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韓劇韓國電影版權問題
可以看的,因為中國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國家,擁有14億人口,地大物博,政府的管理限度十分有限,因此在大陸收看韓劇不用擔心版權問題,但如果在國外,那就不行了,想香港,台灣,韓國,日本因為地方小,所以管的會很嚴,以下告訴你有關版權的概念,希望對你有幫助。
電影版權基本概念
電影版權(含電影發行權和電影放映權)即電影著作權,是指電影作品的作者或者公司法人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
電影版權取得方式
電影版權的取得有兩種方式:自動取得和登記取得。按照中國的著作權法規定,作品完成就自動有版權。 所謂完成,是相對而言的,只要創作的對象已經滿足法定的作品構成條件,既可作為作品受到著作權法保護。
電影版權構成模式
在學理上,根據性質不同,版權可以分為著作權及鄰接權,簡單來說,著作權是針對原創相關精神產品的人而言的,而鄰接權的概念,是針對表演或者協助傳播作品載體的有關產業的參加者而言的,比如表演者、錄音錄像製品製作者、廣播電視台、出版社等等。
編輯本段徵收電影版權費
費用徵收出台
不出意外的話,從明年1月開始,國內網吧、長途大巴播放電影必須向影著協繳納一定的版權費用。這意味著,部分公共場合的電影免費大餐將告別歷史,付費電影時代即將來臨。筆者認為,在這項制度實施前,有三點問題必須向公眾釐清。這不僅有利於標準的順利推行,也利於消除公眾對徵收電影版權費的種種誤解。
「消費」選擇權
作為徵收電影版權費的對象,網吧和長途汽車自然也是「消費者」。從問卷調查來看,有些「消費者」尤其是客車車主明確表示,今後將不在車上放電影了。問題是,「消費者」有選擇的權利嗎?筆者期望在今後出台的實施細則中,能給予明確。
收費方式
按照現有制度安排,徵收電影版權的收費模式是「一刀切」,即在網吧或在長途汽車上,不管你看一部電影,還是看十部幾十部電影,均按統一標准收費,這種管理方式自然方便管理者。而對於消費者而言,則明顯是不公平:「點播少少收費,點播多多收費」能做到嗎?
分配方案有沒有制定完善
對於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來說,在推廣「國產電影網吧數字發行平台」和擬收費的過程中,首先要解決放下身段與著作權人進行協商的利益分成問題。特別是電影版權費管理費問題,這個管理費用佔多少比例,不能由自己一家說了算,應當與著作權人積極協商,達到一致意見後方可出台實施。
編輯本段電影版權保護之路
盜版行為多樣化
「起初我們接觸的電影VCD、DVD盜版很多,由於我們對電影放映前期作出了大量反盜版工作,情況有所改善。目前對於電影放映後期的盜版,我們正面臨著嚴重的挑戰。」中影集團副總經理韓曉黎說,最近網路侵權,特別是電視台的盜播,非常嚴重。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提起電影版權被盜版,一般人都會想到音像製品方面的盜版,而如今,新技術的出現,數字和網路技術的進步,在促進電影藝術不斷進步的同時,也使電影傳播方式即電影版權盜版方式日趨多樣化。 目前,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互聯網用戶的第二大市場。在各類形形色色的網站中,提供電影在線觀看、下載的網站不計其數。據中國電影版權保護協會調查的30家提供此類服務的網站顯示,每家網站平均提供下載的影片1634.7部,其中提供國產電影的下載144.6部,占總數的8.84%,而這些影視節目基本上都沒有得到權利人授權和許可。 