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對物權對一切人主張的權利

對物權對一切人主張的權利

發布時間:2021-07-09 20:46:37

物權法對行使所有權的具體規定

以下是物權法有關所有權的規定:
第三十九條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第四十條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
第四十一條法律規定專屬於國家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取得所有權。
第四十二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可以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
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徵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徵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徵收人的居住條件。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徵收補償費等費用。
第四十三條國家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不得違反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
第四十四條因搶險、救災等緊急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可以徵用單位、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徵用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使用後,應當返還被徵用人。單位、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徵用或者徵用後毀損、滅失的,應當給予補償。

Ⅱ 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動產依法享有什麼的權利

物權法上只有關復於動產用益物制權的籠統規定:
第四十條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
第一百一十七條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Ⅲ 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什麼權利

這種情況就是依法享有買賣,交易,抵押和捐贈的權利。

這就是個人財產,個人支配的權益。他有相關的制度作為支撐,這個怎麼處理都行。

Ⅳ 物權,被視為絕對權和對世權,具有可以對抗一切人的絕對性

這是不切實際的說法,對抗一切人是不現實的

Ⅳ 物權法中的關於所有權的

我認為選A、B、D。
A、乙不是所有權人,其與甲的委託關系業已終止,當然屬於無權處分回;答
B、因無權代理訂立的合同,是效力待定合同,《合同法》48條;
C、丙沒有查看委託書原件,且善意取得是針對動產而言的吧,所以我認為丙不構成善意;
D、由於甲是真正的所有權人,這是對世權,可以隨時要求丙搬出房屋,即排除妨礙。
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Ⅵ 如何理解物權是支配權、絕對權和對世權

1、物權是來權利人直接支配的權利,即物自權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就標的物直接行使權物權的構成體系利,無須他人的意思或義務人的行為的介入。

2、物權是絕對權(對世權) 物權的權利主體只有一個,權利人是特定的,義務人是不特定的第三人,且義務內容是不作為,即只要不侵犯物權人行使權利就履行義務,所以物權是一種絕對權。

3、物權是財產權折疊 物權是一種具有物質內容的、直接體現為財產利益的權利,財產利益包括對物的利用、物的歸屬和就物的價值設立的擔保,與人身權相對。

4、物權的客體是物,且主要是有體物。 物權具有排他性 首先,物權的權利人可以對抗一切不特定的人,所以物權是一種對世權;其次,同一物上不許有內容不相容的物權並存(最典型的就是一個物上不可以有兩個所有權,但可以同時有一個所有權和幾個抵押權並存),即"一物一權"。

5、物權作為一種絕對權,必須具有公開性,因此物權必須要公示。物權設立採用法定主義。物權具有優先效力,又稱為物權的優先權。

Ⅶ 物權的效力

物權效力,是指大陸法民法理論對物權法律效力的概括。通常認為包括三方面:

(1)物權具有對世效力和排他效力,它僅憑借權利人的對物支配行為即可實現,並可排除第三人的不法干涉,它對權利人以外的一切不特定人具有普遍約束力。

(2)物權具有追及效力和歸一力,其標的物不論輾轉落入何人之手,物權人依法均可向實際佔有人主張權利,追索原物,以回復初始權利狀態。有學說認為,物權的排他力和追及力均應概括為物權的請求權效力。

(3)物權具有優先效力,在同一物上有數種權利並存時,物權具有優先於債權而行使的效力,有擔保債權具有優先於無擔保債權而行使的效力。

(7)對物權對一切人主張的權利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四條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五條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六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條物權的取得和行使,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閱讀全文

與對物權對一切人主張的權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