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八年級下政治復習資料(人教版)急用!!!!!!!!!
第一課 國家的主人 廣泛的權利
1、我國國家的性質: 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我國現階段人民的構成:
2、人民行使管理國家權力的形式是:通過人民選舉出代表(即人大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然後再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3、公民權利:是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
4、公民的基本權利:是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這是公民最重要、最根本的權利。
5、我國的權利保障體制:P7(略)
提示:核心——憲法;主要內容——立法保障、司法保障
6、公民基本權利包涵哪些內容?P9。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是——憲法
7、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利?(教材P10—11,4點。)
答: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否則,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8、言論自由要受到法律的兩方面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誰公開發表了有損於他人、有損於公共利益的言論,誰就要對言論後果負法律責任。
9、公民:是指具有某國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10、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11、公民權利實現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第二課《我們應盡的義務》復習資料
12、法定義務:法定義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
13、公民為什麼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
提示:首先,從獲得和付出的關系來看,享有權利屬於獲得,履行義務屬於付出,只有付出才能獲得,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因而必須履行應盡的義務,特別是法定義務。
其次,從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義務。
第三,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我國法律向我國公民提出的愛國的具體要求;是我們的「天職」,也是愛國的重要表現。我們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履行法定義務的實際行動來表達我們的愛國之情。
14、我國公民應該履行哪些基本義務?(參見教材P16)
15、「只想享受權利,不想履行義務」的認識正確嗎?
答:「只想享受權利,不想履行義務;想多享受權利,少履行義務」的觀點也是錯誤的。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具有一致性,這要求公民要依法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具體可參考上述的第3題的有關內容)。
16、義務:義務是指每個公民應當承擔的責任。既包括法定義務(見上述第2 題),又包括道德義務。道德義務是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願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
17、自覺履行道德義務的意義:有利於形成溫馨、和諧的人際關系,能夠促進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
18、法定義務與道德義務的關系:(參見教材P17「相關鏈接」。)
19、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20、為什麼法律鼓勵的我們要積極去做?
答:⑴我國法律提倡和鼓勵公民實施有益於社會文明和進步的行為。對法律提倡的,我們要積極去做,這是忠實履行義務的重要體現。
⑵我國法律和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凡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有許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就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我們積極實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行為,有利於弘揚社會主義道德,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21、如何忠實履行義務?
答: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第三課《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復習資料
22、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它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包括生命健康權等物質性人格權和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精神性人格權兩類。人格權作為人權的一部分,它與生命相伴,從出生起就伴隨著我們。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它由每個人單獨享有,不得轉讓、拋棄、繼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與我們的人身相分離
23、生命健康權是人格權的重要組成部分, 居於首要地位。
24、人身自由權:是指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包括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非法搜身、非法禁閉、非法拘禁等
25、法律禁止使用童工的意義」
答題提示:主要從有利於保護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有利於保護未成人的受教育漢,促進義務教育的實施;有利於我國杜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等方面
26、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等等
27、為什麼說「輕生或自殘等行為都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不合?」
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處於安全的環境,免受他人侵害,這不僅是每個公民的權利,也是我們對自己的關愛和責任。除了為正義而獻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得讓與或拋棄。因為人具有社會性,生命一旦誕生就具有社會責任。一個人如果因為困難、挫折、失意而自殺,必然會給親朋好友帶來無盡的哀傷、較大的財產損失,還會引發老者無人贍養、幼者無人撫育等一系列社會問題。若公民損害自己的身體,如乞丐為博取他人同情而自殘,必然造成更大的社會負擔。因此,輕生或自殘等行為都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不合。
28、列舉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權的行為:如出售符合質量要求的食品、護送盲人過馬路等等。
啟示青少年務必要做到:關愛生命,遠離暴力,拒絕毒品。
29、行使生命健康權的具體內容P28
第四課《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復習資料
30、什麼是人格尊嚴權?
答:作為「人」的最起碼的社會地位和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起碼尊重的權利,這種權利就是人格尊嚴權。這一權利表現為自尊與他尊兩個方面。
31、人格尊嚴權是人格權中的核心權利,集中體現為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其他人格權如生命健康權、人身自由權等均從不同方面維護、保證人的尊嚴。人格尊嚴不可侮,侮辱者必將受到社會道義的譴責,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2、侵犯他人名譽權的表現及後果?
答:侵犯他人名譽表現為污辱、誹謗兩種行為:公然漫罵他人,大庭廣眾之下諷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潑臟物等,都屬於海辱行為;無中生有、捏造事實中傷他人等行為,是誹謗行為。
後果:凡此種種,既是不尊重他人、貶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譽受損的侵權行為,又是不尊重自己、損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為。侵權者輕則受到輿論的譴責,嚴重的要承擔法律責任。
33、肖像的涵義:肖像是以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的再現。其製作方法豐富多樣,可以用繪畫、雕塑、剪紙、照相、攝像等各種方式再現某個人的音容笑貌。
34、肖像的作用: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每個人都有一張不同的面孔,以此區別於他人。所以,肖像也就成為肖像人的人格標志。
35、肖像權的涵義及內容:肖像權是指對自己肖像的專有權和支配權。其內容包括:肖像製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公民有權決定是否允許他人給自己畫像、照相或錄像等;有權決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如掛在自己家裡還是用於廣告等;有權就使用自己的肖像獲取報酬。不過,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獲取報酬方而須由監護人代理或同意
36、侵害肖像權的形式及後果:
答:形式:公民的肖像權不容侵害,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例如,不準擅自將他人的肖像用作廣告或雜志封面,或印在掛歷上,否則構成侵權。除此之外,惡意毀損、玷污、醜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也屬於侵害肖像權的行為。後果;要承擔法律責任。
37、姓名權是自然人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姓名的權利,主要包括姓名決定權、姓名使用權.姓名變更權。
38、姓名及姓名權:
姓名是將人區別開來的文字元號。包括正式姓名、筆名、藝名等,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在社會生活中,姓名與某個特定人的聯系非常緊密,一旦侵害其姓名,勢必會損害其人格。因此,法律賦予公民姓名權。
姓名權是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並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年滿18 周歲的成年人都有權自主決定自己起什麼名字,有權決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筆名、藝名,有權依照規定變更姓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權由其監護人代為行使。
39、侵犯姓名權的表現及後果:
答:干涉他人決定姓名、使用自己的姓名,干涉他人改變自己的名字等屬於侵犯公民的姓名權;盜用、冒用他人姓名,也是侵害公民姓名權的具體表現。盜用他人姓名是指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取不正當的利益。冒用他人姓名是指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
侵犯姓名權的後果:無論盜用還是冒用他人姓名,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0、尊重他人的姓名權,依法維護自己的姓名權,是現代人應該具備的法律素質。
41、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包括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第五課 隱私受保護
42、隱私的的含義、具體內容、保護隱私的意義
隱私是指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純個人私事。具體內容包括: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體缺陷、婚戀情況、家庭關系、財產狀況等;個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會交往等;私人領域,如住宅、個人行李、書包等。
保護隱私的意義:每個人都渴望在社會中保留一塊只屬於自己的空間,這樣才能自由地放鬆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從而獲得內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寧,體會到做人的尊嚴。
43、現代社會,為什麼必須高度重視對個人隱私的保護?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和傳播媒介越發達,個人隱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因為人人有隱私,如果個人隱私被非法公之於眾,人無異於生活在玻璃屋裡,只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終日。
在堅持以人為本、崇尚人性與個性的現代社會,必須高度重視對個人隱私的保護,以緩解人們對人格獨立的擔憂,保證人們自由舒暢地生活。
44、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並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種人格權。
45、隱私權的內容:隱私權的內容是與公共利益、社會利益無關的純個人私事。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1)個人生活安寧權,指權利主體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私生活,不受他人的干涉與破壞。如自然人(即公民)的私生活不受非法窺視和騷擾,自然人的住宅不受非法的監視、監聽、攝影等。
(2)個人信息和生活情報的控制、保密權,指權利主體(即公民)對於自己的個人信息和生活情報的收集、儲存、傳播享有排他的控制權並有權加以保密。諸如個人的身高、體重、生活經歷、信仰、愛好等。
(3)個人通訊秘密權,指權利主體有權對個人的信件、電子郵件、電報、電話、傳真的內容加以保密,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和非法公開。
(4)個人對其隱私的利用權,指權利主體有權依照自己的意志利用自己的隱私從事相關活動,不受他人非法干涉,但不得違反法律的規定。
46、保護隱私權的意義:隱私權賦予公民對其個人秘密的自由決定權,它劃定了個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界限,維護了個人的人格獨立和人格自由。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的安定。
47、不屬於隱私的情況:與社會公共利益、社會政治生活有關的個人的私生活和個人信息,則不屬於隱私,不受隱私權保護
48、如何尊重他人隱私?
尊重他人隱私,就要樹立隱私意識。
尊重他人隱私,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
49、侵害隱私權的表現:(1)侵擾他人私生活、公開他人隱私的行為;(2)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等。這些侵害隱私權的行為,既是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
50、法律保護隱私權的方式: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採用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51、青少年如何增強自我保護隱私的意識?
我們在增強法制觀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隱私的同時,還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例如,在向熟人敞開心扉時,要認真選擇傾訴對象。因為並非所有的人都具有保守秘密的能力,有的人沒有出賣朋友隱私的意圖,但他的性格特質卻決定了他難以保守秘密。另外,在互聯網日益普及的今天,我們在上網時要掌握網上安全運行的知識,以避免個人隱私在網路中被瀏覽和擴散。
52、保護隱私不等於自我封閉、與世隔絕。當自己遇到麻煩、產生困惑、出現煩惱時,應學會與值得信任的人溝通和交流,以獲得成長所需的理解和幫助。
第六課 終身受益的權利
1、 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2、義務教育的目的、含義 :義務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 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 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義務教育的特徵
受教育的地位:受教育是法律賦予我們的基本權利,是我們成長和發展的基礎維權的方式:非訴訟方式、訴訟方式中學生要履行哪些受教育的義務?•其一,認真履行按時入學的義務;
•其二,認真履行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不得中途輟學
•其三,認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學習任務的義務怎麼樣學習積極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注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8、學習是時代的需要:要生存,要發展,要滿足時代的需求,必須接受教育,勤於學習,更新知識,提升能力、學會學習。
第九課 我們崇尚公平
1、當今時代,公平問題更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公平關繫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公平是維系良好合作的重要前提,公平是社會的穩定器。(公平的重要性)
在人類歷史上,對公平有各種各樣的理解。(請你用一句簡單的話概括你認為什麼是公平?)
