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數字媒體版權保護技術包括

數字媒體版權保護技術包括

發布時間:2021-07-09 20:01:29

㈠ 數字媒體技術屬於什麼專業分類

1、本科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屬於戲劇與影視學類,專科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屬於設計學類。
2、不過部分省份的公務員考試專業分類目錄中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屬於電子信息與自動化類。具體分類情況還請查詢公務員考試專業分類目錄。

㈡ 誰能具體描述下數字媒體技術

數字媒體技術的官方定義

2005年12月26日,國家863計劃計算機軟硬體技術主題專家組,在京正式推出2005中國數字媒體技術發展白皮書,共同謀劃國家「十一五」數字媒體技術發展戰略。
白皮書從新定義了數字媒體這一概念:數字媒體是數字化的內容作品,以現代網路為主要傳播載體,通過完善的服務體系,分發到終端和用戶進行消費的全過程。這一定義強調數字媒體的傳播方式是通過網路,而將光碟等媒介內容排除在數字媒體的范疇之外。
目前數字媒體技術的研究將以虛擬現實、數字版權等前瞻性技術為中心,並會採用國際通用的專利池管理模式。

國家數字媒體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863軟體專業孵化器基地2006.4.4在滬揭牌開園。佔地500餘畝的863軟體孵化基地與浦江鎮世博動遷基地毗鄰,將為本市軟體企業提供技術和服務平台支撐。
根據國家科技部和上海市合作計劃,到2010年上海數字媒體產業年收入將達1000億元。2005年,上海該產業的收入為354億元,也就是說未來5年增長將達300%。上海有望成為國際知名的數字媒體技術創新中心。
北京、上海、湖南長沙和四川成都的四個國家級數字媒體技術產業化基地,已經基本形成。而這四個基地又各具特色,其中,北京以前瞻技術為主;上海以游戲運營和數字展示為主;長沙以動漫為主;成都以游戲開發為重點。

㈢ 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的優缺點

DRM技術無疑來可以為數字媒體的版權源提供足夠的安全保障。但是它要求將用戶的解密密鑰同本地計算機硬體相結合,很顯然,對用戶而言,這種方式的不足之處是非常明顯的,因為用戶只能在特定地點特定計算機上才能得到所訂購的服務。隨著計算機網路的不斷發展,網路的模式和拓撲結構也發生著變化,傳統基於C/S模式的DRM技術在面臨不同的網路模式時需要給出不同的解決方案來實現合理的移植,這也是DRM技術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課題。