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版權處副處長蘇如松介紹說,截止到去年,各地版權部門在當地公安、電信主管部門的大力配合下,共查辦網路侵權案件172件,其中已完全辦結案件149件。版權執法人員在對涉案173家網站、405台伺服器進行調查、取證,依法關閉「三無」網站76家,沒收專門用於侵權盜版的伺服器39台,沒收非法所得3.9萬元,責令137家網站刪除侵權內容,對29家侵權網站給予共78.9萬元的罰款處罰,移送司法涉嫌形式犯罪案件18件。 除網路侵權外,電視台對電影的侵權盜播行為異常嚴重。根據中國電影版權保護協會今年上半年對數家省級非上星電視台的影視頻道以及一些城市電視台的影視、文藝娛樂頻道的監播發現,被盜播的影片數量相當驚人,高達上百部;而且從播放影片的種類上,很多影片都是最近一兩年面世的市場效益好、內容新的作品。 中國電影版權保護協會法律部主管孟雨表示,根據已掌握的情況推算,全國省和省會以上城市以及計劃單列市的非上星電視台,每年侵權播出屬於中國電影版權保護協會會員單位享有版權的電影作品應當在1200至1500部次,或者更多。如果按照剛剛結案的中國教育電視台侵權播出電影《沖出亞馬遜》而賠償5萬元的標准來推算,電影版權所有人因為電影作品被電視台盜播而每年損失的金額將達到6000萬元到7500萬元。 另外,中國電影版權保護協會理事長朱永德說,未經許可,擅自在長途汽車、飛機、輪船、賓館、飯店等場所設立的各類電影VCD視頻點播系統也屬於侵犯電影版權的行為。
版權保護遇尷尬
「近兩年來,我們通過訴訟挽回了200多萬元的經濟損失。但是我們深深感到,通過我們一個部門、一個單位,尤其是單獨的電影出品人進行維權,太力不從心了。發行一個片子,出500個拷貝,一人管一個拷貝,就得派出500人。電影發行之後,還要派人到全國各地,利用錄像機錄下侵權的證據,然後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訴訟。」韓曉黎無奈地說,實在無法應付過來。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費安玲說,雖然通過法律手段,可以解決侵權問題。然而著作權法實施20多年來,這種利益的沖突仍愈演愈烈。這說明法律不是萬能的,不可能指望所有問題都通過法律來解決。 更為重要的是,即使通過司法解決,電影權利人也未必能夠收回損失。幾年前,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受北影、上影、長影等10家製片單位委託,將私自侵犯他們電影版權的天都代理中心、天津泰達音像發行公司告上法庭。法院最後判罰賠給10家製片廠120萬元人民幣,摺合到每部影片上的賠償,就是5萬元。可是,算上取證費、律師費、訴訟費等各項開支,製片方卻入不敷出。 去年11月,中國版權保護協會打的第一場維權官司,也遭遇了同樣的尷尬。八一電影製片廠的電影《太行山上》被湖南一家電視台盜播,結果獲得的賠償僅僅勉強維持所有開支。八一電影製片廠的一位負責人表示,這只不過是「討了個說法」。 雖然有關法律對「電影版權人在權利救濟時所付出的必要費用由誰承擔問題」進行了一定的規定,但這一部分很大程度上交給了法院,由其行使自由裁量權。從理論上說,法院必須要求加害人予以賠償和補償權利救濟時所需的費用,可是,部分地區存在的地方保護主義卻使這一規定在實踐中失去意義。 盜版官司「得不償失」,這樣的結果直接導致了很多權利人不願意也沒有興趣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權。 