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保護文章作品版權
當自己的文章作品版權受到侵犯之後,一定要在保護期限之內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那麼如何保護文章作品版權呢?下面八戒知識產權就帶您一起了解其相關知識。文章作品版權保護第一:公開發表文章,這個樣子就意味著你的文章是有著作權的,而且發布在報紙或者是網站上,這些都是會受到相關網站的保護的呢,所以這一塊還是比較的重要的呢,也算是一個保護的方法了!第二:找一個好的出版社出版,這個還是很重要的呢,不僅可以給我們帶來收益,也是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商機的,雖然這也算是一個保護的方法吧,至少可以保證不被盜走!第三:和自己的同行保持一定的距離,你不想讓自己的東西被抄襲,就自己也是要小心一點,保護自己的東西,尤其是那個讓自己更加的優秀,讓文章變的更好,才是王道!第四:如果是網路作品的話,那就要提供原始的證據來證明,這個到底是不是你的作品了,一般來說在網路上發布,都會有相似度檢驗過的,所以別害怕這個,但是如果看到有人抄襲,那就可以舉報了,現在都是可以的!第五:對自己的網路作品進行登記注冊,一般來說正式的網站,是會對你的版權進行保護的,那麼我們就一定要在登記注冊的時候,要好好的研究這些東西,不得不說這個還是非常的重要的一塊!第六:版權登記中心去登記自己的資料,不得不說啊,我們一定要好好的研究這個,畢竟是關於自己的文章,自己付出去的努力得到的東西,那麼我們就一定要好好的保護自己的東西,最好的也就是去登記。第七:如果是在網路上發布的文章的話,建議使用的圖片上都打上我們的那個水印,現在很多自媒體工作者也都是這樣的,會在那個上面打上水印,這個樣子會好很多的呢!
B. 如何保護著作權
第一步,給劇本做版權登記,通過版權登記證書先確立版權歸屬,給劇本做初專步的保護。最好是屬每寫完一章劇本就先用時間戳做個確權,等劇本完結之後,再做個版權登記。我建議你在各省市的版權局做版權登記,首先在省市的版權局登記價格是免費的,其次在當地做提交材料之類的比較方便。
需要提交的材料如下:
按要求填寫完整的作品登記申請表
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權利歸屬證明
作品的樣本(可以提交紙介質或者電子介質作品樣本)
作品說明書(從創作意圖、創作過程、獨創性三個方面寫,並簽字)
登記周期:一般為1個月
注意:提交資料前最好了解清楚每一個資料的格式、要求、署名等細節,一旦有一份資料需要補正,就會耗費更久的時間,可能是2-3個月才能拿證。
第二步,劇本假如要賣給影視公司拍攝,需要簽訂合規的授權協議,包括授權的權利是什麼,期限有多久,授權范圍是什麼,並且明確授權到期後,影視公司若繼續拍攝需付出什麼條件,或者支付多少金錢。
C. 自己的著作權該怎麼保護
如何保護我的著作權
現如今網路發達,隨筆記錄的平台也有很多種,作品被抄襲還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那麼我們如何保護我們的著作權呢?
第一:公開發表文章,這個樣子就意味著你的文章是有著作權的,而且發布在報紙或者是網站上,這些都是會受到相關網站的保護的呢,所以這一塊還是比較的重要的呢,也算是一個保護的方法了!
第二:找一個好的出版社出版,這個還是很重要的呢,不僅可以給我們帶來收益,也是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商機的,雖然這也算是一個保護的方法吧,至少可以保證不被盜走!
第三:和自己的同行保持一定的距離,你不想讓自己的東西被抄襲,就自己也是要小心一點,保護自己的東西,尤其是那個讓自己更加的優秀,讓文章變的更好,才是王道!
第四:如果是網路作品的話,那就要提供原始的證據來證明,這個到底是不是你的作品了,一般來說在網路上發布,都會有相似度檢驗過的,所以別害怕這個,但是如果看到有人抄襲,那就可以舉報了,現在都是可以的!
