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土地使用權損失申報資料

土地使用權損失申報資料

發布時間:2021-07-06 16:05:58

① 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注銷登記需要提供哪些資料

一般來復說,申報材料有制
1.注銷土地登記申請書(原件);
2.原《國有土地使用證》(原件);
3.土地滅失或土地權利終止證明文件(原件);
4.申請人身份證明(復印件):
(1)企業提供當年年檢合格的營業執照副本;
(2)事業單位提供法人登記證;
(3)社會團體提供民政部門核發的登記證書
(4)自然人提供身份證;
5.法人單位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原件);
6.委託代理人申請辦理土地登記的提交授權委託書(原件)和代理人身份證明(復印件);
7.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相關材料。如土地他項權利注銷登記還應提交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
辦理程序-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國土資源窗口收件;辦理時限-15個工作日

② 產生的損失,清單申報都需要什麼資料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規定:
下列資產損失,應以清單申報的方式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
(1)企業在正常經營管理活動中,按照公允價格銷售、轉讓、變賣非貨幣資產的損失;
(2)企業各項存貨發生的正常損耗;
(3)企業固定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報廢清理的損失;
(4)企業生產性生物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發生的資產損失;
(5)企業按照市場公平交易原則,通過各種交易場所、市場等買賣債券、股票、期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產品等發生的損失。
(6)企業無法准確判別是否屬於清單申報扣除的資產損失,可以採取專項申報的形式申報扣除。

③ 申報財產損失需要哪些證明資料

問:國家統一組織的清產核資資產減值,如何申報損失?需要報哪些資料?如果是2004年國家組織的清產核資清理出以前年度的損失當時國家沒有明確,現在如何處理?對國有企業清產核資損失目前國家有何政策? 答:國家統一組織的清產核資資產損失需要經稅務機關的審批。根據《企業財產損失所得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13號)規定:「企業各項資產因評估確認的損失申請稅前扣除,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國家統一組織的企業清產核資中發生的資產評估損失; (二)企業按規定應納稅的各種類型改組中發生的評估損失; (三)企業免稅改組業務,對各類資產評估凈增值或損失已進行納稅調整的。 企業的各項資產應依據下列證據確認資產評估損失: (一)國家統一組織清產核資的文件(不包括國有資產日常管理中經常化、制度化資產清查); (二)中介機構資產評估資料; (三)政府部門資產評估確認文書; (四)應稅改組業務已納稅證明資料; (五)免稅改組業務涉及資產評估增值或損失已納稅調整證明資料。」 對於損失扣除時間在《企業財產損失所得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13號)中規定「企業的各項財產損失,應在損失發生當年申報扣除,不得提前或延後。非因計算錯誤或其他客觀原因,企業未及時申報的財產損失,逾期不得扣除。按本辦法規定須經有關稅務機關審批的,應按規定時間和程序及時申報。因稅務機關的原因導致財產損失未能按期扣除的,經稅務機關批准後,應調整該財產損失發生年度的納稅申報表,重新計算應納所得稅額。調整後的應納所得稅額如小於調整前的應納所得稅額,應將財產損失發生年度多繳的稅款按照有關規定予以退稅、抵繳欠稅或下期應繳稅款,不得改變財產損失所屬納稅年度。」

④ 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清單申報帶什麼資料

一、 根據《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第九條規定:「下列資產損失,應以清單申報的方式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
(一)企業在正常經營管理活動中,按照公允價格銷售、轉讓、變賣非貨幣資產的損失;
(二)企業各項存貨發生的正常損耗;
(三)企業固定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報廢清理的損失;
(四)企業生產性生物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發生的資產損失;
(五)企業按照市場公平交易原則,通過各種交易場所、市場等買賣債券、股票、期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產品等發生的損失。」
第十條規定:「前條以外的資產損失,應以專項申報的方式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企業無法准確判別是否屬於清單申報扣除的資產損失,可以採取專項申報的形式申報扣除。 」
二、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商業零售企業存貨損失稅前扣除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3號)的規定:「 一、商業零售企業存貨因零星失竊、報廢、廢棄、過期、破損、腐敗、鼠咬、顧客退換貨等正常因素形成的損失,為存貨正常損失,准予按會計科目進行歸類、匯總,然後再將匯總數據以清單的形式進行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同時出具損失情況分析報告。
二、商業零售企業存貨因風、火、雷、震等自然災害,倉儲、運輸失事,重大案件等非正常因素形成的損失,為存貨非正常損失,應當以專項申報形式進行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
三、存貨單筆(單項)損失超過500萬元的,無論何種因素形成的,均應以專項申報方式進行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

⑤ 企業資產損失清單申報扣除情況表 填寫完後,還要報送什麼資料嗎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2010 25號公告,清單申報不需要提供相關的證明文件。
其實清單申報繼承了以前國稅發88號文件中的「自行申報」方式。即該損失是正常經營過程中無法避免的(如存貨的自然消耗、以公允價值變賣資產發生的損失等),所以不作為稅務稽查的重點。
新的25號公告廢除了「審批」制度,一切資產損失全部按照「專項申報」、「清單申報」的備案方式進行操作,事實上,加大了企業的風險,降低了稅務局的風險。因為以前稅務局審批後就可以扣,出錯了是稅務局的問題(除非企業舞弊);現在的備案制則是稅務局全部備案,但是以後查出問題全部是企業的,呵呵。

⑥ 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申報表(專項申報適用)、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專項申報報送資料清單應該怎麼填