另外,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副會長、著名導演陳國星說,有一次偶然看到某電視台播出介紹中國原子彈歷史的專題片,其中很多鏡頭都是從他導演的影片《橫空出世》里剪輯的。中國電影基金會會長、著名導演李前寬也表示,某電視台推出的大型專題片《重慶談判》大量使用的是他拍攝的影片中的鏡頭。其導演作品《開國大典》更是被人做成了資料片。而對於這種偽裝的侵權行為——以專題形式大量使用電影作品的行為,法律並沒有明確的條文規定。
維權路障礙重重
「實際上,中國電影版權保護面臨的最大困難還是如何轉變大眾的觀念。」朱永德十分感慨地說,盡管政府十分重視電影的版權保護問題,一些相關法律、法規也不斷完善;但是由於大部分老百姓仍然沒有意識到盜版的危害性,甚至一些權利人自身的維權意識也不強,再加上某些地方保護主義,使得維權之路遇到了許多困難。 這一點,在7月下旬由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依法審結的中國教育電視台被訴侵權播放影片《沖出亞馬遜》一案中有明顯的體現。2005年9月10日,未經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許可,中國教育電視台在其一套節目的周末影片欄目中播放了該片。中國教育電視台認為其播放行為系一種課堂之外的教育教學使用行為,應屬於合理使用。法院審理認為,《沖出亞馬遜》確實屬於有關部門推薦的愛國主義教育影片,但這並不表示任何播放被推薦影片的行為均是出於公益目的。就本案來說,中國教育電視台在播放該片的過程中插播了多處廣告內容,顯然與公眾利益無關,其播放行為是帶有商業目的。 不過,費安玲指出,很多人喜歡以「沒有以營利為目的」進行抗辯,認為其沒有侵權,其實他們都是心虛的。我國法律在認定侵權上並沒有要求以營利為目的,侵犯了他人的物質財產,並不需要以營利為目的即可構成侵權。無論是否以營利為目的,只要符合法律關於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只要不是在法律給予特別保護的范圍之內,那麼這個侵權行為就是成立的。 除改變人們的觀念和認識外,電影界人士表示,「行政處罰多、民事賠償少、刑事打擊則更少」,對盜版的懲處力度不夠也是版權保護的一道難題。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組辦公室副處長魏華祥直言不諱地指出:「我覺得關鍵在於沒有一個懲罰性的規定,判罰力度太輕。維權的成本太高,侵權的成本太低,這是法律對權利人權利保護不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法律規定,不能證明侵權數額的,賠償數額不能超過50萬元。但是一部電影往往在侵權中所受到的損失遠遠不止這么多。一個拷貝,可能就會損失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票房。」
總結
「保護電影版權,權利人首先要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一位業內人士舉例說,信息網路傳播權是修改後的著作權法明確確認的權利人享有的一項重要權利,但是這項權利如果靠單個權利人自己加以落實和實現難度較大。所以,電影版權人需要依靠一定的機構和版權集體管理組織來集體實現。
2. 關於網路原創文章的版權問題
如果沒來有明確約定,那麼你作為文章自的原創者,是擁有版權的,在文章發表的時候,也應該保留你的署名。