㈣ 北京大學數字媒體研究所的主要工作

AVS標准制定和產業化:由媒體所所長高文教授擔任組長、副所長黃鐵軍擔任秘書長的國家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標准工作組(AVS工作組)牽頭制定的國家標准《信息技術先進音視頻編碼》經國家廣電總局和信息產業部(原)下屬機構的測試,壓縮效率達到了與同期國際標准相當的水平。2009年4月,歐洲信號處理學會《SignalProcessing: Image Communication》學報出版了AVS專輯,2009年7月,國際電信聯盟ITU-T決定將AVS列為IPTV系統支持的視頻編碼標准之一,AVS已經和國際標准MPEG-4AVC/H.264、美國SMPTEVC1標准成為國際上三大數字視頻標准之一,全球已經有16家晶元企業生產銷售符合AVS標準的晶元,上海、杭州、新疆等十多個省市區已經播出符合AVS標準的數字電視節目。同時,AVS創造的以技術為基礎、以標准為紐帶、以專利為利益樞紐、以產業化和應用為導向的技術創新模式,對我國高技術領域的技術進步、產學研合作和參與國際科技競爭做出了突出貢獻。
視頻編碼演算法:瞄準數字視頻編碼發展的前沿和走向,緊密結合產業應用需求,探索高效的視頻編碼方法與技術,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推動產業不斷向前發展,為視頻編碼與系統技術和標準的應用推廣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主要研究內容包括:研究針對高清數字電視廣播、寬頻移動多媒體業務、智能視頻監控、數字電影、立體電視等重大產業應用的高效視頻編碼理論與技術,包括基於視覺的高效視頻編碼;分布式視頻編碼等;面向立體電視應用的立體視多視點編碼;面向高清、超高清的高效視頻編碼;基於注意的可伸縮編碼等。
編解碼系統技術:面向應用環境和需求的變化,研究從視頻壓縮基本流開始到用戶接收環節中面臨的系統層面技術,包括但不限於:面向信道的節目封裝與打包、誤碼偵測與恢復、不同信道中節目的有效穿越、面向最終用戶的導航控制與互操作等技術、滿足從節目製作到客戶端解碼、播放個環節中的版權保護技術,研製其中涉及的核心模塊和關鍵設備試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面向不同信道的復用與同步技術、面向全環節的視頻版權保護技術、面向富媒體和節目導航應用的富媒體描述與控制技術。基於上述技術的研究成果,將繼續領導視頻國家標准制定中的相應部分,同時成為相關國際標準的主要推動者和貢獻者。
新媒體技術:瞄準數字視頻發展的走向和前沿,研究合成視聽媒體、互動媒體等新媒體形式所需的編碼技術,研究數字媒體網路化時代急需的媒體指紋編碼、語義編碼等前沿技術,搶占視頻編解碼新的制高點。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支持數字媒體監管的視頻指紋編碼技術、支持視頻分析與檢索的視頻語義編碼技術、動漫和虛擬場景等視聽媒體的編碼技術、視頻與系統媒體集成所形成的互動媒體編碼技術等。基於上述關鍵技術研究,研究室將領導視聽新媒體的國家標准制定,同時成為相關國際標準的主要推動者和貢獻者。
多媒體SoC:面向AVS下一代標准和國際下一代標准,研究新編碼演算法的硬體實現結構及新的硬體平台架構,針對新演算法硬體實現指標的確認和技術評估,進行新標准硬體原型驗證。主要任務及技術工作包括:聯合演算法提出單位、通過合作及交叉驗證的方式,制定技術先進而適合晶元製造的新編碼演算法;突破目前先有演算法再有結構的研究開發模式,面向不同產業應用,同步提出針對新演算法的新結構,成為編解碼SoC領域核心結構研究成果產出中心;配合新一代標準的制定,研製視頻編碼、解碼核心IP核和原型產品,驗證新標准晶元實現的可行性,為視頻企業開發視頻晶元提供核心演算法的硬體結構和IP模塊,支撐標準的產業化發展;建立SoC研究開發支撐平台,數字多媒體SoC測試驗證平台,包括SoC架構、介面平台、存儲平台、通信平台及對應的測試向量生成平台等,通過重大SoC驗證和示範工程,縮短自主視頻晶元產品的研發周期。
測試技術:根據數字視頻技術發展和產業應用的需求,主要從以下幾個研究方向取得突破:支持高清設備的AVS測試碼流生成技術、支持下一代編碼標準的測試碼流生成技術,支持高清設備的AVS碼流分析技術、支持下一代編碼標準的碼流分析技術、支持AVS高清設備的實時監控技術、視頻主觀質量評測技術、支持主觀質量的編碼器評測技術等。上述關鍵技術的研究將有效推動AVS及新一代視頻標準的制定、測試和系統應用。與此同時,將積極參與和協助「數字視頻處理與測試評估平台」的建設,通過AVS標准測試碼流的生成,測試和監控設備的研製,以及相關視頻主客觀質量的評測,將相關技術成果融入數字視頻處理與測試評估平台之中,彌補AVS標准產業化進程中測試測量設備和環境的不足,保證AVS視頻編碼標準的制定、實現和相關成果轉化的順利實施。

㈤ 數字版權保護技術

數字化和互聯網技術被廣泛應用前,對版權保護對象:圖書、音像製品等傳統作品的保護基本上通過相關法律和一定的機構來實行。新的環境下,傳統的版權保護方式已難以解決上述問題,數字版權保護技術應運而生。

1.數字版權管理

DRM是指採用信息安全技術手段在內的系統解決方案,在保證合法的、具有許可權的用戶對數字媒體內容(如數字圖像、音頻、視頻等)正常使用的同時,保護數字媒體創作者和擁有者的版權,並根據版權信息獲得合法收益,而且在版權受到侵害時能夠鑒別數字信息的版權歸屬及版權信息的真偽。

目前,市場上存在眾多的DRM系統。根據保護的對象,可以分為針對軟體的DRM系統和針對電子書、流媒體等一般數字內容的DRM系統;根據有無特殊的硬體,可以分為基於硬體的DRM系統和純軟體的DRM系統;根據採用的安全技術,可以分為基於密碼技術的DRM系統、基於數字水印技術的DRM系統以及兩者結合的DRM系統。