第五:對自己的網路作品進行登記注冊,一般來說正式的網站,是會對你的版權進行保護的,那麼我們就一定要在登記注冊的時候,要好好的研究這些東西,不得不說這個還是非常的重要的一塊!
第六:版權登記中心去登記自己的資料,不得不說啊,我們一定要好好的研究這個,畢竟是關於自己的文章,自己付出去的努力得到的東西,那麼我們就一定要好好的保護自己的東西,最好的也就是去登記了!
第七:如果是在網路上發布的文章的話,建議使用的圖片上都打上我們的那個水印,現在很多自媒體工作者也都是這樣的,會在那個上面打上水印,這個樣子會好很多的呢!
D. 著作權保護的相關規定
第七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根據著作權人的通知移除相關內容的,互聯網內容提供者可以向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和著作權人一並發出說明被移除內容不侵犯著作權的反通知。反通知發出後,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即可恢復被移除的內容,且對該恢復行為不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第八條 著作權人的通知應當包含以下內容:(一)涉嫌侵權內容所侵犯的著作權權屬證明;(二)明確的身份證明、住址、聯系方式;(三)涉嫌侵權內容在信息網路上的位置;(四)侵犯著作權的相關證據;(五)通知內容的真實性聲明。第九條 互聯網內容提供者的反通知應當包含以下內容:(一)明確的身份證明、住址、聯系方式;(二)被移除內容的合法性證明;(三)被移除內容在互聯網上的位置;(四)反通知內容的真實性聲明。第十條 著作權人的通知和互聯網內容提供者的反通知應當採取書面形式。著作權人的通知和互聯網內容提供者的反通知不具備本辦法第八條、第九條所規定內容的,視為未發出。第十一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明知互聯網內容提供者通過互聯網實施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或者雖不明知,但接到著作權人通知後未採取措施移除相關內容,同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責令停止侵權行為,並給予下列行政處罰:(一)沒收違法所得;(二)處以非法經營額3倍以下的罰款;非法經營額難以計算的,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第十二條 沒有證據表明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明知侵權事實存在的,或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接到著作權人通知後,採取措施移除相關內容的,不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第十三條 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在查處侵犯互聯網信息服務活動中的信息網路傳播權案件時,可以按照《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第十二條規定要求著作權人提交必備材料,以及向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發出的通知和該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未採取措施移除相關內容的證明。第十四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有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情形,且經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認定專門從事盜版活動,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依據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理;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應當依據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的通知,配合實施相應的處理措施。第十五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未履行本辦法第六條規定的義務,由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予以警告,可以並處三萬元以下罰款。