權非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而船舶優先權和船舶留置權無須登記。
『陸』 海商法船舶物權案例分析
1.該船舶上存在的船舶擔保物權有:
(1)船舶優先權:船員享有的對50萬元人民幣工資的支付請求權;和該船因碰撞按過失比例應當向對方承擔120萬元人民幣的賠償責任,對方享有的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
(2)船舶留置權:船廠對基於修理而產生的對200萬元人民幣修理費的支付請求權。
(3)船舶抵押權:銀行享有的對1000萬元人民幣抵押貸款的債權請求權。
【注意】bschoolk答案基本沒錯,但是忽略了一項船舶優先權,即碰撞產生的責任也屬於船舶優先權,屬於海商法第22條規定的「(五)船舶在營運中因侵權行為產生的財產賠償請求」。
2.價款的支付順序,按照先拍賣費用等、再船舶優先權、再船舶留置權,再船舶抵押權的順序是沒有錯的,bschoolk分析正確,同時要在船舶優先權裡面加上他遺漏的那個,排在船員工資之後,因為船舶優先權是有順序的,船員工資是第一順序。同時要注意,並不是說船舶優先權同一順序的就不分先後,海商法第22條對第(四)項及救助報酬請求權是有特別規定的(當然,這里沒有涉及),也就是海商法第23條「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所列各項海事請求,依照順序受償。但是,第(四)項海事請求,後於第(一)項至第(三)項發生的,應當先於第(一)項至第(三)項受償」,所以補充回答一下。
此類題目其實只要看看《海商法》的法條就可以解答了。
『柒』 船舶抵押權有關的3個國際公約
《1993年船舶優先權和抵押權國際公約》商務部網
《1993年船舶優先權和抵押權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Maritime Liens and Mortgages, 1993),1993年5月6日在日內瓦召開的國際海事組織船舶優先權和抵押權公約全權代表會議上通過,尚未生效。
該公約的簽訂,是基於各締約國認識到改善船舶融資條件和發展國家商船隊的必要性,確認在船舶優先權和抵押權領域實現國際統一性。
該公約共22條。其主要內容包括:對海運船舶的抵押權、「質權」的承認和執行;登記、排列次序和效力;變更;船舶優先權的索賠和擔保;優先順序;變更和時效;轉讓和代位;留置權;關於強制出售的通知;強制出售的效力;適用范圍;船旗的暫行變換;保存;簽署、批准、接受、核准和加入;生效;修訂和修正;退出;文本效力。
該公約明確規定:1、抵押權、「質權」及擔保物權的承認和執行對海運船舶的抵押權、「質權」和性質相同的應登記擔保物權,如符合公約規定的條件,應在締約國得到承認和執行。2、船舶優先權。對船舶所有人、光船承租人、船舶管理人或經營人的索賠可通過對船舶的優先權得到擔保;船舶優先權隨船舶存在而存在,而不論船舶的所有權或登記或船旗有何變更。3、留置權。每一締約國均可按照其法律給予船舶佔有人以船舶留置權。4、船舶優先權的轉讓或代位,將同時造成該項船舶優先權的轉讓或代位;擁有船舶優先權的索賠人不得對根據保險合同向船舶所有人支付的保險賠償金取得代位求償。5、一締約國強制出售船舶之前,該國主管當局應保證按公約規定向各方發出通知;船舶一旦在一個締約國被強制出售,除經抵押權、「質權」或擔保物權擁有人同意由船舶購買人承擔外,所有已登記的抵押權、「質權」或擔保物權、船舶優先權和其他債權均不再與該船有關,但必須符合公約規定的條件。
該公約的規定適用於所有在締約國或非締約國登記的海船,但非締約國的船舶必須是受締約國管轄的。公約中的任何規定均不得對國家所有或經營並且僅充作政府非商業性服務的任何船舶產生權利或對其行使權利。
中國於1994年8月18日簽署。
『捌』 船舶抵押權的效力
船舶抵押權最重要的效力是賦予其擔保的債權以優先受償權。船舶抵押權設定後,未經抵押權人同意,抵押人不得將被抵押船舶轉讓給他人。抵押權人將被抵押船舶所擔保的債權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他人的,抵押權隨之轉移。被抵押船舶滅失,抵押權隨之消滅。由於船舶滅失得到的保險賠償,抵押權人有權優先於其他債權人受償。
『玖』 船舶所有權,優先權,抵押權之間不同的法律適用問題
船舶抵押權,是指抵押權人對於抵押人提供的作為債務擔保的專船舶,在抵押人不履行債屬務時,可以依法拍賣,從賣得的價款中優先受償的權利
船舶優先權,是指海事請求人依照本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向船舶所有人、光船承租人、船舶經營人提出海事請求,對產生該海事請求的船舶具有優先受償的權利
船舶優先權先於船舶留置權受償,船舶抵押權後於船舶留置權受償。
兩者產生的情況不一樣,抵押權是抵押人設定的,優先權是法定的,只要符合幾種法定的情形(海商法第22條有列出),就會產生船舶優先權。
兩者權利的主體也不一樣。
船舶優先權法律關系的主體:
船舶優先權法律關系的主體有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兩類,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拾』 船舶抵押權和一般財產抵押權有什麼區別
船舶抵押權依法需要經過登記。未經登記的,不能對抗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