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國際法和法律史和知識產權考研

國際法和法律史和知識產權考研

發布時間:2021-07-10 05:47:33

知識產權法和國際法哪個專業就業前景更好考研考哪個更好

我就是做知識產權的,考訴訟,因為中國這方面薄弱,而且訴訟案件侵權越來越多!而且薪資待遇特別可觀……

② 國際法和知識產權哪個發展方向好

知識產權的運用范圍廣,且國內對於知識產權的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但又迫切需要。專
最好還是要考個工科大專以上文屬憑,然後繼續考專利代理人以及司法考試,如此起點就比較好了。倒不是很了解國際經濟法,不過華政的國經是強勢專業,對英語的要求自然也很高的咯

③ 法學考研猶豫於國際法與法理

國際法好,律師也作為社會公認的高收入階層,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加入WTO,律師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懂英語和國際法的律師職業前景十分看好。律師的收入根據能力大小,高的年薪能拿到30萬元甚至數百萬元,低的可能只有1萬元左右。根據經濟法、勞動法、知識產權的專項不同,收入也會有差別,法律是相通的,不影響的,

④ 法律研究生和法學研究生有什麼差別

1、法學研究生為學術型,一般為一個導師帶3-5人,主要是研究學術,大多為公費,學制三年,分方向,如民商、刑法。法律研究生為專業型,無導師,統一上課,不分方向,注重實踐,學制二年。大多自費,但不排除有的學校還是公費的多。
2、專業碩士又分法律碩士(法學)、法律碩士(非法學),前者是本科為法學的可以調劑,後者只能非法學專業才能報考與調劑。
3、考試的科目不一定,學術型的專業課考試是你所報考的學校自主出題。而法律碩士是全國統一聯考。當然、政治和英語全是國家卷。另外,即使你考的是學術型的法學,可以調劑法律碩士(法學)。
4、目前,國家正在縮招學術型,擴大專業型,但專業型是新興產物,照搬美國的JM,還沒有好的模式,在社會上雖然認可,但不如學術型的好用。一般好的學校的專業型會招很多,有的甚至招300個.其用心值得懷疑,因為學費一年是8000
5、建議:如果想繼續考博,可選擇考學術型,學術型就是研究學問,不是名校的,不是名師的,還是用處不大。如果想工作,可選擇有公費的法律碩士,法律碩士只有二年,你用其作為緩沖考完司考,早畢業早找工作,也是碩士學歷。
6、關於復試的科目,每個學校的網站上都會給參與書目與考的科目的。

⑤ 考研國際關系國際法方向

武漢大學國際法學專業2015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專業代碼:030109

研究方向

01現代國際法
02國際組織法
03國際人權法
04國際刑法
05國際法史
06國際知識產權法
07比較國際私法
08國際民事訴訟法
09國際商事仲裁法
10區際沖突法
11國際統一私法
12國際投資法
13國際貿易法
14國際金融法
15海商法
16國際稅法
17國際貨幣法

⑥ 請問學法律的研究生學習哪個方向好一些回答好的有追加!

民商法 經濟法 商法 你生活離不開,去買鹽都需要用

國際法 和外國做大生意才用得著
知識產權法 進入公司以後當法律顧問什麼的用得著
法理 法律的基本含義,這個不知道的話法律的的定義也就不用說了
法律史 感覺沒什麼用,修改法律法規時能做參考而已

訴訟法 告狀必須用的法律
行政法 約束或者賦予機關單位行使職權用的,你進機關單位或者你被處罰以後才用得著

憲法 所有法律的母法,但感覺不怎麼有用,條規太模糊,沒准確的定義,適用性不大
---------------------------------------------------------------------
如果你想賺錢的話以經濟法 商法 國際法 訴訟法 知識產權法(經濟法結構中的內部法)等法律方面發展

如果你想進機關單位的話以訴訟法 行政法 刑法等方面發展
法律的方面是活學活用,學上手了都很容易,弄清楚法律的概念就明白的法律的含義

⑦ 國際法學和知識產權法哪個專業就業前景更好

知識產來權法專業畢業自生就業去向
博士和碩士主要就業去向是國內外著名大學、科研機構;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及其他國家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金融機構、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國內外律師事務所等。
國際法學:
就業前景比較廣泛,可做警官、檢察官、法官、行政機關公務員;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務;做律師;到高校做法學教師;到研究所做法學研究者都是不錯的選擇。
知識產權法就業面更廣一些

⑧ 本科是國際法專業,法學學士,不能報考法律碩士嗎

法學專業的學生只能報考法學碩士;法律碩士的招生對象是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或法律專業的在職人員。

