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未來知識產權產業會有什麼樣的發展趨勢
知識產權背負著技術和法律雙重屬性,根本上運用於商業。在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革命性爆炸式發展的環境下,給知識產權、相關法律及其產業的發展不斷帶來挑戰注入活力,熱點問題和新的發展不斷涌現。
現有制度是否還能保護技術進步?是不是對專利的保護力度過大了?是否需要制度的變革來解決問題?標准必要專利問題也對制度和產業的發展提出了相關的疑問,而且顯得更明確,在科技越來越呈現復雜性和開放性的發展趨勢下,以後的路該如何走?這可以歸結為對制度的挑戰。上述兩個問題還在另外一個方面提出了挑戰:知識產權運營模式的創新。
就制度挑戰這一方面,短期內,比如未來十幾年二十年,可能還不會有根本性的變革,之後就很難說了。短期內,這幾個趨勢應當是較為明確的:發達國家目前對知識產權保護過度,保護力度應向總體寬松來調整,對知識產權質量方面的授權標准會有提高,而不發達國家則相反;各國制度會向更統一更接軌的方向發展;制度會更復雜。相應,更國際化、專業性更強,是對從業人員的大方向上的要求。
知識產權運營模式的創新會對知識產權產業更有塑造力,更考驗我們的智慧和知識結構。近年來的商業模式創新,除技術支撐和驅動之外,還呈現跨界發展的明確趨勢。知識產權產業的發展在這方面會有過之而無不及,其需要的不是簡單的跨界,而是深度專家級的跨界和相應知識經驗的融合。也就是說,如果還是作專利代理人撰寫申請文件、答復審查意見,可能不會有太豐富的變化,但如果是與企業商業運作深度結合,就需要有跨知識產權、某行業、金融、貿易等領域,且在多個領域有深度認識和經驗的專家,無論是做知識產權咨詢還是經理人,或是新出現的某個知識產權產業中的職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因素。中國知識產權制度和產業的發展絕不是簡單的與西方主導的制度去接軌。在這方面,中國與西方國家會有復雜的搏奕、交換、作用與反作用,這是由中國獨特的體制、文化以及巨大的體量、漸強的實力來支撐的,中國會與世界更接軌,但會有自己特色的體制和運行方式,會產生可能今天我們難以想像的結果,世界也會受我們這方面的影響。
⑵ 從事知識產權商標代理行業的發展前景在哪
隨著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保護程度的加強,
設置知識產權壁壘已經成為各企業或各國限
制競爭對手獲取壟斷利潤的新手段。
體現在國際貿易中,
則帶有貿易保護主義的色彩,
成為
一種新型非關稅壁壘。由於這種新的壁壘具有極強的隱蔽性,各企業各國都在
(
尤其表現在
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
)
有意識地加強該壁壘的設置,由此必然引發大量的與知識產權爭議有
關的訴訟,也由此推進了我國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的迅猛發展。
前瞻產業研究院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研究小組分析指出,
我國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發展空間
依然很大。再加上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健全和完善、企業和公民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提升,
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⑶ 代理行的發展趨勢
代理行爭相全國化
「從2006年開始,房地產經紀行業改革調整、企業重新『洗牌』,進入了一個特殊的轉型期。」上海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會長許明義指出,上海房地產經紀行業的發展歷經起步、崛起成長、快速發展等階段,目前正處在調整轉型期。
行業收縮 企業分化
來自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上海房地產經紀行業2006年底有企業4214家,下屬分支機構4411家,機構總數8625家。與2004年相比,房地產經紀機構數量下降了約20%,這也印證了當前行業正處於前一輪擴張期後的相對收縮時期。在這些企業中,有限責任公司的比重下降較多,個人獨資企業的比重則上升較快。
「需求的變化帶動代理自身的變化。」上海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吳偉良教授指出:從做住宅起家的上海代理公司正不斷地往全局和深度行業研究發展。因為大型房產企業本身就具備較強的營銷能力,加上外資行的進入,這使得本土代理行更需要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這並不意味著經營模式有所變化,而是要加強資源整合能力和社會拓展能力。
行業格局尚未穩定
上海同策房產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益功透露,今年年底無論是業績量還是員工人數都會翻一番。來自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的數據也顯示:易居中國平均銷售額超過200億元,策劃個案每年超過150個,天地行連續三年超過100億元。策源是單個策劃案收入較高的企業,在高端公寓、別墅和商辦項目的策劃方面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盡管綜合實力較強的代理機構紛紛出現,不過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尚未形成穩定的行業格局。「以金橋獎獲獎企業為例,2006年營銷代理20強商品房銷售面積佔全市商品房住宅銷售面積的22.67%,銷售金額佔全市25.2%。」易居房地產研究院院長張永岳指出:「這兩個數字表示行業集中度仍然較低,尚未形成優勢規模效應。當前的行業格局是,存在一些品牌較好的大企業,但小規模企業數量多、比重大,行業集中度不高。」
行業趨勢
「綜合性、全國化是今後代理企業發展的必然方向。」孫益功的看法代表了業內普遍觀點:「今後代理行的發展有2種不同的思路:一是將流通做大做強,把一二手聯動發揮到最大,如易居和策源都已經開始經營二手房,而且成績不錯。二是將服務鏈拉長,形成房地產綜合服務商。但全國化是所有本土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與2005年之前退出市場、縮減投資的做法不同的是,去年眾多策劃代理企業以大規模擴張為主導戰略,紛紛加大對異地房地產市場的開發和投資力度。在中國能排到前100名的代理企業去年平均進入城市個數已達19.75個,比2005年增長2.02倍。
「不斷變化的房地產市場必然導致代理行業進行又一輪更嚴格的洗牌:一些處在求生存階段的企業,將公司的發展重心放在鎖定擅長的物業類型或服務領域,著力提供差異化產品與服務,並深入周邊的二線城市,分據市場;而處於求發展階段的代理企業,將重點鞏固已佔據的市場陣地與份額,謀求更具廣度與深度的全國布局,並與開發商和代理業同行進行戰略意義上的合作。」策源機構董事總經理徐曉亮的一席話是對當前代理機構發展的絕妙總結。
⑷ 專利代理人的現實發展及前景。
現實發展:市場有需求沒錯,但是需要找一家好的公司。
前景:就現在來看專利,商標,版權等服務更傾向於網路加傳統事務所。作為一名代理人可
以去一家這樣的網路知識產權公司。
⑸ 請問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的前景
個人很是看好,隨著我國加入WTO(雲雲~以下省略)
⑹ 為什麼說代理軟體著作權將成為未來趨勢,版權代理
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版權的重要性,而且國家的或者地方的很多企業優惠政策的項目都以有軟體著作權為前提,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的著作權代理也越來越多。但是凡事也都有個度,過度的話市場也是要飽和的。
⑺ 著名的版權公司有哪些 我國有幾個版權公司 這個行業前景怎麼樣 謝謝 有關版權的回答都可以 !
是知識產權事務所吧?申請量比較大的是集佳、貿促會!
⑻ 版權代理
目前,在版權代理方面,國家還未實施資格准入,即無需取得版權代理資質。個人可代理,公司也可代理。但從長遠發展來說,從公司方向發展是最好的,因為代理最重要的就是服務質量和信譽,信譽不好,在這個行業就無法發展下去。開公司的話到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就可以了。如果公司剛起步,沒必要請坐班律師,主要需要熟悉版權代理的人才。投入可大可小,10萬也可,1億也行。這行是個新興行業,只要有人才、服務到位,發展前景非常不錯。尤其是如果熟悉版權運營的話,那發展就更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