但前提是作品不屬於「委託創作」。什麼是「委託創作」呢,就是提出需求的人是權利人,你是被委託寫作的人,作品完成之後版權歸提出需求的人所有,但即便是這種情況,你仍然可以要求在發表的時候要署自己的名字(根據你們雙方的具體約定而定)。
但還有一個問題是,你是否有證據證明你是原創者呢?因為如果你認為對方侵權了,想要維權,你首先就要證明你自己創作這篇文章在先。
因此,有2點建議:
之後創作的文章,特別是這種應別人需要創作的文章,要跟對方明確一下,這篇文章版權屬於誰?之後會不會署你的名字發表。
在作品創作完成後,交付給他人之前,第一時間做一個版權存證,這是為了證明你是原創者,防止對方騙稿或者發表時不履行約定。原創寶的網站就可以做版權存證。
希望對你有幫助。
3. 上海的iptv與央視的版權爭議的最新結果
這是因為3、5、6、8是廣電的加密衛星頻道,除了上海以外(因為IPTV是上海文廣集團運營的產品,上海文廣是上海的廣電主管部門,中國第二大傳媒集團),在其它地區是沒有落地權的,什麼叫落地權?就是衛星信號落戶的權利。
4. 500名藝人發文反對短視頻侵權,你知道有哪些段視頻侵權事件
在4月9日的時候,就開始有70多家影視傳媒單位、行業協會聯合聲明,將對未經授權進行剪輯、切條、搬運、傳播等行為進行必要的法律維權行動,而在4月23日,500多名藝人,包括李冰冰,楊冪,龔俊等人在內,聯合發起聲明反對網路短視頻侵權行為。
而在19年的時候也有人因為自己拍攝的汽車被相關公司未經允許進行宣傳推廣,最後將相關公司一紙訴狀告上法庭,最終結果是相關公司被證實侵權,賠償原告損失。其實在近年來,我們對於知識產權的意識也是越來越強,所以在這一次的反對短視頻侵權當中也是獲得了絕大多數人的支持。
5. 蜘蛛俠的版權為什麼是sony的
當年窮的沒錢了,不買版權就要倒閉。
故事的起因是在上世紀80年代,當時的漫威一度輝煌,還差點收購了當時瀕臨破產的DC漫畫。
然而漫威當時的主編Jim Shooter拒絕了。
90年代的漫威顯得有些急功近利,在Ron Perelman領導下的漫威負債累累。
重點來了,當時Perelman為了收錢,開始拋售旗下角色改編權,大量漫威角色如神奇四俠、X戰警、鋼鐵俠、綠巨人等版權就這么被賣出去了。
盡管買了這么多版權,可惜仍然無力回天。1996年,漫威申請破產。
1997年,Avi Arad接管漫威,開始著手收回之前被賣出去的版權,並經過一系列的金融操作,重建了漫威娛樂,並開啟漫威影業(Marvel Studios)。
1998年,剛剛經歷了由破產到重組的漫威,急需資金來恢復元氣。於是,漫威開始肆無忌憚地出賣自己旗下超級英雄的電影改編權來換取資金,甚至曾想把蜘蛛俠的所有版權一股腦賣給索尼。
索尼1999年僅以700萬美元的超低價價格獲得了蜘蛛俠的拍攝版權。托尼馬奎爾版的原版蜘蛛俠3部曲全球票房約為25億美元。這么多超級英雄里蜘蛛俠是盈利能力最強的一位,漫威也是因此想自己拍攝蜘蛛俠。
索尼必須要每幾年上映一部蜘蛛俠電影,否則漫威有權收回版權,所以馬奎爾拍完後索尼也宣布重啟蜘蛛俠系列,就有了安德魯版本的超凡蜘蛛俠。對索尼來說,最痛苦的事是他只有蜘蛛俠一人的版權,其他像邪惡六人組、毒液等等都需要向漫威「申請」。
雙方2015年達成協議,索尼允許漫威在電影里使用蜘蛛俠,但是作為回報要幫助其拍攝剩餘的超級英雄電影。
(5)落星解說版權擴展閱讀:
漫威版權紛爭。
一、環球影業。
1、綠巨人。
綠巨人被賣到環球後,就有了2003年李安拍的《綠巨人》。雖然現在漫威影業已重新拿回綠巨人的拍攝權,但環球仍拽著其分銷權不放。也就是說,只要綠巨人出單人電影,那麼環球將享有發行實體膠片、與院線交涉、確定上映日期甚至電影制式等權利。
漫威自然不想為他人作嫁衣裳,這也是綠巨人在MCU系列電影中出現了無數次,卻始終不曾擁有一部單人電影的主要原因。
