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知識產權狀況怎麼寫
知識產權刑法保護初探
摘要21世紀,人類進入了知識與信息主導的時代,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受到法學界的關注,已有的知識產權法律保
護體系難以應對不斷升級的犯罪新形式、新問題,本文即對已有的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狀況進行簡析,並結合現實情況,表明
觀點,以期得出有益之建議。
關鍵詞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刑法保護立法完善
「知識產權」一詞源於18世紀的德國,20世紀後成為廣泛使
用的法律概念之一。在知識經濟大背景下,知識產權已然成為衡量
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因而,知識產權保護在全球范圍內得到
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特別是對其進行刑法保護有著特殊的意義,從
國際趨勢來看,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越來越成為不可忽視的話題。
一、必要性探討
知識產權作為人身權和財產權的結合,因其特殊的存在形態,
極易復制或非法使用,侵權結果易達成且成本低廉①,隨著社會的發
展,這種侵權行為呈增加趨勢;知識產權雖是一種私權,但當侵權達
到一定程度時,結果可能關涉集體甚至國家的、社會的利益,刑法自
始具有強烈的社會保護功能,對犯罪的懲治有不可替代的效能,為
了達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刑法的介入則成為必然。②
二、我國知識產權刑法保護的進程與現狀
我國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經歷了以下過程:
1.1979年《刑法》在知識產權犯罪方面保護范圍僅限於「工商
企業假冒他人注冊商標」。
2.1985年4月《專利法》第36條規定了對「假冒他人專利情
節嚴重的」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3.1993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懲治假冒注冊商
標犯罪的補充規定》;
4.最高人民法院在1994年規定對非法竊取重要技術秘密的行
為以盜竊罪追究。
5.1994年7月5日全國人大在《關於懲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
的決定》中列舉了侵犯著作權的刑事責任;
6.1997年新《刑法》將「侵犯知識產權罪」單列一節,規定了對
「假冒專利」行為、「擅自製造注冊商標、情節嚴重」行為、「以營利
為目的嚴重侵犯著作權」和「銷售侵權復製品」行為和「侵犯商業
秘密」行為處以最高「七年」並可「單處或並處罰金」的刑事處罰③。
7.2004年兩高聯合公布《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
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已有法律中相關詞語的具體涵
義、涉及范圍作了規定,並對數罪並罰和共犯的情形進行了規定,極
大增強了已有法律的可操作性,使我國知識產權刑法保護的法律體
系的完善化推進一步。
三、我國知識產權刑法保護不利的宏觀分析
總體,我國對知識產權刑法保護尚處不發達階段,其中存在一
些阻礙保護力度及實現程度的問題,宏觀上講:
(一)強保護與弱保護的決擇
一般,發達國家為了通過「合法壟斷權」獲得最大利潤對知識
產權實行「強保護」,發展中國家為了促進民族產業的發展,擺脫國
際貿易中對發達國家的技術依賴,普遍主張「弱保護」④。而我國政
府至今沒有一以貫之的態度來支撐知識產權刑法保護法律體系的
構建,直接影響了相關制度建設與執行力度的穩定性。
(二)知識產權刑法保護中的行政權立場
知識產權保護呼籲良好的法治環境,行政權力的正確行使為題
中之義,應起到推進作用,而不可基於利益或所謂「效率」,動輒以
罰款或強制調解解決,使案件根本無法進入司法程序,這種行政態
度直接導致地方保護主義等束縛。
(三)「入罪」標准過高
刑法典中對於知識產權犯罪定罪標准過高,並且存在大量「應
知」「明知」「嚴重」等模糊性規定,實踐中難以操作和舉證,這樣
規定符合刑法自身的謙抑性要求,卻忽視了知識產權刑法保護的迫
切性與全面性。
四、微觀探究與建議
以下我們將從微觀方面,對我國相關法律具體規定加以分析,
並適時提出相關建議:
(一)在侵犯知識產權罪的構成中
新《刑法》218條規定侵犯著作權罪須「以營利為目的」,但現
實中很多侵權行為僅僅為了增加知名度或進行職務評級等,且是否
以營利為目的,並不直接關涉其社會危害性,我國對此要件限定的
必要性值得商榷。
(二)法律法規建設方面:
著作權方面:我國對於數字化的新的著作權形式尚無具體法律
法規予以保護,有必要加速對此的立法研究;此外,對於著作人身
權,我國僅有第217條「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簡
單規定,顯然應在今後加強規定和保護。
專利權方面:新《刑法》僅在216條規定對「假冒他人專利,情
節嚴重的」給以處罰,兩高《解釋》中雖列舉了四項假冒他人專利
情節嚴重的行為,這種列舉有必要在以後的立法中加以擴充。
商業秘密方面:新《刑法》219條中「明知」「應知」概念過於
模糊,直接導致商業秘密權利人舉證困難,勝訴率低,甚至由於無法
取證而被拒之於刑法保護之外。
(三)網路知識產權保護方面
網路訊息的新時代,互聯網極大豐富和促進了交流與溝通,但
是由於其無形性與虛擬性⑤,盜版、走私知識產權成果等犯罪形式,
使人們防不勝防,單純的民事、行政手段已不適宜,網路時代知產權
呼籲刑法的保護。
(四)刑罰方式改革方面
我國現行刑法典對於知識產權犯罪規定了自由刑與罰金制,並
以自由刑為主。從世界范圍來看,以罰金刑為代表的財產類刑罰作為
應對知識產權犯罪已被普遍應用,而且施之以資格的剝奪也被越來
越多的國家認可,我國不僅需要強化刑罰關於財產刑的適用力度,且
不妨引入資格刑,徹底剝奪其再犯的機會,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五、結語
隨著知識產權犯罪手法的日益升級、影響日益加劇,民事、行政
的手段固然不可或缺,但一如某德國學者的觀點:刑法的防線作用
日益顯現出其強有力性,我國經濟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大背
景下正在進行跨階式發展,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體系的完善與發展
已經成為焦點,兩者需要相互推進,共同解決前進中的各種問題。
B. 企業知識產權制度 建立情況說明 怎麼寫
可以從目標、創造、管理、運用、保護等幾個大的方面來著手,再對每個大類進行細分,如保護,可以從保護制度、保護措施、實際保護案例等幾個方面細化。
C. 為什麼要加強傳統文化知識產權制度建設