第十六條 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在查處侵犯互聯網信息服務活動中的信息網路傳播權案件過程中,發現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的行為涉嫌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國務院《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將案件移送司法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十七條 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等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通過互聯網向公眾傳播其表演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權利的行政保護適用本辦法。
E. 您好~請教您關於網路環境著作權保護的論文~
寫網路環抄境下的著作權保護,裡面問題襲很多,也很新。
建議你看一下 王遷的《網路版權法》。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書中間接侵權的論述現在在國內還不是通說,但是已經越來越多的被人們所接受,你可以替換成 幫助侵權 來論述。
你需要的背景知識還有,版權法基本理論和侵權法基本理論。
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很多。你可以自己搜索。
F. 著作權的相關著作
1.書名:著作權法學
作者:鄭國輝主編
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6月
圖書目錄
第一章著作權法概論
第一節著作權的概念
一、著作權的概念
二、著作權的性質和特徵
三、著作權和相關權利
第二節著作權的歷史和發展
一、著作權和印刷術
二、第一部著作權法及其影響
三、著作權的國際保護
四、著作權的發展
第三節 我國的著作權制度
一、中國古代著作權
二、中國近代著作權
三、新中國著作權制度
四、我國現行著作權法律制度
第二章著作權客體
第三章著作權主體及權利歸屬
第四章著作權內容
第五章著作許可權制
第六章著作權取得、期限和管理
第七章著作權利用
第八章鄰接權的產生及其內容
第九章薯作權的法律保護
第十章計算機軟體的法律保護
第十一章資料庫的法律保護
第十二章國際著作權條約
第十三章歐盟著作權法律制度
第十四章美國版權法律制度
附錄一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附錄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
附錄三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
附錄四世界版權公約
附錄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協議)中版權與有關規定
附錄六實施國際著作權條約的規定
附錄七保護表演者、唱片製作者和廣播組織的國際公約
附錄八保護錄音製品製作者防止未經許可復制其錄音製品公約
2.書名:案說著作權法(第2版)
作者:劉春田主編
出版社:知識產權
出版時間:2012年5月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相關法條】
【相關知識】
【實例分析】侵犯周作人散文作品著作權糾紛案
第二條
【相關法條】
【相關知識】
第三條
【相關法條】
【相關知識】
【實例分析一】成大林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侵犯著作權案
【實例分析二】郭石夫訴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侵犯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案
【實例分析三】鄭北京訴儲晉等侵犯著作權糾紛案
第四條
【相關知識】
第五條
【相關法條】
【相關知識】
第六條
【相關知識】
【實例分析】歌曲《烏蘇里船歌》著作權侵權糾紛案
第七條
【相關法條】
【相關知識】
第八條
【相關法條】
【相關知識】
第二章 著作權
第三章 出版、表演、錄音錄像、播放
第四章 法律責任和執法措施
第五章 附則
G. 關於知識產權的文章
一、題目:專利思路糾正
二、概述:
1.專利是高科技產業的事情,我們傳統行業,專利跟我們沒有關系
2.中國不注重專利保護,申報專利只會泄露技術機密,根本得不到保護
3.我們行業里習慣了「相互借鑒,共同進步」,相互間沒有專利保護可言,不要需要專利保護
4.現在新產品還沒有生產出成品,不能申報專利,等新產品賣的好我們再申報專利
5.我們在行業里首屈一指,不怕別人競爭,讓別人仿造去吧,沒有必要用申請專利保護
6.我們有技術機密,別人根本仿冒不了我們的產品,沒有必要申請專利保護
7.我們不要申報專利,我們設計的東西大家用好了,算是為社會做貢獻,我們更注重市場競爭
三、出處:http://www.keyansh.com/cn/news_view.htm?id=24
四、備註:內容太多了,就只寫了概述,詳細內容你自己看吧
