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小區土地使用權歸業主嗎

小區土地使用權歸業主嗎

發布時間:2021-07-10 22:31:18

㈠ 生活小區共有土地使用權是歸業主還是原單位

根據2000年8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房產測量規范》規定,專可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為:屬1、大堂、公共門廳、走廊、過道、電(樓)梯前廳、樓梯間、電梯井、電梯機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電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棟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物業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為該建築服務的專用設備用房;2、套與公用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及外牆(包括山牆),為牆體面積水面投影面積的一半。不應計入的公用建築空間,也不可用於分攤的有:1、倉庫、機動車庫、非機動車庫、車道等,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單獨具備使用功能的獨立使用空間;2、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3、為多棟房屋服務的警衛室、管理(包括物業管理)用房。「房屋公攤面積」與「小區公共用地」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分別涉及不同的權利。公用面積是指住宅樓內為住戶出入方便、正常交往及保障生活所設置的公共走廊、樓梯、電梯間、水箱間等所佔面積的總和。開發商在出售商品房時計算的建築面積存在公共面積的分攤問題。

㈡ 小區土地所有權歸股東所有還是業主所有

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

㈢ 住宅小區土地使用權歸開發商還是小區業主具體怎麼區分

是共有吧,但也看產權,看你買了多久。一般是七十年。

㈣ 商品房或住宅小區的地皮所有權是屬於誰的

一、商品房或住宅小區的地皮所有權是屬於國家的,土地使用權和地上房屋的所有權回是屬於購房個人的。答

二、依據《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十一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應當按照平等、自願、有償的原則,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出讓方)與土地使用者簽訂。

第十二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㈤ 小區地面土地使用權歸屬

現在的土地使用權歸原承包戶,理由如下:

《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小城鎮落戶的,應當按照承包方的意願,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允許其依法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的,應當將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發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發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承包期內,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發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時,承包方對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有權獲得相應的補償。」

本條第1款規定:「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這一規定對穩定土地承包關系具有重要意義。根據這一規定,除法律對承包地的收回有特別規定外,在承包期內,無論承包方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只要作為承包方的家庭還存在,發包方都不得收回承包地。如承包方家庭中的一人或者數人死亡的;子女升學、參軍或者在城市就業的;

婦女結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

承包方在農村從事各種非農產業的;

承包方進城務工的等,只要作為承包方的農戶家庭沒有消亡,發包方都不得收回其承包地。但因承包人死亡,承包經營的家庭消亡的,為避免已有承包地的承包方的繼承人因繼承而獲得兩份承包地,允許發包方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隨著我國城鄉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城鎮化的發展,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鎮的轉移會不斷增加,對於承包方全家離開農村,遷入小城鎮或者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的,其承包地能否收回的問題,本條第2款和第3款區別不同的情況分別做了規定,以避免發包方隨意收回承包地。

本法所稱的「小城鎮」,包括縣級市市區、縣人民政府駐地鎮和其他建制鎮。關於承包方全家遷入小城鎮落戶,其承包地能否收回的問題,

中央有關文件曾指出,要積極探索適合小城鎮特點的社會保障制度。對進鎮落戶的農民,可根據本人意願,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經營權,也允許依法有償轉讓。

(5)小區土地使用權歸業主嗎擴展閱讀:

土地使用權關於繼承

1.土地使用權證不可以改成去世的人的名字。

根據(1995)國土[籍)字第26號文頒布的《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26條關於「土地使用權確定給直接使用土地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單位和個人」,而死人不會「直接使用」,所以土地局換證時疏於查實登記人是否是「直接使用土地的個人」。

2.如果死者生前使用某片國有土地,其死後的土地使用權是可以繼承的。國務院1990年5.19發布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48條:依照本條例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個人,其土地使用權可以繼承。



㈥ 小區土地使用權屬於業主

對於城鎮住宅小區內土地使用權的分攤問題,住宅小區內業主分戶小土地證的分攤總面積為各樓房的建築佔地面積,而不是小區業主們所認為的小區內全部土地面積。

㈦ 福利房改商品房後,生活小區共有土地使用權是歸業主還是原單位

按照相關規定,不同於福利房和微利房的是,同樣屬於「特殊房」的集資房是不能進行市場交易的。集資房是單位或者公司以集體的名義,將用地申報通過國土部門批准建立的分銷給內部職工的房產,只能夠辦理集體房產證,沒有個人房產證,個人只有使用權,沒有產權,不能作為商品房上市流通。集資房如果要進入市場流通,也可通過補交地價的方式將之轉換成商品房產證後進行交易。但是,必須由單位到相關部門統一補交,個人無法操作。不過,也有可能面臨不能補交的情況,如按城市規劃,該集資房所在用地將要收回等。<BR>

免費知識產權法律咨詢就到法幫網 http://www.fabang.com/ask/browser.php?tid2=21

㈧ 小區土地分割完成後,剩餘土地屬於全體業主所有嗎

是的。新規說,小區的剩餘土地包括收益都是歸所有業主的。

㈨ 小區公共土地是屬於全體業主嗎

按照《物權法》的規定,小區內附屬設施的產權屬於全體業主所有,未經業主大會許可,物業管理人員無權處置。但小區附屬設施的產權劃分為三種情況:
一是商品房小區,小區附屬設施的建設費用已經包含在業主的購房款中,附屬設施的產權自然屬於全體業主所有,不經業主大會許可,物業管理人員無權處置。
二是集資房小區,如果業主繳納的集資款里包含附屬設施的建設費用,附屬設施的產權屬於全體業主,如果集資款里不包含附屬設施的建設費用,則附屬設施的產權歸集資單位所有,集資單位有權處置。
三是房改房小區,由於房改款中不包括附屬設施的費用,因此,附屬設施的產權就不屬於全體業主,而是屬於小區所屬單位。

閱讀全文

與小區土地使用權歸業主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