2.數字版權管理技術

(1)密碼技術。

密碼技術旨在實現對數字內容的訪問控制。具體做法是對需要進行版權保護的數字內容進行一定強度演算法的加密,擁有密鑰或許可權的用戶才能使用。

密碼技術主要用於數字內容的保密性和可認證性的應用,主要為數字內容秘密性服務、身份認證、不可否認性認證、數據完整性認證等。

1)加密技術:加密技術應用於對數字內容進行保密。

2)數字摘要技術:內容提供者使用一定演算法(如單向散列函數)對需要保護的內容生成一段數字摘要,並將這段內容安全存放。使用者在獲取內容時首先使用相同的演算法生成一段摘要,然後將其與獲取的原摘要進行對比以驗證數字內容是否完整准確。

如果兩段數字摘要相同則證明內容完整准確,如果不同則證明內容被篡改。

數字摘要技術應用於驗證數字內容的准確完整性,用於驗證購買的內容是否完整准確。

3)數字簽名技術:數字簽名技術主要採用公鑰密碼體制,簽名者利用自己的私鑰對信息進行簽名,驗證者利用簽名者的公鑰進行驗證。

採用數字簽名的技術可以保護簽名者對數字內容的版權,也可以保證簽名者無法抵賴簽署過的信息,同時也保證驗證者也無法偽造他人的簽名。

(2)數字水印。

基於密碼技術的版權保護,許可權、簽名與受保護的數字內容通常相互分離,無法抵抗不良用戶對數字內容版權的破壞,往往需要在用戶端添加安全模塊,如智能卡、DRM代理等,提高了用戶成本,使得其實際安全性依賴於終端的安全性。而在基於數字水印技術的版權保護中,版權信息、許可權、簽名等都被作為水印嵌入到了數字內容中,與內容融為一體,如果要破壞他們的聯系,就必須破壞內容的可用性,從而有效防止了不良用戶對版權的破壞。

3.圖書館數字版權管理技術應用

(1)訪問控制。

資源的知識產權問題是構成數字圖書館中對內容和服務進行訪問控制的主要原因。訪問控制服務提供了一種將多個系統進行統一管理的機制。訪問控制主要包括授權、認證、實施訪問許可權。認證的主要手段包括Password/ID,restricted IP和CA(Certifying Authority)三種。當主體對課題訪問時必須考慮:訪問是有限的,不宜在任何場合下永遠保留主題對課題的訪問權;遵循最小授權原則,不能進行額外的訪問;訪問方式應該予以檢查,也就是說不僅要檢查是否可以訪問,還要檢查允許何種訪問。

(2)版權管理和計費。

第一代數字版權管理(DRM)主要通過安全和加密方法來解決未授權的非法拷貝,即鎖定內容並限定它的發布許可權於付過費用的用戶。第二代DRM已經貫串了描述、識別、交易、保護、監測和跟蹤的數字版權全部過程。在知識產權管理的三個重要模塊中:產權創建、管理和使用,DRM定義了協作和交互操作模塊的角色和行為規范,理想情況下這些模塊將全部構件化。

參考文獻

呂淑萍.2013.圖書館數字資源版權管理實踐與案例[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馬海群.2011.面向數字圖書館的著作權制度[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秦珂,豆敏,李姝娟.2011.圖書館著作權管理問題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任寧寧.2013.數字圖書館版權利益平衡機制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王玉林,馮晶.2011.數字媒體的版權管理與控制[M].北京:科學出版社.

張茹,楊榆,張嘯.2008.數字版權管理[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張志勇,范科峰.2013.數字版權管理與安全技術[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㈥ 數字媒體技術包含哪些專業

攝影攝像技術、藝術設計基礎、數字媒體技術概論、程序設計基礎、資料庫設計、網頁設計與製作、互動式多媒體網站開發、數字信號處理、數據結構、演算法設計與分析、面向對象程序設計(java)、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人機交互技術、多媒體資料庫、動畫設計與製作、3D造型、電視節目編導與製作、音視頻信息處理、特效製作與非線性編輯等。

