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房產的所有權跟使用權可以分離嗎
1、「房產的所有權跟使用權可以分離嗎?」:不可以「分離」,但所有權人對房子擁有全部的處分權,可以決定將房子交給他人無償使用,這是所有權的權能、是所有權人的權利。
2、你的問題不太清楚:
(1)房子是誰的遺產?為什麼由你父親、你姥姥協商就能確定過戶到你名下?
(2)如果房子是你母親的遺產:這房子的一半是你父親的、另一半是你母親的遺產,屬於你母親的的一半由你、你父親、你姥姥共同繼承,此時:你父親、你姥姥都同意的,房子就可以過戶到你名下,但你大姨對此房如何處理無發言權,她管不著,你是否允許你姥姥居住與她沒有關系。
(3)如果此房是你姥姥的:這房將來應由你、你大姨共同繼承,在你姥姥在世時,房子過戶到你名下只要你姥姥同意就行,你父親、你大姨還是管不著,你姥姥可以要求你寫協議確定使用權給你姥姥,但你大姨無發言權;
(4)如果房子是你姥姥姥爺的夫妻共同財產:這房子要過戶到你名下,必須有你姥姥、你大姨、你和你父親的同意才行,而且你大姨有權要求你寫下你姥姥居住權的協議了。
3、「這種情況有典型例子嗎」:現實中很多,所有權人可以自由決定將房子有償或無償供某人使用(即使你決定給兩姓旁人無償居住也可以,只要所有權人同意)、或是將房子出租、出售等。
4、「如果有這類文書希望能提供具體格式,還有手續的流程」:
(1)房子過戶到你名下的程序:由於不知道這房是你姥姥自己的、還是你姥姥姥爺的夫妻共同財產、還是你母親的,不太好說。如果房子是你姥姥自己的:讓你姥姥寫下贈與協議,將房子無償贈與你,然後帶上你的身份證、房產證、你姥姥的身份證到房管局辦理過戶即可;但如果房子是你姥姥姥爺的夫妻共同財產、或是你母親的,這房子的一部分屬於遺產,還需要其他繼承人放棄繼承的聲明、並經過公證後,才可以到房管局辦理過戶了。
(2)過戶後,由你親筆寫下一份協議,承諾你作為XXX市XXX花園X號樓X室房屋的所有權人,承諾將此房無償供姥姥XXX在有生之年居住,再寫上年月日就行了。
如果你是未成年人,應由你父親代你寫這份協議。
你大姨再不放心,還可以約定違約金、或找保證人。
(3)協議自你和你姥姥簽字時起就生效,如果是你的單方聲明,只要你簽字時起就生效,不必經過公證,不過公證後效力更高些。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Ⅱ 關於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後的法律問題
有句話不知道閣下知道不.
屋子占久了就是你的了.
如果你單位的土地長期版置地無用,國家有權權收回.
長期無用土地代為開肯達XX年就歸XX所有.有土地證也沒有用了.
最好的辦法是.請農民去吃飯.
請村長通知.每次一百元.直到請到全部村民為止
然後去吃飯.每人安一百元算.每吃一次再送一百元.送到這些村民肯走為止.我想應該可以解決.
請我們.我是不去.才一百塊.誰干.
Ⅲ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屬於什麼性質,2者之間有區別嗎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這兩個權利都是物權中的概念。他們的具體區別主要表現在兩者本質不同、兩者特點不同、兩者包含內容不同,詳細如下:
1、兩者本質不同
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民集體和公民個人,以及三資企業,凡具備法定條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農民集體土地所享有的佔有、利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而土地所有權是國家或農民集體依法對歸其所有的土地所享有的具有支配性和絕對性的權利。
2、兩者特點不同
土地使用權是中國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體現,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劃撥、出讓、出租、入股等。而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
一般來說,土地所有權屬於財產所有權的范疇。但是土地所有權相對於一般財產所有權而言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主體的特定性、交易的禁止性、權屬的穩定性、權能的分離性。
3、兩者包含內容不同
土地所有權內容包括對土地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四項權能,同時對土地所有者及其代錶行使權利有三條重要的限制;而土地使用權是外延比較大的概念,這里的土地包括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的使用權。
(3)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大規模分離發生在擴展閱讀:
土地所有權里土地所有者及其代錶行使權利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義務;土地所有者及其代表不得違反其與土地使用者簽訂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者土地承包合同中約定的義務;土地所有權禁止交易。
土地使用權獲取方式主要有出讓、劃撥、轉讓三種方式。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出讓方式有招標、拍賣、掛牌、協議。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居住用地七十年,工業用地五十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Ⅳ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疑問