公平是天平上的平衡。
公平是一種美德,這種美德知道在特定環境中如何行動,知道在何種情況下如何做是最好的。
公平就是每個人在國家裡執行一種最合其天性的職務,每個人在社會中各司其職、各守其序、各得其所。
公平體現在一種均衡的關系中,公平走「百德之總」。
公平是人們為生活得更好、快樂和諧而共同制定並遵寧的社會契約。
公平始終只是現存經濟關系的觀念化表現。
(1)社會生活中處處需要公平。(2)不公平會影響合作。
(1)社會穩定和發展需要公平,公平意味著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承擔他應分擔的責任、得到他應得的利益。如果一個人承擔著少於應承擔的責任,或者取得了多於應得的利益,人們就會認為這不公平。該公司推銷人員最初跳槽的原因在於該公司個別推銷能力強的人覺得多干不多拿吃了虧,所以要跳槽另謀高就。
(2)一個良好的社會,應該能夠使人們穩定持久地進行合作,而只有公平才能實現這一點。人們在社會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對待,產生不公平的感覺,就會感到冤枉、氣憤,甚至導致報復行為。這種心理和行為使人與人之間信任感降低,導致彼此關系惡化,合作難以為繼;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甚至會由此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影響社會的長治久安。該公司推銷人員後來仍然因為多干後公司不能兌現多拿的承諾,公司不講誠信,所以紛紛提出辭職,導致公司後來亂了套。
怎麼看社會公平?」
提示:本題主要考察「公平的社會為個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
(1)這兩件事涉及他們的平等權、勞動權、選舉權、建議權等。
(2)有了這些權利,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展才有保障。
(3)他們的公平感受給社會帶來的影響: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的發展。有了公平,社會才能為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們才可能通過誠實勞動,得到自己應得的東西,滿足自己的合理期望,從而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這樣,整個社會才能人人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
我國現代社會是公平的:在我國,人民當家作主,比舊社會少數人專制公平得多;人們主要按照勞動貢獻參與分配,多勞多得,比舊社會不勞而獲要公平得多。社會主義制度極大地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積極性,為鞏固發展政通人和、社會安定的大好局面奠定了基礎。
公平是相時的,目前我國還存在一些不公平現象。在我國,還存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差異,存在侵犯公平權利的現象,存在分配不公的問題。國家從加強法制建設、規范收入分配、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等各個方面,維護社會公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
公平是相對而言的,沒有所謂的絕對公平的存在。理解公平,我們要善於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對待公平,我們更要有寬廣的胸懷和理智的行為。為追求理想的公平,我們更需要進行不懈的努力。
如何面對不公平?
(1)在現實生活中,不公平的現象時有發生。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應該增強權利意識,不能任其發生,否則,會損害自己的權益。要知道,我們的每一次積極行動,都將推動社會向更加公平合理的境界邁進一步。
(2)解決不公平問題的方法多種多樣,重要的是要自覺增強法制觀念,通過合法手段去尋求公平。
面對生活中的不公平,①我們應該增強權利意識,善於尋找解決途徑,用合法的手段去尋求幫助,解決問題,以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②我們要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念;③我們要敢幹同破壞公平的行為做斗爭,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同時,還要認識到:自己遇到一些不公平現象,並不意味著整個社會不公平。
你見到下列不公平現象時有何感受?(學生自己擴展)你遇到這些事應當怎麼做?」
當有人恃強凌弱時: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當有人弄權瀆職侵吞公款時: 檢舉揭發
當有人排斥異已、處事不公時: 仗義執言、主持公道 ,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② 求八年級下冊政治人教版,每課的考點
1、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已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3、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國國籍病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4、我們的權利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平等權;二、政治權利和自由;三、宗教信仰自由;四、人身自由;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取得賠償權;六、社會經濟權利;七、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八、婦女的權利,婚姻、家庭、兒童和老人受國家保護;九、華僑歸僑和僑眷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5、公民在行駛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
6、公民在行駛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7、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駛權利。
8、要以合法方式行駛權利。
9、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異質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旅行義務的主體。
10、廣義的義務,既包括了法定的義務,又包括道德等義務。
11、我國法律提倡和鼓勵公民實施有益於社會文明和進步的行為。對法律所提倡的,我們要積極去做,這是重視履行義務的重要體現。
12、對於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而不能不做。
13、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是重視履行公民義務的又一重要體現。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就是觸犯法律,會受到法律制裁。
14、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
15、我們在享有生命健康權的同時,富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的道德和法定義務。
16、人格尊嚴權具體體現為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等。
17、良好的名譽首先取決於個人的良好表現。
18、名譽權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19、肖像是以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再現。
20、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
21、隱私權的真諦是私生活的自由與安寧,保護正常生活不受干擾,內心世界不被侵擾。
22、侵擾他人私生活,公開他人隱私行為,既是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
23、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經驗為手段,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24、教育具有以下特徵:一、強制性;二、公益性;三、統一性。
25、初中階段正是人的身心和智能發展最為迅速、最為顯著的時期,也是我們掌握知識、塑造自我的黃金時期。
26、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戰友、使用、受益和處分的權利。
27、我國的民事法律是保護公民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武器。
28、我國的形式法律,是保護公民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瑞麗武器。
29、我國繼承法在第二章「法定繼承」中規定,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法定繼承人,享有繼承權。
30、第一順位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位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31、依照我國繼承法,繼承方式包括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兩種。
32、知識和智慧是無形的財產。
33、、所謂智力成果,主要指依照人類腦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表現為科學技術成就、發明創造以及文學藝術作品等。
34、智力成果權,也稱知識產權,通常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以及反不正當競爭中的商業秘密等。
35、《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病參考國際立法管理,明確規定我國消費者享有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教育權、人格尊嚴與民族風俗習慣獲得尊重全、監督權等九項權利,同時規定了經營者的十項義務。
36、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主要途徑: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節;象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象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7、公平是我們社會生活追求的一個重要主題。
38、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
39、社會需要合作,合作是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40、實施正義行為,不做非正義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41、公正的對待必須有正義的制度來保證。
42、公正的對待,必須有正義的制度來保證。
43、我國相關制度的規定體現了正義,正義因制度而有保證。
44、沒有正義的制度就沒有鄭振的公平。
45、有正義感、為人正直、這是做人應該具有的優良品德
③ 人教版八下政治所有權利侵權事例
第七課擁有財產的權利一、明辨是非1.√2.√3.√4.√5.×6.×7.√8.×二、最佳選擇9.A10.C11.C12.A13.D14.B15.A16.C17.C18.B19.C20.C21.B22.B三、辨別分析23.兩個兒子的說法是錯誤的。依據我國繼承法規定,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為法定繼承人。繼承法所規定的繼承人的范圍是根據血緣關系、婚姻關系和扶養關系確立的。女兒也屬於法定繼承人的范圍,而且是第一順序繼承人,不管她有沒有出嫁,只要盡到了孝敬父母的義務,都應該獲得繼承權。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沒有繼承權」的說法是對婦女的一種歧視,沒有任何科學根據和法律依據,是違背我國繼承法的。四、閱讀思考24.(1)在這一天張先生所接觸的財物中,屬於張先生的合法財產的有:工資的存款利息、購買的輔導材料、單位的獎金。在工作中私自獲取「回扣」,其行為違反了法律的規定,這2000元錢不能作為其合法財產;拾得的名種小狗是他人的遺失物,張先生不具有所有權,因此也不是其合法財產;筆記本電腦是單位的物品,歸財政局所有,張先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2)張先生對自己的合法財產行使了不同的權利:獲取工資的利息,是收益權;用錢購買輔導資料,他行使的是使用權和處分權;領取獎金,他行使的是佔有權。25.作為企業的法律顧問,應當提出如下建議。①技術人員開發的新型文具符合申請專利的條件,企業應當盡快向有關部門申請專利。②企業可以為該產品選定一個好的商標並申請注冊,以尋求法律的保護。③在文具的表面繪上「藍貓」、「米老鼠」、「唐老鴨」等卡通形象的做法不妥。因為「藍貓」、「米老鼠」、「唐老鴨」已是他人的知名商標和專利,未經所有人授權或同意,擅自將他人的智力成果用於商業目的,屬於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會給企業帶來麻煩,也不合法。如果真的要用,一定要徵得所有人的同意或授權。26.(1)在這個故事中,三個兒子是按照被繼承人所立的遺囑來繼承遺產的,這個方式屬於遺囑繼承。其優點就是能夠按照被繼承人的意願來實現遺產繼承。(2)如果沒有買買提老人的遺囑,那麼就只有採用另外一種繼承方式即法定繼承方式來分配遺產。所謂法定繼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又由法律直接規定遺產份額分配原則的繼承方式。在法定繼承中,遺產分配原則是:一般情況下,應當均等分配;在特殊情況下,繼承人協商同意也可以不均等分配。(3)阿凡提是這樣分的:首先,他把自己的駱駝牽入駱駝群中,這樣一共有18頭駱駝。然後,他把總數的三分之二即12頭分給哈里;再把剩下的6頭駱駝中的三分之二即4頭分給克里木;現在,就剩下2頭駱駝了,把2頭駱駝中的二分之一即1頭駱駝分給阿齊茲。最後,剩下的一隻駱駝正是阿凡提自己的。27.(1)財產所有權。說明了公民的合法財產受到法律保護。(2)當我們的合法財產受到侵害時,應當尋求法律幫助,依靠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五、探究體驗28.小江和王寧的要求都是合理的。分配方案如下。先繼承小王父母的遺產:第一步,確定父母的遺產是6萬元;第二步,確定繼承人是小江和王寧;第三步,兩人各分配3萬元。再繼承小王的遺產:第一步,確定小王遺產5萬元;第二步,確定小王的繼承人為小江和兒子,兒子已死,遺產均由小江繼承。29.略。
④ 八下政治個人財產權包括哪些
財產權包括以所有權為主的物權、准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等
⑤ 八年級下冊政治 人教版的復習資料
初二下冊
1、我國的國家性質(p4)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現階段我國的人民包括(p4)
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
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注意,不屬於中國人民的中國公民有:
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
②擁有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③分裂國家的人
④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
3、人民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現:平等地享有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
4、什麼是公民權利;什麼叫公民的基本權利?(p5)
公民權利指的是由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
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
本權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異同,我國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階級
內容
公民則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國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
承擔義務的人。
中國公民:必須要有中國的國籍才能算是中國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國人口沒有
中國國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國公民)
6、我國公民 的權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
保障公民的權利。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
。
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7、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
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具體包括: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
人身自由權利⑤……⑨
(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
8、公民應該這樣正確行使權利?(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
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9、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P11頁)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
、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10、公民的義務分為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兩大類,什麼叫法定義務?憲法規定的
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p16)
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是法定義務,也是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法定義務是指
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具體內容在課本上劃記,共6條)
11、什麼叫道德義務,道德義務有什麼作用,我國公民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
有哪些?(p17)
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願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愛
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12、為什麼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P14—15頁)
①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②對於法定義務,
我們必須履行,因為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③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
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
13、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是怎樣的?(p19.d1)
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
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有許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道
德的要求。
14、如何忠實履行義務?
