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知識產權中被請求保護地就是法院地可以舉例說明嗎
被請求保護地法是指權利遭受侵害者向之請求對其知識產權予以保護的國家的法律。專
被請求保護屬地與法院地未必是同一個地方。同一案件中被請求保護地可能不止一個。
如中國與某外國間不存在任何知識產權的條約,該外國的一個著作權人被中國人侵犯著作權,在中國法院起訴,法院地在中國,因中國不保護該外國人版權,則被請求保護地為某外國,而不是中國。
㈡ 談談設立知識產權法院有什麼重要意義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知識產權審判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案件數量迅猛增回長,新型疑難案件增多,矛盾答化解難度加大。2008年至2012年6月,全國法院共受理知識產權案件226753件,審結208653件。針對知識產權審判工作面臨的實際困難,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引,進一步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優化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妥善協調司法保護和行政執法的關系,發揮司法保護知識產權主導作用;根據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要求,積極探索研究建立知識產權專門法院。
設立知識產權法院有利於知識產權案件審判水平的提高。近幾年來,不僅知識產權審判的案件數量快速增長,審理難度也越來越大,案件類型日趨復雜,涉獵領域不斷延伸,從傳統的商標、版權、專利擴展到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不正當競爭等,技術性、專業性日益增強。在北京、上海、廣州等知識產權案件比較集中的地方設立專門法院,有利於提高案件審判質量、統一裁判標准。
㈢ 禁令的中國法院對知識產權訴前臨時措施制度的實踐
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目標之一是,「要通過加大司法保護力度,努力營造一個權利人依法維權積極,法院審理裁決及時公正、執行措施得力有效,侵權人侵權必受懲處,他人不敢為、不願為、不能為的良好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環境。」
根據2004年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座談會(成都會議)精神,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的一些基本指導思想是:「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職能作用,積極受理並及時正確審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重視綜合運用各項訴訟制度和執法措施,加大對侵權行為的制裁力度,加強審判監督和業務指導,確保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執法標準的統一和執法結果的協調。」 簡言之,就是要加大保護力度,提升保護水平。「要發揮民事審判在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中的導向和基礎地位作用,努力通過民事訴訟解決絕大多數的知識產權糾紛。」「要重視並依法適用訴前臨時措施和訴中財產保全、先予執行等訴訟措施,及時制止侵權行為,有效防止權利人損失擴大。」
訴前臨時措施涉及雙方當事人重大經濟利益和市場競爭條件,要准確理解和把握有關規定精神,統一執法原則和標准。最高人民法院已經通過會議和個案批復等,一再強調中國法院對執行訴前臨時措施制度的基本態度—既要積極又要慎重。積極是指受理案件要積極,審查要迅速,採取措施要及時。慎重是指對申請的審查要仔細,程序要合法,採取的措施要適當,避免適用措施不當而損害被申請人的利益。也就是說,採取訴前臨時措施,既不能因受理或審查上的原因拖延時間,造成知識產權權利人損失的擴大;也不能審查不嚴,程序違法,措施不當,導致被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⑴常州華生制葯有限公司與(美國)伊萊利利公司專利侵權指定管轄請示案:最高法院通過對本案的批復明確了一些實體判斷的基本原則。最高法院指出,「採取訴前責令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涉及雙方當事人重大經濟利益,既要積極又要慎重,要重點判斷被申請人構成侵權的可能性。」
⑵申請人呂學忠、蕭朝興與被申請人上海長江服裝機械廠「縫紉機用拉布裝置的安裝裝置」實用新型專利訴前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案:申請人申請對正在「2003年中國國際縫紉設備展覽會」參展的被申請人的涉嫌仿冒產品下達訴前禁令,上海市第一中級法院審查認為符合法律規定,在24小時內作出裁定,責令被申請人立即停止在該展會上宣傳、銷售PS、PF、PL型同步牽引機的行為,並於同日執行了該裁定。
⑶申請人日本島野株式會社與被申請人慈溪市某車輛配件公司等專利訴前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案:2004年8月5日,申請人向寧波中院提起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申請,要求責令被申請人停止製造、銷售、許諾銷售侵犯其專利權的自行車配件,並封存用於製造侵權產品的生產線、生產模具和庫存產品。浙江省寧波市中級法院及時對申請人的申請進行審查,在申請人提供擔保的情況下,認為該申請符合中國專利法第六十一條和最高法院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在48小時內作出裁定:責令停止製造、銷售等有關配件,扣押配件產品目錄,並復制相關財務賬冊等。該裁定立即被執行。
⑷美國萬寧葯業有限公司訴天津萬寧保健品公司不正當競爭案:2005年2月6日,天津市第二中級法院在原告提出申請後24小時內作出證據保全裁定並予立即執行,對被告的賬冊、銷售發票、倉單、經營記錄等材料進行扣押。
㈣ 知識產權案例指導服務平台為什麼
您好復,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案例制指導研究基地設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經過兩年多的探索,知識產權案例指導服務平台即將上線。
據了解,案例指導研究基地成立了專家委員會,包括從事知識產權研究的專家、學者,從事知識產權訴訟服務、代理活動的專業人士,還有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版權局等從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目前已經有240多名專家常態化的為這個基地進行專業化的服務。
結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最近審理的深圳大疆狀告零度智控無人機模塊專利侵權案,宿遲認為這樁標的額千萬元的知識產權糾紛最終能達成和解,與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成立以來的司法和工作理念有很大關系。司法要適應時代的變化,在此前提下,高水平適用法律才能真正發揮司法的有效性,從而真正解決知識產權糾紛。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㈤ 有人民法院為什麼還要知識產權法院
