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人的知識產權意識為什麼淡薄
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建立到現在才不過四十年,淡薄是比較正常的,對法律的認識也一樣。不僅僅是普通老百姓,相關部門的人,各種代表其實對法律也是相當淡薄。更重要的是,就算是因為知識產權侵權吃虧後,國人的第一個想法是如何避開這種侵權,比如之前亞馬遜下架中國平衡車的事情,好多企業是想著聯合起來去威脅那個美國華人,你去威脅他有什麼用?而不是從知識產權層面上來解決問題,所以路還很遠。
Ⅱ 如何提高公民的知識產權意識
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將嚴厲打擊利用互聯網銷售假葯違法犯罪行為,依法查處互聯網上非法發布虛假葯品信息的行為。
葯品安全問題直接關繫到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姜增偉說,經過多年的專項打擊和治理,應該說整體狀況逐步好轉,但假冒偽劣葯品還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網站,還有其他一些新聞媒體,未經依法審查,就發布一些非法葯品廣告,包括一些搜索引擎等等。這樣就為假冒偽劣葯品的存在提供了空間,應該堅決打擊,絕不手軟。
姜增偉表示,法律法規要進一步加強,覆蓋每一種葯品,絕不能掉以輕心。要加大生產源頭的治理,有關部門要嚴格履行葯品生產企業資質的審查、市場准入、質量監督等職能。堅決取締無證生產,對生產假葯較為集中的一些重點區域要堅決查處,曝光以假亂真、製造假葯的企業和個人,凈化生產環境。要加強市場監督。我們現在的葯品批發企業和葯品生產企業是經過審查的,是有準入門檻的。要大力發展現代的營銷方式,培養現代化葯品流通企業,尤其要大力發展連鎖經營配送。要強化市場開辦者,經營者及經營管理者的法律責任,取締無照經營行為。
姜增偉說,商務部近期將發布葯品流通企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他強調加強進出口環節的監管,對進出口的葯品,要加大執法力度,要按照分類管理的原則,強化對高風險的葯品的重點監管,把好安全關口,確保消費者吃上放心葯、安全葯。
同時還要打擊盜版,利用的是行政的力量來打擊盜版行為,包括其他侵權行為,另外涉及到中國的國際形象問題,一方面我們說世界上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比較好,知識產權概念比較深刻,所以人家發現中國引進產品的時候有盜版,是不是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的力度不夠,於是給政府提出意見,然後感覺中國的市場比較紊亂。
Ⅲ 人的知識產權意識為什麼淡薄
您好,這來種原創意自識差,創造能力低原因是復雜的。最重要的就是官本位社會在起阻礙作用。這也包括了大學里,官學結合,批發碩士博士帽子有關。要知道大量的真的假文憑的出售,其實就是在踐踏知識的尊嚴,在摧毀我們的這個社會的原創能力。不搞學術研究的人,也不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一個個把真文憑拿到手,用來作炫耀與升遷的資本。而那些真心搞研究的人,反而被排斥在知識的榮譽之外。知識產權,知識尊嚴,離我們這個社會仍然比較遙遠。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Ⅳ 中國人的知識產權意識為什麼淡薄
整體經濟發展快,模式不完善,或者說商業底蘊不足。在發展的同時缺少除了效益以外的人文和法律觀念。還有就是商業規則的不完善,這些都應該是後期法律進行強制要求,慢慢的每個人下意識的注重。不過總的來說,最近幾年中國人的知識產權觀念重視程度也算飛速發展
Ⅳ 我國知識產權方面存在的問題、原因、現狀以及對策
1.我國知識產權制度建較晚,只有20多年的歷史。通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與Trips協議要求基本一致的專利法、商標法和著作權法等知識產權法律,並制定了其他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條例。但是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知識產權工作總體狀況還存在著與國家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以及與面臨的國際新形勢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①知識產權意識薄弱。2008年,全國42.6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申請了發明專利的約占企業總量的2.l%,獲得發明專利權的約占企業總量的0.6%。目前我國自有品牌商品出口量占總出口量的比重不足10%,國內出口企業(外資企業除外)中擁有國內注冊商標的不到20%。②我國的知識產權基本法律體系存在局部缺失,有些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強,需要完善和修改。③與知識產權有關的管理部門很多,在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下,管理部門之間缺少溝通渠道和協調機制,政策協調性差,管理越位和缺位現象並存。④知識產權保護達到中高收人國家水平。但知識產權執法水平不高,尚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保護。⑤大部分企事業單位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靈活運用知識產權制度和國際規則的能力,企業運用知識產權戰略的層次較低。
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對策措施:
(1).著力提高全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2).著力營造有利於知識產權保護的環境氛圍。(3).切實加強國家層面知識產權宏觀戰略的對策研究。(4).加強建設與國際慣例接軌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5).積極推進企事業單位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6).建立完善知識產權管理工作體系和知識產權統籌協調機制。 (7).大力促進專利技術的實施。
Ⅵ 國人的知識產權意識,啥時候變得這
其實現在中國的知識產權數量排在世界前列,並不代表真正的在重視知識產權。一方面,雖然國家在鼓勵創新、鼓勵知識產權,但其實一部分人對知識產權的意思是很淡薄的。另一方面,國家是很聰明的,羅列出很多的對稅收優惠的項目(高新、雙軟等)、資質、乃至扶持資金(創新基金、科技小巨人等)的項目。很多科技型的企業,為了減稅、提升企業形象、拿到政府的資助資金都會去想盡辦法申報這些項目。那麼要申請卻不是很容易的,首先入門坎的條件就是自主知識產權,甚至會平均到每年需要有多少知識產權數量。所以,很大一部分的知識產權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的。不過隨著政府的宣傳,以及人才的普及,國人的知識產權意識也真的在提升了。希望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得到保護。
Ⅶ 如何提高全民知識產權意識
要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大力宣傳知識產權在現代社會的重要地位,完善對知識產權的法內律保護容,為鼓勵自主創新和維護人合法權益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加大執法力度,依法嚴厲打擊和有效遏制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
望採納~有任何知識產權問題聯系我~
Ⅷ 企業對知識產權不重視的具體表現
怎麼說呢,站的角度不同看問題也會不同,從企業角度來說,首先,企專業對於自身的一個屬定位。其實很多企業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己的知識產權,但是問題在於,一些知識產權算不得自主創新,或者說沒有能力去大投入、多精力、廣人才,大多數都會有內憂外患的困擾。一句話-----先生存後發展!一個先以生存為主的企業,你讓他去談創新、重視知識產權無疑是「對牛彈琴」。其次,對於知識產權方面知識的匱乏,不知道如何保護自身知識產權,不懂如何將創新、研究項目轉變為專利成果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