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的違法所得,應當區分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違法轉讓和違法取得土地使用權違法轉讓兩種情形進行認定:
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違法轉讓的,違法所得為當事人轉讓全部所得扣除當事人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成本和對土地的合法投入。例如,某企業以出讓方式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用於房屋建設,已經支付了全部土地出讓金等相關費用,並進行了投資開發,但完成開發投資總額未到達《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的25%,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即將房地產進行了轉讓,屬於違法轉讓土地使用權行為,應當按照《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六十六條的規定,給予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在認定違法所得時,應當從轉讓房地產的總收入中扣除違法當事人已繳納的土地出讓金等相關費用成本和開發建設投入。
違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違法轉讓的,違法所得為當事人轉讓全部所得。例如,某村委會與某企業簽訂土地租賃協議,違法將5畝集體土地出租用於建設廠房,租期20年,每畝每年4萬元,企業一次性支付了3年租金共計60萬元。企業對土地進行了平整和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了10萬元。在租賃期的第2年,該企業將租賃的集體土地違法轉讓給其他單位用於房地產開發,轉讓合同列明總價款為500萬。本案中存在兩種違法行為,一是村委會非法出租集體土地用於非農業建設,適用《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一條的規定予以處罰,違法所得應為企業已支付60萬元租金;二是某企業違法轉讓集體土地使用權,適用《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規定予以處罰,違法所得應為轉讓合同列明價款500萬元,企業已支付60萬元資金和土地開發投入的10萬元不予扣除。
認定轉讓土地使用權違法所得時,轉讓全部所得、合法投入等的具體核定:《查處規程》明確,轉讓全部所得數額應當按照轉讓合同及交易憑據所列價款確定,沒有轉讓合同及交易憑據、當事人拒不提供或者提供的轉讓合同及交易憑據所列價款明顯不符合實際的,可以按照評估價認定。對土地的合法投入包括土地開發、新建建築物和構築物的建設投入等,但是違法新建建築物和構築物的建設投入除外。
2. 別人把我土地賣了,可以算部份合同無效嗎
土地本身不得買賣,不受法律保護。
《民法通則》第八十條規定:「土地不得買賣、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管理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首先根據法律規定,我國的土地分為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兩種,土地的所有權是不能轉讓的。 我國《憲法修正案》第二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徵用。」第四十七條規定:「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土地的,沒收非法所得,限期拆除或者沒收在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
3. 土地轉讓合同無效,土地證還有效嗎
未取得土地證,沒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和出讓無效。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回七十三條規定,買賣或者以其答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 什麼是土地使用權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的解決
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送。土地使用權轉讓須符合《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否則即為非法轉讓。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十九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讓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
第二十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應當簽訂轉讓合同。
第二十一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
第二十二條土地使用者通過轉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其使用年限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使用年限減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後的剩餘年限。
第二十三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隨之轉讓。
第二十四條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人或者共有人,享有該建築物、附著物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者轉讓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時,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轉讓,但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作為動產轉讓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轉讓,應當按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分割轉讓的,應當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准,並依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
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的解決辦法:
依照合同法規定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
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5. 無證土地轉讓協議是否有效
無證土地轉讓涉嫌非法轉讓土地,是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其土地轉讓協議無效。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規定,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 關於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中的違法所得的認定
所謂倒賣來土地使用權,源是指將土地使用權非法出賣給他人,或者為了出賣而向他人收買、租借土地使用權等,有的是明碼標價予以出賣;有的則是以某種形式掩蓋其土地的買賣,如明裡購買他人的廠房,暗裡則是購買廠房所佔地的土地使用權;借買他人住宅之名行占他人住宅基地使用權之實等。
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屬情節犯,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才能構成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實施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行為的;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數量較大的;牟取非法利益較大的;造成土地嚴重破壞或荒蕪的等等。
司法實踐中一幫將土地上附著物及建築違法收益所得列為其非法所得。
7. 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違反土地管理法規具體是哪個法規
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違反了《中華人名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版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權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條,以牟利為目的,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或單處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價額5%以上20%以下的罰金;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和徒刑,並處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價額5%以上20%以下的罰金。
8. 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罪的訴訟時效
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情節嚴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