那是專門的法院。因為知識產權涉及專業性很強,范圍很廣,所以設立知識產權法院能讓此類具有高端知識的法官人盡其才。
㈥ 當知識產權受到侵犯時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對嗎
向人民法院起訴是最有效的針對侵權主體要求賠償的方式,不是唯一方式。
可以直接向侵權單位要求停止侵權行為,也可以向侵權主體所在地政府相關主管部門進行投訴。
㈦ 為什麼要建立知識產權法院
律達網:
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探索建立知識產權法院」的要求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知識產權法院的決定》,2014年11月6日、12月16日、12月28日,北京、廣州、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相繼成立,這是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和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中國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進入新階段。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分別作出《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我國進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關鍵時期。改革與法治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創新發展必將推動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成果轉化運用,也必然促進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需求不斷增長。建設創新型國家,既要全面深化改革,營造激勵科技創新的政策環境,又要營造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規范科技成果轉化運用,保障科技創新公平競爭的法治環境。司法作為解決矛盾糾紛、維護公平正義的最後防線,作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建立知識產權法院不只是一項司法體制改革任務,而且是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要求,從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健全科技創新激勵機制的高度進行謀篇布局,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戰略舉措,必將進一步激發社會創新動力、創造潛力和創業活力,為國家建設提供強大推動力。
——服務「一帶一路」等國家發展戰略的助力保障。隨著經濟全球化特別是知識經濟的深入發展,面對傳統實體經濟增長乏力、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重視科技和文化創新,重視知識產權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核心地位與作用,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和加強司法保護力度,已成為各國共識,也成為國家間激勵創新、吸引投資和鼓勵貿易的重要競爭手段。知識產權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已經成為國家根本利益和國際競爭的核心要素。建立知識產權法院,有助於發揮知識產權保護的專業化、國際化功能和作用,助力我國企業走向國際,為「一帶一路」等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主導作用的規律體現。知識產權法專業性和技術性極強。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要求體現司法部門的專門化、管轄的集中化、程序的集約化、人員的專業化,以確保知識產權司法的統一,增強我國在國際知識產權司法領域的話語權、權威性、影響力。建立知識產權法院,整合知識產權司法資源,對專利等知識產權民事、行政案件進行專業分工、集中受理、集約審理和統一裁判,有助於建設一支專業化、高素質的知識產權審判隊伍,進一步統一知識產權裁判標准,更有效地平等保障中外當事人的知識產權合法權益,展示我國知識產權司法的國際形象。
——解決知識產權審判現實問題的迫切需要。近年來,知識產權糾紛快速增加,2014年全國各級法院審結一審知識產權糾紛案件11萬件,同比上升10%。特別是新情況新問題日趨增多,而現有的知識產權審判體制機制,存在因審判力量分散不均,專業化分工不強,碎片化的審判體制影響知識產權法官審判能力和審判質效的提升,以及民事、行政案件尚未全面實現集中管轄,分散審理程序冗長,法律適用和裁判標准亦不易統一等突出問題,制約著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主導作用的充分發揮,降低了知識產權審判服務保障國家科技創新大局的工作效果,也影響了知識產權司法國際話語權的構建。建立知識產權法院,有助於培養知名知識產權法官,實現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專業化、高效率和統一性,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品牌效應和國際影響力。
——國際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發展潮流和通行經驗。對知識產權案件實行集中管轄和審理,已成為國際社會發展潮流和通行經驗。目前,美國、德國、英國、泰國、韓國、印度、土耳其、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俄羅斯、芬蘭等國家,以及我國台灣地區均設立了知識產權專門法院,統一審理有關知識產權案件。歐盟也決定設立歐洲專利法院,巴基斯坦已決定成立獨立的知識產權法院。即使尚未設立知識產權法院的國家和地區,也將知識產權案件集中到有關的法院進行審理。我國建立專門的知識產權法院,統一集中審理知識產權案件,將進一步與世界知識產權保護接軌。