㈦ 數字媒體管理涉及哪些方面

數字媒體技術概論,數字媒體藝術概論、C語言程序設計、C++程序設計、數據結構、JAVA語言、操作系統、資料庫原理及應用、數字圖像處理與分析、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動畫技術、計算機游戲設計、計算機色彩原理及應用、平面設計、色彩構成、計算機網路與通訊、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電聲原理與音響技術、通信電子線路、網頁設計與製作、web開發技術、影視基礎、影視後期製作、電視節目製作、多媒體技術處理、多媒體技術基礎、數字音視頻處理技術、數字版權管理、流媒體技術、數字媒體設計、Maya、3DMax、CoreldraW、Photoshop、Flash、Dreamweav、AE等。

㈧ 簡述數字媒體關鍵技術及其主要應用領域

數字媒體技術是一種開放式的平台,主要包含場景設計、角色形象設計、游戲程序設計、多媒體後期處理、人機交互技術,是主要針對游戲開發、網站美工和創意設計類工作設計的技術。

其主要應用領域是數字信息處理技術、計算機技術、數字通信和網路技術等的交叉學科和技術領域。

數字媒體技術通過現代計算和通信手段,綜合處理文字、聲音、圖形、圖像等信息,使抽象的信息變成可感知、可管理和可交互。

數字媒體技術主要研究與數字媒體信息的獲取、處理、存儲、傳播、管理、安全、輸出等相關的理論、方法、技術與系統。

由此可見,數字媒體技術是包括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等各類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技術,其所涉及的關鍵技術及內容主要包括數字信息的獲取與輸出技術、數字信息存儲技術、數字信息處理技術、數字傳播技術、數字信息管理與安全等。

(8)數字媒體版權保護技術包括擴展閱讀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面向當今信息化時代的、從事數字媒體開發與數字傳播的專業人才。

畢業生將兼具信息傳播理論、數字媒體技術和設計管理能力,可在黨政機關、新聞媒體、出版、商貿、教育、信息咨詢及IT相關等領域,從事數字媒體開發、音視頻數字化、網頁設計與網站維護、多媒體設計製作、信息服務及數字媒體管理等工作。

要求學生通過四年的系統學習能夠做到:

(1)掌握扎實的計算機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

(2)接受數字媒體軟體開發的良好訓練;

(3)具有獨立工作和從事數字媒體設計和應用開發的能力。

㈨ 數字版權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數字版權管理是針對網路環境下的數字媒體版權保護而提出的一種新技術。那麼數字版權管理的功能有哪些呢?下面八戒知識產權就為您帶來相關知識。數字版權管理功能(一)數字媒體加密:打包加密原始數字媒體,以便於進行安全可靠的網路傳輸。(二)阻止非法內容注冊:防止非法數字媒體獲得合法注冊從而進入網路流通領域。(三)用戶環境檢測:檢測用戶主機硬體信息等行為環境,從而進入用戶合法性認證。(四)用戶行為監控:對用戶的操作行為進行實時跟蹤監控,防止非法操作。(五)認證機制:對合法用戶的鑒別並授權對數字媒體的行為許可權。(六)付費機制和存儲管理:包括數字媒體本身及打包文件、元數據(密鑰、許可證)和其他數據信息(例如數字水印和指紋信息)的存儲管理。八戒知識產權認為,數字版權管理技術無疑可以為數字媒體的版權提供足夠的安全保障。但是它要求將用戶的解密密鑰同本地計算機硬體相結合,這種方式的不足之處是很明顯的。

㈩ 數字媒體技術包含哪些方面的技術

一是指信息的載體,即以不同於以住 的模擬信號、

存在的一種叫做「比特」(bit)的電子 符號為載體、

計算機裝置;二是指被傳遞的內容, 即以「比特」作為最小信息單位的信息 本身。所謂「比特」,是相對於傳統媒 體的「原子」而言的,比特沒有形狀和 質量,以光速傳播。按著數字媒體的 傳播形式,可以將其分為網路型數字 媒體和封裝型數字媒體兩種,網路型 數字媒體一般指Internet互聯網,封 裝型數字媒體包括軟磁碟和光碟: CD系列和DVD系列。

媒介相比較,數字媒體的存在前提是 必須依賴計算機技術,在這個前提 下,信息的實時性、

量、

體的主要特徵,正是這些特徵使數字 媒體成為現代人類傳遞信息的佼佼 者。

閱讀全文

與數字媒體版權保護技術包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