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共有物分割優先購買權

共有物分割優先購買權

發布時間:2021-07-06 13:29:18

1. 共同共有 能否准用優先購買權原因是

按實際情況,共同共有可以主張優先購買權:
相關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92、共同共有財產分割後,一個或者數個原共有人出賣自己分得的財產時,如果出賣的財產與其他原共有人分得的財產屬於一個整體或者配套使用,其他原共有人主張優先購買權的,應當予以支持。

2. 按份共有人優先購買權行使中的幾個法律問題

我國《物權法》第101條規定:「按份共有人可以轉讓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份額。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的權利。」《民法通則》第78條第3款規定:「按份共有財產的每個共有人有權要求將自己的份額分出或者轉讓。但在出售時,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的權利。」這兩條規定確立了我國按份共有人優先購買權制度。但上述法律規定過於簡單,對優先購買權行使的前提條件、方法及法律效果等問題均未加以明確,這不僅給優先購買權的行使帶來了困難,也給轉讓人轉讓其共有財產份額帶來不少麻煩,由此引發了不少糾紛
一、按份共有人優先購買權行使的基本前提:「轉讓」共有財產份額
《物權法》第101條規定按份共有人優先購買權產生的前提是其他按份共有人轉讓其財產份額。該條規定中的「轉讓」是核心詞,只有在符合該條規定的「轉讓」條件下,按份共有人才享有優先購買權,因此,正確理解該詞在本條規定中的涵義成為適用按份共有人優先購買權制度的前提和關鍵。實踐中,對該條規定中「轉讓」的理解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小問題:一是該條規定中的「轉讓」是否包括無償轉讓?二是該條規定中的「轉讓」是否包括按份共有人之間的轉讓?三是該條規定中的「轉讓」是否包括因破產、實現擔保物權或執行法院判決而被迫轉讓共有財產份額的情形?下面分別加以闡述。
(一)《物權法》第101條中的「轉讓」是否包括無償轉讓
實踐中,有人認為,從《物權法》第101條的文義以及《物權法》總則中的有關條文用語(如第6條、第二章等)看,此處的「轉讓」顯然應當包括有償轉讓和無償轉讓,如果不這樣理解,《物權法》的邏輯一致性就會出現嚴重問題。筆者不贊同這種觀點,而是認為此處的「轉讓」僅包括有償轉讓,而排除了無償轉讓的情形。對於有償轉讓時按份共有人有權行使優先購買權並無爭議[1],而對於此處排除無償轉讓的情形,主要理由如下:
其一,雖然從理論和文義上講,轉讓包括無償轉讓和有償轉讓,但在《物權法》中,「轉讓」一詞在不同條文中的含義並不完全相同。例如,《物權法》第6條、第9條、第23條所稱的「轉讓」包括有償轉讓與無償轉讓,而第143條所稱的「轉讓」則僅指有償轉讓,因此,對第101條所稱的「轉讓」應當結合立法目的和制度內涵綜合加以解釋,並且如果對其進行限縮解釋也並不會給《物權法》本身的邏輯一致性帶來任何障礙。
其二,根據《物權法》第101條的規定,判斷按份共有人能否取得該轉讓份額的關鍵條件是其是否接受共有人以外的第三人(以下簡稱第三人)受讓該份額的「同等條件」,這里的「同等條件」主要是指數量、價格、支付方式等。實踐中,按份共有人將其享有的共有財產份額贈與第三人,因繼承、遺贈等原因致使共有財產份額的權利主體發生變化,是較為常見的無償轉讓情形。在這些無償轉讓的情形下,根本不存在交易價格、支付方式,是否存在擔保等條件更無從談起,因此,無法對其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同等條件」加以客觀判斷。也就是說,無償轉讓與優先購買權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沖突關系,轉讓的無償特點和價格的缺乏使優先購買權的適用成為不可能。[2]因此,基於《物權法》第101條的立法目的和按份共有人優先購買權的制度內涵,應當對該條所稱的「轉讓」進行限縮解釋,將無償轉讓排除在該條所稱的轉讓之外。
其三,從有關立法例看,大陸法系國家立法多將按份共有人優先購買權僅適用於有償轉讓的情形,如《法國民法典》第815-14條、《魁北克民法典》第1022條所規定的共有人優先購買權只適用於共有人有償轉讓共有財產份額的情形,而《德國民法典》第463條、第1097條、《巴西新民法典》第1322條所規定的共有人優先購買權僅適用於共有財產份額出賣的情形。[3]可見,排除無償轉讓適用優先購買權是大陸法系國家民法典的通例,是從按份共有人優先購買權的制度內涵出發所應當作出的必然解釋。