H. 文章著作權保護的內容有哪些
對於文章著作者而言,文章著作權是十分重要的。當完成了一篇文章之後為了防止自己的著作權被侵犯,可以去進行著作權登記,登記有其相關的流程。那麼文章著作權保護的內容有哪些呢?接下來八戒知識產權就帶您一起了解相關知識。文章著作權保護1.文字作品:小說、散文、雜文、詩歌、劇本、學術論文、著作、期刊、教材、書信。日記、報紙、廣告詞。並非所有以文字作品形式出現的作品都是文字作品如書法作品,它是美術作品的一種。2.口述作品:即興的演說、授課、法庭辯論等以口頭、語言形式表現的作品。3.音樂作品:歌曲、交響樂等能夠演唱或者演奏的帶詞或不帶詞的作品。4.戲劇作品:話劇、歌劇、地方戲等為舞台演出而創作的作品,如劇本。(戲曲劇本、話劇劇本、歌劇劇本、舞劇劇本)5.曲藝作品:相聲、單弦、評書、笑話、快板書、山東快書、京韻大鼓、京東大鼓、西河大鼓、河南墜子等形式的說唱腳本。6.舞蹈作品:舞蹈動作的設計和程序的編排,可以用文字或者其他特定方式記錄下來。如用舞譜的形式表現舞蹈作品。如定位舞譜法7.雜技藝術作品:為車技、口技、頂碗、走鋼絲、耍獅子、魔術等表演創作的劇本。8.美術作品: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具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純美術作品:素描、油畫、國畫、版畫、水彩畫、企業標志、商標圖形。.實用美術作品:陶瓷藝術9.建築作品:建築物的設計圖紙或者是以建築物為核心的繪畫、攝影等。10.攝影作品:客觀記錄物體形象的圖片。11.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電影作品(有聲、無聲)、電視作品、錄像作品等。12.圖形作品: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線路圖、解剖圖13.模型作品:一定比例製成的立體作品,如:微縮景觀。14.計算機軟體:計算機程序和有關文擋。.計算機程序包括:源程序和目標程序。同一程序的源文本和目標文本應視為同一作品。.文擋:程序設計說明書、流程圖、用戶手冊等。15.民間文字藝術作品:神話故事、民間寓言、民間傳說、民間戲曲、民歌、民謠、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造型藝術及民間建築藝術等。
I. 關於文章著作權
您好來
1、著作權自作品完成之自日起自動受到法律保護,您不必單獨申請什麼,但是一定要有證據證明這個作品是由您完成的
2、有沒有權利選擇演員要看您和對方公司是否能達成協議,原則上您是沒有權利選擇演員的,但是如果您要求,而且對方公司也在協議上註明了,您當然就享有該權利
3、稿酬應當不低於每千字30元,但是您的作品比較特殊,有可能給該公司帶來較大的經濟利益,因此,您可以採取談判的方式
4、應當簽訂
5、如果協議規定每次演出都需要徵得您同意,那麼避開您屬於侵權;如果協議直接規定在某一段時間,比如2年內,公司可以自行安排演出,則合法
6、稍加改動是不可以由他方署名的,不僅不可以,還必須由您來再次審核改動後的作品
7、您不可以這樣做,一旦您與該公司沒有簽訂成功合同,且被對方知道您在同一時間內聯系其他公司,您可能被對方以惡意簽訂合同追究責任
J. 求一篇關於著作權或版權的論文,2000字左右,要有參考文獻
試論著作權的繼承
楊唐勇
( 廣東培正學院 法學系,廣東 廣州 510830)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6908(2007)0420
著作權作為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近代文化、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歷史不很悠久。當著作權作為一項民事權利受到法律保護以後,著作權繼承也逐漸在各國法律中確立下來了,我國也不例外。由於法律對著作權的保護有許多特殊之處,因而,對有關著作權繼承問題的探討也就顯得很有意義。本文試圖對著作權繼承的理論基礎、特殊性、法律的適用以及實踐中具體操作等問題進行初步的探討。
一、著作權繼承的理論基礎
著作權的繼承是指根據著作權人的合法有效的遺囑、遺贈扶養協議或其它繼承方式,在著作權人死亡時,將其所有的著作權移轉給繼承人享有的一種法律制度。從各國的法學理論和立法實踐來看,著作權通常分為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兩部分。其中,前者與著作權人人身的存在不可分離,不具有可轉讓性,不可以由其繼承人繼承;對於後者,由於這種財產權利與人身可以分離,具有可轉讓的性質,各國通常在其著作權法和繼承法中明確規定公民死亡後,其生前享有的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可以依法由其繼承人繼承。因此,在本文論述的著作權繼承的法律關系中,僅僅指著作財產權繼承這部分內容,而不含著作人身權這部分內容。目前,世界上幾乎所有建立了著作權保護制度的國家都承認著作權的繼承製度,並在著作權法中作出了相應的規定。[1]
著作權成為繼承的客體,其理論基礎何在呢?
