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林承包的法律問題,希望答案准確哦!!
你好:
是是想要你三個題的分,只是因為發現前面的回答有錯誤想更改,卻總不顯示,所以又在這里回答,你盡可以不選擇我的回答。
1、「甲方可否按原與村子簽定的承包協議金額與乙方簽定合同? 」:可以,也可以用高於或低於與村委會承包協議的價格轉包,只要雙方協商同意即可。
2、「以後如果山林荒地如果有什麼征地或者其他事情,這片山地的賠償費用 由 誰所有? 」:你說的應是指征地補償費用吧?征地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幾部分,其中土地補償費歸村集體,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應給實際作用權人,也就是轉包後的承包人。
3.「要簽定合同的乙方要注意那些事項?」:
(1)承包地轉包合同應當簽到定書面合同,並且要在合同中明確約定雙方轉包地的座落位置、面積、邊界、承包地用途、轉包期限和起止日期、轉包價款、雙方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等。
(2)需要注意的是:轉讓和轉包是不同的兩個概念,要求也不同:轉讓是你方退出承包關系,這時要經村委會同意才行,未經同意的,原則上合同應是無效。
但如果是轉包:你家與村委會的承包合同關系仍然存在、你家仍然應按與村委會的承包合同履行義務,只是又與對方形成了另一層的承包關系,此時:你方轉包他人的只需要向村委會備案即可,不需要村委會同意。
依據是:
(1)《土地承包法》第三十六條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轉包費、租金、轉讓費等,應當由當事人雙方協商確定。流轉的收益歸承包方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繳。
(2)第三十七條 土地承包經營權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採取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經發包方同意;採取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應當報發包方備案。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條款:(一)雙方當事人的姓名、住所;(二)流轉土地的名稱、坐落、面積、質量等級;(三)流轉的期限和起止日期;(四)流轉土地的用途;(五)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六)流轉價款及支付方式;(七)違約責任。
2. 誰能知道農村土地權屬糾紛處理是依照什麼法律嗎
處理農村林地權屬糾紛的法律依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條規定:土內地所有權和使用容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林業部《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
、《湖南省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認真處理各類糾紛問題的通知》
最關鍵的問題在於你們的證據,縣發放得管業證是有力的證據,你們先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由人民政府處理,對人民政府的處理不服,起訴到人民法院解決。
3. 人民法院能否對山林權屬作實體判決
不能,山林、土地的權屬是屬於行政機關處理的。當地政府。
4. 林權糾紛法院起訴費用標准多少
對於林木歸屬產生爭議,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進行確權。
民事案件案由規定
五、物權保護糾紛
32、物權確認糾紛
(1)所有權確認糾紛
(2)用益物權確認糾紛
(3)擔保物權確認糾紛
5. 執行債務人山林的法律依據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的規定,在不改變承包土地的農業用途,流轉期限不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內,不損害利害關系人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的前提下,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它符合有關法律和法規規定的方式流轉獲得合法收益,近似於自己擁有合法所有權的其它財產,在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下,行使處分權。如債務人在沒有其它條件清償債務時,自願與債權人協商達成協議,將全部或部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以還債的方式流轉於債權人,既不損害集體利益和其他利害關系的合法權益,又解決了自身的債務關系,也是一種收益,無不當之處,應予支持和提倡。而且認為在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又沒有其它財產可供執行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可將其承包經營的土地作為被執行人的財產,強制執行給債權人經營,或者強制流轉予第三人,以市場流轉價格計算承包費抵償所欠債務。
另一種觀點認為,土地非個人所有,不同於公民擁有的其它財產,承包人對土地不享有所有權,按照國家政策及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享有使用、經營、收益的權利。是用益物權。禁止承包人以承包經營的土地抵償債務。包括當事人自願和法院依法執行。該觀點的法律依據是有三。(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五條「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將承包地收回抵頂欠款」。(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十八條,「人民法院對承包方用以取得承包經營權的土地等抵償債務的,應當認定其行為無效」。(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承包方以其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抵押或者抵償債務的,應當認定無效。對因此造成的損失,當事人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上述兩種觀點分別有其各自的理由和法律依據。不能機械看待和簡單隨從
法律 咨詢參考 網址:http://tieba..com/f?kw=%C2%C9%CA%A6&fr=index 貼吧。
6. 林權爭議糾紛適用行政訴訟法二十年時限嗎
物權法定,物權不適用時效的規定。但對物權的行政裁決不服,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訴訟,應受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申請或者提起,所以這個應適用行證訴訟法里規定的時限,包括二十年的最長時限。
7. 林權糾紛發生後,可以向法院起訴嗎
對於林木歸屬產生爭議,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進行確權。
民事案件案由規定
五、物權保護糾紛
32、物權確認糾紛
(1)所有權確認糾紛
(2)用益物權確認糾紛
(3)擔保物權確認糾紛
8. 采礦權與山林經營權相沖突時怎麼辦
采礦權是指具抄有相應資質條件的法人、公民或其他組織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對國家所有的礦產資源享有的佔有、開采和收益的一種特別法上的物權,在物權法概括性規定基礎上由《礦產資源法》予以具體明確化。采礦權客體應包括礦產資源和礦區,具有復合性,並且礦區及其所蘊涵的礦藏種類規模不同對采礦權的取得及行使有著重要影響。采礦權可有限制的轉讓,法律應明確並完善采礦權的抵押、出租和承包等流轉形式。
承包經營權是指農村集體組織,農村承包經營戶依照承包合同的規定, 承包經營權
對集體所有或國家所有由集體使用的土地、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等資源所享有的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確立承包經營權的目的是用法律形式承認農村承包經營戶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商品生產者。保護承包經營人從事經營並獲得收益的權利,從而鞏固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和推動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承包經營權是承包經營責任制在法律上的反映。
9. 林權糾紛處理
首先,對方要想爭有兩條途徑:一,訴訟;二,申請行政裁決;訴訟也好裁決也罷,內都適用誰主容張誰舉證的原則,即他說是他的不行需要提供證據證明。
其次,據你陳述的事實你已經合法取得林權證,即林權證上登記的權利人是你。根據《物權法》等相關法律規定,林權的權利人已林權證及政府相關部門的記載為准,據此可以證明你就是權利人。
最後,如前所述,對方只有提供證據證明林權證記載有誤的證據才可能推翻你是林權所有人,故而你現在只需要靜觀其變,見招拆招,不要杞人憂天。
10. 法律求助,請教山林相關的法律,別人有意挖我家的山,偷偷的修路,請問我可以告對方侵害我家哪些權益
這個問題屬於民事問題,從你現在給出的情況應該是這樣,當然可能還涉及行政問題,這需要你進一步提供詳細的信息。我就按民事問題解答你。根據物權法,你們家對這塊山嶺有用益物權,別人修路侵犯了你們的物權權利。首先你們可以去找他們協商,要求他們排除妨礙、恢復原狀。既然是偷偷,那麼他們肯定心虛才偷偷,如果什麼都不怕就正大光明的修,你們又能奈何?所以談判是有基礎的。當然你們也可以允許他們修並使用路,但需向你們家支付一定的費用。如果談判不成功,你們可以起訴,主張對方排除妨礙、恢復原狀,賠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