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版權頁的介紹
版權頁一般安排在正扉頁的反面,或者正文後面的空白頁反面。文字處於版權頁下內方和書口方面為容多。版權文字書名字體略大,其餘文字分類排列,有的設計並運用線條分欄和裝飾用.起著美化畫面的作用。圖書版權頁,是一種行業習慣稱呼,是指圖書中載有版權說明內容的書頁。在國家標准中,它實際上是圖書書名頁中的主書名頁背面。
『貳』 圖書的「版權頁」指什麼
圖書版權頁,只是一種行業習慣稱呼,是指圖書中載有版權說明內容的書版頁。在國家標准中,它權實際上是圖書書名頁中的主書名頁背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圖書書名頁》(GB12450—90)中規定:
4.2主書名頁背面
提供圖書的版權說明、在版編目數據和版本記錄。位於雙數頁碼面。
4.2.1版權說明
按有關法規的規定執行。
從上面的條文可以看出,標准中沒有對作出規定,而從目前國內制定的有關法規上看,也沒有關於的規定
『叄』 圖書版權頁上的「圖書在編目錄」縮寫是什麼
cip,就是版權頁圖書在編目錄的縮寫,CIP就是圖書在版編目數據,它是英文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的縮寫。指依據一定的標准,為在出版過程中的圖書編制書目數據,經圖書在版編目專產生的並印刷在圖書主書名頁背面或版屬權頁上方的書目數據稱為在版編目數據。
『肆』 出書中什麼叫圖書的版權頁
版權頁是指版本的記錄頁。
版權頁,記錄書籍出版情況,供國家版本管理專部門、出版發行單位和圖書館屬使用。
包括:書名、作者或譯者姓名、出版社、發行者、印刷者、版次、印次、印數、開本、印張、字數、編選者、繪制者姓名、插頁、出版年月、定價、書號等項目。圖書版權頁一般印在扉頁背頁的下端或書籍最後一面(後環襯之前)下端。
『伍』 版權頁每一項內容具體是什麼意思
版權頁的內容要素 1. 版本記錄頁: 提供圖書的版釵說明、圖書在版編目數據和版本記錄專。位於主書名頁的背屬面,即雙數頁碼面。 2. 版權說明: 經作者或版權所有者授權出版的作品,可標注版權符號,並註明版權所有者的姓名及首次出版年份。排印在版本記錄頁的上部位置。 3. 圖書在版編目數據: 圖書在版編目數據的選取及編排格式執行GB/T12451的有關規定。排印在版本記錄頁的中部位置。 4. 版本記錄: 提供圖書在版編目數據未包含的出版責任人記錄、出版發行者說明、載體形態記錄、印刷發行記錄。排印在版本記錄頁的下部位置。 5. 出版責任人記錄:責任編輯、裝幀設計、責任校對和其他有關責任人。 6. 出版發行者說明:出版者、排版印刷和裝訂者、發行者名稱均採用全稱。 出版者名下註明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也可加註電話號碼、電子信箱或網際網路網址。 7. 載體形態記錄: 參照GB/T788列載圖書成品幅面尺寸,列載印張數、字數。列載附件的類型和數量,如「附光碟1張」。 8. 印刷發行記錄:列載第1版、本版、本次印刷的時間。列載印數。列載定價。
『陸』 圖書版權頁上的字數是怎麼計算的啊
圖書總字數的計算方法,一律以該書的版面字數為准,即:總字數=每行字數×每面行數×總面數。
1、除環襯等空白面不計字數外,凡連續編排頁碼的正文、目錄、輔文等,不論是否排字,均按一面滿版計算字數。分欄排版的圖書,各欄之間的空白也計算版面字數。
2、書眉(或中縫)和單排的頁碼、邊碼作為行數或每行字數計入正文,一並計算字數。
3、索引、附錄等字型大小有變化時,分別按實際版面計算字數。
4、用小號字排版的腳注文字超過5行不足10行的,該面按正文滿版字數加15%計算;超過10行的,該面按正文滿版計算字數。對小號字排版的夾注文字,可採用摺合行數的方法,比照腳注文字進行計算。
5、封一、封二、封三、封底、護封、封套、扉頁,除空白面不計,每面按正文滿版字數的50%計算;版權頁、書脊、有文字的勒口,各按正文的一面滿版計算。
6、正文中的插圖、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數計算:插圖佔一面的,按正文滿版字數的20%計算字數。
7、以圖片為主的圖書,有文字說明的版面,按滿版字數的50%計算;沒有文字說明的版面,按滿版字數的20%計算。
(6)圖書版權頁內容文檔擴展閱讀:
版權頁發展現狀:
日本於1722年為取締猥褻圖書新頒法令,即有出版圖書要刊印作者姓名和其他有關事項的條文,為日本圖書之有版權頁的由來。在歐洲,15世紀末義大利已出現將書名和作者姓名印在圖書首頁的做法。
1710年英國女王安妮頒布的版權法令(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版權法),正式規定出版圖書必須登記注冊。其後丹麥(1741)、法國(1793)和其他一些國家,也相繼制訂類似的版權法令。美國1909年的版權法令,還規定公開出版的圖書應印上版權符號┘。
這一作法後來為1952年在日內瓦簽訂的《世界版權公約》所沿用。該公約規定參約國作者的著作,應於醒目處印有版權符號┘以及版權所有人姓氏和初版年份,才能在其他參約國享有版權保護。
『柒』 自創作書的版權頁怎麼寫
