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物權是否受訴訟時效限制。
物權不受訴訟時效限制,訴訟時效也不適用於物權。
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和他物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權利人將失去勝訴權利,即勝訴權利歸於消滅。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訴訟時效只適用於財產權中的債權性請求權。因此下列權利不適用訴訟時效:
1.人身權的請求權
2.財產性支配權:包括物權和知識產權
3.抗辯權
4.形成權
參考:
1、物權_網路
http://ke..com/link?url=-_kZtJmzUOw10yqj1vIe-zupRmmwEFm15JiBvu7vCidY_
2、訴訟時效_網路
http://ke..com/link?url=I4EDOcrCVeiCG8LxidhqhBcp7--
❷ 物權請求權為什麼不適用訴訟時效
不同權利有不同的規定。不適用,應該是基於利益衡量,我國大陸法律有自己的特點。版
一、原物返還請權求權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二、物權法107條是關於遺失物回復請求權的,與原物返還請求權不同,依通說意見,回復請求權屬形成權,且有兩年的除斥期間。
❸ 求高手指點:為什麼訴訟時效僅僅適用於請求權,而不適用於物權
只有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物請求權不適用。
因為,這樣可以使物權在受到侵害之後,依據侵權責任法規定的損害賠償請求權一旦遭受訴訟時效抗辯,還能依據物權請求權主張保護權利。這樣規定,有利於保護物權。所以我國《物權法》沒有訴訟時效的規定。
請求權由債權衍生而來,是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的的權利,具有相對性;物權是對世權,具有絕對性,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在請求權上,設定一個時間來保護全合法權益,這就是訴訟時效的規定,又給這個時效加一個期限,就是具體的規定時間。因為法律不保護惰於行使自己權利的人。
物權存在的基礎是「物的存在」,那麼在這個物沒有滅失前,基於此物上的所有權利都不被消滅。所以物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因此,基於債權而產生的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基於物權產生的各項權利(例如佔有返還請求權)只要物沒有滅失,所有權人的權力就一直存在。
(3)物權請求權無訴訟時效擴展閱讀:
訴訟時效要件是指適用訴訟時效的要件。
1、須有請求權的存在。訴訟時效是對請求權的限制,沒有請求權,也就無從適用訴訟時效。
2、須有怠於行使權利的事實。訴訟時效是對權利人的督促,實際上也是對義務人的保護,如果權利人怠於行使權利經過一定的期間,又沒有其他事由致使訴訟時效中斷或中止,則訴訟時效產生法律效果。
3、怠於行使權利的事實持續存在,致使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屆滿有時又稱為訴訟時效結束、訴訟時效完成。訴訟時效屆滿,權利人的勝訴權自動消滅。如果有使訴訟時效中斷、中止的事實,訴訟時效還可以「拉長」,即中斷時重新計算,中止時,將中止時間段剔除後繼續計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訴訟時效
❹ 請問物權請求權能否適用訴訟時效
雖然物權請求權與物權有一定的區別,但是其畢竟是在物權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一相權利,應該屬於絕對性權利,無訴訟時效的限制。
❺ 物權請求權是否適用於訴訟時效
物權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具體闡述如下:
訴訟時效的客體是債權請求權,物權請求權之返還原物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訴訟時效的客體是債權請求權。訴訟時效的適用范圍限於請求權。因為請求權是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但不是所有的請求權都適用的規定,請求權中的債權請求權符合訴訟時效客體權利的特徵,其以財產權利為內容,不具有支配性。
若權利人長期怠於行使權利,會使法律關系處於不確定狀態,不利於維護社會交易秩序的穩定,故債權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5)物權請求權無訴訟時效擴展閱讀:
物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的區別:
債權請求權是指在物權受到侵害並發生財產損害時,物權人要求行為人賠償損失的權利,它是一種索求性、進取性的請求權。其典型的民事責任形式即是賠償損失責任。物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是保護物權的兩種不同方法,二者的主要區別表現在:
(1)物權請求權的實現或物權性民事責任的承擔,權利人無需證明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因為,權利人僅僅要求將受到妨害的物權恢復到其完滿狀態。而受害人慾請求行為人損害賠償者,則應證明其實施侵權行為時主觀有過錯。
(2)物權請求權的實現不以行為人的行為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為前提。而行為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前提是加害人造成了受害人現有財產或非財產性損害。
(3)債權請求權的行使有訴訟時效的限制,而物權請求權很難適用訴訟時效。
(4)物權請求權的行使主體並不局限於物權人本身,因為物權請求權是與物密不可分的,任何對物的佔有構成侵害或妨礙的,物的持有、佔有者即可行使此項請求權。如租賃物的承租人對他人侵害租賃物的行為可以提起訴訟行使上述權利。
因此,這是一種對物訴訟。而債權性請求權的行使是以相對人為對象,且以權利人受到實際損害為前提。因此,只有受到損害者才可以侵害方為被告提起訴訟,故這是一種對人訴訟。
❻ 物權請求權不適用於訴訟時效期間與除斥期間,該怎麼理解
物權請抄求權是指物權人在其物被侵害或有可能遭受侵害時,有權請求侵害人返還原物、恢復原狀、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的權利。物權請求權是以物權為基礎而產生的權利,其產生根據在於物權是對客體進行支配並排斥他人干涉的權利,當物權人的支配權受到他人侵害時,為恢復權利人對客體的圓滿支配狀態,物權人才應行使此項請求權。物上請求權不應適用訴訟時效及除斥期間,因為物上請求權與物權不可分離,既然物權不適用訴訟時效與除斥期間,則物上請求權亦不能適用之;同時由於物權請求權通常適用於各種持續性的侵害行為,對這些侵害行為非常難以確定其時效的起算點,因此物權請求權難以適用訴訟時效與除斥期間。
❼ 《物權法》對物上請求權訴訟時效有無規定
目前沒有明確法律予以規制,但從判例分析,最高法是認同該權利不適用訴訟時效的
如最高法對90年代中國吉林省東豐縣工業局與劉學東排除妨礙的案件中,為了便於解讀,吉林省東豐縣工業局簡稱為甲、吉林省對外貿易公司簡稱為乙、劉學東簡稱為B:
1982年4月甲與乙簽定了合建辦公樓協議,約定樓房建成後,甲住一樓,乙住二、三樓,樓上住戶可以通過一樓的樓梯、門廳上下班,樓房建成後,甲沒有直接使用而交給其下屬公司A使用,1992年乙將樓房的二、三層賣給B所有,B為了減少與A的糾紛而另行搭建外用樓梯,1998年,B將A起訴至法院要求繼續使用甲的一樓樓梯。案件經過初、中、高、最高審判機關的判決,最終判決支持了B的訴訟請求,本案中最高法院最終是從物上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觀點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