①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第二單元
1、什麼是人格權?(p25)
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
2、人格權包含哪些內容?它們有什麼特點?(p25)
(1)物質性人格權 (生命健康權)
(2)精神性人格權 (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 名譽權.隱私權 )
3、什麼是首要的人格權?(p25d.2)
在公民的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於首要地位
4、人格權的特點(p24、25)
①人格權是人把自己與社會聯結在一起並與他人發生各種聯系與交往的前提。
②人格權與生命相伴,從出生起就伴隨著我們
③它由每個人單獨享有,不得轉讓、拋棄、繼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
可與我們的人身分離。
5、人身自由權包括哪些內容?(P26)
答:①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搜查
③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禁閉
④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拘禁
6、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護?(p26.d2)
答:①我國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
②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
害、勞動強度大的勞動。
7、我國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法律有哪些?(p27)
答:《憲法》《刑法》《民法通則》《治安管理處罰法》
8、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公民行使健康權有哪些方式?(p28)
答:①我們有權珍愛生命,維護健康,積極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擁有強
健的體魄和煥發向上的精神
②有權在患病時及時醫治,恢復健康,增強體質
③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10、人格尊嚴權包括哪些內容?(p35)
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生命健康權、自由權等。
11、名譽權的含義及表現(P38)
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12、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p38、39)
①侮辱:指語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貶損他人人格、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分為口
頭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
②誹謗:指無中生有、捏造並散布虛假的事實,惡意中傷他人的行為,分為口頭
誹謗和文字誹謗。
③新聞報道失實。
④誣告。
13、什麼是肖像權?(p40)
肖像是以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的再現。
14、肖像的表現方式有哪些?(p40)
繪畫(自畫像)、雕塑、剪紙、照相、攝像等。
15、肖像的地位是什麼?(p40)
肖像也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16、肖像權包括哪些內容?(p41)
肖像權包括:肖像製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17、侵害肖像權行為有哪些?(p41.d2)
(1)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廣告、雜志封面、掛歷),就必須取得肖像
權本人的同意,否則就構成侵權。
(2),惡意毀損、玷污、醜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
18、什麼是姓名權?(p43)
姓名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並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年滿18周歲的成年人有權自主決定自己起什麼名字;有權決定、使用自己的姓名
、筆名、藝名;有權依照規定變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權由
其監護人代為行使。
19、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內容,姓名的地位是什麼?(p43)
(內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筆名和藝名。
(地位)姓名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20、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表現形式?(p44)
21、隱私的含義(P46)
隱私是指公民不願意為人所知或不願意公開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私生活秘
密。它包括三個方面內容:私人信息、個人私事、私人空間(P46頁)
22.保護隱私的意義(必要性)(46、47頁)
(1).是人獨立自由的需要(2).是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3).是建設以人為
本、崇尚人性與個性的現代社會的需要。
23、隱私權的含義(P48)
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我國法律保護公
民的隱私權。
24、隱私權的內容(p48-50)
(1)私人生活安寧權(2)個人信息保密權(3)私人通信保密權
25、應該怎麼尊重他人的隱私?(p51-52)
(1)樹立隱私意識
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我們不能幹涉他人的私事
,不打聽、不傳播別人秘密,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陋習。
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
(2)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要替親人、朋友保守秘密。
侵害隱私權表現
26、侵害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p53)
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
,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等,都屬於侵害隱私權的
行為。
27、保護自己隱私權的方法(p55)
(1)運用法律保護隱私權。
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採取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
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
苦,還有權要求精神賠償。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
法律保護的方式P55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要求精神賠償等。
第三單元
1、教育的含義和作用(p58--60)
含義: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經驗為手段
,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作用:對個人(P59),對社會(P60)
2、什麼是受教育權?(p60)
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
的權利。
3、什麼叫義務教育?其法律依據是什麼?(p61)
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
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我國實施義務教育的法律保障。
4、義務教育中的「義務」和「教育」是什麼意思?(p61相關鏈接)
「義務」是指用法律形式規定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和適齡兒童少年都要
遵循並應盡的義務。「教育」專指學校教育。
5、義務教育有什麼特徵?(p61)
(1)義務教育具有國家強制性: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推行和實施 。體現在家庭
和社會兩方面。
(2)義務教育具有普遍性:規定年滿6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 ,應
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3)義務教育具有免費性
6、作為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應該這樣履行受教育的義務?(p64)
第一,認真履行按時入學的義務;
第二,認真履行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不得中途輟學;
第三,認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義
務。
7、財產分為哪幾類,公民的合法財產包括哪些?(p68--69)
分類:國家所有、集體所有、個人所有。
公民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
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8、什麼叫財產所有權?(p70)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它是財產歸誰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現。
9、我國的國家審判機關通過哪些手段來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p72--73
)
通過民事法律手段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的所有權是最普遍的做法,往往通過採用
責令侵權人將毀壞的財物恢復原狀、賠償受害人經濟損失等方式,保護公民合法
財產的所有權。
通過刑事法律手段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的所有權是最嚴厲最有效的保護方法。通
常採用判處侵犯財產的罪犯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等刑罰手段,保護公民合
法財產的所有權。
10、公民可以請求法院通過哪些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財產所有權的方式有哪些
?(P74第一段)
12、什麼叫遺產?作為遺傳必須具備哪些條件?(P76)
被繼承人遺留的個人的合法財產稱為遺產。
作為遺產的三個必備的條件:
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
二、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
三、必須是合法的財產
13、什麼叫被繼承人和繼承人?(p76--77)
法律上將遺留財產的死者稱為被繼承人。
依法繼承死者遺產的人,稱為繼承人。
14、繼承人包括那些人,繼承人的范圍是根據什麼確定的?(p77)
繼承人包括: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
外祖父母(第二順序)。
繼承人的范圍是根據血緣關系、婚姻關系和撫養關系確立的。
15、什麼叫繼承權?(p77)
繼承權是指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
16、什麼叫法定繼承,法定繼承人的順序是怎樣劃分的?(p77-78)
法定繼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又由法律直接規定遺
產份額分配原則的繼承方式。
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
祖父母
17、什麼叫遺囑繼承?遺囑繼承有什麼優點?(p78)
遺囑繼承是指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所立遺囑,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方式。其最大
的優點是被繼承人能夠充分按照自己的意願處分財產。遺囑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
。
18、什麼叫遺贈?(p79)
公民將自己的財產待死後不留給親屬,而贈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這是法律所
允許的,稱為遺贈。遺贈並不屬於遺囑繼承。
19、有效遺囑必須具備哪些條件?(p79相關鏈接)
立遺囑人必須具有遺囑能力,其意思表示必須真實,遺囑內容必須合法,遺囑形
式必須合法,遺囑繼承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一人或數人。
20、什麼叫智力成果?(p81)
指依靠人類腦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表現為科學技術成就、發明創造以及文學
藝術作品等。
21、什麼叫智力成果權?(p82)
智力成果權,也就是知識產權。它是法律上確認和保護人們(包括公民和法人)
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精神領域創造的「產品」所具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
。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以及商業秘密權等。
22、保護消費者權益有什麼重要意義?(p89)
保護消費者權利,有利於促進生產的發展,保證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維護社會
的正常秩序,讓人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23、我國專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是什麼?其中明確規定了消費者享有哪些權
利?(9項)(p91)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了我國消費者享有安全權、知情
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教育權、人格尊嚴與
民族風俗習慣獲得尊重權、監督權等9項權利。其中最主要的是安全權。(各權利
的含義見課本及筆記)
24、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履行哪些義務?(p92)
維護市場秩序,做有修養、守秩序、道德高尚的消費者(態度謙和、說話有禮貌
、選擇商品應事先考慮好、對營業員的優質服務表示謝意、維護生產經營者的正
當利益)。
25、作為消費者應該這樣去維護自己的權利才能避免上當受騙?(p93--94)
煉就一雙「慧眼」,要求我們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學習和掌握有關
消費方面的知識,掌握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知識。
26、當消費者的權利受到侵犯以後,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去維權?(p96)
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
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關仲裁
⑥ 初二下學期的政治重點考哪!!
重點考第一課 國家的主人 廣泛的權利
第二課 我們應盡的義務
第六課 終身受益的權利
第八課 消費者權益
老師還給了知識點給我們復習 如下八年級政治下冊知識點
(期末復慣用)
第一單元
1、我國的國家性質(p4)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現階段我國的人民包括(p4)
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注意,不屬於中國人民的中國公民有:
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
②擁有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③分裂國家的人
④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
3、人民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現:平等地享有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
4、什麼是公民權利;什麼叫公民的基本權利?(p5)
公民權利指的是由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
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異同,我國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階級內容
公民則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國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中國公民:必須要有中國的國籍才能算是中國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國人口沒有中國國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國公民)
6、我國公民 的權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保障公民的權利。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
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7、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具體包括: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權利⑤……⑨
(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
8、公民應該這樣正確行使權利?(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
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9、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P11頁)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10、公民的義務分為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兩大類,什麼叫法定義務?憲法規定的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p16)
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是法定義務,也是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法定義務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具體內容在課本上劃記,共6條)
11、什麼叫道德義務,道德義務有什麼作用,我國公民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有哪些?(p17)
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願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12、為什麼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P14—15頁)
①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②對於法定義務,我們必須履行,因為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③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
13、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是怎樣的?(p19.d1)
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有許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
14、如何忠實履行義務?