選擇北京、上海、廣州率先探索設立知識產權法院,既是順應國家對三地發展戰略定位,更好服務全國改革開放、創新發展大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因為三地具有探索實踐的厚實基礎。北京是我國首都和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正著力建設成為科技創新中心;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城市和經濟、金融中心,是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創新發展的先行者;廣東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和試驗田,廣州則是我國國家級中心城市和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分別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均較高,科技創新較為活躍,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需求更為強烈和迫切。三地也是全國較早開展知識產權審判的城市,北京是涉國家專利、商標部門行政案件集中地區;廣州管轄廣東地區知識產權案件,是全國知識產權案件總量最多的地區;上海作為直轄市,正按照國家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四個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亞太地區知識產權中心城市,上海知識產權審判隊伍素質較高、經驗豐富,是全國知識產權審判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模式創造地,審理了大量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識產權案件,知識產權審判的專業化、國際化和公信力、影響力均處於全國前列,具有先行探索設立知識產權法院的良好基礎和區位優勢。因此,國家確定在三地率先探索設立知識產權法院,並結合三地案件總量和結構特徵,確立北京、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單獨設立,上海知識產權法院與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合署辦公的設立模式,有助於通過不同設立模式的探索,為今後知識產權法院的進一步設置提供有益借鑒。同時,根據改革必須依法有據、逐步推進的原則,在我國相關法律修改之前,三地知識產權法院還無法跨省市管轄知識產權案件。
三地知識產權法院正式掛牌運行以來,按照中央要求和部署,在機構設置、人員分類管理、審判權力運行機制以及司法責任制等方面率先落實改革要求,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三地知識產權法院將繼續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有關改革方案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緊緊圍繞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切實擔負起先行先試的改革重任,在提升知識產權法官專業水平能力上有新舉措,在創新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機制上有新作為,在引領服務全國知識產權司法改革上有新經驗,在營造有利於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的公平競爭環境上有新貢獻,努力做國際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新規則的制定者和引領者、新型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先行者和示範者。
(作者:上海知識產權法院院長)
㈧ 知識產權保護
在當前對外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越來越多的涉及到有關知識產權的爭議和糾紛,隨著對外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對我國的知識產權進行保護就顯的格外重要。
知識產權是個人或集體對其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領域里創造的精神財富依法享有的專有權。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的財產權。由於全球科技、經濟的飛速發展,知識產權保護范圍和內容的不斷擴大和深化,不斷給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和理論研究提出嶄新的課題。而知識產權的概念是有關知識產權立法活動、司法實踐和理論研究的基礎,是一個必須明確的問題。因此,知識產權不但仍舊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概念和迫切需要深化研究的領域,我們對知識產權概念的研究十分必要,而且隨著對它及其他問題的研究將不斷澄清知識產權領域的一系列理論問題,並指導知識產權立法、司法和行政執法實踐,使我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和理論逐步建立和不斷完善起來。
現在舉一個例子:
頂住下崗艱辛,經過10來年摸爬滾打,張保華成功研製出了河道采砂設備中的「抽砂泵吸砂頭」專利產品,並於去年10月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去年11月底,張保華的發明專利公布後,羅田縣三里畈鎮一家河道采砂企業仿製該吸砂頭並投入生產,張保華和一些部門協調也無濟於事。
得知這一情況,羅田縣知識產權局迅速向黃岡市和湖北省知識產權局匯報。省局當即派專家赴羅田調查取證,確認這是典型的專利侵權案,當場作出侵權方給發明人張保華6000元的賠償,並規定侵權方以後不要再發生類似情況,雙方簽字握手言和。
發明專利維權成功後,20多家采砂企業主動與張保華聯系,和他簽訂80多萬元的專利產品采購和技術服務協議,他個人獲得了近30萬元的收入。「有法律保護,我搞發明更有動力了。」張保華精神振奮
再舉另一個事例:
在綿陽和大邑,都是賣電器的商行,原本不相往來,可就因為都取名為「家福來」,兩家商行在法庭上「打」得面紅耳赤。省法院近日作出判決,由於「家福來」這個名號在2004年已由綿陽的電器商行取得了商標獨占使用權,大邑的「家福來」必須改名,並賠償綿陽「家福來」經濟損失3萬元。
據介紹,2004年7月16日,綿陽一電器商行與持有「家福來」注冊商標的謝風玲簽訂 《商標使用許可合同》,謝風玲將「家福來」商標無償獨占許可給該電器商行使用。之後,綿陽「家福來」發現在大邑縣境內,也有一家打著「家福來」名號的電器公司,而且其店標上標明有「家福來電器超市」,其廣告招牌及超市內的階梯上標明有「家福來電器」字樣。「我辛苦得來的名號怎能允許你隨便亂用?」一怒之下,綿陽「家福來」將大邑「家福來」告上法庭。
該案經過兩級法院審理,省法院近日作出終審判決。綿陽「家福來」和大邑「家福來」同屬於家用電器銷售的服務性行業,兩者在服務端目的、內容、方式、對象等方面基本相同,容易使相關公眾認為兩者存在特定聯系並造成誤認。大邑「家福來」的行為構成了對綿陽「家福來」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權,大邑「家福來」必須改名,並賠償綿陽「家福來」經濟損失3萬元。
所以,保護知識產權是很重要的,懂得法律知識也是很重要的。我也要宣傳知識產權的重要性,為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
㈨ 人民法院審理知識產權案件的主要法律依據有哪些
《中華抄人民共和國商標襲法》及《商標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專利法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及《關於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
㈩ 最高人民法院從哪年起開始發布知識產權指導案例
2015年4月24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案例指導研究(北京)基地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