按報損的資產的名稱、原值、凈值、折舊金額、已使用年限填列就可以了。

⑦ 企業固定資產損失專項申報需要准備哪些資料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文件規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第三十條 固定資產報廢、毀損損失,為其賬面凈值扣除殘值和責任人賠償後的余額,應依據以下證據材料確認:
(一)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相關資料;
(二)企業內部有關責任認定和核銷資料;
(三)企業內部有關部門出具的鑒定材料;
(四)涉及責任賠償的,應當有賠償情況的說明;
(五)損失金額較大的或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原因造成固定資產毀損、報廢的,應有專業技術鑒定意見或法定資質中介機構出具的專項報告等。
希望幫助到你。

⑧ 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提供哪些資料

企業內部對資產損失的核批文件及有關情況說明,由於經營管理責任造成的損失,要有對責任人的責任認定及賠償情況說明。那麼具體需要提供一些資料進行確認,這些資料如下文所介紹,法律快車小編希望下文可以幫助到您。(一) 企業應收、預付賬款發生的壞賬損失
1、各種原因形成壞賬應提供包括下列相關憑證、文件等基礎資料的內部證據:
(1) 與形成有關資產相關的經濟行為的業務合同或據以進行會計核算的有關資料和原始憑證;
(2)公司對應收及預付款項的管理制度、對有關債務的催收記錄;
(3)企業內部對資產損失的核批文件及有關情況說明;由於經營管理責任造成的損失,要有對責任人的責任認定及賠償情況說明;
(4)企業對債務人情況的有關分析報告,包括實地調查報告、經營情況分析、資產負債狀況分析、現金流狀況分析等;
(5)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和財務負責人對特定事項真實性承擔稅收法律責任的申明。
2、不同壞賬形成原因應提供的資料
(1)債務人被依法宣告破產、撤銷(包括被政府責令關閉)、吊銷工商營業執照時,對債務人尚未清算的,應提供下列外部證據資料:
①、債務人被依法宣告破產的法院公告;
②、債務人被撤銷(包括被政府責令關閉)的主管單位決定書或者政府批文及公文;
③、債務人被吊銷工商營業執照的工商部門公告或決定書。
(2)、因債務人失蹤、死亡而無法回收的應收、預付賬款,應提供公安機關出具的債務人已失蹤、死亡的證明及債務人遺產不足清償或無法找到承債人追償債務的相關證據,由事務所進行職業推斷和客觀評判後出具經濟鑒證證明,對確實不能收回的部分,認定為損失;
(3)、因受自然災害、戰爭及國際政治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影響確實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
企業應作出專項說明,就所發生的自然災害、戰爭及國際政治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對本企業的影響情況進行客觀、真實的陳述,並提交有關圖片、盤點記錄、政府部門或專業技術機構(包括境外)的證明等證據資料。
(4)、企業逾期三年以上的應收款項實際已無法回收的:
①、企業向債務人進行催收及磋商的記錄;
②、可以確認債務人已資不抵債、連續三年虧損或連續停止經營三年以上的依據,如債務人經審計的會計報表、工商部門出具的關於債務人的停業證明等;
③、債務人被吊銷工商營業執照的工商部門公告或決定書。
(二) 企業發生存貨、固定資產等財產損失

⑨ 資產損失稅務備案需要什麼資料

提供的資料

1.《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清單申報表》(2份)(清單申報企業提供,企業可按會計核算科目進行歸類、匯總)

2.
《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專項申報表》(2份)(專項申報企業提供,企業應逐項(或逐筆)報送申請報告,同時附送會計核算資料及其他相關的納稅資料(參照國稅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規定的各類損失相關證據和依據(1份))。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規定:第九條 下列資產損失,應以清單申報的方式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一)企業在正常經營管理活動中,按照公允價格銷售、轉讓、變賣非貨幣資產的損失;(二)企業各項存貨發生的正常損耗;(三)企業固定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報廢清理的損失;(四)企業生產性生物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發生的資產損失;(五)企業按照市場公平交易原則,通過各種交易場所、市場等買賣債券、股票、期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產品等發生的損失。
第十條 前條以外的資產損失,應以專項申報的方式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企業無法准確判別是否屬於清單申報扣除的資產損失,可以採取專項申報的形式申報扣除。
如果您公司的存貨財產損失符合第九條的規定,可以以清單申報的方式,自行計算扣除,憑證後附內部自製原始憑證即可。如果不符合清單申報扣除的條件,應當以專項申報的方式申報扣除,具體資料要求詳見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公告相關規定。

⑩ 企業資產損失專項申報材料缺失時怎麼辦

用清單申報方式。
一、 根據《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第九條規定:「下列資產損失,應以清單申報的方式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
(一)企業在正常經營管理活動中,按照公允價格銷售、轉讓、變賣非貨幣資產的損失;
(二)企業各項存貨發生的正常損耗;
(三)企業固定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報廢清理的損失;
(四)企業生產性生物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發生的資產損失;
(五)企業按照市場公平交易原則,通過各種交易場所、市場等買賣債券、股票、期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產品等發生的損失。」
第十條規定:「前條以外的資產損失,應以專項申報的方式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企業無法准確判別是否屬於清單申報扣除的資產損失,可以採取專項申報的形式申報扣除。 」
二、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商業零售企業存貨損失稅前扣除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3號)的規定:「 一、商業零售企業存貨因零星失竊、報廢、廢棄、過期、破損、腐敗、鼠咬、顧客退換貨等正常因素形成的損失,為存貨正常損失,准予按會計科目進行歸類、匯總,然後再將匯總數據以清單的形式進行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同時出具損失情況分析報告。
二、商業零售企業存貨因風、火、雷、震等自然災害,倉儲、運輸失事,重大案件等非正常因素形成的損失,為存貨非正常損失,應當以專項申報形式進行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
三、存貨單筆(單項)損失超過500萬元的,無論何種因素形成的,均應以專項申報方式進行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
四、本公告適用於2013年度及以後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

閱讀全文

與土地使用權損失申報資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