2、納摩。
納摩是漫威旗下出場最早的英雄之一,1939年漫威剛創立不久就有了,為亞特蘭蒂斯帝國的國王,跟DC的海王是相似的設定。
賣到環球後一直未被開發。現已被漫威收回,雖然DC的《海王》熱映,但漫威高層表示尚未有納摩的電影計劃。
二、獅門影業。
2000年5月16日,藝匠娛樂公司(Artisan Entertainment)與漫威達成協議,至少將15個漫畫角色拍成電影或電視劇。
其中包括美國隊長、黑豹、黑寡婦、死侍、鐵拳、蟻人、懲罰者、類人體、吸血鬼莫比亞斯、Longshot、Power Pack、Mort the Dead Teenager等
後來,黑寡婦、鐵拳與懲罰者(2013年5月)的版權都被收回了漫威,並且均被影視化,只剩下一個類人體還沒有動靜。
有人認為類人體目前的版權仍在獅門影業手上,但自2005年的《類人體》之後,獅門便沒有再拍過關於這個角色的電影。
加之在《鋼鐵俠3》、《雷神2》以及《神盾局特工》中都有以彩蛋的形式提及過類人體,所以也有可能類人體這個角色的版權是在漫威手上。
三、新線影業。
1、鋼鐵俠。
鋼鐵俠的版權幾經轉手,最後還是回到了漫威家,但因為新線影業擁有它的版權時間最長,便暫且歸類到這個公司底下。
1990年,環球買下鋼鐵俠、綠巨人和納摩的角色版權。1996年,二十世紀福斯公司,又從環球手中將鋼鐵俠的版權買走。直到1999年,鋼鐵俠的版權又從福斯的手中轉到了新線影業。
但可惜的是,這三家公司都曾經擁有過鋼鐵俠的角色版權,卻並未對它有所重視。最後鋼鐵俠的版權還是在2006年被漫威收回,並改編拍出了《鋼鐵俠》,助漫威走上了人生巔峰。
2、刀鋒戰士。
刀鋒戰士的版權自1998年便握在新線影業手上,因為當時新線聯合漫威共同出品了《刀鋒戰士》系列電影。
2013年,刀鋒戰士的版權才被漫威收回。
四、索尼影業。
1、惡靈騎士。
1999年9月,漫威與水晶天空影業,再加上索尼旗下的哥倫比亞影業,聯手開始對「惡靈騎士」的創造。
由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靈魂戰車》於2007年上映。直到2013年5月2日,凱文·費奇宣布惡靈騎士的版權回歸漫威。
2、蜘蛛俠。
蜘蛛俠這個角色的版權並不是一開始就握在索尼手上的。
起初於1985年它被賣給加農炮影業(Cannon Films),1989年加農炮影業經營不善,被法國百代電影公司(Pathé)收購,而加農炮影業主席Menahem Golan則帶著蜘蛛俠的版權去了二十世紀福斯公司。
在福斯的時候,Golan又將改編蜘蛛俠的劇本賣給了哥倫比亞影業,准備好讓詹姆斯·卡梅隆來拍,還會由阿諾·施瓦辛格出演章魚博士。
後來米高梅收購了二十世紀福斯公司的部分資產,其中便包括蜘蛛俠的劇本。但哥倫比亞影業堅持認為版權應該歸屬於他們,所以最後的結果還是哥倫比亞得以拿到蜘蛛俠的版權。
因為哥倫比亞早在1989年便被索尼影業收購,所以也就相當於蜘蛛俠的版權在索尼手上。
索尼擁有的不僅僅是蜘蛛俠一個角色版權,還有與他相關的漫畫角色版權,例如毒液、章魚博士、禿鷲、神秘客等,可以隨意進行電影改編。
五、20世紀福斯。
1、X戰警。
1994年,20世紀福斯買下了X戰警的版權。與別的條款不同,X戰警賣得更為徹底。
福斯永久性擁有X戰警所有角色的版權,且完全擁有「變種人(Mutant)」這個詞,並可以拓展任何一個X戰警漫畫角色。
因此,漫威想在電影中使用的兩個變種人角色——快銀和緋紅女巫,則不得更改掉起源故事,不能提「變種」二字。
要福斯心甘情願歸還版權,是不太可能。漫威只能寄望於迪士尼收購福斯,這一收購進程仍在推進中。
2、夜魔俠。
福斯在買下X戰警時,同時買了夜魔俠宇宙。不過對夜魔俠的改編就沒那麼順利了。福斯在2003年拍了夜魔俠的電影《超膽俠》(同一個角色,只是翻譯不同),由本·阿弗萊克主演,但效果並不好。