⑨ 工科畢業,3年工作經驗,打算考法學研究生,知識產權法、經濟法、民商法、國際法考哪個好呢

一、知識產權專業就業前景觀察分析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知識產權這個名詞進入我們的視線,又成為當下高校的一個熱門專業。那麼。知識產權專業人才的需求狀況如何?知識產權專業畢業生需掌握哪些知識和能力?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就業方向有哪些?下面江西德林人才小編將與你 一起去了解一下知識產權專業就業前景。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需求狀況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已基本形成了符合國際通行規則,比較系統、完備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體系,保護知識產權所取得的成績得到國際社會公認。但同時,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及韓國、新加坡都紛紛制定和實施了本國或本地區的知識產權戰略。知識產權戰略關乎國家經濟安全,其重要意義決不亞於糧食安全、能源儲備。要改變我國在這個問題上的被動與弱勢,制定與推進全局性的國家戰略時不我待。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知識產權戰略」。這標志著我國知識產權工作從「保護」到「戰略」的新跨越,意義十分深遠。從宏觀上看,知識產權戰略制定和實施的成功與否,決定21世紀我國社會發展的最終走向。從微觀上看,知識產權戰略作為一種以權利保護為重要內容的整體戰略,不僅僅是法律問題,更多的是與國家科技政策、產業政策、文化政策、教育政策等相關的公共政策選擇問題。
2007年年底在北京開幕的「中國知識產權高等教育20年論壇」透露,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急需大批高素質的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專家預計,到2010年,我國對知識產權專業人才的需求總量為5.5萬至6萬人。由於學科建設起步較晚、人才培養周期較長等因素,我國在過去十幾年裡由大學向社會輸送的合格的知識產權專業人才約為3000人,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知識產權專業的畢業生需掌握的知識和能力
1、具備知識產權專業各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同時兼具普通法學各學科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知識產權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具備法學一般分析方法和技術;
3、了解知識產權發展的前沿和知識產權發展的趨勢;
4、熟悉我國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和相關政策體系及普通法律體系和政策;
5、運用知識產權知識解決和處理知識產權代訴訟和管理問題的能力;
6、掌握專利和商標檢索、資料查詢的技能和方法,同時具有一般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能盡快解決文獻檢索和查詢的問題。
專家指出,知識產權專才在知識結構上必須是跨學科、復合型的,需要熟練掌握英語,既有專業技術背景又懂國際國內知識產權法律和實務,能夠熟練撰寫專利文獻,特別是能夠運用英語撰寫專利文獻、起草相關文件,操流利英語與研發部門、海外總部、海外客戶溝通。目前,許多跨國公司、律師事務所都在通過各種渠道「獵取」此類人才。如果你通過學習能夠達到上述要求,屆時自然是奇貨可居。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就業方向一:法律
典型職業通路:律師助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職業狀況:律師作為社會公認的高收入階層,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加入WTO,律師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懂英語和國際法的律師的職業前景十分看好。但由於現階段國內法律本科人才供給過多,而且社會對本科法學畢業生的質量認同程度下降,因此就業情況不是很好,但優秀的畢業生特別是研究生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
薪酬水平:律師的收入構成可分兩種計算,一種是拿工資式的,事務所付工資,律師負責打官司,根據能力大小,高的年薪能拿到30萬元甚至數百萬元,低的可能年薪只有1萬多元;另一種是律師不拿工資,但掛靠律師事務所,律師得自己去找客戶,根據業務提成,一般在30%至70%不等。並且,根據經濟法、勞動法、知識產權的專項不同,收入也會有差別。總體來說年輕的見習律師一個月一般只有千元左右,隨著經驗的積累和案源的增加,收入就跟個人的能力直接掛鉤了,若干年後,天上地下的差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專家建議:法律專業的畢業生工作經驗很重要。建議學生可以利用休息時間,去一些律所和外企的法務部兼職(實習),這些對畢業時找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幹得好,畢業後很可能就留在那裡。