我為《十萬個為什麼》「挑大樑」 葉永烈 在滴水成冰的日子裡,我忽然從上海飛往沈陽,在北方圖書大廈為讀者簽名售書。其實,沈陽只是我這次全國性的簽名售書活動中的一站。北京、上海、長沙、廣州、深圳、成都、濟南、西安……在新世紀到來的時候,我應少年兒童出版社之邀,為《十萬個為什麼》新世紀版在全國各地簽名售書。不少讀者感到驚訝,葉永烈是紀實文學作家,怎麼忽然成了《十萬個為什麼》的作者? 其實,我早年寫科普,後來寫紀實。雖說我曾為我的紀實文學新著舉行過多次簽名售書活動,但《十萬個為什麼》是個例外:這不僅僅因為《十萬個為什麼》是一套科普讀物,而且是我在四十年前寫的,簽名售書卻在四十年後舉行! 說來話長。一九六二年一月十九日,上海《新民晚報》第二版發表記者永義所寫的關於《十萬個為什麼》的報道《圖書的背後》,內中有這么一段: 「作者們對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等專業知識是精通的,但寫法上不一定符合兒童的特點。編輯部就再三講明要求,多方協助作者。如北京大學化學系的一位作者,編輯部派專人和他談,幫他修改,花了好幾個月時間。後來這位作者一個人就寫了一百多個題目,成為本書作者中寫得最多的一個。」 報道中提及的「北京大學化學系的一位作者」,便是在下。那時,我還是北京大學化學系的三年級的學生。報道中提及的「這位作者一個人就寫了一百多個題目」,其實僅指化學分冊,而不是全書。《十萬個為什麼》化學分冊,初版本共收一百七十五個為什麼,我寫了一百六十三個。 在寫了化學分冊之後,少年兒童出版社又邀我參加其他分冊的寫作。於是,我再接再厲:為第三冊天文氣象分冊寫了二十七篇;為第四分冊農業分冊寫了八十九篇;為第五冊生理衛生分冊寫了四十三篇。 我是初版本寫得最多的一個作者——初版本最初出五卷,共九百四十七個「為什麼」,我寫了三百二十六個,佔全書的三分之一左右!我也是這套書最年輕的一個作者——寫這套書時我只二十歲,出書時我只二十一歲。 我小小年紀,被少年兒童出版社委以重任,為《十萬個為什麼》挑大樑…… 我是浙江溫州人,從小喜歡文學,十一歲的時候就在《浙南日報》發表了詩作。一九五七年,我從溫州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在學習之餘,我喜歡寫作。最初寫詩,寫小說,寫散文,雖然也有發表,但是投稿的「命中率」不高。後來,我把文學與科學相結合,創作科學小品,幾乎寫一篇就發表一篇。在一九五九年暑假,我因為路遠沒有回老家溫州,獨自呆在空盪盪的宿舍里,便埋頭寫作,寫了一本科學小品集《碳的故事》,寄給少年兒童出版社。 當時,我並不認識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編輯,只是看了這家出版社出版的書,從書的版權頁上查到他們的地址。我的稚嫩的書稿,落在青年編輯曹燕芳手中。她並不計較作者的資歷,採用了這本書稿。根據曹燕芳的建議,書名改為《碳的一家》。半年之後——一九六○年二月,我平生的第一本書就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 這時,曹燕芳正在編《十萬個為什麼》。記得,她給我寄來一份化學分冊的「為什麼」清單,要我試著寫幾個。我試著寫了五個寄去,她一面熱情地給予肯定,一面指出不足之處,然後要我繼續寫下去。其實,每一篇「為什麼」就是一篇科學小品。《十萬個為什麼》實際是一部大型的科學小品集,所以很對我的寫作路子。尤其我是學化學的,所以寫化學小品格外得心應手。 我當時並不知道編輯部的「底細」,就像學生答題似的,按照那張清單所列的「為什麼」一個個寫下去。每寫好十幾個,就給他們寄去。他們看畢,又隨時告知意見。就這樣,我竟一口氣為化學分冊寫了一百多個「為什麼」。也有的「為什麼」是清單上所沒有的,我也就自己出題,自己回答。 直到好多年後,我才知道「內幕」:早在一九五九年,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就已經著手編《十萬個為什麼》。他們組織了好多位上海的中學化學教師寫化學分冊。當少年兒童出版社給我寄那份化學分冊的「為什麼」清單時,其實每一個「為什麼」都已經有稿子了。可是我一點也不知道,也就一個個寫下去,彷彿是學生答卷一般。編輯部以為我的文筆活潑,採用了我的稿子,為此得罪了一批中學化學教師…… 接著,少年兒童出版社又約我為《十萬個為什麼》其他分冊撰稿,即天文氣象分冊、農業分冊、生理衛生分冊。《十萬個為什麼》初版本不是像現在版本那樣在每篇末署作者名字,而是按寫作多少為序,在書前署名。由於我是化學分冊和農業分冊寫得最多的作者,所以在這兩冊初版本上,我的名字都是排在第一個。
http://www.shuosky.com/ 朋友推薦的,小說網站大全
『捌』 一本書的版權頁是哪頁
對,上面寫有CIP的那頁就是。裡面有定價版次書名作者印刷廠出版社等信息
『玖』 版權頁是什麼
版權頁是指版本的記錄頁。
版權頁中,按有關規定記錄有書名、作者或譯者姓名、出版社、發行者、印刷者、版次、印次、印數、開本、印張、字數、出版年月、定價、書號等項目。圖書版權頁一般印在扉頁背頁的下端。
版權頁主要供讀者了解圖書的出版情況,常附印於書刊的正文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