①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第二單元
1、什麼是人格權?(p25)
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
2、人格權包含哪些內容?它們有什麼特點?(p25)
(1)物質性人格權 (生命健康權)
(2)精神性人格權 (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 名譽權.隱私權 )
3、什麼是首要的人格權?(p25d.2)
在公民的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於首要地位
4、人格權的特點(p24、25)
①人格權是人把自己與社會聯結在一起並與他人發生各種聯系與交往的前提。
②人格權與生命相伴,從出生起就伴隨著我們
③它由每個人單獨享有,不得轉讓、拋棄、繼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與我們的人身分離。
5、人身自由權包括哪些內容?(P26)
答:①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搜查
③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禁閉
④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拘禁
6、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護?(p26.d2)
答:①我國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
②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勞動強度大的勞動。
7、我國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法律有哪些?(p27)
答:《憲法》《刑法》《民法通則》《治安管理處罰法》
8、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公民行使健康權有哪些方式?(p28)
答:①我們有權珍愛生命,維護健康,積極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擁有強健的體魄和煥發向上的精神
②有權在患病時及時醫治,恢復健康,增強體質
③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10、人格尊嚴權包括哪些內容?(p35)
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生命健康權、自由權等。
11、名譽權的含義及表現(P38)
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12、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p38、39)
①侮辱:指語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貶損他人人格、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分為口頭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
②誹謗:指無中生有、捏造並散布虛假的事實,惡意中傷他人的行為,分為口頭誹謗和文字誹謗。
③新聞報道失實。
④誣告。
13、什麼是肖像權?(p40)
肖像是以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的再現。
14、肖像的表現方式有哪些?(p40)
繪畫(自畫像)、雕塑、剪紙、照相、攝像等。
15、肖像的地位是什麼?(p40)
肖像也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16、肖像權包括哪些內容?(p41)
肖像權包括:肖像製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17、侵害肖像權行為有哪些?(p41.d2)
(1)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廣告、雜志封面、掛歷),就必須取得肖像權本人的同意,否則就構成侵權。
(2),惡意毀損、玷污、醜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
18、什麼是姓名權?(p43)
姓名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並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年滿18周歲的成年人有權自主決定自己起什麼名字;有權決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筆名、藝名;有權依照規定變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權由其監護人代為行使。
19、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內容,姓名的地位是什麼?(p43)
(內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筆名和藝名。
(地位)姓名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20、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表現形式?(p44)
21、隱私的含義(P46)
隱私是指公民不願意為人所知或不願意公開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私生活秘密。它包括三個方面內容:私人信息、個人私事、私人空間(P46頁)
22.保護隱私的意義(必要性)(46、47頁)
(1).是人獨立自由的需要(2).是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3).是建設以人為本、崇尚人性與個性的現代社會的需要。
23、隱私權的含義(P48)
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
24、隱私權的內容(p48-50)
(1)私人生活安寧權(2)個人信息保密權(3)私人通信保密權
25、應該怎麼尊重他人的隱私?(p51-52)
(1)樹立隱私意識
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我們不能幹涉他人的私事,不打聽、不傳播別人秘密,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陋習。
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
(2)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要替親人、朋友保守秘密。
侵害隱私權表現
26、侵害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p53)
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等,都屬於侵害隱私權的行為。
27、保護自己隱私權的方法(p55)
(1)運用法律保護隱私權。
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採取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賠償。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
法律保護的方式P55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要求精神賠償等。
第三單元
1、教育的含義和作用(p58--60)
含義: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經驗為手段,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作用:對個人(P59),對社會(P60)
2、什麼是受教育權?(p60)
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3、什麼叫義務教育?其法律依據是什麼?(p61)
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我國實施義務教育的法律保障。
4、義務教育中的「義務」和「教育」是什麼意思?(p61相關鏈接)
「義務」是指用法律形式規定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和適齡兒童少年都要遵循並應盡的義務。「教育」專指學校教育。
5、義務教育有什麼特徵?(p61)
(1)義務教育具有國家強制性: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推行和實施 。體現在家庭和社會兩方面。
(2)義務教育具有普遍性:規定年滿6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 ,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3)義務教育具有免費性
6、作為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應該這樣履行受教育的義務?(p64)
第一,認真履行按時入學的義務;
第二,認真履行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不得中途輟學;
第三,認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義務。
7、財產分為哪幾類,公民的合法財產包括哪些?(p68--69)
分類:國家所有、集體所有、個人所有。
公民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8、什麼叫財產所有權?(p70)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它是財產歸誰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現。
9、我國的國家審判機關通過哪些手段來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p72--73)
通過民事法律手段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的所有權是最普遍的做法,往往通過採用責令侵權人將毀壞的財物恢復原狀、賠償受害人經濟損失等方式,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
通過刑事法律手段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的所有權是最嚴厲最有效的保護方法。通常採用判處侵犯財產的罪犯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等刑罰手段,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
10、公民可以請求法院通過哪些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財產所有權的方式有哪些?(P74第一段)
12、什麼叫遺產?作為遺傳必須具備哪些條件?(P76)
被繼承人遺留的個人的合法財產稱為遺產。
作為遺產的三個必備的條件:
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
二、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
三、必須是合法的財產
13、什麼叫被繼承人和繼承人?(p76--77)
法律上將遺留財產的死者稱為被繼承人。
依法繼承死者遺產的人,稱為繼承人。
14、繼承人包括那些人,繼承人的范圍是根據什麼確定的?(p77)
繼承人包括: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順序)。
繼承人的范圍是根據血緣關系、婚姻關系和撫養關系確立的。
15、什麼叫繼承權?(p77)
繼承權是指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
16、什麼叫法定繼承,法定繼承人的順序是怎樣劃分的?(p77-78)
法定繼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又由法律直接規定遺產份額分配原則的繼承方式。
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17、什麼叫遺囑繼承?遺囑繼承有什麼優點?(p78)
遺囑繼承是指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所立遺囑,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方式。其最大的優點是被繼承人能夠充分按照自己的意願處分財產。遺囑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
18、什麼叫遺贈?(p79)
公民將自己的財產待死後不留給親屬,而贈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這是法律所允許的,稱為遺贈。遺贈並不屬於遺囑繼承。
19、有效遺囑必須具備哪些條件?(p79相關鏈接)
立遺囑人必須具有遺囑能力,其意思表示必須真實,遺囑內容必須合法,遺囑形式必須合法,遺囑繼承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一人或數人。
20、什麼叫智力成果?(p81)
指依靠人類腦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表現為科學技術成就、發明創造以及文學藝術作品等。
21、什麼叫智力成果權?(p82)
智力成果權,也就是知識產權。它是法律上確認和保護人們(包括公民和法人)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精神領域創造的「產品」所具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以及商業秘密權等。
22、保護消費者權益有什麼重要意義?(p89)
保護消費者權利,有利於促進生產的發展,保證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讓人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23、我國專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是什麼?其中明確規定了消費者享有哪些權利?(9項)(p91)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了我國消費者享有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教育權、人格尊嚴與民族風俗習慣獲得尊重權、監督權等9項權利。其中最主要的是安全權。(各權利的含義見課本及筆記)
24、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履行哪些義務?(p92)
維護市場秩序,做有修養、守秩序、道德高尚的消費者(態度謙和、說話有禮貌、選擇商品應事先考慮好、對營業員的優質服務表示謝意、維護生產經營者的正當利益)。
25、作為消費者應該這樣去維護自己的權利才能避免上當受騙?(p93--94)
煉就一雙「慧眼」,要求我們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學習和掌握有關消費方面的知識,掌握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知識。
26、當消費者的權利受到侵犯以後,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去維權?(p96)
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關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單元
1、你認為什麼是公平?(p100--101)
2、公平對於社會穩定和發展有哪些作用?(p102)
3、面對現實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我們應該怎麼辦?(p104--105)
4、什麼是正義行為,什麼是非正義行為?(p109)
5、正義制度有什麼作用?(p109--110)
6、正義與公平的關系是怎樣的?(p111)
7、我們應該怎樣自覺維護正義?(p112--113)
8、正義感的具體內容有哪些?(p113)
9、為什麼要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p114)
10、怎樣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p115)
⑦ 八年級下冊人教版政治課後題答案
1、教材第4頁插圖「你知道整個國徽圖案體現了什麼嗎?」
(國徽的涵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谷穗和齒輪。國徽是主權國家的標志和國家威嚴的象徵。天安門象徵民族精神,齒輪象徵工人階級,谷穗象徵農民階級,五顆五角星,大的一顆象徵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象徵人民大眾。四顆小星各有一角對著大五星的中心,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的大團結,象徵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掌握了國家權利,成為國家的主人。)
整個國徽圖案鮮明地體現了我國國家性質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我國國家的性質(教材P4略)
3、我國現階段人民的構成:(教材P4略)
4、第5頁插圖「上述情景表明了什麼?」
上述情景表明:在我國,作為國家主人的人民,享有憲法賦予的管理國家的權力。人民行使管理國家權力的形式是通過人民選舉出代表(即人大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然後再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5、公民權利:是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
6、公民的基本權利:是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這是公民最重要、最根本的權利。
7、教材第6頁插圖「人民與公民是一回事嗎?」「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們能否享有公民權利?」
人民與公民不是一回事。它們的區別在於:(教材P6 略)
在押犯人(包括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只要具有中國國籍就都是中國公民。不過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也能享有公民權利,但不能享有全部權利(如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權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榮義務。
8、國籍:是指一個人屬於某一國家的公民資格。
9、教材第6頁「小寒的享有的權利為什麼未能實現?」
我們享有的權利,需要來自家庭、學校、社會及他人的保障,尤其是法律的保障,否則權利就會落空。
小寒的父母將她遺棄街頭,致使她的權利失去了家庭的保障,喪失了被父母撫養的權利。幸虧得到好心人的收養,才使她被撫養的權利得以繼續(小寒的權利得到了來自他人的保障)。但她由於沒有戶口,卻又導致她不能享受到就近入學的權利(小寒的權利沒有得到學校、社會的保障)。由於失去了家庭、學校、社會的保障,所以,小寒的一部分權利沒能實現。
10、我國的權利保障體制:P7(略)提示:核心——憲法;主要內容——立法保障、司法保障
11、教材第7頁「法律與保障公民權利的關系」
行政復議法:保障公民不受違法行政行為侵害的權利;
未成年人保護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不受非法行為侵害的權利;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障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及時進行預防和矯治的權利;
義務教育法:保障未成年人上學讀書、接受教育的合法權利不受非法行為侵害的權利;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免受非法行為侵害的權利;
婚姻法:保障公民的婚姻家庭權益免受非法行為侵害的權利;
民法通則: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不受非法行為侵害的權利;
刑法:保障公民的財產權、債權、知識產權、人身權等不受非法行為侵害的權利;
民事訴訟法:保障公民參與民事訴訟的權利不受違法行為侵害的權利…………
*你還知道哪些具體法律?說說他們與保障公民權利的關系。(學生自己補充)
12、教材第7頁「6名女中學生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
*傅某把6 名學生帶到治安室強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學生的權利?此行為侵犯了學生的人身權利。
* 6 名學生該如何維護白己的合法權利?6名學生可以通過法律手段制裁這種侵權行為,保障自己的權利。
6名學生的人身權受到了櫃台負責人非法搜身的侵害,她們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恢復被侵害的權利,賠償造成的損失,懲罰侵權者,討回公道。
13、教材第8頁「田甜享有哪些權利?」
*主人公有自己的名字,叫田甜,體現她享有姓名名權;
*父母的撫育,體現她享有 被撫養權;
*在清新美麗的環境中成長,體現她享有 環境權;
*按時入學,到校學習,體現她享有 受教育權;
*畫作出版,體現她享有著作權;
*獲得榮譽稱號,體現她享有榮譽權;
*向工商局提出建議,體現她享有建議權;
*獲得勞動收入,體現她享有社會經濟權;
*參加選舉,體現她享有選舉權。
田甜享有的這些權利說明我國公民享有的權利極為廣泛。
O這些權利對她有什麼益處?