首先,著作權是一種財產權,具有財產屬性。從著作權客體來看,它是以某種客觀存在的具體形式體現出來的創造性的智力創作成果,即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是作者智力創造性勞動的結晶。由於創作作品的作者付出的勞動通常都不是一般的簡單勞動,而是能創造出較高價值的復雜勞動,這些勞動創造的價值均凝聚在作品之中。因此,作品是一種凝聚了一般人類勞動的勞動產品,必然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它可以在市場上交換、轉讓,和其他知識產品一樣都是一種具有財產價值的無形商品。
其次,著作權作為一種財產權,具有可轉讓性。著作財產權是一種財產權,可以與其主體相分離,從而可以轉讓。對此,我們可以考察一下世界各國有關著作財產權轉移的立法理論。各國對著作財產權的轉移存在著不同的立法理論。大多數國家採納著作權「二元論」的觀點,主張將著作權分成著作財產權和著作人身權兩部分,彼此相互獨立,認為著作人身權不能轉讓,著作財產權可以轉讓,從而可以被繼承。也有一部分國家採納著作權「一元論」的觀點。例如在德國,該國著作權法學者認為著作權是由著作財產權和著作人身權兩部分構成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著作財產權的轉讓,必然涉及著作人身權的轉讓,由於著作人身權是不可轉讓的,因而著作權也就無法轉讓。該理論有礙於版權貿易的發展,於是,學者們又設計了一種「創設轉移」或「創設繼受」的理論,從而使得著作財產權可以轉讓,最終也可以被繼承。可見,無論是採用「二元論」理論的國家還是採用「一元論」理論的國家,其著作權立法或繼承立法都普遍承認著作財產權可以作為繼承的客體。[2]
著作權的財產屬性以及它具有的可轉讓性特點,決定了它可以成為繼承的客體。從民法學的理論來看,在繼承法律關系中,繼承的客體也就是遺產,判斷某一客體能否成為繼承客體,關鍵是看它是否符合遺產通常必須具備的如下特徵:第一,遺產是公民遺留下來的財產,具有財產性。第二,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下來的財產,具有特定的時間性。第三,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下來的個人財產,並且是依法能移轉給他人所有的財產,具有個人專屬性和可流轉性。第四,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下來的個人合法財產,具有合法性。從我們前述分析中知道,著作權的客體符合了遺產必須具備的特徵要求,因而,在遺產的具體范圍上,各國從自己的國情出發,分別作出了相應的具體規定,通常都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規定為屬於遺產的范圍,能夠成為繼承的客體。
我國充分借鑒了世界各國繼承立法和著作權立法的經驗,在繼承法和著作權法立法過程中,均明確規定公民享有的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可於公民死亡時由其繼承人繼承;在我國司法審判實踐中,也審結了許多涉及著作權繼承糾紛的案件。例如,馮雛音等八人訴江蘇三毛集團侵犯著作權糾紛案;[3]裴立、劉薔訴山東景陽崗酒廠侵犯美術作品著作權案;[4]……通過對案件的審理,法院均肯定了作者的繼承人依法享有被繼承人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包括對作品的使用權、許可使用權、獲得報酬權等;對著作人身權,繼承人只能給予保護,而沒有繼承權。
二、著作權繼承的特殊性分析
(一)著作權主體的特殊性
著作權的主體是廣泛的,既有自然人,也有法人和其它組織,甚至可能是國家(例如我國)。但是,能作為遺產成為繼承客體的著作權,其主體只能為自然人,這是由繼承法律關系的本質所決定的。因為繼承法律關系,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發生於自然人之間權利與義務的承受關系。法人或者其它組織作為著作權人,發生變更、解散、撤消或終止法律關系時,其著作財產權在法律規定的保護期內由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它組織享有;沒有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它組織的,由國家享有,但這不是繼承。因為法人和其它組織不能成為被繼承人,因而不產生繼承法律關系。只有自然人死亡時,其著作權才能成為該繼承法律關系的客體。由此可見,著作權的可繼承性僅限於作為著作權主體的自然人個人。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在作為著作權主體的自然人死亡後,可以由其法定繼承人或遺囑繼承人繼承。[5]
(二)繼承期限的特殊性