最後是如果畢業時,未能通過司法考試,那也還有機會。律師助理職務不一定非得擁有資格證書的,爭取一下或許仍有機會。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就業方向二:金融/保險/投資
職業概況:工作內容廣泛,報酬差距較大,收入多半與業績掛鉤。
薪酬水平:職位薪酬差距較大,不少職位的基礎工資很少,因為報酬完全建立在業績的基礎上,每做成一筆生意都可以得到提成。對於工資建立在業績上的人員來講,壓力是巨大的。但同時,回報也是巨大的。
專家建議:要有良好的專業知識、積極的進取心、堅持不懈的態度、與其他人良好溝通的技巧。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就業方向三:財務/審計
職業概況:針對目前經營環境下,企業對財務的要求已經從原有的監督為主到如今的服務於監督並重。
薪酬水平:不同的職位薪酬也不同,一般的財務薪酬在2000——4000元不等。
專家建議: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不到位、但經營管理意識超前,對財務數據的要求偏高且缺乏規范化,而預算管理又要求財務系統嚴格執行其監督職能,這勢必造成服務與監督功能的沖突,特別在企業效益不理想的情況下各種矛盾會集中爆發與財務與經營部門的關繫上。追求價值最大化的企業不可避免的會以經營部門為主,經營部門對財務系統的看法勢必會左右企業管理層對財務系統的認識,而財務系統在如此尷尬的環境下,而且毫無激勵措施的情況下,不可能心靜如水。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在企業短時間內也看不到有利因素,因此如何解決財務系統自身的問題及在企業經營鏈條中不和諧因素,已成為現代企業迫在眉睫急需改變的問題。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就業方向四:咨詢/顧問
職業概況:現代經濟的發展使得以知識和人才為資本的咨詢企業逐漸興旺起來,其革新能力、創造精神以及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市場競爭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的咨詢從業人員,尤其是高端人才越來越搶手,如一些高級市場、策劃、項目管理類人員等。在最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咨詢業基層隊伍不斷擴大,但塔尖人物還是難以尋覓,甚至有企業開出3萬元的月薪來求得資深的項目管理經理也就不足為奇了。可見,咨詢業已經成為高薪的象徵,從總體來說,其從業人員都有一個好的「錢景」,其中咨詢經理和專業顧問等職位已經步入「金領」行列。
薪酬水平:職位不同薪酬也會有所變化,一般咨詢、顧問行業平均薪酬在3500元/月。
專家建議:求職者如果要投身於咨詢業,不妨從最底層做起,如咨詢員,有時也被稱為「咨詢助理」,其職責就是在專業顧問身邊負責一些輔助工作,例如調研、分析報告等等。盡管這些這些事情看起來有點瑣碎,但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咨詢顧問,做咨詢員應該是唯一的起點。
求職者如果想成為咨詢業中的高薪一族,一般來說要具備三年以上咨詢工作經驗,曾經獨立管理、策劃並運作咨詢項目,並有管理團隊的經驗;具備出色的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市場開拓能力。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就業方向五:教育/培訓
職業狀況:教育、培訓業無疑是當今市場最具誘惑力的一塊蛋糕,在其他傳統行業逐漸步入微利時代的今天,教育、培訓業卻以「低投入、高產出」的巨額贏利模式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
薪酬現狀:老師薪酬比較固定,但培訓師薪酬隨課程時間等多種因素的不同差異很大。
專家建議:近幾年來,國內培訓業突飛猛進,正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培訓作為一個產業已經初見端倪,但我國缺乏大量的本土優秀企業培訓師。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畢業生薪酬指數:
1.畢業生1年薪酬指數:71%的知識產權專業學生畢業1年後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13%。按照十分制計算,知識產權專業畢業1年後的薪酬指數為3.44,與其他專業相比,薪酬屬於中等。
2.畢業2年薪酬指數:57%的知識產權專業學生畢業2年後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19%。按照十分制計算,知識產權專業畢業2年後的薪酬指數為3.40,與其他專業相比,薪酬屬於中等。