2012年漫威收回了夜魔俠的版權。3年以後的2015年,漫威聯合Netflix拍攝了《夜魔俠》系列美劇,第一季爛番茄新鮮度98%,51家媒體里50家都給出了好評,觀眾滿意度高達96%。
到目前為止總共三季,好評如潮,每一季豆瓣評分都在8.5以上。
可惜漫威決定不再和Netflix合作,因為拍的太好了,漫威眼紅想要自己賺錢,於是在2018年終止了合作(合同到期也是一方面的原因),粉絲們一片哀嚎,甚至有人組織向Netflix發起了請願,希望不要砍掉這部劇,但這是合同的問題,Netflix也沒有辦法。
漫威計劃未來在迪士尼自家的流媒體平台發布,以後的《超膽俠》系列電視劇是接著拍Netflix的續集還是重啟故事,還有時候拍攝目前官方也沒有通知,粉絲們只能耐心等待。
除了《超膽俠》,還有《盧克凱奇》,《鐵拳》,《傑西卡瓊斯》都終止了和Netflex的合作。
3、神奇四俠。
1986年康斯坦丁影業買下神奇四俠版權,眼看版權到期才隨便整了一部小成本出來,但沒公開發行。
2004年與福斯達成某種秘密協議,共同拍攝了兩部《神奇四俠》。可惜效果不好,神奇四俠就被擱置了。
神奇四俠目前的境地很尷尬。因為基於某項協議,任何漫威漫畫部在神奇四俠漫畫中創作的新角色,都會直接成為福斯的財產,所以也有人猜測神奇四俠的休刊與此有關。並有消息稱,漫威漫畫部被總部要求不能創作新角色,以免被福斯直接搬上銀幕。
4、銀影俠
只在《神奇四俠2》中出現過,本來福斯還計劃推出一部《銀影俠》,但《神奇四俠》收成不好後,這個項目被無限期擱置。
銀影俠被遺忘在角落,漫威曾想用夜魔俠跟福斯換銀影俠,但福斯不同意。
5、行星吞噬者。
被認為是漫威最大最壞的反派,跟滅霸級別差不多。但他作為神奇四俠漫畫的主要反派,也隨著神奇四俠歸屬到福斯。只在《神奇四俠2》中被銀影俠口頭提了一嘴,就再也沒在影視作品出現過。所以,漫威電影宇宙第四階段的Boss應該不會是他。
6、死侍。
2000年藝匠娛樂公司和漫威合作拍15個漫畫角色,其中便包括了死侍。藝匠也確實計劃過將他們影視化,但這一「宏圖偉業」最終如並沒有實現。
後來,2004年死侍的版權來到了新線影業手上,並且在當時便有了讓瑞恩·雷諾茲來出演這一角色的想法。同年,雷諾茲也確實出演了一部漫威的電影——《刀鋒戰士3》,雷諾茲本人也對出演死侍相當感興趣。
因為在漫畫中,擁有「打破第四堵牆」能力的死侍自己也表示,自己長得像瑞恩·雷諾茲和沙皮狗的雜交。只不過,在死侍拍攝計劃如火如荼地推進時,2005年這一角色版權卻又被二十世紀福斯公司買走了。
和X戰警賣給福斯的永久版權不同,死侍賣給福斯的版權是有期限的。與蜘蛛俠在索尼的版權相類似,只要幾年時間不拍電影,版權便會被收回。福斯也確實將死侍拍了出來,放在了《金剛狼》里,然後把這個角色毀掉。
在《死侍2》的片尾彩蛋中,死侍出來把《X戰警》這個版本的死侍殺死了,還怒補了很多槍,怕他沒死透。再後來,看到粉絲的憤怒之後,福斯終於選擇重新拍攝死侍的個人電影。
於是便有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死侍》單人電影。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比起復聯「無限大戰」漫威的版權大戰才更精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漫威電影宇宙
6. 飯圈用詞有版權嗎
你好,我記得飯圈用詞是沒有板城的哦,你可以去用別人的
7. 霉霉回應專輯版權被前公司出售,網友們為何這么支持她重新錄制
11月17日,Taylor Swift霉霉在社交平台發文,對自己前六張專輯版權被二次出售一事作出回應。