作為繼承客體的著作財產權,各國著作權法普遍規定了一定的保護期限,超過了有效保護期,該著作財產權就終止,這種智力成果也就進入公有領域,成為人類社會的共同財富,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該保護期通常包括著作權人的生存期間和死後一定期間。目前,在世界各國的著作權立法和國際著作權立法中,對著作權的法律保護期限,有的國家規定為著作權人終身加死後25年,如波蘭;也有規定為著作權人終身加死後75年的,如德國;還有規定為著作權人終身加死後80年的,如西班牙;甚至還有長達99年的,如象牙海岸;但大多數國家都規定為50年。這決定了繼承人所繼承的被繼承人的著作權也有期限限制,只能限定在著作權人死亡後有效的保護期內。
(三)繼承數額的不完全確定性
著作權作為一種無形財產權,其價值是不確定的。它本身並不具有直接的物質財富,必須經過物化過程才能產生一定的物質財富,通常要通過對作品的使用才可實現其價值。著作權人使用作品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可以是發表作品,從而可獲得稿酬;也可以是許可他人以復制、發行、翻譯、改編、網上傳播等方式使用自己的作品,從而獲得報酬;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新的使用作品的方式還將會不斷出現,這都可能給著作權人帶來財產利益。因此,著作財產權的財產利益在數額上是無法完全確定的。在著作權人死亡後,其繼承人繼承了其著作財產權,他也可以通過類似方式使用該作品,從而獲得報酬。甚至將來出現新的作品使用方式,該繼承人也可使用,只要在著作權保護期內就可以取得收益。由於法律對著作權的保護深及作者死後的幾十年,這就使得被繼承人生前擁有的著作權中的財產利益在數額上是不能完全確定的,因此,繼承人所繼承的著作權在繼承數額上具有不完全確定性。
三、著作權繼承的法律適用與繼承方式
各國著作權法或繼承法都有關於著作權繼承的規定。由於著作權繼承與有形財產權繼承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著作權繼承當然也可以適用各國繼承法中關於繼承的原則規定。[6]不過,由於著作權的特殊性,許多國家並沒有簡單地援引其他單行法或民法一般原則來處理著作權繼承問題,而是在著作權法中對著作權繼承作出專門的、具體的規定。有些國家甚至在著作權法中特別指出民法中關於繼承的某些一般性原則,不能適用於著作權繼承。在這一類著作權法中較典型的,恰恰是在民法典中對繼承的規定最為詳盡的法國和德國。[8]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屬於公民的,公民死亡後,他享有的著作財產權在本法規定的保護期內,依照繼承法的規定轉移。因此,在我國,著作權的繼承有法定繼承、遺囑繼承、遺贈或遺贈扶養協議繼承等方式。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或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當享有繼承權的繼承人為復數時,通常要進行遺產分割,最終使每一個繼承人得到自己的遺產份額,由其單獨行使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能。由於著作財產權與物的所有權不同,因而其分割的方法也有區別。一部著作、一幅畫的著作權是不可能像糧食、布匹等物品那樣按繼承人數分成相等的若干份。因為著作權是無形的,對著作權載體的分割不等於對著作權的分割。如果將一幅畫的載體分割成若干塊,不僅不能分得這幅畫的著作財產權,而且會毀了這副畫的載體,也會毀了這副畫的著作財產權。因為它再也不能以這幅畫的價值進入商品流通領域了。[7]因此,在著作權分割過程中,對於被繼承人死亡時只獲得了權利而沒有取得實際財產利益的那部分,通常要等到實際財產利益實現時,其繼承人才可以通過分割而實際獲得。對處於這種狀態的著作財產權,共同繼承人應該保持一種共同共有關系。但是,繼承人也可以通過將它折作價款歸其中一人所有,而由他向其他共同繼承人支付相當於他人繼承時應分得的同等份額的價值以補償其損失,從而分割遺產。繼承人還可以通過向第三人轉讓全部著作財產權並獲得價款的方式,從而進行實際分割。當然,這只是在一般情況下平均分割著作財產權的辦法,若發生繼承人中有人應多分、少分或不分等特殊情況時,則應按照繼承法的規定區別對待。此外,由於著作財產權價值的不完全確定性,各繼承人可結合著作財產權進行價值評估,以免日後產生更多的糾紛。
參考文獻:
[1]王利民主編,《知識產權法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頁。
[2]參見吳漢東等著,《西方諸國著作權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122頁。
[3]唐德華主編,《知識產權案例實錄與解析精要》,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154頁。
作者簡介:楊唐勇,男,江西泰和縣人,廣東培正學院法學系教師,碩士,研究方向: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