這些權利使她的生存權、人身權、環境權、教育權、知識產權、政治權、經濟權、社會權、文化權等都得到充分保障。
O你認為我們還應該享有哪些權利?
提示:可參考教材第9頁公民的基本權利作答。如(1)平等權;(2)宗教信仰自由;(3)人身自由權利;(4) 取得賠償權等。
*公民基本權利包涵哪些內容?P9。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是——
14、教材第9頁「馮某的不文明養狗行為」
O 在都市生活的馮某有養狗的權利嗎?有養狗的權利,但要文明養狗。
O 馮某不文明養狗侵犯了鄰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權利?侵犯了鄰居和其它居民的休息權、安全權、環境權等
O 你認為文明養狗應注意什麼?文明養狗要注意:如養狗是不是影響鄰居,狗是不是按時打防疫針,狗的居住條件,還有遛狗時是不是帶了狗糞袋,是不是及時清理狗糞,是不是牽牢狗繩或把狗拴在固定的柱子上等。
15、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利?(教材P10—11,4點。)
16、蔣某的所作所為是在正確行使言論自由嗎?其危害是什麼?
不是正確行使言論自由權。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否則,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蔣某那樣做的危害:很容易引起社會恐慌,不利於社會穩定,很可能會引起嚴重的不良後果。
17、自由就是「想干什麼就干什麼,想怎麼干就怎麼干。」這種說法對嗎?為什麼?參考教材P10
18、教材第11頁「誣陷別人,屬於言論自由嗎?於人於己於社會有什麼危害?」
誣陷別人不屬於言論自由。言論自由不是無限制的絕對自由。如果濫用言論自由,就會侵害他人和社會公共利益,如造成泄密、造謠、人身攻擊,甚至危害國家安全等,自己追求的權利也會落空。它說明行使公民權利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不能超越法律允許的范圍。
*言論自由要受到法律的兩方面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誰公開發表了有損於他人、有損於公共利益的言論,誰就要對言論後果負法律責任。
19、球迷上街遊行受法律保護嗎?
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公民行使自由和權利,不能隨心所欲,必須採用合法的方式,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否則,會損害國家或他人的利益,甚至構成違法犯罪。
中國女排重登世界冠軍寶座,球迷要進行慶賀,這是愛國的情感和表現。但是,球迷必須按照集會遊行示威法規定的程序進行,得到批准方可使用遊行的方式表示慶賀,得不到批准可以採用其它方式表示慶賀,而不得隨意上街遊行。否則,不僅會破壞國家和社會的穩定,而且,違法行使權利的人還會受到法律的懲處。
20、教材第12頁「老吳和小辛的父母實施的行為法律允許嗎?」
老吳實施上述行為法律上不允許。因為張貼大字報是我國法律禁止的行為。
用何種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可依據「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要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行使權利」的有關規定去回答。
小辛的父母沒有經營權。因為他沒有辦理相關手續。
提示:取得合法經營權的法寶程序 :(1)提出申請 (2)辦理手續 (3)取得經營權。
第二課《我們應盡的義務》
1、教材第14頁「小明履行了哪些義務?」
A 家庭親情(道德義務) 具有孝敬父母傳統的美德,有利於增進父子之間的感情。 導致親人間關系冷淡、得不到親人間的溫暖和關懷。
B 對人承諾(道德義務) 講信用、講誠信,能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尊敬。 得不到別人的信任和幫助,害人害己。
C 值日勞動(道德義務) 換來舒適、溫馨、亮麗的生活學習、環境,增強了集體榮譽感、責任心。 使集體失去親和力和凝聚力,使個人失去責任心。
D 愛護花草(法定義務) 能給後來的其它人參觀、欣賞,帶來美的享受。 破壞環境的美觀、自私自利,把自己的享受建立在別人的損失之上。
2、法定義務:法定義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
3、公民為什麼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
提示:首先,從獲得和付出的關系來看,享有權利屬於獲得,履行義務屬於付出,只有付出才能獲得,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因而必須履行應盡的義務,特別是法定義務。
其次,從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義務。
第三,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我國法律向我國公民提出的愛國的具體要求;是我們的「天職」,也是愛國的重要表現。我們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履行法定義務的實際行動來表達我們的愛國之情。
4、教材第15頁「小珊到底該不該納稅?」(答題可參考「」教材P15的「相關鏈接」)
5、我國公民應該履行哪些基本義務?(參見教材P16)
6、教材第16頁「我們還應依法履行哪些義務?」
提示:公民的法定義務除了憲法里規定的基本義務外,在其它基本法里都規定了相應的義務。如《環境保護法》里的「保護環境的義務」、《婚姻法》里的「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和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老人的義務」、《義務教育法》里還規定了「未成年人必須履行受教育的義務」等等。
7、教材第16頁「只想享受權利,不想履行義務」的認識正確嗎?
「只想享受權利,不想履行義務;想多享受權利,少履行義務」的觀點也是錯誤的。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具有一致性,這要求公民要依法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具體可參考上述的第3題的有關內容)。
8、教材第16頁「小龔的行為體現了什麼美德?」
小龔盡心照料雙目失明的孤身老人的行為,體現了他身上的關愛老人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關愛老人、贍養老人不僅是公民的法定義務,同時也是公民的道德義務。小龔照料的是一位與他沒有血緣關系也沒有親屬關系的雙目失明的孤身老人,他對老人沒有法定的贍養、照料的義務,但他像侍候自己的親人一樣奉養老人,這種行為是自覺履行道德義務的鮮活體現。所以,他得到了社會的高度贊揚。
9、義務:義務是指每個公民應當承擔的責任。既包括法定義務(見上述第2 題),又包括道德義務。道德義務是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願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
10、自覺履行道德義務的意義:有利於形成溫馨、和諧的人際關系,能夠促進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
12、法定義務與道德義務的關系:(參見教材P17「相關鏈接」。)
13、教材第17頁「單先生的行為為什麼受到人們的稱贊?」
道德義務的范圍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履行道德義務,每個人責無旁貸。單先生拾到巨額現金後設法歸還失主,是一種拾金不昧的高尚道德;同時也教育我們要自覺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義務。這是我國的傳統美德,這種行為必然會受到人們的贊揚。我們應學習單先生的高尚品德,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14、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參見教材P17最後一段。)
15、教材第18頁「某中學師生援助災民的行為,體現了憲法提倡的什麼公德?」
體現了憲法提倡的「愛人民」的公德。
16、為什麼法律鼓勵的我們要積極去做?
⑴我國法律提倡和鼓勵公民實施有益於社會文明和進步的行為。對法律提倡的,我們要積極去做,這是忠實履行義務的重要體現。
⑵我國法律和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凡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有許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就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我們積極實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行為,有利於弘揚社會主義道德,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17、思考:還有哪些行為是法律提倡和鼓勵做的行為?(可參考教材P19或按老師上課時的提示回答)
18、教材第19頁「地理環保小組同學的行為給予我們什麼啟示?」
啟示:其一,法律要求做的,應該像地理環保小組的同學那樣積極去做,自覺去做,不要無可奈何勉強去做。其二,如果不作為,就要承擔由此而產生的法律後果。如法律要求公民納稅,某公民不交納應交的稅款,甚至抗稅,則將受到法律的追究。
益處:避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利國利民。
19、請列舉法律要求我們必須去做的行為:(參考教材P20)
20、教材第21頁「我們從賈某、姜某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中得到什麼啟示?」
第一問:不是賈某、姜某的初衷。也許他們只是為了好奇。
第二問:他們實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為,所以會觸犯法律。警示:⑴實施法律禁止做的行為必然會對他人、社會、國家造成危害;⑵凡是法律禁止做的行為,我們要堅決不做;⑶實施法律禁止做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即觸犯法律,對所造成的後果,自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也就是會受到法律的懲處。
21、列舉我國法律禁止公民實施的行為:(參考教材P21)
22、綜合題:忠實履行義務要做到哪三項要求?(參考上述16—21題)
第三課《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
1、主題探究——人格權:人格權包括生命健康權、身體自由權、人格尊嚴權等。人格權賦予我們維護自己生存與尊嚴的自由和力量,是每個人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的保護神,是我們終身的靈與肉的守護者。在它的守護下,我們每個人應時刻關注自身的地位和價值,尊重和維護他人的人格權,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2、教材第24頁「以上行為侵犯了人的什麼權利?」
插圖分析:以上行為侵犯了人的生命健康權。公民生命健康權包含三類:生命權、健康權和身體權。「霸王合同」的圖片中的「工傷概不負責」條款以及「煤礦爆炸」圖片中受傷的工人,都反映了對工人健康權的侵害。健康權是公民維護其身體健康即生理機能正常運行、其有良好心理狀態的權利,主要表現為健康維護權。根據勞動法的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有保護工人生命健康安全的義務,工人因工受傷應當得到用人單位的救治和保護,所以「工傷概不負責」,正是侵害了工人的健康維護權。而煤礦爆炸,工人手臂受傷,則工人的正常的手臂生理機能受到破壞,所以侵害了工人的健康權。惡作劇中,侵害了身體權,身體權是公民維護其身體完整的人格權。對身體權的侵害並不當然侵害健康權,比如對身體組織的不癢痛破壞行為——非法剪人頭發、指甲,非法撞擊他人身體但未造成傷害等,這些行為未造成個人生理機能、功能的破壞,不構成侵害健康權,但卻是侵害了身體權。需要說明的是,惡作劇極易引發對他人健康權的侵害。
3、為什麼說「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
(1)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它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包括生命健康權等物質性人格權和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精神性人格權兩類。人格權作為人權的一部分,它與生命相伴,從出生起就伴隨著我們。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它由每個人單獨享有,不得轉讓、拋棄、繼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與我們的人身相分離。
(2)生命健康權是人格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格權是人把自己與社會聯結在一起並與他人發生各種聯系與交往的前提。如果不享有人格權,人就不可能具有獨立的人格,人的尊嚴和價值也就不復存在,現代社會生活也就無法正常進行。
(3)在公民的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於首要地位。所以……
4、教材第26頁「上述行為侵犯了人的什麼權利?」
(1)班主任將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留下來繼續做作業,不完成就不許回家;
(2)個別企業對工人下班進行搜身;(3)自選商場保安拘禁偷竊嫌疑人。
這些行為都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公民的人身自由權是人格權的組成部分,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在法津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法律賦予我們廣泛的行動自由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所以上述情形中,學生放學後有離開學校的自由,老師的做法是一種非法限制學生身體的行為,侵犯了學生的人身自由權。個別企業,自選商場保安的做法是典型的非法搜身和非法拘禁行為,非法剝奪和限制了他人人身自由,已構成侵犯他人人身自由權的行為。
(也可按教材內容來回答:這些行為都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權。人格權還包括人身自由權,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人身自由權是我們參加各種活動,充分享受其他各種權利的基本保障。沒有人身自由,其他的自由也難以享受。法律賦予我們廣泛的行動自由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類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閉、非法拘禁等剝奪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為,都為法律所禁止。)
第一種情形,教師侵權情節尚輕,學生可要求賠禮道歉;
第二、三種情形,受害人可要求企業,自選商場賠兒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償損失(包括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賠償)。
5、教材第26頁「法律禁止使用童工的意義」
答題提示:主要從有利於保護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有利於保護未成人的受教育漢,促進義務教育的實施;有利於我國杜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等方面考慮。具體見P27「相關鏈接」的內容。
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等等。
6.教材第第28頁「人們在行使什麼權利?」
插圖中的人們在行使生命健康權。
公民生命健康權包含三類。生命權、健康權和身體權。健康權是公民維護其身體健康即生理機能正常運行、具有良好心理狀態的權利,主要表現為健康維護權。健康維護權是健康權的基本內容,其含義中包含保持自己健康的權利,即參加各種體育活動,保持身心健康幹完好狀態;有生理、心理疾病時及時醫治,恢復原來的健康狀況。
人們鍛煉身體的圖片是通過積極的體育活動行使健康權的表現,而右側圖片中受傷的同學准備去醫院醫治,也是行使健康權來恢復原來的健康的表現。
還可以採取哪些方式行使以上權利要由學生自己擴展。
7、為什麼說「輕生或自殘等行為都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不合?」
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處於安全的環境,免受他人侵害,這不僅是每個公民的權利,也是我們對自己的關愛和責任。除了為正義而獻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得讓與或拋棄。因為人具有社會性,生命一旦誕生就具有社會責任。一個人如果因為困難、挫折、失意而自殺,必然會給親朋好友帶來無盡的哀傷、較大的財產損失,還會引發老者無人贍養、幼者無人撫育等一系列社會問題。若公民損害自己的身體,如乞丐為博取他人同情而自殘,必然造成更大的社會負擔。因此,輕生或自殘等行為都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不合。
8、教材第29頁的「哪些屬於合法行為,哪些屬於放棄權利的行為?」
1、小王和家人的行為是合法行為,因為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小王和家人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的行為。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者實施一定限度損害的防衛行為。正當防衛是法律規定的合法行為,對不法侵害者造成的必要限度的損害不負刑事責任。而具體到書中案例,張某持鐵棍入室搶劫,小王和家人打傷其手臂的行為是正當防衛,是合法行為。
2.小紅患感冒久拖不治得了心肌炎是放棄權利的行為,我們有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處於安全環境,免受他人侵害的保持自己健康的權利,因此小紅患病不治是對保持自己健康權利的放棄。
3 .小林闖紅燈過馬路,險些與正常行駛的車輛相撞的行為是放棄權利的行為。我們有珍愛生命,使自己處於安
文字限制,自己下載參考
⑧ 八年級政治下
八年級思想品德下冊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權利義務伴我行
第一課 國家的主人 廣泛的權利
1、我國的國家性質(p4)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現階段我國的人民包括(p4)
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注意,不屬於中國人民的中國公民有:
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
②擁有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③分裂國家的人
④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
3、人民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現:平等地享有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
4、什麼是公民權利;什麼叫公民的基本權利?(p5)
公民權利指的是由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
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異同,我國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階級內容
公民則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國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中國公民:必須要有中國的國籍才能算是中國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國人口沒有中國國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國公民)
6、我國公民的權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保障公民的權利。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
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或者回答:當我們的權益收到侵害是,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恢復被侵害的權利,賠償造成的損失,懲罰侵權者,討回公道。
7、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具體包括: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權利⑤對國家機關及其其人員的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取得賠償權;⑥社會經濟權利;⑦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⑧婦女的權利,婚姻、家庭、兒童和老人受國家保護;⑨華僑、歸僑和僑眷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
8、公民應該這樣正確行使權利?(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
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9、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P11頁)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辨析題:憲法規定:公民有言論自由,所以我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答: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分點分析)P11第二段(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言論自由,但是,……誰就要對言論後果負法律責任)
第二課 我們應盡的義務
10、公民的義務分為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兩大類,什麼叫法定義務?p14憲法規定的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p16)
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是法定義務,也是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
法定義務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具體內容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依法納稅等。)
權利和義務的關系,以及給我什麼的啟示是什麼?
答:P15: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因此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義務。我們每個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責任感,自覺履行應盡的義務。
11、什麼叫道德義務,道德義務有什麼作用,我國公民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有哪些?(p17)
道德義務: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願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
(作用)意義:關大社會成員自覺自願地履行道德義務,既利於形成溫馨、和諧的人際關系,又能夠促進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
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12、為什麼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P14—15頁)
①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②對於法定義務,我們必須履行,因為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③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
13、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是怎樣的?(p19.d1)
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有許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我們積極實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行為,有利於弘揚社會主義道德,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14、如何忠實履行義務?p18
①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第二單元 我們的人身權利
第三課 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
1、什麼是人格權?(p25)
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
2、人格權包含哪些內容?它們有什麼特點?(p25)
(1)物質性人格權 (生命健康權)
(2)精神性人格權 (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 名譽權.隱私權 )
3、什麼是首要的人格權?(p25d.2)
在公民的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於首要地位
*公民如何維護生命健康權?
答:在公民的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於首要地位,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不容他人侵犯。
當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到非法侵害時,受害人有權請求國家保護。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4、人格權的特點(p24、25)
①人格權是人把自己與社會聯結在一起並與他人發生各種聯系與交往的前提。
②人格權與生命相伴,從出生起就伴隨著我們
③它由每個人單獨享有,不得轉讓、拋棄、繼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與我們的人身分離。
5、人身自由權包括哪些內容?(P26)
答:①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搜查
③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禁閉
④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拘禁
6、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護?(p26.d2)
答:①我國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
②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勞動強度大的勞動。
7、我國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法律有哪些?(p27)
答:《憲法》《刑法》《民法通則》《治安管理處罰法》
8、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公民行使健康權有哪些方式?(p28)
答:①我們有權珍愛生命,維護健康,積極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擁有強健的體魄和煥發向上的精神
②有權在患病時及時醫治,恢復健康,增強體質
③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為什麼說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一種社會責任?(為什麼說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得轉讓或拋棄?)
答:P29第一段整段
*辨析題:大義滅親是為民除害,不用負法律責任。P31
答: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1) 我們在享有生命健康權的同時,負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的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
(2) 一個人的生命比地球還重。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即使大義滅親也不允許,因為這是侵害生命權的行為。任何人不得故意或者過失造成他人受傷、生病,因為這些是侵害健康權的行為。
(3) 所以說大義滅親是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權的行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四課 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
10、人格尊嚴權包括哪些內容?(p35)
人格尊嚴權是人格權中的核心權利,集中體現為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生命健康權、自由權等。
*品行優良者就一定會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嗎?
答:(1)良好名譽的人不僅可以獲得社會的更多尊重,還可獲得經濟利益。良好名譽首先取決於個人的良好表現
(2)不過品行優良者並不總是受到相應的客觀評價。P36最後一段
*面對不公正的評價你該怎麼辦?
答:(1)主動與那位給予不公平評價的人溝通,找出原因
(2)「身正不怕影子歪」,堅持以和為貴,讓時間來證明。
(3)如果這個不公平評價已經侵犯了人格權時,應用法律武器維護。
11、名譽權的含義及表現(P38)
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12、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p38、39)
①侮辱:指語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貶損他人人格、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分為口頭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
②誹謗:指無中生有、捏造並散布虛假的事實,惡意中傷他人的行為,分為口頭誹謗和文字誹謗。
③新聞報道失實。
④誣告。
13、什麼是肖像權?(p40)
肖像是以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的再現。肖像權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包括肖像的製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14、肖像的表現方式有哪些?(p40)
繪畫(自畫像)、雕塑、剪紙、照相、攝像等。
15、肖像的地位是什麼?(p40)
肖像也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16、肖像權包括哪些內容?(p41)
肖像權包括:肖像製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17、侵害肖像權行為有哪些?(p41.d2)
(1)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廣告、雜志封面、掛歷),就必須取得肖像權本人的同意,否則就構成侵權。
(2),惡意毀損、玷污、醜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
*如何維護自身的肖像權?
答:當肖像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權人的責任,必要時可提起訴訟以討還公道。
18、什麼是姓名權?(p43)
姓名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並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年滿18周歲的成年人有權自主決定自己起什麼名字;有權決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筆名、藝名;有權依照規定變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權由其監護人代為行使。
19、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內容,姓名的地位是什麼?(p43)
(內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筆名和藝名。
(地位)姓名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20、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表現形式?(p44)
盜用、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權的兩種具體表現。
*當姓名權受侵害時該如何處理?:
被侵權者可以通過訴訟等方式維護自己的姓名權。
尊重他人的姓名權,依法維護自己的姓名權,是現代人應該具備的法律素質。
第五課 隱私受保護
21、 (P46) 隱私的含義和內容分別是什麼?
答:(1)含義:隱私是指公民不願意為人所知或不願意公開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私生活秘密。人生在世,總有一些不願為人所知、侵擾的秘密;總有一些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純個人私事。這些都屬於隱私。
(2)內容:
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體缺陷、婚戀情況、家庭關系、財產狀況等;
個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會交往等;
私人領域:如住宅、個人行李、書包等。
22.保護隱私的意義(必要性)(46、47頁)
(1).是人獨立自由的需要(2).是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3).是建設以人為本、崇尚人性與個性的現代社會的需要。
*法律保護隱私權有何重要意義(作用)?P48
答:(1)維護了個人的人格獨立和人格自由
(2)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安定
23、隱私權的含義(P48)
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
24、(隱私權的內容)法律保護公民隱私權的內容包括哪些?P49~50
答:(1)公民的住宅屬於公民個人的生活領域,未經本人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監聽、監視,執法人員不得無視法定程序非法搜查。(即:私人生活安寧權)
(2)公民有權對個人信息保密(個人信息保密權)
(3)公民有權對個人通信內容保密(私人通信保密權)
(4)公民有權自主決定利用自己的個人信息從事有益於社會的活動。
25、應該怎麼尊重他人的隱私?(p51-52)
(1)樹立隱私意識
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我們不能幹涉他人的私事,不打聽、不傳播別人秘密,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陋習。
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
(2)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要替親人、朋友保守秘密。
侵害隱私權表現
26、侵害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p53)
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等,都屬於侵害隱私權的行為。
27、保護自己隱私權的方法(p55)
(1)運用法律保護隱私權。
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採取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賠償。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
法律保護的方式P55
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要求精神賠償等。
*我們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維護自己的隱私權?