農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是有使用權,在有效期內就可以合法使用。如果被徵用,征回用的不僅是土地還有附帶答的權益,所以就需要補償拆遷安置費,土地補償金和青苗補助費等。徵用之後土地的使用權人會發生改變,農民自然失去使用權。商業的徵用和國家徵用的區別主要在於,國家徵用是為了公共利益是強制的徵用,例如三峽工程徵用了很多土地,當地人不得不搬遷。而商業徵用沒有絕對的強制性,要是大多數不同意就徵用不了。而且各自的補償標准不一樣。
Ⅳ 何謂城市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有何聯系和區別
土地使用權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組織按照法律的規定,對國家所有的或集體所有的土地、森林、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的權利,是用益物權的一種,是一種綜合性、概括性的權利。我國現行民事立法中土地使用權制度,按使用目的的不同劃分為: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國有耕地、林地、草原使用權,農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等。土地使用權是與土地所有權相對應的一種權利,是一種綜合性、概括性的權利。我們認為從嚴格意義上講「土地使用權」本身並不是一項精確、科學的民事法律術語。且不說「土地使用權」的含義在各部法律中各不相同並與所有權權能中的使用權能概念容易混淆,單就我國法律中土地使用權基本囊括除所有權之外的其他有關土地利用的權利的事實而言,其已經失去了法律術語所應有的嚴謹與科學性。
土地所有權是國家或農民集體依法對歸其所有的土地所享有的具有支配性和絕對性的權利。
一般來說,土地所有權屬於財產所有權的范疇。但是土地所有權相對於一般財產所有權而言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1、主體的特定性
2、交易的禁止性
3、權屬的穩定性
4、權能的分離性
土地所有權內容包括對土地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四項權能,同時對土地所有者及其代錶行使權利有三條重要的限制:
1、土地所有者及其代錶行使權利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義務
2、土地所有者及其代表不得違反其與土地使用者簽訂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者土地承包合同中約定的義務
3、土地所有權禁止交易
Ⅵ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
你好,土地分為國家擁有的土地和集體擁有的土地。所以一般的土地所有權都是國家和集體的。
我們通常鄉下的宅基地,都是集體所有土地分配給我們的土地使用權。
城市裡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通過劃撥,招標,拍賣的方式取得,到期可以續期。
Ⅶ 如何理解「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糾紛,個
土地法 第五條 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負責全國土地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設置及其職責,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
第十六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嚴格按照土地法使用詞彙,是爭議,不是糾紛。說爭議黨中央就已經法外開恩了,就別在拿違規違法違紀對抗上級了。對於黨員幹部,有組織原則輪不到個人瞎做主,對於人民群眾,應該堅決跟著政府走,如果涉嫌違反土地法,是依據土地法依法處理處罰,說爭議是偏離話題了
Ⅷ 【急!!】關於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問題。!!
在沒有其它證據的情況下,村委的證明是具體法律效力的。不過你可以向村版委提出質疑,請求村權委提供關於此證明的相關證據,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你能找到推翻此證明的證據。
還有就是,我想知道是否你們認定這條路屬於無主財產,其實村裡的土地全部都是集體所有的。即是全村所有村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分包下來以後,單個村民所享有的是土地的使用權。
如果事後證明這塊土地確實是你鄰居家的,並且他們想要回土地的話,你可以依照民法上的添附原則,按照不當得利,要求其返還你因添附而付出的合理支出。即投入在修路上的錢。如果你們想繼續使用土地,而且他們也同意的話,你就需要支付給他們合理的費用了,當然這個費用需要你們自己商量。如果這塊土地不能證明是他們的,那麼你完全不用理會了,直接繼續使用就行了,當然要爭得村裡同意。
Ⅸ 關於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問題:為什麼這樣劃分
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劃分有其特定的意義和作用,因為存在需要,所以劃分。
所有權是關於專物的財產歸屬的屬體現,即解決的是物由誰人擁有的問題,所有權的權能,即所有權行事方式,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四項,而這四項權利是即既可以分離行使,又可以合並行使,這樣說可能比較容易理解,即所有權的表現方式之一是使用(權),他們之間的區分跟有期無期並沒有必然的聯系,他們的區分是由於生活處理民事關系的需要。舉例說明:我買了一件衣服,即我對這衣服擁有了所有權,即我可以占、穿著這件衣服,也可以通過出租衣服而獲利,更可以專賣它或者扔掉它,這都是所有人的權利,但是,如果衣服被朋友借去穿了,那麼這時我們讓渡的就只是衣服的使用權,就是衣服穿著的使用價值,而不能說轉讓了衣服的所有權吧?衣服屬於你的,那麼所有權就是你的,你朋友得到的是使用權,這就是區分二者的根本需要和現實基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