文中透露,霉霉Taylor Swift於11月獲悉,她前六張專輯的版權,在又一次繞過了她本人,她不知情的情況下,以3億多美元的價格被前公司售出,而這六張專輯版權的新的擁有者是一家名為Shamrock Holdings的私人股權公司。
另外,霉霉也不負網友的期待,在文中表示她已於近期開始重錄舊歌,她發現在錄制的這個過程中不僅讓她很激動,而且也讓她感到很滿足。未來她還藏了很多驚喜,歌迷的期待不會落空。並且感謝大家在這系列事情過程中對她的支持,她也迫不及待地想要聽到改編過的舊歌趕快出爐,並與歌迷分享。
8. 為什麼qq音樂最近下架了好多歌,他沒版權的嗎
qq音樂版權問題無法播放或不能下載怎麼辦?最近相信很多音樂玩家都遇到過這個問題,那麼如何解決呢,一起來看看qq音樂版權問題解決方法。
qq音樂版權問題怎麼辦_qq音樂版權問題解決方法
原因:
出現這個問題原因是各大音樂平台對版權局提出的《關於責令網路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轉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的貫徹與落實。說白了就是以後音樂要錢了。
分析:
雖然QQ音樂的很多內容是沒有版權的,有些音樂是先上架提供了下載後,再討論版權的事宜,但有些內容還是有版權的。
QQ音樂,每年都會從一些唱片公司進行版權購買。
當然也有談不攏的唱片公司、在內地買不到的音樂,怎麼辦?
有版權的歌曲在QQ樂庫伺服器提供直接下載,沒版權的歌曲就通過用soso搜索到網路資源在下載咯。所以你不會看到或是聽說有音樂人、音樂公司來告它。
最後 其實版權與單個文件的質量是沒有關系的,版權授予的是被授權人使用該作品的權利,這個你是無法從騰訊獲得的只能找創作者吧。而騰訊在QQ綠鑽貴族的特權說明中也解釋了:購買綠鑽的費用是用來獲得「高品質音樂下載」,「QQ空間背景音樂免費使用」,「無限制的分享好音樂給QQ好友」以及「播放器廣告過濾」等特權的。
說白了iTunes Store 6塊錢一首歌都是喬幫主費大力才談下的價格,現在讓你一月10元無限下載 還要求是正版的,你覺得可能嗎?
解決方法:
可以用下其他音樂平台,不過其他音樂平台可能不敢與版權局叫板,就算有也就是現在有,以後音樂都會進入正版時間,所以還是養成付費習慣。
9. 隺思燕的女神新裝,是誰拿了版權
L昭成皇後帝家親無差別攻擊嗎,自己人也Z玉壘城邊爭走馬F留住向花枝誇說月中枝
10. cntv上面CCTV5顯示「版許可權制,無法播放!」怎麼解決
因為該時段播放節目央視只有電視直播權,沒有網路直播權,如NBA,網路直播有騰訊和百視通,央版視並沒權有網路直播權。
版權不僅表示復制權,而且表示對作品本身及其載體的所有權和控制權,有時也與文學藝術產權交替使用。
與英語版權一詞相對應的法語是droit d'auteur,德語是Urheberrecht,西班牙語是derecho de autor。這些名詞直接指明了權利的受益人,譯成漢語為「作者的權利」。
(10)落星解說版權擴展閱讀:
版權的取得有兩種方式:自動取得和登記取得。在中國,按照著作權法規定,作品完成就自動有版權。 所謂完成,是相對而言的,只要創作的對象已經滿足法定的作品構成條件,即可作為作品受到著作權法保護。
在學理上,根據性質不同,版權可以分為著作權及鄰接權。簡單來說,著作權是針對原創相關精神產品的人而言的,而鄰接權的概念,是針對表演或者協助傳播作品載體的有關產業的參加者而言的,比如表演者、錄音錄像製品製作者、廣播電視台、出版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