加強我國知識產權制度建設,大力提高知識產權創造、管理、保護、運用能力,是增強我國自回主創答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規范市場秩序和建立誠信社會的迫切需要,是增強我國企業市場競爭力、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擴大對外開放、實現互利共贏的迫切需要。要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在增強國家經濟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維護國家利益和經濟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D. 如何加強知識產權管理的措施
一、重視技術研發,不斷開發適應市場和客戶的新產品。
通過設立技術中心和研發機構,加大技術開發投入力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企業要對研發資金有一定的保障和投入,才能確保對工藝設備和關鍵共性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努力形成自主的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
二、實施技術標准戰略,著力提高品牌的技術附加值和質量水平。
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生產能力的重要指標,標准在規范質量水平、引導技術發展上舉足輕重,沒有好的標准就不可能有好的產品。
三、實施品牌戰略,完善企業專利、商標管理制度建設,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健全品牌建設的人才支撐體系。進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通過培養、引進和聘請品牌經營、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高級人才;把品牌知識、品牌經營作為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增強企業經營者品牌意識,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在品牌創造、品牌經營、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與大專院校和有關機構組織合作,開展以品牌知識、品牌經營和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提高企業創牌能力和品牌運作水平。同時,企業要通過公司戰略會議的形式將實施品牌戰略作為公司的重要決議,在各個部門貫徹執行下去;通過建立專利、商標管理制度,開展自主創新、產品研發重構知識產權優勢,全部鞏固與保護自身的無形資產。
請參考: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resume/n/201608/20160801369627.shtml
E. 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管理網路及知識產權部的建設情況如何寫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隨著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增強
F. 專利制度建設情況 怎麼寫
企業專利申請與授權:專利申請流程,專利申請的方式,專利申請的狀況(申請的和授權的),按照產品分類的情況,專利獎勵辦法與執行結果
專利保護:競爭對手專利侵權分析狀況,專利侵權訴訟狀況,專利侵權行 政 查處 情況,專利許可狀況,專利實施狀況
G. 淺談如何建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
為使各項知識產權管理落到實處,企業要用一系列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指導企業的具體知識產權管理活動,制定製度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要符合我國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則。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在本質上是我國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制度在企業的具體貫徹執行,因此不能與知識產權制度相違背,應嚴格遵循這些基本原則、其他行為准則和要求。
例如:我國對商業秘密保護的立法可以劃分民法保護、勞動法保護、行政法保護、刑法保護。所以企業建立內部的商業秘密保護制度必須是在這些法律框架下制定的。企業建立內部的商業秘密保護制度是一種作為的行為,主要適用民法和勞動法保護的規定。對行政法和刑法保護則主要是不作為,即企業負有不得侵害他人的商業秘密的法定義務,而從事了侵害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一般不能成為企業建立商業秘密保護制度適用的依據。
企業若使自己的創新「土製度」不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就達不到知識產權管理的目的,會失去存在的意義。
第二,要符合知識產權管理的科學規律。
作為無形資產的智力成果的知識產權有其自身的特點,其管理制度也必然要體現這種特徵。如其專有性是指排他性,不能簡單以一種道德的標准來衡量這個知識產權是不是像其他的有形財產一樣必須得到保護,而必須是經過授權的智力成果即成為知識產權後才能夠受到法律的保護,但這種權力可以讓渡給其他人。所以企業的管理制度必須是能夠促進智力成果快速知識產權化,然後很好地保護防止別人侵權,為企業提供競爭優勢並通過有效運用獲取利潤。因此,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必須充分尊重知識產權的無形性、可復制性和創造性,以及專有性、地域性、時問性的特殊規律性,才能使企業知識產權工作變無序為有序。
第三,要符合國際技術、經濟交流、合作的慣例和共同准則。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際技術、經濟的交流與合作過程中更加依賴於知識產權制度,但知識產權法由各國制定,其中有許多共性的內容,如時間性、地域性、獨占性等,但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為了與國際慣例接軌,許多國家加入了世界性的知識產權組織或條約,遵守共同的原則,如國民待遇原則、優先權等。所以企業的管理制度必須符合這些國際慣例和共同准則,牙能有效地進行國際間的知識成果的引進、合作和交流。
第四,要立足於企業自身特點和知識產權管理存在的問題制定。
不同的企業因經濟實力、行業特點、產品性質、經濟性質等不同而在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上具有不同的特點,所以其制度表現各有千秋是企業管理藝術性的體現。
H. 關於企業專利制度建設情況該如何理解
把實際情況說一下好了,有哪些專利制度,未來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