3.畢業3年薪酬指數:52%的知識產權專業學生畢業3年後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17%。按照十分制計算,知識產權專業畢業3年後的薪酬指數為3.18,與其他專業相比,薪酬屬於中等偏下。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 應屆就業率指數:
知識產權專業畢業生中,77%的學生在畢業之前或剛剛畢業時找到工作,23%的學生在畢業1年以後實現就業。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應屆就業率指數為7.70,與其他專業相比,應屆就業率指數屬於中等。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 發展前景指數:
知識產權專業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很好和比較好的比例為23%,39%的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發展前景指數為5.60,與其他專業相比,發展前景指數為中等偏下。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工作舒適度指數:
41%的知識產權專業畢業生認為工作「非常舒服」或「比較舒服」。8%的畢業生認為工作不太舒適或很不舒適。按照十分制進行計算,舒適度指數為6.82,與其他專業比較起來,該專業的舒適度指數為中等偏上。

二、經濟法

經濟法的基本性質是經濟管理領域的行政法。經濟和社會生活領域有相當大一部分民事和經濟糾紛需要同時用民商法和經濟法知識解決。最主要的國家機關——政府要行使的最主要職能。這個專業目前比較難找工作的,主要就業單位有法院、律師事務所、公務員等。

三、民商法
雖然考的多,但招收的更多,社會需求量很大。國家機關、高校、科研機構均可去,更有無比廣闊的經濟和社會生活領域招手以待。絕大部分民事和經濟糾紛需要用民商法知識解決。民事庭是法院最重要和龐大的機構,律所的民商法律師更是炙手可熱,無數的企業急需大批民商法人才,實在不行還可以自己干。民商法職業是法學中社會地位、職業聲望和收入最高的一個專業。民商法直接對口的職業方向是法院、律所、企業。

⑩ 知識產權法學考研都要注意哪些

多同學在備考人大法學考研時,都會面臨著專業課應用法學如何進行7選5的困惑。那麼凱程人大法學考研輔導老師在此將對這一問題給廣大考生一個參考。自2012年人大法學考研改革以來,法學碩士考研專業課分為理論法學與應用法學,其中理論法學由之前的法理學獨霸天下,變為法理學、憲法學、法制史三大基礎學科平分秋色,題型隨之調整為名詞解釋、簡答和論述。理論法學為三門必選,應用法學部分包括民法、刑法、訴訟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環境法、三國法。那麼如何從應用法學7門中選5門進行作答呢? 首先,自己報考的專業方向必須選,其餘再自由選擇4門。下面將詳細分析每一科的出題特點、教材特點、復習理解難易程度等方面進行解答。 人大法學考研應用法學7選5之民法 民法教材是最厚的一本,但是作為法學最基本的核心部門法之一,同學們對民法內容也大多比較熟悉,民法總論、物權法、擔保物法、侵權行為法、合同法、婚姻繼承法學這幾部分內容,每部分都會出題。從歷年真題重復率來看,民法真題重復率較高。內容也較為基礎。需要注意的事,近年來,也會考察一些學說,比如法人擬制說。沒有超綱題目,只要認真踏實看書都可以拿到不錯的分數,因而建議大家7選5一定不要輕易放棄民法。 人大法學考研應用法學7選5之刑法 刑法總論與分論部分出題較為平衡,題目基礎,無超綱題目。且大家比較熟悉,備考難度不大,因而建議大家選擇。 人大法學考研應用法學7選5之訴訟法 雖然訴訟法學包括民訴與刑訴,書也很厚,但由於兩本書只考4道題,因而選取的性價比還是很高的,題目一般很基礎,真題重復率高。對於同時備考司考的同學,訴訟法更是必選科目。程序法重點突出,條理清晰,知識點比較固定,不會有特別生僻的題目。備考較為容易。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意區分民訴與刑訴。可以聽一下司法考試錄音,把握難點。 人大法學考研應用法學7選5之知識產權法 知識產權法分為總論、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四大部分,考題重復率高,知識產權法真題到目前為止有90多道,建議考生先集中掌握這些題目,也就基本能看出本書的重點考察所在。知識體系性較強,可以三大權利對照記憶,事半功倍。對於教材中出現的公約也要注意適當關注。建議考生選取。 人大法學考研應用法學7選5之經濟法 根據歷年真題出題規律,經濟法每年會出一個超綱的名詞解釋,或者說課本某角落出現的小知識點,但對沒有概念等相關內容。教材內容較為晦澀,但是如果考生能夠靜下心來系統總結重要內容,形成知識體系,也是能夠克服的。相較於環境法而言,經濟法的可選性較優。 人大法學考研應用法學7選5之環境法 雖說環境法是一個新興的學科,但教材中的專業術語較多,比如能源法、大氣法、水法等,記憶難度較大。這個學科適合於那些記憶能力比較強的同學。不建議大家選擇。環境法是一個很生僻的學科,並且,其中包含著眾多的小部分法,知識很零碎,不容易把握。而且考察歷年環境法真題,名詞解釋和簡答等要麼是非常生僻的,要麼是太簡單的以至於不知道怎麼回答的。所以,請考生三思。往年就有很多考生剛開始覺得環境法很簡單,復習了一段時間後又覺得不容易把握,然後又換科目的情況,並且不是一兩個人出現這種情況,所以,大家在綜合7選5的法學試卷里選擇環境法部分的時候,需要慎重! 7.人大法學考研應用法學7選5之三國法 三國法包括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三本書,每門佔10分。如果不是報考國際法專業的考生,在此,並不建議同學們在專業二應用法學中選擇三國法,三本書每本書都要面面俱到,十分耗費精力。再者,國際法專業對英語要求比較高,真題中也頻繁出現以英語縮寫直接出現的題目。 整體上來看,人大法學考研專業課應用法學部分的7選5,考生應當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歷年真題來進行選擇,人大法學專業課應用法學7選5,並不是盲目選擇,進行合理的分析之後,作出正確的選擇,就離人大法學院更進一步。關於人大法學考研專業課應用法學7選5部分,凱程法學王老師就為大家講解到這里,希望廣大考生能夠作出明智的選擇,少走彎路

閱讀全文

與國際法和法律史和知識產權考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