3. 共有物分割後原共有人是否按份額分配優先購買權

《物權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按份共有人可以轉讓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份額。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的權利。 這一法律規定所指的「同等條件」,也可以理解為「出價」,為此,甲乙的優先購買權可以根據出價來決定。誰出價高,誰就優先購買。

4. 共有人分家後是否還享有優先購買權理由 是什麼

弟弟已經沒有優先購買權,共有人對共有物享有優先購買權,僅在共有關系存在的情況才有,既然已經分家各自為戶了,那麼就不存在共有關系了,而且原共有財產已經分割完畢,既無共有關系,又無共有財產,又何來優先購買權。

5. 按份共有人轉讓其份額時,其他共有人享有優先購買權嗎

現實問題

郝某與常某系男女朋友關系,兩人共同購買了一套兩室一廳回的房屋打算用來結婚,其中答郝某出資30萬元,常某出資50萬元,房產證上寫明雙方享有的份額同出資比例。後因郝某與常某分手,郝某欲將房屋出售,常某願意購買郝某享有的份額,但是遭到了郝某的拒絕,雙方因此發生爭執。那麼,法律對此是如何規定的呢?

律師解答

根據《物權法》的規定,按份共有人可以轉讓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份額。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的權利。所以,常某作為按份共有人擁有在同等條件下的優先購買權,郝某不得拒絕。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一百零一條按份共有人可以轉讓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份額。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的權利。

6. 房屋共有人的優先購買權如何實現

共有關系中優先購買權的實現方式 (一)共有人內部優先購買權的實現 在共有關系中,內某一共有人擬轉讓其份容額,其他共有人都要行使優先購買權時是否有優先順位,可以參照司法解釋(2004)16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第十六條第二款順序相同的多個優先購買權人同時表示買受的,以抽簽方式決定買受人 (二)共有人優先購買權與承租人優先購買權競合的處理,《合同法》第230條規定:「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 (三)共有人優先購買權與第三人善意取得沖突的處理,某一共有人轉讓其共有份額未盡通知義務,而將其財產份額讓給不知情的第三人,侵害共有人的優先購買權。

7. 為什麼按份共有人享有優先購買權

《物權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按份共有人可以轉讓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份額。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的權利。」
第一個是法律規定,另外就是設身處地地考慮,你我共有一塊土地,我想把我這份出賣,於情於理要先考慮你。
還有如果我因為你出價低想賣給另外出價高的我應該盡通知義務 ,當然這是在法定分期限內的。

8. 按份共有財產分割後,各原按份共有人是否也應當享有優先購買權請解釋。

按份共有人享有優先購買權。依據是物權法101條。

9. 物權共有人之間是否存在優先購買權問題

你好,來共有人依法享自有優先購買權
優先購買權一般是以下幾種:
1、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其出資時,經股東同意轉讓的出資,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對該出資有優先購買權。
2、出租人出售房屋的,應該提前15日通知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承租人享有優先購買權。
3、共有人處分自己享有的份額的,其他共有人享有優先購買權。
4、知識產權法上的優先購買權。

10. 急!!!民法題:簡述共有物的分割原則和方法。

共有分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沒有約定是何種共有的,《民法通則》內和《物權法》的規定相抵容觸,以《物權法》第103條為准,除共有人具有家庭關系的外,視為按份共有。根據民通意見第90條,第91條和物權法第100條的規定進行分割。「在共同共有關系終止時,對共有財產的分割,有協議的,按協議處理;沒有協議的,應當根據等分原則處理,並且考慮共有人對共有財產的貢獻大小,適當照顧共有人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等情況。但分割夫妻共有財產,應當根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處理。」第91條:「共有財產是特定物,而 且不能分割或者分割有損其價值的,可以折價處理。」
物權法第100條「共有人可以協商確定分割方式。達不成協議,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可以分割並且不會因分割減損價值的,應當對實物予以分割;難以分割或者因分割會減損價值的,應當對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取得的價款予以分割。」

閱讀全文

與共有物分割優先購買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