答:(1)在向熟人敞開心扉時,要認真選擇傾訴對象
(2)在上網時要掌握網上安全運行的知識。以避免個人隱私在網路中被瀏覽和擴散
(3)當自己遇到麻煩、產生困惑、出現煩惱時,應該學會與值得信任的人溝通和交流,以獲得成長所需要的理解和幫助。
第三單元 我們文化、經濟權利
第六課 終身受益的權利(受教育權)
1、教育的含義(p58--60)
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經驗為手段,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教育對個人成長的作用:教育是人類文化的一種傳承活動和催化活動是連接過去和未來的中介。一方面,教育是每個人生活的准備。它通過向個人傳遞文,幫助人超越一已之見去掌握前人的經驗,分享人類世代積累的知識財富,獲得獨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喚起人的潛能,不斷提高和革新自己從而開辟人性發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來的基礎。
2、什麼是受教育權?(p60)
指公民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受教育是一項基本的人權。
*為什麼說教育改變國家和人們的命運?
答:P60第一段整段
3、什麼叫義務教育?實行義務教育的目的和法律依據是什麼?(p61)
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目的:為了國家、民族的未來,為了分民受教育權利的實現,國家在大力發展各級各類學校的同時,著力普及義務教育。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4、義務教育中的「義務」和「教育」是什麼意思?(p61)
義務:是指用法律形式規定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和適齡兒童少年都要遵循並應盡的義務。
教育:學校教育,又稱九年義務教育。
5、義務教育有什麼特徵?(p61)
強制性(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推行和實施)、普遍性(所有適齡兒童、少年都要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免費性(在義務教育階段,對學生免收學費)。
6、作為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應該這樣履行受教育的義務?(p64)
認真履行按時入學的義務;認真履行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不得中途輟學;認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義務。
我國法律保護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權,當我們的受教育被他人剝奪或受到侵犯時,我們可以採用非訴訟方式或訴訟方式予以維護。
第七課 擁有財產的權利
7、公民的合法財產包括哪些?(p68--69)
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財產按歸屬劃分可分為:個人所有、集體所有、國家所有。
在我國,施工發現的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撿拾到的他人的遺失物、採用非法手段獲得的財產,不屬於個人所有。只有公民的合法財產,才屬於個人所有。
8、什麼叫財產所有權?(p70)
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9、法律為什麼要保護公民財產的所有權?(p71)
公民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直接關繫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員的衣、食、住、行。切實保護公民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對於維護公民的正常生活,保障其專心致志地從事生產、工作和學習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10、我國的國家審判機關通過哪些手段來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p72--73)
(1)我國的民事法律,是保護公民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重要武器。(最普遍做法)國家審判機關依據民事法律,追究侵權人的民事責任,往往採用責令侵權人將毀壞的財物恢復原狀、賠償受害人經濟損失等方式,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
(2)我國的刑事法律,是保護公民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銳利武器(最嚴厲,最有效做法)國家審判機關依據刑法,追究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通常採用判處侵犯財產的罪犯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等刑罰手段,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
總之,我國指定、運用多種法律,採用各種不同方式,有效地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所有權。
11、公民可以請求法院通過哪些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財產所有權的方式有哪些?(P74)(但財產所有權受到侵害時,該如何理智處理?P74~75三種情況)
當所有權的歸屬發生爭議時,我們應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其所有權。另外,當我們財產被他人非法佔有拒不返還時,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強令不法佔有人返還原物。當我們的財產受到不法分割已經毀壞或者滅失時,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
當我們的財產被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處罰時,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依法撤銷裁決,或予以行政賠償,以維護自己的財產所有權。
當我們的合法財產所有權受到侵犯時,應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2、什麼叫遺產?作為遺傳必須具備哪些條件?(P76)
法律上將遺留財產的死者稱為被繼承人,被繼承人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稱為遺產。三個條件: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必須是合法的財產。
13、什麼叫被繼承人和繼承人?(p76--77)
法律上將遺留財產的死者稱為被繼承人,將依法繼承死者遺產的人稱為繼承人。
14、繼承權的范圍,繼承人的范圍是根據什麼確定的?(p77)
答:(1)繼承權的范圍: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租父母、外祖父母為法定繼承人,享有繼承權。
(2)繼承范圍是根據血緣關系、婚姻關系和扶養關系確立的。
15、什麼叫繼承權?(p77)
指的是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人的權利。
16、什麼叫法定繼承,法定繼承人的順序是怎樣劃分的?(p77-78)
法定繼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又由法律直接規定遺產份額分配原則的繼承方式。(在我國現階段,多數繼承採用的方式)
繼承順序:繼承開始後,有第一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繼承,第二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沒有第一繼承人繼承或第一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由第二繼承人繼承。
17、什麼叫遺囑繼承?遺囑繼承有什麼優點?(p78)
遺囑繼承:是指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所立遺囑,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方式。
最大優點是在於被繼承人能夠充分按照自己的意願處分財產。
18、什麼叫遺贈?(p79)
19、有效遺囑必須具備哪些條件?(p79)
*如何維護繼承權?
答:(1)在遺產繼承過程中,要摒棄那種不顧別人、自己多佔的心理。
(2)我們在遺產繼承中,除了要嚴格遵循法律規定外,還要大力傳承和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道德
(3)當我們的財產繼承權受到侵犯時,不要忍氣吞聲,要增強維權意識,
要學會依靠社會力量,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20、什麼叫智力成果?(p81)
主要指依靠人類腦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表現為科學技術成就、發明創造以及文學藝術作品。
21、什麼叫智力成果權?(p82)
又稱知識產權通常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以及反不正當競爭中的商業秘密等。給予創新成果以智力成果權保護,是創新精神的最有效的鼓勵。
*未成年人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答:(1)公民創造智力成果沒有年齡限制,享有知識產權也不受年齡限制。
(2)如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遭到非法侵害,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要求有關機關予以法律保護,要求侵權人承擔法律責任。
*公民如何依法維護智力成果權(知識產權)?
答:P84整一段。保護智力成果權,有賴於公眾的維權意識。作為一個公民當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時,要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們還要積極參與社會對智力成果的保護,尊重他人的腦力勞動,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第八課 消費者的權益
22、保護消費者權益有什麼重要意義?(p89)
消費者在整個社會生產過程中,充當最後購買和消費的角色。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有利於促進生產的發展,保證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讓人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23、我國專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是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其中明確規定了消費者享有哪些權利?(9項)(p91)
(1)消費者享有安全權。人身、財產安全,是公民在社會生存的基本條件。
(2)消費者享有知情權(知悉權),有權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
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
(3)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權。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
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
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4)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權。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
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公正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
制交易
(4)此外消費者還享有依法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教育權、人格尊嚴與民族風俗習慣獲得尊重權、監督權等9項權利。
24、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履行哪些義務?(p92)
25、作為消費者應該這樣去維護自己的權利才能避免上當受騙?(p93--94)
(作為消費者,怎樣煉就一雙「慧眼」?)
作為消費者要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會在林林總總的商品信息中進行比較、鑒別,不盲目追隨其他消費者,從而充分行使消費者權利,選擇適當合理的消費行為。
如何做:
(1) 我們需要主動學習和掌握有關消費的知識,這些知識包括有關
商品、服務、市場以及消費心理等方面的知識。
(2) 還需要掌握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知識,如相關法律、法規的
規定及消費者維權途徑等。
(3) 自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與不法經營者進行斗爭
26、當消費者的權利受到侵犯以後,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去維權?(p96)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結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單元 我們崇尚公平和正義
第九課 我們崇尚公平
1、你認為什麼是公平?(p100--101)
*不公平的危害性有哪些?
答:P102第一段(人們在社會合作交往中,……影響社會的長治久安)
2、公平對於社會穩定和發展有哪些作用?(p102)
社會發展離不開人的發展。有了公平,社會才能為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展才有保障;在了公平,我們才可能通過誠實勞動,得到自己應得的東西,滿足自己的合理期望,從而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這樣,整個社會才能人人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共同失去社會持續發展。
*辨析題: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所以我們不用追求和維護公平了。
答: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1) 公平總是相對的,無論我們如何努力,都不可能達到絕對公平。盡
管如此,我們仍然要為創造一個更叫公平的社會做出不懈努力。
(2) 我們要增強權利意識,善於尋找解決途徑,用合法的手段去尋求幫
助,解決問題,以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要理性客觀的對待生活中的不公
平;我們要同破壞公平的行為作斗爭,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3) 所以說認為世上沒有絕對公平,我們不用追求和維護公平的觀點是
錯誤的,雖然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但我們仍然要不懈努力追求最大限度
的公平。
3、面對現實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我們應該怎麼辦?(p104--105)
(1)我們應該增強權利意識,善於尋找解決途徑,用合法的手段去尋求幫助,解決問題,以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2)我們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念,客觀地對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
(3)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壞公平的行為做斗爭,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見到不公平現象採取什麼態度和行為?)
⑨ 八年級政治下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
1、我國的國家性質(p4)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現階段我國的人民包括(p4)
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注意,不屬於中國人民的中國公民有:
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
②擁有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③分裂國家的人
④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
3、人民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現:平等地享有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
4、什麼是公民權利;什麼叫公民的基本權利?(p5)
公民權利指的是由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
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異同,我國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階級內容
公民則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國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中國公民:必須要有中國的國籍才能算是中國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國人口沒有中國國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國公民)
6、我國公民 的權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保障公民的權利。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
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7、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具體包括: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權利⑤……⑨
(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
8、公民應該這樣正確行使權利?(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
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9、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P11頁)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10、公民的義務分為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兩大類,什麼叫法定義務?憲法規定的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p16)
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是法定義務,也是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法定義務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具體內容在課本上劃記,共6條)
11、什麼叫道德義務,道德義務有什麼作用,我國公民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有哪些?(p17)
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願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12、為什麼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P14—15頁)
①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②對於法定義務,我們必須履行,因為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③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
13、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是怎樣的?(p19.d1)
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有許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
14、如何忠實履行義務?
①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第二單元
1、什麼是人格權?(p25)
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
2、人格權包含哪些內容?它們有什麼特點?(p25)
(1)物質性人格權 (生命健康權)
(2)精神性人格權 (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 名譽權.隱私權 )
3、什麼是首要的人格權?(p25d.2)
在公民的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於首要地位
4、人格權的特點(p24、25)
①人格權是人把自己與社會聯結在一起並與他人發生各種聯系與交往的前提。
②人格權與生命相伴,從出生起就伴隨著我們
③它由每個人單獨享有,不得轉讓、拋棄、繼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與我們的人身分離。
5、人身自由權包括哪些內容?(P26)
答:①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搜查
③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禁閉
④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拘禁
6、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護?(p26.d2)
答:①我國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
②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勞動強度大的勞動。
7、我國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法律有哪些?(p27)
答:《憲法》《刑法》《民法通則》《治安管理處罰法》
8、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公民行使健康權有哪些方式?(p28)
答:①我們有權珍愛生命,維護健康,積極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擁有強健的體魄和煥發向上的精神
②有權在患病時及時醫治,恢復健康,增強體質
③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10、人格尊嚴權包括哪些內容?(p35)
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生命健康權、自由權等。
11、名譽權的含義及表現(P38)
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12、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p38、39)
①侮辱:指語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貶損他人人格、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分為口頭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
②誹謗:指無中生有、捏造並散布虛假的事實,惡意中傷他人的行為,分為口頭誹謗和文字誹謗。
③新聞報道失實。
④誣告。
13、什麼是肖像權?(p40)
肖像是以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的再現。
14、肖像的表現方式有哪些?(p40)
繪畫(自畫像)、雕塑、剪紙、照相、攝像等。
15、肖像的地位是什麼?(p40)
肖像也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16、肖像權包括哪些內容?(p41)
肖像權包括:肖像製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17、侵害肖像權行為有哪些?(p41.d2)
(1)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廣告、雜志封面、掛歷),就必須取得肖像權本人的同意,否則就構成侵權。
(2),惡意毀損、玷污、醜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
18、什麼是姓名權?(p43)
姓名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並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年滿18周歲的成年人有權自主決定自己起什麼名字;有權決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筆名、藝名;有權依照規定變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權由其監護人代為行使。
19、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內容,姓名的地位是什麼?(p43)
(內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筆名和藝名。
(地位)姓名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20、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表現形式?(p44)
21、隱私的含義(P46)
隱私是指公民不願意為人所知或不願意公開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私生活秘密。它包括三個方面內容:私人信息、個人私事、私人空間(P46頁)
22.保護隱私的意義(必要性)(46、47頁)
(1).是人獨立自由的需要(2).是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3).是建設以人為本、崇尚人性與個性的現代社會的需要。
23、隱私權的含義(P48)
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
24、隱私權的內容(p48-50)
(1)私人生活安寧權(2)個人信息保密權(3)私人通信保密權
25、應該怎麼尊重他人的隱私?(p51-52)
(1)樹立隱私意識
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我們不能幹涉他人的私事,不打聽、不傳播別人秘密,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陋習。
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
(2)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要替親人、朋友保守秘密。
侵害隱私權表現
26、侵害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p53)
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等,都屬於侵害隱私權的行為。
27、保護自己隱私權的方法(p55)
(1)運用法律保護隱私權。
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採取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賠償。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
法律保護的方式P55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要求精神賠償等。
第一單元
1、我國的國家性質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現階段我國的人民包括
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 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注意,不屬於中國人民的中國公民有:
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
②擁有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③分裂國家的人
④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
3、人民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主人。
(主人翁地位的表現:平等地享有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
4、什麼是公民權利;什麼叫公民的基本權利?
公民權利指的是由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
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異同,我國的公民包括哪些人?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階級
內容
公民則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國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 承擔義務的人。
中國公民:必須要有中國的國籍才能算是中國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國人口沒有中國國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國公民)
6、我國公民 的權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
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 保障公民的權利。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 。
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7、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
公民的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具體包括: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權利⑤……⑨
(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
8、公民應該這樣正確行使權利?
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
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9、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 、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10、公民的義務分為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兩大類,什麼叫法定義務?憲法規定的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
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是法定義務,也是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法定義務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具體內容在課本上劃記,共6條)
11、什麼叫道德義務,道德義務有什麼作用,我國公民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 有哪些
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願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12、為什麼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
①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②對於法定義務, 我們必須履行,因為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③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 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
13、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是怎樣的?
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 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有許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道 德的要求。
14、如何忠實履行義務?
①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第二單元
1、什麼是人格權?
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
2、人格權包含哪些內容?它們有什麼特點?
(1)物質性人格權 (生命健康權)
(2)精神性人格權 (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 名譽權.隱私權 )
3、什麼是首要的人格權?
在公民的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於首要地位
4、人格權的特點
①人格權是人把自己與社會聯結在一起並與他人發生各種聯系與交往的前提。
②人格權與生命相伴,從出生起就伴隨著我們
③它由每個人單獨享有,不得轉讓、拋棄、繼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 可與我們的人身分離。
5、人身自由權包括哪些內容?
答:①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搜查
③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禁閉
④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拘禁
6、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護?
答:①我國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
②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勞動強度大的勞動。
7、我國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法律有哪些?
答:《憲法》《刑法》《民法通則》《治安管理處罰法》
8、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公民行使健康權有哪些方式?
答:①我們有權珍愛生命,維護健康,積極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擁有強 健的體魄和煥發向上的精神
②有權在患病時及時醫治,恢復健康,增強體質
③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10、人格尊嚴權包括哪些內容?
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生命健康權、自由權等。
11、名譽權的含義及表現
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12、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
①侮辱:指語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貶損他人人格、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分為口頭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
②誹謗:指無中生有、捏造並散布虛假的事實,惡意中傷他人的行為,分為口頭誹謗和文字誹謗。
③新聞報道失實。
④誣告。
13、什麼是肖像權?(
肖像是以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的再現。
14、肖像的表現方式有哪些?(
繪畫(自畫像)、雕塑、剪紙、照相、攝像等。
15、肖像的地位是什麼?(
肖像也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16、肖像權包括哪些內容?(
肖像權包括:肖像製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17、侵害肖像權行為有哪些?(
(1)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廣告、雜志封面、掛歷),就必須取得肖像權本人的同意,否則就構成侵權。
(2),惡意毀損、玷污、醜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
18、什麼是姓名權?
姓名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並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年滿18周歲的成年人有權自主決定自己起什麼名字;有權決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筆名、藝名;有權依照規定變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權由其監護人代為行使。
19、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內容,姓名的地位是什麼?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筆名和藝名。
(地位)姓名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20、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表現形式
21、隱私的含義
隱私是指公民不願意為人所知或不願意公開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私生活秘密。它包括三個方面內容:私人信息、個人私事、私人空間)
22.保護隱私的意義(必要性)
(1).是人獨立自由的需要(2).是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3).是建設以人為本、崇尚人性與個性的現代社會的需要。
23、隱私權的含義
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
24、隱私權的內容
(1)私人生活安寧權(2)個人信息保密權(3)私人通信保密權
25、應該怎麼尊重他人的隱私?
(1)樹立隱私意識
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我們不能幹涉他人的私事
,不打聽、不傳播別人秘密,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陋習。
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
(2)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要替親人、朋友保守秘密。
侵害隱私權表現
26、侵害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
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等,都屬於侵害隱私權的行為。
27、保護自己隱私權的方法
(1)運用法律保護隱私權。
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採取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賠償。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
法律保護的方式P55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要求精神賠償等。
第三單元
1、教育的含義和作用
含義: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經驗為手段,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作用:對個人對社會
2、什麼是受教育權?
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3、什麼叫義務教育?其法律依據是什麼?
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我國實施義務教育的法律保障。
4、義務教育中的「義務」和「教育」是什麼意思?(p61相關鏈接)
「義務」是指用法律形式規定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和適齡兒童少年都要 遵循並應盡的義務。「教育」專指學校教育。
5、義務教育有什麼特徵?
(1)義務教育具有國家強制性: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推行和實施 。體現在家庭和社會兩方面。
(2)義務教育具有普遍性:規定年滿6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3)義務教育具有免費性
6、作為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應該這樣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第一,認真履行按時入學的義務;
第二,認真履行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不得中途輟學;
第三,認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義務。
7、財產分為哪幾類,公民的合法財產包括哪些?
分類:國家所有、集體所有、個人所有。
公民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8、什麼叫財產所有權?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它是財產歸誰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現。
9、我國的國家審判機關通過哪些手段來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
通過民事法律手段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的所有權是最普遍的做法,往往通過採用責令侵權人將毀壞的財物恢復原狀、賠償受害人經濟損失等方式,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通過刑事法律手段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的所有權是最嚴厲最有效的保護方法。通常採用判處侵犯財產的罪犯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等刑罰手段,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
10、公民可以請求法院通過哪些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財產所有權的方式有哪些?
12、什麼叫遺產?作為遺傳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被繼承人遺留的個人的合法財產稱為遺產。
作為遺產的三個必備的條件:
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
二、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
三、必須是合法的財產
13、什麼叫被繼承人和繼承人?
法律上將遺留財產的死者稱為被繼承人。
依法繼承死者遺產的人,稱為繼承人。
14、繼承人包括那些人,繼承人的范圍是根據什麼確定的?
繼承人包括: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 外祖父母(第二順序)。
繼承人的范圍是根據血緣關系、婚姻關系和撫養關系確立的。
15、什麼叫繼承權?
繼承權是指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
16、什麼叫法定繼承,法定繼承人的順序是怎樣劃分的
法定繼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又由法律直接規定遺產份額分配原則的繼承方式。
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17、什麼叫遺囑繼承?遺囑繼承有什麼優點
遺囑繼承是指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所立遺囑,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方式。其最大的優點是被繼承人能夠充分按照自己的意願處分財產。遺囑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
18、什麼叫遺贈?
公民將自己的財產待死後不留給親屬,而贈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這是法律所允許的,稱為遺贈。遺贈並不屬於遺囑繼承。
19、有效遺囑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相關鏈接)
立遺囑人必須具有遺囑能力,其意思表示必須真實,遺囑內容必須合法,遺囑形式必須合法,遺囑繼承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一人或數人。
20、什麼叫智力成果?
指依靠人類腦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表現為科學技術成就、發明創造以及文學藝術作品等。
21、什麼叫智力成果權?
智力成果權,也就是知識產權。它是法律上確認和保護人們(包括公民和法人) 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精神領域創造的「產品」所具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以及商業秘密權等。
22、保護消費者權益有什麼重要意義
保護消費者權利,有利於促進生產的發展,保證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讓人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23、我國專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是什麼?其中明確規定了消費者享有哪些權利?(9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了我國消費者享有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教育權、人格尊嚴與民族風俗習慣獲得尊重權、監督權等9項權利。其中最主要的是安全權。(各權利的含義見課本及筆記)
24、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履行哪些義務
維護市場秩序,做有修養、守秩序、道德高尚的消費者(態度謙和、說話有禮貌 、選擇商品應事先考慮好、對營業員的優質服務表示謝意、維護生產經營者的正當利益)。
25、作為消費者應該這樣去維護自己的權利才能避免上當受騙
煉就一雙「慧眼」,要求我們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學習和掌握有關
消費方面的知識,掌握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知識。
26、當消費者的權利受到侵犯以後,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去維權?
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